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村落文化生态建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村落是我国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时最基本的农民生存的空间,是特定社区居民进行生产、生活的全部环境的总括。村落文化则是指生活在村落中居民群体的自身构成(素质等)、居民的特定社会行为(外在的动作行为、感情、思想等)及其所创造的全部成果(物质和内在的观念的和非物质的),这些因素世代积淀下来,深刻地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乡村现代性的背景下,我国的村落文化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变迁。众所周知,村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村落文化变迁中的村落文化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丽江束河古镇介绍 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束河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玉龙雪山脚下,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现有近1000户人家,5000人口,核心区约5平方公里,有保存完好的古道、集市,有传统民居近千幢,土著居民以纳西族为主,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束河古镇也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自明代以来,束河古镇逐步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和纳西文化交流中心。古镇也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拥有明代壁画、明代建筑大觉宫、清代建筑三圣宫等珍贵文物和建筑。1997年古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最佳人居环境名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云南省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这一带是纳西族先民最早的聚居点,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木氏上司的发祥地。据《木氏宦谱》记载,木氏祖先:“秋阳,于公元674年至676年为三甸(即今丽江)总管。”至唐德宗贞元年(公元785年),木氏祖刺具普蒙任丽水(即丽江)节度使。唐朝末年木氏先祖叶古年定居丽江坝的白沙,一直到明洪武封木世为世袭土知府,木氏在丽江坝统治了六七百年。束河古镇以青山为屏,大河为带,坐西面东,背风向阳。古街东西中轴线从聚宝山脚九鼎河石板桥起,穿过青龙桥,经过四方街中心,通向大研古城。整个古镇依托山水,靠山筑屋,房屋错落有致,村前巷头渠水汤汤,处处小桥流水人家,既有田野风光的自然美,又有江南小镇的水乡风韵。夜市萤火、烟柳平桥、鱼水亲人、断碑敲音、石莲夜读、龙门望月、大觉宫、千年银杏是广为流传的束河八景。 二、束河古镇的文化变迁分析 (一)农耕文化 元代以来,丽江纳西族地区已由畜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1383年,在改朝换代中稳定了丽江地区合法统治地位的木得在大研大兴土木,建造丽江府公署,从此,丽江的政治军事中心及商业文化中心,由白沙迁移到大研,从而形成了白沙—束河—大研三位一体的丽江古城的整体格局。随着大研镇逐渐崛起,束河古镇从商业文化退回农耕文化,成为历史的活标本。木氏土司为发展农业生产,从中原聘请工匠、技师等到丽江传播先进技术经验,如制铜业、皮革业、造纸业等。束河古镇曾以发达的皮革加工、竹编等手工业闻名于世。过去束河村从事皮革业的有300多户,日产皮鞋500双,各种皮货远销西藏、西昌、青海等地,有的商人甚至到达印度、尼泊尔等国,故有“束河皮匠,一根锥子走天下”之说。1942年,束河皮匠村与国际工合组织合作,通过贷款、集股合资开办过“皮革合作社”。束河古镇的优点在于当初把纳西族的农耕文明保存得很好,青稞梁、宽大的河道、清冽冰寒的玉龙雪水组成了一幅悠闲自在的图。 (二)纳西文化 丽江纳西族自唐代以来,就一直与汉、白、藏、彝、普米、傈僳等民族有着密切的交往。纳西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实现了汉文化与纳西文化的有机融合。纳西族东巴文化被世人誉为世界文化圈的一株奇葩。他们的文字是云南最古老的少数民族象形文,是东巴文化的精髓,也是当今世界唯一流传下来和活着的古文字。东巴文属象型文字类型,有较浓厚的图画文字特征,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由于主要用作书写东巴教经典,故称东巴文。东巴文虽然在民间并不普及,但确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当今世界上唯一存活着的、最古老的象型文字。纳西族信奉多神的原始巫教“东巴教”,大约产生公元11世纪以前,为纳西族所特有,属原始宗教。东巴文化就源于东巴教。《东巴经》就是用象形文字写成的,堪称丰富的纳西族百科全书,全书约二万多卷,它记录了纳西的生活面貌和其他民族的关系;古老的神话故事、叙事诗、民谣、谚语等等,为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语文文字、宗教、生活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纳西族具有优秀的音乐传统,纳西古乐是云南最古老的音乐。 (三)茶马文化 历史上连接西南“丝绸之路”滇藏贸易、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是千余年民族往来文明史的沉淀,它贯穿历史上的昨天,开启将来。不仅是一条商品交换“茶马互市”的贸易古道,也是各民族间进行文化交流的走廊,对纳西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丽江处于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历史地理位置,从滇南经丽江直达西藏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丽江古城是滇川藏交通要冲,其发展历史与茶马经济息息相关。可以说古城与茶马古道是互为条件、相得益彰的,丽江古城是兴于商,盛于商,茶马古道创造了古城的辉煌,谓之为“马蹄踏出的辉煌”。茶马文化是束河古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水文化 《元一统志》通安州条载“:山半(玉龙山)数泉涌出,下注成溪,灌溉民田万顷。”明代丽江水利条件改善,水资源相当丰富,加上纳西族人民的改造利用,形成了良好的水利灌溉网络,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水是束河古镇的灵魂。古镇前环绕着九鼎河、青龙河、疏河三条河之灵气。束河古镇北柳荫深处有九鼎、疏河两个龙潭,泉水清澈、波光闪烁,分为三河水系,使束河既有山寨之奇,又有水乡之秀。今天的束河古镇新建了一个生态公园,新建“飞花触水”“、信马由缰”“、放水冲街”等10多个景点。扩建环套水潭三个,扩大水面积三倍。使“雪山倒映”“、鱼水亲人”等景观更美丽,又使龙潭水源面积扩大,储量倍增,流入古镇的活水更丰沛、更清亮。为了排除每年夏季洪水冲击九鼎龙潭水源的水患,在九鼎龙潭和疏河源头上修筑了防洪堤,修泄洪渠600多米,使洪水绕过水源区,免去了千年来困扰束河人民的水患。#p#分页标题#e# 三、束河古镇文化生态建设的机制探讨 束河古镇文化生态建设的理念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保护求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思路。以“遗产经济”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被誉为“束河经验”。 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分为三个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为古镇核心区,二级保护区为核心区外围保护区,三级保护区为新城区与古镇的结合带。“束河保护与开发的设计方案”本着“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将束河古镇建设项目分为古镇历史文化保护、文化开发和新区配套建设三部分。 文物古迹是束河历史文化的象征。束河古镇对大觉宫和三圣宫及12院古民居作了重点保护,还对普查认定了的一二类建筑511幢,制定了保护措施。通过与企业合作,企业投资对古镇内的明代建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将束河完小这一老校舍建成中国第一个“茶马博物馆”,搜集收购茶马文物1000多件。通过展示古镇的历史文化,既保护了历史文化古镇,又增添了束河文化新设施。2009年束河古镇又在茶马博物馆内建设了“束河皮匠600年展览馆”,展出纳西皮革文物。束河八景中的龙泉寺、石莲寺都是土木结构。束河保护工程启动后,在旧地址,按旧模样重建了石莲寺。又对龙泉寺进行了修缮如保护。恢复了“龙门望月”和“石莲夜读”,增加了新的旅游景点。在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中,未砍一棵树,未拆一幢房。今天的束河,树绿草青,花红果香,清洁卫生,满目生机。山水、园林、建筑仍然古貌依旧,古韵犹存,使世界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 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主要体现了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其次是走市场化运作新路子。最后是通过建设旅游小镇,让当地的群众通过参与旅游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实现土著居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束河文化生态建设的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科学发展,保护与发展和谐依存;二是首先保护好生活在遗产中的原住居民的长远利益;三是长远规划,精心设计,为人类的长远发展留下更多的文化遗产,而不是文化垃圾。 通过对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再现了束河古镇的人文历史风貌,恢复茶马文化,整合旅游资源,保护好古迹、民居,合理利用水资源,升华产业结构。在保护好古镇原貌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保护与开发建立起一种具有纳西族特色的城镇化模式,在保护农业生态、农耕文化,田园风光的基础上完成农业向第三产业转型,改善提升纳西农民的生活质量。 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归根结底是民族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多元文化融合产生的文化结晶。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促进了束河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束河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农村集镇,发展为人居环境最佳魅力名镇,国家AAAA级景区。另外,当地的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同时,束河古镇的文化生态建设使当地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发展旅游业,加快了束河古镇的城镇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