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流失状况及治理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治理,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水土流失状况及治理

 

1前言   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划为三江平原第五区,由佳木斯市辖管。属完达山脉西麓余脉,东西长约130km,南北宽约73km,形如一片树叶,全县幅员总面积为4415.60km2。桦南县是黑龙江省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治理最为迫切的区域之一。水土流失破坏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搞好当地的水土保持工作,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水利部新的治水思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粮食和生态安全,进一步加快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水土流失现状   2.1水土流失面积及侵蚀类型根据黑龙江省第二次土壤侵蚀现状遥感调查结果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34174hm2,占全县幅员总面积的30.38%,其中轻度侵蚀面积125544hm2,中度侵蚀面积7368hm2,强烈侵蚀面积1262hm2,分别占总流失面积的93.57%、5.49%和0.94%;按地类分,耕地流失面积90690hm2,林地流失面积37816hm2,草地流失面积5033hm2,城镇公交流失面积634hm2,其他用地流失面积1hm2,分别占总流失面积的67.59%、28.18%、3.75%、0.47%和0.01%,水土流失的形态均为水蚀。全县年均土地侵蚀模数为2122.47t/km2•a,按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标准,属中度侵蚀。   2.2水土流失危害   2.2.1侵蚀土地、降低地力   多年的水土流失使耕地的黑土层变薄,耕地的地力下降。据调查,黑土层由垦初的60~80cm,降至20~30cm,严重地块仅剩10cm左右,农民说“黄土岗、破皮黄、干使劲、不打粮”。年流失的土地养料:有机质78089t、全氮3954t,全磷2966t,全钾29655t,流失的有机肥98.9万t,相当于全县年施农家肥的3/4。年流失氮、磷、钾总量是施用肥料养分的1.8倍。   2.2.2毁苗补种,损失严重   全县春季大风日数较多,平均大风日数为48d,严重年份造成毁种、补种面积较大。如1978年5月13日遭遇一场8级大风,土龙山镇26个村有10个村遭灾,受灾面积达9627hm2,毁种、补种4666hm2,损失巨大。   2.2.3沟壑增多,吞蚀农田   据调查,全县共有侵蚀沟2600多条,占地1700hm2,沟壑密度为0.49km/km2,这些大沟冲刷切割农田,吞蚀良田使土地支离破碎,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如桦南镇五一村2条大沟把整个村分为3节。   2.2.4泥沙下泄,淤积河道、库塘,破坏交通 县域内的七虎力河由于开荒、采矿和上游乱砍滥伐,使土地裸露。每年雨季有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七虎力河石头河段河底距离地面原有5m多深,现距地面仅有0.5m深;阎家镇九龙水库设计库容30万m3,建于1976年,由于上游水土流失,到目前已淤积泥沙25万m3,基本於平成为放牧场。牡佳铁路黑背车站北处,由于山坡植被严重破坏,1981年8月10—11日降雨80mm,山水下泻,泥沙淤积,堵塞了涵洞,冲毁了路基,18节载煤车驶入了山沟,停车14d,损失2200多万元。   3水土流失成因   3.1自然因素   降雨是土壤侵蚀的直接营力,桦南县多年年均降水量为542mm,年径流深80~160mm。降雨集中、分配不均,多集中在7、8、9这3个月。此时降雨历时短,强度大,易形成地表径流,发生面蚀和沟蚀。另外,春秋两季冻融交替,使地表或裸露母质膨涨产生松动和崩解,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移。在坡面上由于表土融化,底土冻结,形成一个临时不透水层,地表融化雪水不能下渗,使崩解的表土被融雪径流侵蚀。桦南县水土流失受地形地貌的影响主要表现为:①地貌多为低山丘陵,地面起伏较大,微地形复杂,易产生径流洪水。②相对高差大。③坡耕地比例大,在相同条件下,地面坡陡,降雨极易形成径流,从而导致冲刷增强,土壤侵蚀加重。桦南县土壤主要以暗棕壤、黑土、白浆土和草甸土为主,耕地土壤以黑土和白浆土为主。暗棕壤表层较薄,黑土和白浆土土壤母质黏重,透水通气不便,在大雨、暴雨条件下,表层极易被地表径流所分散和冲刷,产生水土流失。桦南县森林覆盖率为42.4%,集中分布在县域东部和东北部,分布不均。中部和西部森林覆盖率远远低于全县均值,80%的乡镇森林覆盖率在2%~3%左右,其中有4个乡镇为1%,有的甚至为零,由于垦殖指数高,大部分耕地缺少林木庇护,水土流失逐年加剧。   3.2人为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乱砍滥伐、毁林开荒、陡坡开荒、毁林搞副业、过度放牧,林地面积在几十年内急剧减少,树木零星分布,局部地方全是稀疏林和幼林,甚至有些地方没有林草覆盖,成土母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在农业生产中,重开垦轻保护,重利用轻培肥,长期依赖消耗耕地的自然肥力进行种植业生产,土壤有机质不断下降,地力减退。耕作制度不合理,顺坡耕作较多,缺少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或措施不配套,土壤结构破坏,抗蚀抗冲性、蓄渗水性降低,加剧了土壤侵蚀。同时由于认识程度和人员、经费等多种原因,致使管护工作不到位。水土流失边治理边破坏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存在一家治理、多家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的问题,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4防治对策   桦南县的水土保持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经过几十年的治理已发展为由点到面、由单一措施分散治理到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由单纯的防护治理向开发性治理的方向转变,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县城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很多经验。   4.1因地制宜,科学治理   在治理开发中,坚持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坚持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做到长、中、短相结合,同步推进,各项工程措施一步到位,使治理开发工作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其中低山区实施封、造、管相结合,选择优良品种相互搭配;丘陵区兴修梯田,确保粮食高产稳产。沟壑区以工程、林草措施为控制,层层设防,节节拦蓄;乡村屯路、生产作业路做到路路相通,形成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立体开发的治理模式。#p#分页标题#e#   4.2广泛宣传,社会参与   全社会的理解和参与是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基础,为了不断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法律意识和基本国策意识,增强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牌等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广泛深入宣传,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和开发建设项目法人的水土保持法制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水土保持的良好局面。   4.3整章建制,依法行政   为推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桦南县应及时修编桦南县水土保持规划,制定和完善各项水土保持规章制度,明确要求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建设项目,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通过的水土保持方案,方可批准立项,通过这些举措,使桦南县的水土保持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