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现代文学生态性的意义及失衡原因,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生态学本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为其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而今生态学已经成为了一门颇具实用性的独立学科。从其定义分析,生态学所关注的必定是生物与生物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如果站在人类的角度狭隘的定义的话,我们可以理解为人与自然环境(包括其他生物)及人与自身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关系。显然人的一切活动都不能离开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且,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也是十分突出的。所以说,环境影响着人的思想和活动,而人的行为也在影响着生态环境。 文学的生态性是文学关注生态问题的特殊表现,它是以生态学的视角审视人与自然相处中的矛盾所在,以认同环境、动植物等的多样性与人类共存的观点为基础,试图表现人类社会、自然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生态平衡为特征的生态文学的特有属性。 生态文学是生态学与文学相交叉而形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生态性表现在文学中有两种体现,一种是以生态学的眼光进行取材,以关注生态作为主题,表达人与生态系统的和谐或不和谐的一种文学样式;另一种是文学家在作品中无意识地应用生态性,虽然不是以生态环境的好与坏作为主题思想,而是反应自然环境之于人的影响,并将其延展为人所生存的一切空间环境,用环境来渲染人物思想,以环境的氛围来延展人物思想和活动的原因,但显然已具备了狭隘意义上的某种生态性。诚然,中国现代文学中关注生态发展的作品是不多的,因为在政局动荡的年代人们大多处在饭不饱腹、衣不遮体的境况下,文人们所能关心的生态问题是有限度的。但依然有作为中国先锋力量的少数知识分子在人类内部矛盾的战火中敏锐的发现了战争和人类生活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 让我们看看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表现中,文学家是如何将生态视野下的生活体验加工成文学体验,让生态性参与文学创作,从而使主题更具有生态延展性和深邃性。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态性分析 (一)现代文学的非生态性 当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多不具备生态性。因为现代文学的30年间正处在中国政局动荡,社会混乱的尴尬局面,所以大环境影响了现代文学,也奠定了现代文学整体的文学风格———或揭示国民劣根性和病态心理或表达民族在寻找光明中的内心挣扎,所以对于生态问题的关注是较少的,揭示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或不和谐主题的作品也较同时期的欧美文学作品少很多。 就如现代文学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的鲁迅先生,其大多数作品意在揭示国民的劣根性和病态心理,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理驱使下以鞭挞社会、批判现实为主题进行创作。如其早期代表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等皆是反应吃人的社会现实下人们的愚昧无知和麻木不仁的。其中阿Q这一人物形象是当时最底层民众的代表,其本身就具有人格缺陷,又处在一种病态的社会现实中,更加促成了他的扭曲的性格特征。 由此,现代作家所关注的焦点可见一斑,主要集中在唤醒民众的反抗意识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意义层面上,对生态环境之于人类生存上的关注显而易见是凤毛麟角的。 (二)现代文学的无意识生态性 尽管我们说大环境缔造了现代文学的文学风格,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环境对于生态性所具有的基奠作用。所以尽管文学家们没有意识到人与自然之间的某些必然联系,但却会常常无意识地将环境之于人类及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呈现出来,其表现在运用环境的描写来衬托人物的性格、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甚至暗示主题或表达难以表述的精神层面等方面上。对于这种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文学上通常称之为“烘托”和“渲染”。现代小说中运用典型环境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运用的是十分成熟的。小说这种年轻的文学体裁在现代文学的白话命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发展,现代文学家老舍在以典型环境对其作品内在精神的展示和典型人物塑造上具有极高的运用能力,如在其代表作《骆驼祥子》中,便十分注重环境对于文学风格和作品主题揭示上的影响作用,将典型人物形象放在典型环境中进行烘托。“小说都是通过祥子内心的感觉来写丑恶的环境如何扭曲人性,写他在环境的驱使下如何层层给自己的灵魂泼上污水,从洁身自好到心中的‘污浊仿佛永远也洗不掉’。”[1]所以说,人物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是决定祥子性格缺陷的最主要的因素,也是用以揭示主题的有力道具。而自然环境也常常有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作用,“灰天上透出些红色,地与远树显着更黑了;红色渐渐的与灰色融调起来,有的地方成为灰紫的,有的地方特别的红,而大部分的天色是葡萄灰的。又待了一会儿,红中透出明亮的金黄来,各种颜色都露出些光”[2]。这段典型的环境描写是祥子内心重获自由的一种表现,因为他“自从被大兵拉去,似乎没看见过太阳”,于是在这里太阳所折射出的光具有了象征意义———对自由和灵魂解放的向往和追求。而这里的环境描写即所谓生态性描写是与全文的基调和主题相联系的,此处虽是以自然生态环境写阳光初升带来的光明,然而作者却巧妙的用色彩暗喻了黑暗和阴沉,用“灰”、“黑”、“灰紫”、“葡萄灰”表现一种扭曲的阴暗,即便在“光明”即将到来之前仍然病态的渲染着整个天空,所以,这里事实上是以自然生态环境暗喻社会生态环境的。作家用入木三分的笔触借生态环境的描写来达到揭示主题、深入人物灵魂的目的,这虽不是为了生态而写生态环境,但却表现了一种无意识的生态性,即在作为辅助性素材的环境描写中使其具有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主题的文学性意义。 对于典型环境塑造典型形象这一艺术表现手法中,海派作家也曾进行过成功的尝试,因为海派作家作品的形成,本身就是一种环境的塑造和时代的诉求。“在海派作家的笔下,出现环境(都市)与人的对立而导致人的异化主题,并产生了相应的艺术形式上的特点。”[1]如刘呐鸥的《都市风景线》中所描写的都市男女观的偏激开放就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思想解放风潮下形成的,“刘呐鸥清醒的认识到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已然崩溃”[3],所以他对于传统保守思想的过度批判和完全否决导致了对于开放的新思想的过度接受,于是在新兴都市纸醉金迷的生态环境中,人们所表现出的过度叛逆就有了引向。事实上,以刘呐鸥为主的海派文学家多受此时期的社会大环境影响,在文学表现上也不可避免地体现了文学生态性。#p#分页标题#e# 在无意识地运用环境去烘托主题,塑造形象上中国现代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做到了极致,这是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艺术认可,也是现代文学无意识的生态性的体现。 (三)现代文学的生态性 有学者认为:“生态文学可分为古代朴素的生态文学和近现代意识的生态文学两种”,[4]古代朴素的生态文学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产生的自发地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的意识,而近现代意识的生态文学是较为成熟的生态文学,是进入工业社会后,作为以破坏环境来取得发展的工业文明的弊端逐渐被人们所发现,从而将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产生的影响和深刻的思考作为主题,意在让人们警醒到对环境所做的一切罪恶的行为,是人类反思破坏生态环境所换取文明的意义和所要付出的代价的一类作品。 1.古代朴素的生态文学 中国自古就有对“天人合一”的追求之说,这是人类最初的朴素生态性的体现,是人类分析和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开始,所以对于文学而言,对“天人合一”精神的追求成为了古典朴素生态性的表现之一。在现代文学中,郭沫若《女神》正是表达着这样一种主题的诗集。作品中,文学家把整个自然界的一切都作为自己讴歌和抒情的对象,表达对自然和自然界的一种博爱。在《地球,我的母亲》一篇中,郭沫若将人与自然完美融合的思想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他认为人应把自然“作为友人,作为爱人,作为母亲”来看待,并将爱扩大即地球是“我的母亲”而地球上的一切都是“我的同胞”,这里我们看到郭沫若已经完全的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了“天人合一”的一种境界。郭沫若是中国现代作家中为数不多的秉持这种思想的文学家,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态度让郭沫若的文学情感得到了一种开拓和提升,《女神》这种新式的自由体诗也是现代文学宝库中值得炫耀的瑰宝之一[5]。 对于自然环境的赞颂和爱,是作家关注自然、热爱环境的朴素情感,也是朴素生态性之于文学的体现。因为《女神》,因为郭沫若,使中国现代文学走进了古典朴素生态文学的大门,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学开山之作。 2.近现代意识的生态文学 现代文学的30年间,我国虽处于社会动荡的不安定局面中,但世界大趋势却已经进入了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时期,人们在享用工业社会带来的一切好处的同时赫然发现了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弊端———对生态环境的极度破坏,当然也尝到了因破坏生态系统而受到的惩罚。因此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回归并试图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究竟是破坏、利用还是共存?作为社会的监督者,文学家们开始以生态文学作为武器,针砭时弊地对人类与环境的不和谐状况进行抨击。 这个时期外国文学中的生态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中国也不乏佳作。叶灵凤的小品文《煤烟》就是一篇代表作[6]。全文以煤烟作为线索,作为讽刺的对象,以小篇幅的描写表现工业文明中工厂所排放的煤烟对于城市居民生活的影响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自从烟囱根根直立在上海这个中国最早进入工业化的城市的空中,江南自此没有了“十里春风,山明水秀”的好风光,而只剩下了坐在家里即使勤拂拭也会感到脸上、鼻子里无处不在的煤烟。这种描写对于工业文明对环境污染的批判是十分有力的。在作品的第二部分中,作者以具有讽刺性的手法用一个孩子般真实的语言揭露工厂烟囱对于环境的罪恶的破坏行为。他形容柏林的烟囱是“郁郁苍苍的森林”,这比喻形象让我们看到了一副恐怖的画面:无数的烟囱耸立在柏林这座美丽的城市的上空,齐齐的冒着灰色泛黑的烟,仿如一个个郁郁葱葱的树木而形成的森林。这是对工厂所代表的工业社会极具讽刺性的批判。 这篇生态小品文虽然短小却很精悍,它形象而深刻的反映了工业对于环境的破坏性,抨击着以环境为代价求得短暂发展的工业社会的丑恶面孔。 由以上论述可见,现代文学的生态性是以无意识的生态性向着具有生态文学特征的生态性文学发展的,是在主流文学的背后悄悄流淌的一条小溪,滋润着现代文学这片沃土,丰富着现代文学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现代文学生态性的影响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决定人们思想和活动的因素之一,所以人类对于环境的关注是自古就有的,然而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后,对于以牺牲环境和生态平衡换取短暂发展的眼光浅陋的资本家,人们对其是持有否定态度的,从而引发了文坛上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即生态文学,文学家们希望通过文字来揭露工业文明光鲜亮丽的外面下的丑恶嘴脸从而达到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警醒自己的所做所失,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那么从这个角度上讲,生态文学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千秋基业的伟大工程。 (一)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虽然现代文学对于生态性问题不是非常关注,但却可以说在生态性意义上已经颇具雏形。基本思想已经清楚的传达出来:就是在工业文明的发展中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休养生息”不能“竭泽而渔”,这也是生态文学整体上要传达出的一种人与自然环境的相处模式。一部分具有生态性眼光的的现代文学家为关注生态的当代文学作家们走出了坚实的一步,使后来者“犹可追”。现代文学的大家鲁迅先生就曾在为周建人所著的《进化和退化》一书序中阐述过自己的生态性观念“林木伐尽,水泽湮枯,将来的一滴水,将和血液等价,倘这事能为现在和将来的青年所记忆,那么,这书所得的酬报,也就非常之大了。”可见,文人大家们的思想都是具有普遍的生态关怀性的[7]。 #p#分页标题#e#
基于现代文学家们对于生态性的探讨和关注,当代文学伴随着工业化程度加深,环境对于工业破坏的反噬越来越猛烈的双重压力下,更加急迫地希望能够用文字使人们警醒,让人们认识到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一步步地恶化者,而罪魁祸首是人类自身的行为,人类的道德意识的下降所导致的行为缺失正在吞噬着大自然的美好,文学家的时代精神被激发,轰轰烈烈的加入到生态文学的行列中。 (二)对挽救人类精神世界生态失衡的影响 文学本身就是精神世界的救赎者,生态文学在广义上来说也包括精神世界的一种生态平衡。我们在对现代文学的生态性的研究和探讨中发现,人类是环境的主宰,人类的行为决定着生态的命运,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平衡就能决定着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工业文明以环境为代价而追求眼前的短暂利益的行为是人类自身精神世界生态平衡的缺失,因为精神世界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人类丧失了其精神家园,这就意味着人类道德底线的沦丧,那么对于环境的破坏便在这个失衡后果之中。人类精神家园一旦失去生态平衡必然导致价值观、人生观的普遍旁落,必然导致个人变态和异化,以及战争、贫穷、掠夺、恐怖袭击等社会病态与灾难。人类精神家园的生态平衡对于维护地球其它生态圈的生态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生态文学的针对性便具有了指向意义———就是维护人类精神世界的生态平衡,为人们补给缺失建造精神家园,从而使人类在维持道德层面的平衡的基础上来维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这是一个循环关系,是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内部联系。从这个角度讲,现代文学中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建造人的精神家园,维持人类内心精神世界的生态平衡,因此现代文学的生态性便有了更为有力的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武装现代文学,将其作为考察现代文学精神层面的一种工具,从而使生态文学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和作用。中国现代文学家们为生态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拥有着喜人的成就,尤其是在抨击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挽救人类精神家园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开启了当代作家对于生态性与生态文学的思考,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