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城市景观设计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田园城市景观设计,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发展迅速,随着城市外延的无限制扩大,表现为城市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等一系列问题的“城市病”开始严重阻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打造更适合民众生活的新型宜居城市,近年来,石家庄、扬州、宁波等城市都提出了“田园城市”的建设理念。成都于2009年12月正式确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值此城市定位转型之际,研究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和发展现实,对成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都市在“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新构想方面已经概括出6个具体特征:①田园式的城市形态;②国际性的城市功能;③形成市域现代产业体系;④社会和谐;⑤人与自然和谐;⑥基础设施现代化、智能化,城乡贯通、配置均衡、功能完善[1]。   1规划理念与原则   1.1研究区现状   整个片区属于成都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是成都市13个市级战略功能区之一,并且与成都市区以及天府新城的关系十分密切。十陵片区是绕城高速以内、城市区域唯一的大面积生态湿地,拥有面积达106.7hm2的青龙湖和水量充沛的东风渠。区域地貌以浅丘台地为主,有别于成都老城区传统的平原格局。片区内因分布着明代的数座王陵墓群而得名“十陵”,文化资源丰富。   1.2规划理念   该区域原始规划定位为城市湿地绿洲公园,本次概念规划依然定位为公园,但在尊重区域的空间属性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将区域视为一个景观整体来考虑,把自然、建筑、道路、构筑物都当做整个场地的景观元素来梳理和设计,并打破原有规划泾渭分明的严格分区,对区域进行新的功能划分,将城市生活与自然生活充分结合,创造新型城市空间形态(图1)。因此在设计之初,将“物我循环、天人合一”的理念作为指导思想,让城市从自然中生长出来,以自然孕育城市,并通过自然消融城市刚硬冷漠的棱角。设计旨在探求成都建设新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本根之旨,达到追求自然与人的动态平衡体系[2]。   1.3规划原则   1.3.1生态保护与可持续性原则。作为市区内不可多得的大面积生态湿地,十陵片区在调节成都市区的气候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休闲放松的场地,还起着很大的防洪排涝作用。笔者本着生态保护和可持续的理念,充分运用区域内资源,并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维持现有生境的基础上,梳理和调整现有资源,创造与生态和谐的景观(图2)。   1.3.2本土文化永续原则。本土文化的延续体现在两个方面:①历史文化的延续,十陵墓葬文化的挖掘;②城市记忆的延续,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以文脉延续的设计原则为前提,保持区域历史与空间的连续性,实现景观多元化、复杂化、多样化,创造兼具功能与美感的景观,更要强调地域传统的延续,唤起当地民众的历史记忆与情感共鸣。   1.3.3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了达到“天人合一”,设计以人为出发点进行考量,但并不是以人为中心,而是把人作为与天地平等的存在,贯通“地”与“天”的中间途径。设计尊重万物的生存权利,遵循万物自身的本性和规律,强调人在其中扮演辅佐与促进的角色[3]。   2景观总体规划设计   整个规划场地呈四边形,东风渠从西北至东南贯穿场地,把区域斜分为南、北两部分,且场地南北微有浅丘起伏,恰似阴阳鱼,由象征自然与生命的一带清水相互交绕在一起。场地北部多湿地与陵墓,南部在控规中设定为建设用地,于是北部拥有历史的厚重与水的沉静,南部拥有新时代的机遇与人气,这隐隐暗合的阴与阳,静与动的分区自然而成。景观规划旨在让阴与阳、静与动得以循环往复,共生互动起来,将“山、水、田、林、城”融为一体,并结合该区域的特殊区位,紧密联系周边区域及其功能定位进行设计[4]。   2.1水之为介,池道相通   把原有干涸或过小、不能合并的鱼池堰塘填埋平整;合并和扩大原来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湿地和池塘,形成较好的水系景观节点;扩大并修整青龙湖,使之与东风渠贯通,形成活水,留出湖心湿地,形成大片水面;人工挖凿渠道,连通水系节点,与主水体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循环水体。在主水体及湿地上,不修筑功能性及大型建筑,保留和设计生态型景观,保持完整的湿地生态性。   2.2路之为介,步移景异   为了解决片区内部南北分割、缺乏联系的问题,秉持生态性、和谐统一的理念,笔者运用霍华德“田园城市”的交通理念,融入对现代生活的思考,从空间上对道路交通进行多层次的设计(图3)。   2.2.1高速环道。地面道路宽16m,车流速度30~60km/h。这条环道直接连接外部交通,在有效疏导内部车流的同时联系南北两区,并减少对生态的破坏与各种污染。   2.2.2中速路网。在原有碎石小路和小径的路网基础上进行修整和加减,半地面半架空,6~4m宽,交通速度5~30km/h。只用于人、自行车,以及区域内部的助力观光车通行。助力观光车使用的是电能或太阳能等生态能源,不会对整个区域造成空气污染。它负担着区域内部的公共交通疏导,结合整个片区内设置的换乘点,形成完整的内部公共交通体系。引入自行车自助租借服务,游人可以在换乘点方便地租借与归还,创造新型生态的观览方式。   2.2.3慢速步道。整个片区都可以步行通过,这里的步道主要是指景观高架步行体和时空通廊,交通速度为0~5km/h。景观高架步行体贯穿片区,连接东部新区景观轴,是这条轴线在片区内的延续,对步行体进行艺术化和景观化处理,同时在重要地段设置上下通道和服务性建筑(如电梯、厕所、露天茶座等),满足游客需求并减小步行体过长带来的疲惫感,将艺术与功能完美结合起来。时空通廊出入口分别设置在陵墓保护区与新兴艺术文化区,运用本土材料与新材料结合设计,如竹子、藤蔓表皮和玻璃内罩结合,吸引游客探索,让游客体验真实的“穿越”,同时以这种体验强调时空的对比与片区强烈的文化碰撞和融合。#p#分页标题#e#   2.2.4出入口、广场、停车点和地铁站点。是这个路网系统的重要关节。广场与换乘点、停车点、地铁站点的组合设置,可有效引导和疏散人流。出入口将高速入口和中慢速入口分开设置,人车分流的考量既保证了高速车道的畅通,又保证了游人的安全[5]。   2.3文之为介,物景通达   依照总体设计构想,片区大体分为南北两大区域:青龙湖以北为相对静态的游憩区,以自然环境为主基调,包括十陵保护游览区、农业观光体验园区和园囿苗圃种植区;青龙湖的南岸为相对动态的区域,主要功能和基础设施都集中在南岸。整个片区景观系统可以分为6个主题区,一主轴多辅轴,一中心多节点。6个主题景区为:①景墓区,以十陵墓葬群保护游览和古蜀墓葬文化景观为主题;②闲事农桑区,以农耕观光体验园区、归隐文化景观为主题;③东青碧景区,以青龙湖和东风渠形成的中心湿地为基础,形成湿地生态保护景区、亲水区、水鸟观览为主题;④蜀林区,以川西林盘的自然景观与农耕文明的人文景观结合的主题景区;⑤筑景区,以现代景观园林手法与功能景观构筑物(建筑、桥梁、小品等)相融合的实验性主题景区,把商业服务、文化观览、休闲娱乐、会议等功能性设施进行景观化、生态化、田园化处理;⑥诗景区,以蜀地千年传承的诗歌文化和川派园林艺术为主题,并融合运动休闲和商业服务等功能(图4)。一主轴,是把东部新区的景观轴线进行延伸,贯穿整个区域南北;多辅轴是以人的视觉为出发点,以中心湿地为视线焦点,以没有阻挡的景观通廊为轴线。一中心,是在景观主轴与中心湿地的一个湖心岛,树立景观性的、具有特色与标志性的构筑物,为整片区域的天际线制高点;多节点是指多个广场、桥梁、滨水以及环境休憩节点(图5)。   2.4筑之为介,显山露水   北部片区以自然环境为主基调,以保护性修筑为前提,主要建筑就是明代蜀王墓葬群,在闲事农桑区布置少量川西民居建筑。南部片区为功能建筑集中区域。共分为3个大的组团式建筑区,居住与综合用地组合式布置,从功能上打破城市固有的模式。传统的城市区域与自然田园景观的明晰界限使得田园与城市无法共存,笔者希望寻找到一种田园与城市相互融合共存的动态关系,让城市不单单是由建筑形成,而是由人、城、自然三者之间的关系构成,因此希望建筑形体消失于环境中,成为人与环境关系的背景。这种功能集中体的分散与破碎化处理并不是无序的,而是依据地形、水系、道路、透景线、采光通风等因素综合考虑。综合考虑的思路不仅体现在平面布局上,还体现在建筑体空间设计上(图6~7)。设计形成更多的间隙空间,分化原有建筑的厚重感。景观植被的立体化植入使建筑与环境和谐相融。   2.5场地总体规划形成   把以上诸多元素综合起来以后,就形成了笔者对整个区域的概念设计(图8)。   3结语   从人类成为“天地之精华、万物之灵民”开始,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与审美理念,对大自然进行改造和加工。正是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生存逻辑,造就了西方的工业文明以及不断被纵容的消费文化。在当今时代,随着人类对自然、宇宙以及自我的认识愈发深入,人类越来越认识到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人类自身的力量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柔弱。东方传统的哲学体系历来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辩证关系,即“天人合一”,这是中国哲学所追求的终极理念。设计以自然为本,在逻辑体系上涵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用“以自然为本”的设计观念来扬弃“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并非意味设计不再考虑人的舒适和便利,反而更好、更全面地证明设计必须充分适应人的生物学特征,即人类的自然属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