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一、城市化的概念与特征   1.城市化是单向、动态的过程   城市化是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工业化的过程而出现的人口及非农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渐向不同于乡村外貌景观的城市集聚,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和城市数量逐渐增多的过程。   2.城市化的动力是城市的向心力   城市化的动力是城市的向心力,即聚集利益的最大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增长极,某些主导产业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大企业,首先对周围广大农村地区造成一定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产生集聚效应。   3.城市化目标是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的目标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的迅速增加,而且更着重于农村人口素质的现代化和城市化,从而消除城乡对立,使城乡二元结构最小化,实现城乡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最优化配置及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二、吉林省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效应   吉林省多数城市属于石油、化工、冶金、煤炭、火电等资源消耗高、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资源型原材料重工业城市,“自然资源—初级产品—废物排放”的传统粗放式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加上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治理,历史欠账多,对污染防治重视不够,污染治理投资不足,“三废”污染严重。吉林省面临着一定的生态环境压力。   1.城市废水排放量大   城市是人口、经济和用水最集中的区域,也是水资源供需矛盾最突出、水环境污染压力最大的区域。2010年,全省废水排放总量为114430万吨,比上年增加5020万吨,同比增加4.59%。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38656万吨,比上年增加1397万吨,同比增加3.75%;生活废水排放量为75774万吨,比上年增加3623万吨,同比增加5.02%。   2.严重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问题   2010年,全省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641.63万吨,比上年增加701.11万吨,同比增加17.79%。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为78.27万吨,比上年增加20.74万吨,同比增加36.05%。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为577.50万吨,比上年增加488.98万吨,同比增加了552.38%。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3114.11万吨,比上年增加575.29万吨,同比增加22.65%。吉林省城市普遍存在着垃圾处理能力不适应城市化进程的现象,垃圾围城和占地现象严重,“白色垃圾”污染严重,垃圾资源化尚处空白。长春、吉林等城市必须逐步建立一定数量的污水及垃圾处理厂,使得生活、生产废水、垃圾完全达标处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实现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噪声污染   2010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的声源结构为生活噪声58.15%;交通噪声占21.04%;工业噪声占8.00%;其他噪声占10.95%;施工噪声占1.8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影响主要分布在城市道路交通干线两侧、市区铁路沿线、建筑施工现场、混合区内的中小型工厂邻近和商业区及娱乐场所附近的居民区。   三、吉林省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促进效应   城市化本身是一种集约化的发展方式,城市之所以形成和发展,在于它所具有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而规模经济的取得,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发展的成本。城市化的推进,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污染的治理效果。   2010年,全省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城市有11个,综合污染指数在1.13—1.86范围内,平均为1.51,比上年降低了0.13,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比上年有所好转。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的污染负荷系数为0.48。全省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为341天,占全年天数的93.4%。全省主要城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为0.028毫克/立方米;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为0.027毫克/立方米;开展了PM10监测的10个城市年均浓度为0.072毫克/立方米;集安市开展了TSP的监测,年均浓度为0.137毫克/立方米。以上各项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要求。   正是城市化的这种正面效应,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了可能。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推广使用环保投入和清洁技术,控制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量,提高资源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所需的大量投入和先进技术,只有通过经济技术的发展才能够解决。   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对环保进些投资,形成一定的规模性,具备较强的环境保护的能力,这样治理污染集中就会产生良好的环保效益,实现城市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资源环境效益的统一。城市化在发展过程中,资源不断短缺,环境会受到污染,这是在发展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有在发展过程中寻求解决的方式和渠道。城市化所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关键不在于城市化本身,而在于城市化的发展方式是否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城市化过程中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利用资源环境,使其最大化的服务于社会发展,即如何在城市化和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环境的消耗,实现产出最大化。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通过政策干预、经济和技术手段来实现资源开放价值最大化,污染控制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化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资源与环境效益也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