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新闻传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新闻传播

微博新闻传播论文

近年来,“微博”打着“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的口号逐渐融入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对新闻传播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微博的概念、起源及现状

微博,是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移动设备、互联网等客户端登录微博消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以内的文字更新信息,实现即时分享。2006年,美国网站Twitter推出了微博客服务,很快风靡全球,但因监管等问题未能进入中国。中国本土化微博产品作为Twitter的模仿者与替代品,在2007年开始出现,代表者为饭否、叽歪、嘀咕、做啥、腾讯滔滔。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国内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截至2013年11月,全国微博账号总量突破13亿。美国《时代周刊》评价“微博是地球的脉搏”,以凸显其在信息传播上的强大功能。众多的媒体机构通过微博和传播最新消息,微博用户通过微博了解信息和新闻,微博既是沟通的渠道,又是传播信息的平台,对新闻的传播产生影响。

二、微博对新闻传播者的影响

1.微博使新闻的传播群体呈现多元化

注册微博没有严格的条件限制,任何人只要通过手机或者邮箱便可申请,注册账号后便可通过网络设备发送信息或者“新鲜事”。因为微博的开放性和公开性,使任何正在使用微博的人都有机会看到在这个平台上的信息,并且无条件地进行评论或者转载,因此普通大众成为了新闻的传播者。Twitter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说:“即使是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也有人说,“微博时代,人人都是记者。”自从微博应用以来,不少突发事件都是由普通群众第一时间传递出来的。例如,在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中,新浪网友“袁小芫”发出的第一条微博几乎与事故同时,而这条微博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的第一条报道早了两个多小时。此后,第一条求救信息也是通过微博传出。

2.微博新闻对传播者没有专业新闻素养要求

阅读全文

探讨新闻传播中的语言艺术表现

一、新闻传播语言的发展特点

(1)海量性。为了达到新闻信息能够在空间和内容上无限延伸的效果,我们多采用超链接的方式实现全景式的表达。此外,为了给读者呈现一个真实的新闻背景,透彻地剖析一个新闻过程,新闻媒体大多会采用专题性报道,纪实性叙述以及现场目击等方式,深入而透彻的为大家从多角度呈现信息,突破了传统传播方式带来的束缚。

(2)新颖性。跨媒体传播新闻的方式与传统方式不同的是用新颖大胆的方式,从真实性的角度出发,对新闻进行不同方式的报道。但由于缺乏监管,许多虚假新闻频频涌现,新闻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这也丧失了新闻传播的重要意义。

二、新闻传播中语言信息的若干问题

(1)信息质。信息质也就是我们说的新闻传递的这一条信息的质量。信息质的评定理论上可以分为2部分,即理性信息和附加信息。理性信息多注重语义和语法上的质量,侧重于接受文字信息,虽比较客观,但是质量较低。而附加信息则主要是通过推理而得出的一些潜在信息,信息量大并且质量较高。附加信息也称为语用信息,它从新闻避免平白地叙述客观事实的角度出发,让社会大众在事实中自己找到新闻的价值,具有费时又费力的缺陷,因此,语用信息在不同的传播媒体之间所占的比例都是不同的。

(2)信息量。质与量是2个辨证统一的有机整体。信息量是用来衡量信息的多少,也可以说是大众最终接受的信息的多少。但影响其数量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信息质和信道容量。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信息的耗损程度。信息耗损也被称为信息中的噪音,通常情况下,群众多会因为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噪音而对信息产生片面的连接,甚至是由于歧义带来的误解。另外,在网络媒介的传播中,一则新闻中反复出现关键词链接,导致读者无法掌握信息的重点,破坏了信息本身的严谨性与科学性。总之,信息中的噪音主要是由于信息量的不当引起的,注意信息量的合理安排就可以将信息噪音降至最低。

(3)信息位。信息位又称信息的配位,是信源事实在被进行编码时,为了产生一种信息结构,而对形成新闻必须要有的信息及因素进行配对的过程。信息位主要体现了传递信息的个人对信息的主观判断能力和潜在信息的挖掘能力。信息位的形成还可以通过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的有机组合。语言符号就是单纯的文本信息,非语言符号包括新闻排版和字体等因素。

阅读全文

新媒介下电视新闻传播模式创新刍议

新媒介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电视新闻节目与纸质媒介相比,在存在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主要在于图文并茂,能让受众更好的了解新闻现场,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冲击,而且在电视新闻中可以实现与现场的直接联系,增强新的真实性,提高新闻节目的观赏性,能更好的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但是在传统的传播环境中,电视新闻的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电视新闻的储存性不强,往往转瞬即逝,另外,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来说,节目组对受众的节目选择不能进行提前的预测,而且信息的反馈也比较落后。但是在新媒介背景下,因为新媒介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传播等都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一)素材获取渠道的多元化

在传统媒介背景下,电视新闻的节目素材的获取渠道较窄,主要是记者的采访、编辑与受众的沟通以及群众热线等等,这些新闻素材的获取渠道有两个比较大的局限性:第一、信息的获取量较小,在新闻节目中很多年隐藏的信息不容易被发现。第二、素材的来源渠道很不稳定,电视新闻节目组在信息获取中的处在被动的地位。新媒介背景下,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受众能与节目之间进行及时的交流,而广大的受众也可以利用网络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提供给节目组,丰富了电视新闻的信息量,而电视新闻节目组也在积极建设自己的网络平台,更多地收集新闻线索,或者是在网络平台上播放已经正式播放过的新闻节目,改变了电视新闻转瞬即逝的缺陷。

(二)延伸新闻节目的生命力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电视新闻节目是通过电视形式进行播出的,在播出的瞬间,电视新闻的生命力就终止了,而受众要是错过某一个节目,那么就很难再一次观看了。虽然很多电视新闻节目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选择重播,但是如此一来,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又降低了,电视新闻的生命力也就逐渐变弱。而在新媒介背景下,可以将电视新闻节目在视频网站和网络电视中播放,受众可以随时点击,一些受众虽然错过了相应的节目,但是随时在网络中可以观看,而且可以在网络中找出很久之前的电视新闻节目,有效延长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生命力。

(三)优化新闻节目的推介策略

阅读全文

新媒体下短视频新闻传播与创新探究

【摘要】移动网络环境中,新闻传播的形式由原来的纸媒、门户网站为主逐渐向短视频方向发展,新媒体短视频有着多元化、全民化特点,制作简单、实效性强、用户参与感强,非常符合新闻传播对时效性的需求。在这个背景下,要充分认识短视频新闻传播的优势及不足,加强新闻舆论引导,不断扩展新闻内容的深度及广度,不断提高短视频新闻的竞争力,实现短视频新闻传播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短视频新闻;新闻传播;问题分析

一、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的传播特征

新媒体时代,短视频新闻传播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传播内容有着明显的娱乐化倾向。相比严谨、权威的传统新闻而言,短视频新闻传播内容具有大众话、娱乐化、生活化的特点。很多短视频帐号或平台隶属于自营性企业,企业赢利模式决定了其必须迎合大众喜好,才能吸引更多流量,转化成更多收益,这促使短视频新闻传播内容出现明显的娱乐化倾向。

(二)传播方式显现传受一体化特点。所谓传受一体化是指新闻内容的制作者、传播者、收受者同时都是受众,这种传受一体化的特点能够在短视频领域建立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环岛。其中,传播者可以根据受众标签和偏好,更精准地进行信息传播;受众也可以根据偏好设置更快接受到想看的信息。

(三)传播速度呈现出更强的时效性。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热点新闻的记录者、传播者,短视频新闻的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专业记者。相比传统的电视新闻,短视频新闻的时长较短,传播起来方便快捷,受众易于观看和转发,这大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短视频新闻还具有“全天候”特征,其传播不受时间限制,即使在深夜也能更新新闻消息。很多短视频平台的实时直播功能让新闻播报更具有现场感。

阅读全文

融媒体下电视新闻传播创新探究

【摘要】本文先是分析了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驱动因素及创新优势,从制作理念、内容形式、传播渠道、受众心理几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创新策略,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融媒体;电视新闻;受众心理;信息化

创新电视新闻传播路径逐渐成为现阶段传统媒体发展的首要任务,要求电视新闻媒体顺应融媒体时代要求,不断创新传播路径,扩大新闻影响力。

一、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创新驱动因素

就目前发展形势来看,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着多种创新驱动因素。一是传统媒体发展进入瓶颈期。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传播形式不断创新。而电视新闻属于传统新闻媒体,兴起时间较早,相较于新兴新闻媒体,电视新闻受众范围小,且受众群体多集中于老年阶段,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受到影响。二是电视新闻自身发展的局限。电视新闻顾名思义需要借助电视载体实现新闻信息传播,但于用户而言,电视新闻不具备随身携带和观看的优势,相反,借助移动网络和数字杂志观看新闻信息,不仅规避了电视新闻媒体的不足,同时还为用户提供搜索功能,使用户通过搜索引擎查询新闻内容,符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三是受众的心理需求变化趋向。融媒体技术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要素,具有全面性、广泛性特点以及传播时效快、资源共享性等优势,对同一事件新闻传播速度远远超过电视新闻传播的速度,使用户更加倾向于选择新兴新闻媒体。

二、融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路径的创新优势

融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媒体必须加强自身建设,结合融媒体时展特点,加强电视新闻传播路径创新,促进电视新闻媒体发展。基于融媒体创新电视新闻传播路径具有两大优势。第一,有利于丰富电视新闻产品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和参与。融合发展是融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主要特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体的传播路径不断创新,使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逐渐被淡化,现阶段,传统新闻媒体可以借助融媒体技术优势,创新新闻传播内容形式,如电视新闻在传播中可以融入文字、语音、视频等内容,借助网页跨平台传播,拓展新闻传播渠道,扩大新闻传播影响力,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使用户体验到新鲜感,调动用户的参与度。第二,有利于创新电视新闻传播方式,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电视新闻传播受自身局限影响比较大,导致电视新闻传播形式单一化,制约了传统新闻媒体发展。而基于融媒体时代创新电视新闻传播路径,能够充分借助融媒体兼收并蓄的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和视频软件播放电视新闻内容,带给用户不一样的新闻观看体验,不仅创新了电视新闻传播形式,也为用户提供了更高质量的服务,有效提高了电视新闻媒体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电视新闻创新发展。

阅读全文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的新使命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如何实现新媒体时代的“突围”也成为业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新使命,并深入探讨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突围”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新媒体

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存在很多缺陷,如理念落后、互动性缺乏、内容单一,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效果因此受到严重负面影响。为保证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本文将围绕该课题开展具体研究。

1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在新媒体时代的新使命

1.1更好服务于新时代。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担负着新的使命,即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也提出了“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等要求。对于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来说,必须关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需要,充分发挥其他媒介不具备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以此在新媒体时代更好地改变和影响受众的行为及认知,并通过一定社会舆论的形成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持。基于新闻事件,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可在尊重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前提下对受众产生影响,如新闻追求正义的特质能够与受众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契合,正确的引导力即可随之产生。为更好地服务于新时代,广播电视新闻传播需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作用、教育作用、交流作用,以此更好地教化社会大众,弘扬时代主流价值观并积极释放正能量[1]。

1.2强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传统文化属于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中华文化影响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故事的讲述对国内氛围营造和国际形象塑造均能够带来较为深远影响,因此,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必须讲好中国故事,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和现实性也需要引起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现着特有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广播电视新闻媒体必须承担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传统文化类节目开展的相关探索需同时得到重视,因此必须从中汲取经验,实现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与传统文化精髓的完美融合。但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很容易出现宣传舆论色彩过浓、自我中心式宣传、新闻传播话语偏颇、“高高在上”印迹明显等问题,同时存在的舆论格局不均衡、传播格局的不公平也会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和继承。为真正强化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和继承,必须做好传统文化性质的认真甄别、传统文化传承媒介多样化、新闻媒体节目质量提升[2]。

1.3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反映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并体现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根本性质,属于体系的集中表达和高度凝练。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在核心价值观传播中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深入人心、潜移默化的核心价值观传播可随之实现,《美丽乡村》《感动中国》《新闻联播》等节目开展的相关实践均是有力证明。以《新闻联播》为例,其在聚焦社会时事、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很容易出现各类问题,如单纯浮于表面而不深究内核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只知空喊口号的浅层次宣传、创新性不强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宣传,在内容空洞无物、未深入挖掘内涵意义与时代价值、千篇一律的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需要自然无法得到较好满足[3]。

阅读全文

新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传播路径

[摘要]以计算机和移动通信设备为信息传播载体的新媒体,与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相比,其新形态、新内容、新技术极大丰富了大众阅读的内容供给,对新闻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到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文章基于当前新媒体发展背景,对时政新闻传播创新的必要性进行论述,并分析当前时政新闻报道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意见,以期提高新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报道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时政新闻;传播创新

从诞生到壮大,由壮大到普及,新媒体发展迅速,重构了当下的传播体系格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新媒体凭借信息传播及时、高效,传播方式便利、简单,传播渠道丰富、多样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人们快速获取资讯的需求。在此期间,传统媒体及传统传播方式受到巨大冲击。特别是以电视、报纸为载体的传统时政新闻,因受传播渠道固化、覆盖范围窄、表现形式单一等因素影响,在新媒体时代面临巨大挑战。为守牢主流媒体在传播格局中的话语权,提升主流媒体时政新闻影响力,传统新闻生产机构亟须增强创新意识,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优势、借鉴新媒体传播技巧、革新传统传播形象,推动时政新闻播发转型升级。

一、新媒体语境下时政新闻传播创新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强化政民连接

时政新闻是新闻报道中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代表,其宣传解读的内容主要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承担着宣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工作部署和重要时政活动的任务。因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专业性,时政新闻的阅读往往有一道无形的门槛,普通读者想要从中获取有效信息,需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知识。在新媒体时代,人民群众了解国内国际政经形势的渠道更多,并且热情更高,主动学习党的政治理论和政策纲领的意愿也更强。在此背景下,传统时政新闻继续扮演好“传声筒”角色,传播党和国家的好声音、好政策,是新形势下人民群众的时代新呼唤[1]。

(二)有助于提升传播效果

阅读全文

新媒体下新闻传播创新模式研究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新闻传播行业进入到新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特点和内容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新闻传播的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基于此,本文对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创新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为现代新闻传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时代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丰富和多元的新闻传播服务,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接收到的信息也更加多元、丰富,新闻传播的方式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因此,必须要做好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模式创新,更好的体现新闻传播的价值和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的相关内容简述

(一)新媒体的特点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传播形态,与传统的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不同,新媒体是借助于数字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平台,在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终端设备进行新闻和信息传播的一种媒体形式。新媒体又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尤其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人们只要通过手机就能够“足不出户天下知”。另外,新媒体还具有信息传递速度快的特点,这也是区别于传统四大媒体的最主要特点之一。

(二)新媒体的优势与传统四大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简单地说就是“新”。一方面,“新”指的是新媒体语言新颖、充满趣味。新媒体中应用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很多谐音、缩写等语言表达方式被应用在新媒体中,并且能够快速地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例如“喜大普奔”“不明觉厉”等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语言表达。新媒体的语言表达方式会让人们耳目一新,并且印象深刻。另一方面,“新”指的是新闻信息传播的途径新。尤其是随着自媒体的出现,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和快手、抖音等平台传播信息、制造新闻,新媒体时代下新闻和信息传播的面更广、覆盖率更高。另外,互动性强也是新媒体的主要优势之一。新媒体的出现为新闻受众提供了反馈意见、交流沟通的渠道,人们能够更加便捷、快速的与他人交流意见、互动沟通。最后,新闻信息传递便利也是新媒体的优势,借助于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人们不仅能够快速、及时地获取信息和新闻,并且还能够借助于终端设备不断完善的功能对这些新闻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保存,新闻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传播的新特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