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联盟文化传播战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法语联盟文化传播战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法语联盟文化传播战略

 

0、导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和加深,留学热、移民热、投资热这样的现象在社会中屡见不鲜。由于法国文化的魅力,中国和法国多方位的合作,加之法国相对英、美较低的留学费用和优良的教学质量,加拿大魁北克地区良好的移民环境,以及非洲法语地区不断涌现的商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学习法语。而提到法语培训机构,就不得不提到法语联盟。在中国,法语联盟作为一个法国文化的民间使者,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高质量的法语培训和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履行了自己推广法语、传播法语文化、促进文化多样性的使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世界的文化也在频繁的交往中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各国纷纷开展文化外交这一新型外交,以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法语联盟作为传播法国语言文化的民间组织,在传播语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等方面积累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本文将对法语联盟在中国的生存策略和文化传播策略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法语联盟如何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如何在文化活动中彰显、传播文化,并对我国的汉语语言文化推广机构——孔子学院提出一些建议。   1、生存策略   1.1全球化的网络   法语联盟,作为一个语言文化推广机构,于1883创建于法国,总部设在巴黎,在法国有29个分中心,在全世界138个国家有1140多个培训机构。2008年1月1号,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法语联盟基金会应运而生。法语联盟在全球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网络式的管理、运行模式:每一个国家的法语联盟都立足本地,适应当地政策法规,自主运营,位于巴黎的法语联盟基金会是法语联盟国际网络的核心,基金会在整体上对该网络进行管理,联合各地法语联盟并发展法语联盟世界网络。它力图在十年内建立一个完备的全球化网络,并有可能成为法国政府官方的对外文化网络。法语联盟与法国政府以及所在地政府良好密切的关系使这个十年计划的完成充满希望。   1.2法语联盟在中国   中国法语联盟网络始于20世纪初期,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成立过法语联盟委员会,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法语联盟退出中国。1953年法语联盟在香港设立法国文化协会,1987年又在澳门设立法国文化协会。中国大陆的国情使在中国建立并发展法语联盟的过程变得比较复杂,中国法律没有对外国非政府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进行规定,采取被动的“不承认、不接触、不取缔”政策。在法语联盟创立之初,一些人也想让法语联盟在中国以教育公司的形式发展,但是作为一个和政府保持着良好关系的组织,法语联盟希望在中国的机构不延续香港、澳门民间团体的模式,也不采用公司的形式。最终,法语联盟采取合作办学的形式与中国高校合作并遵循《国家教育委员会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合作院校为其法人代表。解决了政策方面一大难题后,法语联盟选择了当时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广州作为发展的第一站,1989年中国内地第一家法语联盟在广州建立,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上海和北京的法语培训中心先后于1993年和1996年成立。法语联盟于1999年在中国设立驻华代表处,代表处是中国法语联盟网络的核心,代表处主要工作是“协调该网络的运行与交流,安排培训及文化活动;在中方各合作大学和法国驻华使馆方面代表法语联盟基金会,审查创建新法语联盟的申请;根据共同发展方针,与各地法语联盟一起确立‘中国法语联盟’品牌;向各法语联盟提供管理、行政、法律及教学方面的支持”①。   在中国大陆的十三所法语联盟最初的场地基本由合作大学提供。北京法语联盟创建时校址位于东华门附近的胡同,即临时租用北京市第27中学的部分闲置教室,同时在合作院校——北京语言大学校内也设置了班级,后来校址也一度迁至洋桥。2004年初,北京法国文化中心工程动工,并在同年十月开放,法国文化中心接纳了法语联盟为其提供了整个二楼。随着北京法语联盟的不断发展,2006年北京法语联盟又设立了西海校区。   每一个法语联盟都设有中方和法方校长,两方校长密切合作。中国法语联盟与法国外交和欧洲事务部签订了协议,法方校长由法语联盟基金会和法国外交和欧洲事务部任命,主持法语联盟的全面工作,中方校长的设立则为法语联盟拓展了在中国的人际关系。法语联盟的行政和教学分开,有专人负责。法语联盟的聘任教师全部拥有对外法语教学(FLE)资格证,主要来自法国,也有其他国家的教师。所有在华的法语联盟都是独立运营的不以盈利为目的机构,在教学和文化活动中都不涉及任何政治及宗教活动。法语联盟也为法国地方政府和中国地方政府的合作搭建桥梁,例如山东法语联盟与法国卢瓦尔大区的合作便是由法语联盟基金会驻华代表处促成。法语联盟基金会2008年年报中指出法语联盟网络75%的资金是由自身解决。中国的法语联盟通过全方位、高质量的课程使其在法语培训市场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法语联盟不仅有面向大众、面向各个年龄层次的课程,还同各大机构(法国航空、阿尔卡特、阿尔斯通、中国武术协会、北京卫生局等)合作,提供定制培训课程。中国法语联盟与魁北克移民局、法国教育服务中心办事处合作,为移民申请者、留学申请者提供协助。各地法语联盟法方校长薪酬来自法国外交部,其他人员的薪水以及各方面费用均来自法语教学的收入,如果运行良好,法语联盟还会拿出年收入的5%至10%来培训教师、改善各分支机构的硬件设施。   2、文化传播策略   语言学习和文化渗透是相辅相成的,与其说法语联盟是在教授法语语言不如说是在灌输法国文化。法语学习是了解法国文化的基础,在法语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是语言背后的文化在源源不断地给予学习者新的灵感。法语联盟就通过在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在多样的文化活动中,以语言为平台、文化为主角,让法国文化在不断的共享与交流中融入中国文化,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新的文化,在传播法国文化的同时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p#分页标题#e#   2.1语言传播   如上文所说,法语联盟全方位高质量的课程具很有强的市场竞争力。法语联盟和其他法语教学机构还有一点显著的不同,就是法语联盟通过其注重交流和实用的授课方式,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文化不仅是生活模式也是思想模式。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BenjaminLeeWhorf)认为,语言和思想水乳交融,一个人的语言决定了他(她)的思想范畴①。在法语联盟,老师的教学背景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局限于中国的传播环境,中国法语联盟课程中统一采用了法国原版教材,有《Taxi!》、《Lenouveautaxi》、《Reflets》、《Alterego》、《Latitude》、《Connexions》等,教材通过课文、练习、录像等方式向学生还原了法国文化,也介绍了法国人的价值观和为人处事的规则。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注重口头交流和实用性,在教学中常常使用情景对话、角色扮演、讨论等形式,“通过移情……想象着把自己置身于与别人不同的文化世界并去感受他或她的感受”①,给学生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在由初级到高级的普通课程之外,法语联盟还开设了各种兴趣小组作为补充,在兴趣小组里更多的是学生之间的讨论,教师更是从文化方面着手组织讨论。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法语联盟还开设了专业课程,如商务法语课等,老师在教授商业词汇的同时也会传授职业口语和职场基本规则,进而提高学生的商务交流能力。法语联盟还面向六岁以上的儿童开设了法语启蒙课程,激发他们对法国文化的兴趣。在法国文化中心一层的图书馆、电影厅举行的读书会、写作班和讲座等活动和从各个方面对课堂教学做了补充。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会提前遇到今后在跨文化情境中使用法语时可能会出现的语言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比如一开始不太适应外教的授课方式、因为不了解一些俗语和法国人交流有困难等,这些困难其实是一种积极的标志,表明学习者开始深陷于新文化当中,而不是独自地仍处在母语的环境内。“外语的规则对非本语种的人来说常常显得有些随意和不合理,但对于本国人来说,这种规则却更能表达出要表达的意义,更富有逻辑性。”②法语联盟的老师多为外教,这些老师已经有了跨文化的经验,他们从文化层面去解释语言现象,以语言为载体带入法国文化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在思想上、行为上也受到法国文化的影响。法语联盟通过在语言教学中渗透文化,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更加善于观察和比较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能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使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和交际。   2.2体现文化多样性   在语言教学的同时,法语联盟还通过各种活动展示了法国文化各个方面。下图是根据北京法语联盟文化事务负责人提供的2008年北京法语联盟所举办的文化活动资料所做的图表。资料提供的有确切参与人数的活动,每场的参与人数从20到1200人不等。如果把提供确切参与人数的22场活动的每场参与人数做简单的相加,总数高达11545人次,如果我们把参与这些活动看作是个体对文化的一次体验,那么这个数字也可以说是北京法语联盟一年内给大家提供的感受多元文化机会的次数,况且这只是出席人数的保守计算,还没有计算通过宣传册、海报、网站等方式了解到相关信息、间接地参与了这些文化活动的人数。文化涵盖了所有人类感兴趣的范围。法语联盟曾就文化宣传提出了“另类文化”的提案,指出要在宣传世界法语文化的同时推广当地文化。法语联盟的活动就通过国际和法国国内两个层面的活动积极地展示了文化的多样性。以2008年北京法语联盟的活动为例,这些活动通过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等形式给参与者提供了各种文化线索,国际文化范畴内所涉及的国家包括了中国、瑞士、比利时、俄罗斯等,法国国内文化范畴所涉及到的地区有卢瓦尔地区、布列塔尼地区、博若莱地区、普罗旺斯地区等。各个地区的文化共同构成了法国文化的全貌,法国文化也不断受到其它国家文化的影响。一个国家的人民对于另一个国家的人民的常常有一种刻板印象,过分简单、夸张的刻板印象会影响到互相间的交流和理解。例如一些法国人认为中国人都很害羞,一些中国人认为法国人都很浪漫。法语联盟多样的文化活动建立了一个丰富的文化形象,参与者通过真实的观察和参与对法国文化有了较为全面的感受和理解。每一种文化都是独特的,通过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发掘自己。法语联盟的文化活动不是一味地宣扬法国文化和法国的价值观,而是引导参与者在文化共性下去探索文化之间的差异。所有文化都热爱艺术,艺术是人类情感的反映与升华,这些情感是全人类所共有的。艺术作品的感染力远胜于文字,艺术上的共同爱好可以使文化之间建立很自然的联系。例如在2008年北京法语联盟就基于音乐这个艺术形式,举办了卢瓦尔大区国立管弦乐团的古典音乐会,由中、法音乐家组成的爵士三人组合的爵士音乐会,以及中国二胡与法俄四手联弹音乐会等音乐活动,古典交响乐并非只有西方人才会沉醉其中,同样,并非只有中国人才懂得二胡的美妙。讲座或者戏剧活动需要参加者本身对法国文化有一定关注或者有一定的法语水平,但是音乐可以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产生回响。中法艺术家的和而不同的演绎,也是中法两种视角的交融与对话。在针对法语联盟所举行活动的参与者的问卷调查中,有一个大三影视导演专业的学生表示就是因为参加了法国喜剧荟萃活动,看到了中法戏剧创作方面的差异,从而决定本科毕业以后去法国继续学习戏剧方面的知识。   2.3多层次的文化活动   一项文化活动是否得到民众的认同和喜爱关系到多种因素,如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等,活动的针对性和可参与性等。法语联盟就通过其多层次的文化活动,在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同时也保证了活动的可参与性和针对性。在北京法语联盟2008年举办的活动当中,既有面向法语学习者的法语讲座,也有面向大众的音乐节、漫画展、摄影展等,还有适合儿童观看的哑剧、滑稽剧;在法语联盟校区举办的活动都是免费的,任何人都可以参与,例如北京法语联盟所举办的画展、摄影展的举办场地基本是在各个校区,走廊、台阶、大厅都是展览场地,这样的方式既给民众提供了免费参与的机会又让充满文化气息的艺术作品装点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在其它演出场所(中山音乐堂、愚公移山酒吧等)举办的活动则需要买票。为了确保大众对活动较高的参与程度,活动的前期宣传在活动前一到两个月开始,活动信息的一般有以下途径:在法语联盟校区、一些大学张贴海报、分发宣传册;在法语联盟、法国文化中心网站活动信息;在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合作处所出版的双月刊《相约法国》里刊登活动信息;在网络社区(如豆瓣www.douban.com)信息;一些重要的活动还会邀请相关新闻媒体出席,通过外宣媒体(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网)和国内媒体(如新浪网)同时宣传。法语联盟的活动以语言为平台,文化为主角,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让文化的交流更多样、更有效。法语联盟的活动深入大学校园,在一些活动中同中国大学合作,例如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办的爵士音乐会,在中央戏剧学院剧场演出的《大鼻子对小鼻子》。北京法语联盟还抓住大学生这一群体,在大学校园内设立联络员,负责在校园内宣传活动信息。法国驻华大使馆举办的各项文化活动法语联盟也积极参与,例如法国戏剧荟萃、欧盟电影展。法语联盟还同各国使领馆积极合作,例如瑞士驻华大使馆、比利时驻华大使馆、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推广共同的法语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法语联盟还不断邀请法国学者、艺术家来到中国在各地举行学术讲座、艺术工作坊;法国作家的讲座让中国民众与法国文学有了更直接的接触(如关于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讲座);法国艺术家通过和中国艺术家的交流与合作带给了中国观众全新的体验(如克利沃克申蔻的钢琴四手联弹和中央音乐学院李晗的二胡音乐会);一些旅法华人学者、艺术家通过其自身跨文化的背景连接了中法文化(如中国书画家季大海的讲座“艺术的朝圣”和画展“一位中国画家的普罗旺斯之旅”);一些法国学者所做的有关中国文化讲座更是给中国听众提供了新的角度去审视中国文化(如马尔罗研究专家亚历山大•杜瓦尔讲座:“马尔罗与主席的会面”,《北京小说》作者贝尔纳布里泽讲座)。中国法语联盟网络为各项文化活动在全国的开展提供了便利,例如法国戏剧荟萃活动中剧目《唐璜》在全国的巡演便是得到了演出所在地法语联盟的赞助。#p#分页标题#e#   3、对孔子学院的借鉴   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语言》(Language)(1912)中就指出:“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只有在通过继承和传播才能充满生命力,文化主义也提出,文化,和语言一样,是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的。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成为文化得以传承的力量。法语联盟正是抓住了语言的文化属性,在语言教学中紧密结合文化的传播,使其成为文化传播的媒介。同样身为语言文化推广机构,目前我国的孔子学院在海外的发展充满了机遇和挑战,法语联盟在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正在发展中的孔子学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3.1成功经验   法语联盟通过自身灵活的组织形式和与各方面的协作在中国立足,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渗透文化。同时通过多层次的文化活动传播法国文化,促进文化之间的交流。法语联盟在中国和世界法语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使法国文化融入多样的世界文化的同时又保持了自身的文化特性。下一阶段笔者将对北京法语联盟的文化活动进行更详实的研究,对法语联盟举办文化活动的程序、民众对活动参与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用以总结更多的法语联盟在文化传播方面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3.2借鉴意义   法语联盟作为法国文化宣传的民间力量,其价值早已得到验证和认可,也为我国正在发展中的孔子学院提供了借鉴。同法语联盟一样,孔子学院身兼语言教育和文化交流的双重责任。在生存策略上,孔子学院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国政府,而中国法语联盟采用自负盈亏、适应市场经济的模式,孔子学院可以适当加强与所在地各大院校、文化机构、留学机构、中国企业、华人企业的合作,合作双方共赢互惠,同时在开设普通课程的同时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定制课程。在文化传播方面,孔子学院的精力更集中在语言教学方面,文化活动方面则有所欠缺。虽然一些国家的孔子学院也开设了武术课、太极拳课、商务课程等,但课堂上所体现出的只是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因此孔子学院可以设立专门的文化活动团队,学习法语联盟以语言为平台、文化为主角的形式,走出课堂,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开展多层次的文化活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展现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形象,在海外创造汉语环境,同时也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文化媒介作用,在活动中促成国内外相关的艺术家、学者的合作和交流以及孔子学院所在地与中国城市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