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护岸生态改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随着沈阳浑南地区的建设发展,沈阳浑河功能已发生了较大变化。从原有的单一防洪灌溉功能发展成为现在集防洪灌溉、景观、休闲、游船、健身功能为一体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城市河流。但浑河沈阳城市段的硬质护岸治理措施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与现实的城市文化不相适应。因此,引入生态工程理念对原有城市河流护岸进行改造是未来的研究课题。 1浑河沈阳城市段护岸工程现状 沈阳浑河城市段护岸工程建设是从1992年开始的,考虑到浑河防洪问题,开始以硬质护岸为主。截止目前,32km河道上已建成护岸长度共42.6km,形式分为格栅(铅丝)笼块石护岸、模袋砼护岸、砼板护岸、景观石护岸和生态护岸等5种。其中硬质护岸占到了已建护岸总长度的26.7%。这些硬质护岸工程虽然满足了防洪要求,但同时却隔断了水体与土体间的生态联系,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工程建设与生态矛盾日渐突出。 2硬质护岸生态改造试验 如何在不破坏或尽量减少破坏原硬质护岸结构的基础上,将之改造成以种植地被植物、灌木和水生植物为主的生态形式护岸,是面临的突出问题。此次改造选择位于浑河城市段长青桥上游,较普遍的1170m混凝土板河道护岸和1545m模袋混凝土护岸两种硬质护岸形式,进行生态护坡植物适生性、护坡稳定性、生态护坡抗冲性等方面的试验。具体结构形式为坡面全部种植地被植物,坡脚种植水生植物。按照3m宽为一实验地块,进行条形实验块种植,采用土工格室与土工三维网垫结合、混凝土构件、土工三维网垫、生态混凝土等10种结构形式组合,典型护岸结构见图1、图2。在硬质混凝土上设置植生层,不仅植生层薄,也缺乏上下层间水、气交换,在坡面上、中、下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适生植物是复绿的关键。该河段正常蓄水位为40.5m,河宽400m左右,按多年平均最不利风向、最大风速计算波浪爬高为1.1m左右,为此41.6m以下边坡有波浪淘刷的威胁,洪水超过10年一遇标准时,植生边坡面临冲刷和水淹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卧茎景天、早熟禾、小冠花、白三叶与水生植物结合等植生处理的抗浪淘、抗冲刷能力对比和抛石、水生植物消浪法,木桩、景石、植生面层卵石抗淘、冲法等护脚处理的抗浪淘、抗冲刷能力对比。进行了三维排水网、改变坡比、混凝土板钻孔等植生结构的稳定性对比和现浇混凝土梁支挡、钢管桩钢丝网支挡、石笼支挡、土工包支挡等护脚结构的稳定性对比。草坪花卉有:三叶草、早熟禾、小冠花、和卧茎景天;灌木有:水腊球、紫叶小檗球、铺地柏、金山绣线菊和金焰绣线菊;常绿树种有:沈阳桧柏、桧柏球;水生植物选择的挺水植物有:黄菖蒲、山马蘭、水葱、芦苇、茭白、荷花和千屈菜。这些水生植物的花期根据季节的不同而变化,保证景观效果。 3效果比较 护坡改造试验工程于2009年11月全部完成,并种植了相应植物。根据植物配置原则,本试验主要对选用的四种地被植物三叶草、早熟禾、小冠花、和卧茎景天与不同土工结构配置的生长势进行比较,初探硬质护岸改造的效果及效果。沈阳市从7月31日开始进入主汛期,由于上游大伙房水库放水,浑河水位大幅上涨。8月10日以后随着降水的减弱,水位下降,对护坡基本不够成影响。从7月31日到8月30日对试验段主要四种地被植物进行观测,试验观测成果见表1、表2、表3。 4讨论 通过对四种植物汛期的观测比较,7月31日至8月30日汛期经历了两次的强降雨,上游水库放水,浑河水位大幅上涨,最高水位至距生态护坡坡顶1.06m,护岸植物已被淹没2/3。7月31日第一场降雨后8月1日至4日天气晴,水位明显下降,通过五天的浸泡,已经对植被产生一定影响,四种植物出现不同程度的泛黄,以及覆盖度的降低,死亡率早熟禾最高达10%左右。随后8月5日又迎来了一场强降雨,浑河水位再次上涨,接下来的五天里,水位有所下降,经过再次的浸泡除早熟禾外,其他三种植物覆盖度都有下降,生长状况除早熟禾外,其余三种均护坡上部生长良好,早熟禾则出现部分泛黄,早熟禾死亡率最高已达50%左右。8月10日以后随着降雨减弱,浑河水位对护岸基本不够成影响,植被基本处于恢复和再生阶段,除早熟禾外,其余三种生长状况逐渐好转,覆盖度逐步上升,死亡率逐渐降低。早熟禾则大部分泛黄,覆盖度持续降低,死亡率继续增加,到最好观测时,死亡率已经超过78%。通过汛期基本观测表明,早熟禾基本不适宜浑河生态护岸的改造工程,其余三种植被基本符合要求,但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实验进行深入鉴定和评价。 5结语 河岸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区,在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洪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其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系统。所以说,在将来河道险工治理中,不仅要从结构稳定的角度来考虑,同时也应该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考虑。广大河道管理工作者应加强对生态护岸的研究,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选取合适的植物来避免上述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