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建构途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生态城市建构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城市建构途径

 

1引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1]。为使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共存、持续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发展模式。目前所倡导的建设“生态城市”,进一步促进了从高碳城市向低碳城市的转变,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在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中首次提出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目前,国内外对生态城市的共识概念是:生态城市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乡发展而建立的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2]。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包括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基础上,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城市体现出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和谐;可持续性,体现为自然、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高效性,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资源的消耗,使有限的物质和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最大限度获得效益;整体性,不单独的追求经济效益或是环境的优良,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益,谋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2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在1984年,江西省宜春市就进行了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经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截至2011年2月有230个地级以上城市提出了以“生态城市”为建设目标,占全国比重的80.1%[3]。但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很多问题,由于前期的发展经验不足,意识落后和政策上支持不到位,过度强调发展经济,导致城市的发展结构单一,生态基础差,城市的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超出承载负荷,形成总体环境的低质性。这就为后续的生态建设带来很大的不便。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3生态城市的建设途径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通过加大宣传的力度和方式,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改变传统的消费方式,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模式,推进全社会厉行节约,节能减排,提升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自觉性。逐步引导到居民日常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4]。   3.2发展生态经济,调整产业结构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的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前粗放的传统经济模式,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消耗高,形成生产系统的弱势性和低效性。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注重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理念,调整城市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从根本上改变城市旧有的粗放发展模式。   3.3发展生态技术,增强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城市建设中要始终注重科技创新,以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和海洋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生态技术革命正在兴起和发展,对资源和能源进行可再生利用,投入少量的能量,产生较低的污染或无污染,要与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所建立好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研发生态技术对废弃物集中回收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再循环技术攻关。此外还要吸收、合作、直接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给生态城市建设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科学的规划要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要把生态建设、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综合考虑。确保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根据发展需要和资源条件。完善规划,确保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无序发展,资源浪费,污染恶化。合理布置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位置,以人为本,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和城乡环境治理,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5]。   3.5环境污染综合整治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实施区域内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或关停,加大处罚力度。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准入门槛。要求企业采用能耗低、污染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以建设清洁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态城市。   3.6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加强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和交流,努力促进实现技术与资源共享的跨区域流动、优化重组和互惠共生。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应承担相应的生态义务和责任,实现整体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协调发展。   4结语   生态城市是依据生态学原理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城市,必须以科学、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来探索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不断探索、研究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努力推动城市稳步、合理的朝着低碳、生态、绿色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