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谈危机传播新闻意识的转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刘虹 单位:辽宁大学广电学院
上海11.15火灾的消息最初是微博发出的,新浪微博一位叫“忘记-时间”的博友说:2010年11月15日下午2时15分许(据显示有公民在下午1时53分就报警了),上海静安区胶州路728号的一幢28层民宅发生严重火灾。腾讯微博、上海宽带山论坛都在第一时间最新消息,而传统大众媒体中最快的报道是在下午3时30分,上海第一财经频道播出字幕消息,后跟进现场连线。这说明了公民新闻意识的明显提高。媒介化社会是对今天的新闻传播的一种概括,不管是媒介人还是社会人,都离不开媒体,而以论坛、博客、微薄、RSS、P2P、SNS、IM等为主导的公民成为网络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学界将其定义为自媒体。
一、自媒体环境下公民新闻意识的存在境域
转型期的当今中国,各类危机不断,并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常态,学界一致认为,危机传播是危机处理的重要环节,公民是危机传播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公民的新闻意识对危机传播有着重要影响。社会危机常态化是一种过程,但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其深层次原因的。全球化是今天的热门词,它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各种联系的加强,而且还会受到像金融危机、能源危机等的缠绕,不可能是“躲猫猫”。另外,中国如今是社会结构、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体制、政策等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动,在这样的多重境域下,社会各类危机凸显,例如舟曲泥石流、大型矿难灾情、上海11.15火灾突发事件等,而这些群体性事件都是涉及到公民新闻意识的公共安全危机。公民的新闻意识是处理危机传播的关键一环,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中国的公共危机研究始于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8年的汶川地震把危机传播研究推向高潮,有数字显示“,2009年CNKI上的关于危机传播的文章数量是2003年的10倍”[1],这期间的危机事件不断,但是随着十七大提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和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等新观念,公民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也开始逐渐成熟,新闻意识渐趋强化。
2.公民在危机传播中的特殊情态
处于危机中的公民除了一般公民的主要特征外,还具有特殊的情态。在危机情境中,利益相关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往往发生重大变化,罗伯特•希斯将此称之为“危机迷情”[2]。在上海11.15大火发生时,当时的环境、沟通和信息等多方变量的作用下,特别是大火越烧越大,而消防力量无法顾及控制的前提下,公民的心理和行为混乱,对危机的理解往往就陷入一种迷情状态,要么对危机认知趋向简单化,要么对危机管理者产生不信任,进而发生一些非理性行为。谣言是危机传播中出现的无法避免的因子之一,谣言会加速危机的进行,2010年11月23日,柬埔寨首都金边发生的严重的踩踏事件最初是由谣言酝酿而成的,事情是群众在过桥观看龙舟比赛时候,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人放出谣言,说桥不稳定即将坍塌,消息在人群的恐慌中越传越厉害,最终导致了上千人伤亡的悲剧,这是谣言的不确定性造成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3.公民新闻意识的形成过程
公民新闻意识,广义上说就是公民以媒体人的眼光来处理危机突发信息,有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和面对危机的临场应变能力。危机传播中的公民是利益相关者,是受众的核心,是传播动态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的,他们是具有组织影响力的,不可忽视存在意见领袖在其中的作用。以往,新闻媒体和代表政府的新闻发言人在危机报道话语权方面存在博弈,如今新闻媒体、政府、公民三者都在争夺话语权,一方面是信息公开的原因,但也说明了公民新闻责任意识的提高。例如,“08年7月的信阳最牛别墅事件最开始是因为一个网友在天涯社区发的帖子,反映当地地方国土局违规低价建别墅,图文并茂,证据充足,得到网友的关注和跟帖,央视《新闻1+1》报道后,强大的舆论迫使当地政府对当地国土局领导给予处分”[2]31。在上海11.15火灾中,三者是互相影响和平衡的,特别是在危机的前期,舆情是控制在媒体和公民手中的,也就是说政府有些被动,舆情是随着公民的微博、博客、跟帖等自媒体而发生改变的。如今的政府面对突发事件时,离不开媒体和公民,而公民的新闻意识是这三者中最核心的,因为公民是解决危机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话语权的转移最后还要看公民的满意度。公民在危机面前首先表现出“信息饥渴”,而媒体是公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媒体要积极传播全面的信息。媒体作为舆论的平台,此时要特别运用公民的反馈意见,实现最佳传播效果。
二、上海11.15火灾中呈现的公民新闻意识变化与原因分析
1.公民新闻意识的变化
公民参与或关注危机传播,根本原因是危机事件损害到自身的利益或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得失[2]21。公民参与理论的先驱安斯坦(SherryR.Aronstein)认为,“公民参与是一种公民权利的运用,是一种权力的再分配,使目前在政治、经济等活动中,无法掌握权力的民众,其意见在未来能有计划地被列入考虑[2]40。”但是,自媒体中,由于公民的个人观点的多元化、情绪化、片面化等因素,造成舆论缺乏理性,这就是新媒体的二重性:既有具有理性诉求的“公共领域”,同时也参杂着具有盲目性的只言片语,这也是公民新闻意识的变化的原因之一。在上海11.15火灾中,公民积极参与每一个过程,众志成城,使危机一步一步得到妥善处理,重新回到正轨上来。此次公共安全危机从15日下午1点53分开始,到21日全市鲜花祭祀告一段落,期间根据舆情的变化,公民的新闻意识可以分四个阶段①。当然,这几个阶段是相互影响和杂糅在一起的。
(一)15-16日公民关注火灾伤亡情况,但没有明确危机当事方,徐达内称为危机潜伏阶段。13点53分火灾发生后,目击者马上报警,公民的新闻意识也从这里得到体现,而由于微博、论坛、手机短信等媒体接触的便利性,公民开始关注死伤人数、追究火灾原因,但随着信息时代新闻的及时公开,公民的第一波质疑基本得到缓解。这一阶段的舆情还比较初级,尽管有像韩寒一样的公众人物的图文博客②和一些报纸的评论,诸如对上海消防能力的怀疑、火灾的预防和救援的迟缓等的批评,但是此时公民并没有完全明确深层次的危机问题。
(二)17-18日公民新闻意识明确化,矛头直指火灾的原因和开始指控“官商勾结”。徐达内称为是危机恶化阶段。此时有两个舆情很明显,一个是批评中国城市普遍存在的安全隐患,呼吁中国政府重视安全问题,上海世博会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被一些公民作为讽刺材料运用。另一个舆情指向危机当事方,包括静安区官方、工程安全监管部门以及消防部门。对于新华社的调查方的事故原因,网民和公民质疑此举是丢卒保车举动,并以2009年央视大火的处理作类比,要求官方更深入调查。此阶段有两个作用力互相回击,一是官方的控制路线,另一个是公民的揭露问题的力量,而在我看来,此时的作用力在于公民和媒体,官方代表的反作用力明显不足,危机方有些被动。对于事故调查原因,国务院的定位是“因违法违规生产建设行为为所导致的特别重大责任事故”,而指出的五个原因,公民和媒体的反应程度是不一的,而对“工程违法分包”,都市报、网络为主体的民间舆论非常集中。《21世纪经济报道》18日称佳艺3年内获60余项政府工程,而中标项目最多的静安教育领域曾在2009年发生过受贿丑闻。《扬子晚报》18日的报道更把矛头指向官商勾结,报道指控佳艺是市里不合格,区里优秀,这与静安区政府存在非同一般的业务往来。这篇文章得到了新浪腾讯等全国门户网站广泛转载,公民也出现了舆论的第二波集合,论坛的跟帖、微博意见的发表质疑的多,对官方谅解的少。对于消防部门的新闻出现也了相反的路径,一方以新华社为代表的官方主流媒体,其大量赞美消防队员英勇行为,另一方以《扬子晚报》为代表的纸媒和论坛、微博等,质疑他们的表现能力,比如17日新华社播发长篇通讯《大火中的人性光辉》,文中称赞了消防队员、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捐款等,虽然腾讯网、华龙网等纷纷转载,但是也有一些媒体和公民对新华社的报道进行公开批评,例如《扬子晚报》18日的发表评论“现在不是赞颂‘人性光辉’的时候”,认为新华社的做法难免有把“悲剧转化为喜剧”[3]的意图。另一个舆论场是围绕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和刘金国称赞这场灭火是“处置及时、有力……是一场成功的典范战例”的评价而展开的,17日新华社了对朱力平的专访后引起公民舆论集合,17晚一场网络意见领袖冷嘲热讽地将成功评价与现实的伤亡对比,指责消防部门的不负责,代表性的有18日腾讯网首页和19日杭州《都市快报》头条,以“公安部表扬上海救灾得力,这是一场成功的典范战例”为题作报道,有讽刺意味。18日还有一则帖子值得称道,那就是上海宽带山论坛、新浪网等处纷纷引用《东方早报》2005年11月9日的一则报道《消防演习:浦西最高楼‘大火’15分钟被扑灭》来质疑11.15当日为什么控制火势却用了4个半小时呢?《北京晚报》18日公开报道此内容。另外17日吸引公民眼球的新闻之一还有网络间兴起的关于上海高层领导“无人道歉、无人辞职”的批评,徐达内称有网络意见领袖(像杨海鹏、笑蜀、连岳等)的作用才有了广泛影响,这些人都指责俞正声、韩正等领导对火灾处理缺乏诚意,要承担责任。18日对领导的抨击不但没有消失而是更加宽广,其中以律师斯伟江的文章《检讨上海火灾的十个关键词》最能获得公民的认可,被天涯、新浪评论等多个网站转载或摘录。可以明显看出,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的主要诉求点努力与国务院调查组的结论保持一致,重点是放在上海的善后处理和各地的预防等工作上,而以网络、论坛、晚报、都市报等都注意反应公民的意见和与问责有关的舆论。#p#分页标题#e#
(三)19-20日,从广度看,公民的新闻意识稍有减弱,但从深度来看,公民的新闻压力更有演进。前面提到过媒体、公民、官方三种在危机传播中相互博弈,19日后,主流媒体的报道量和信息量有减弱的趋势,但是报道深度却加深了,且公民与官方的博弈却有向纵深方向发展,渠道是自媒体。斯伟江19日午前发表《上海大火索赔指南》的博文,他提出的可直接向静安区官方索赔,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重点推荐。《中国青年报》19日发表评论《愿见“火灾责任链”上每一个忏悔的面孔》,后在门户网站的重点推荐进一步加剧了对上海官方的舆论压力。上面提到“拿电焊工当替罪羊”的指责也没有消失,一位叫非常农民的网友18日在天涯杂谈的天涯观察第2期贴出《上海大火,谁之责?》的帖子,网友跟帖都认为电焊工不应该成为替罪羊。后来新浪博客、百度空间、大火贴吧等都有转载,以一副“替罪羊”的“凡客体”漫画最形象。20日还有让公民关注的一件舆论场就是一首《上海一家人》的歌曲在网络上流行,这首歌曲的作者和演唱者是上海本地人王昊,表达了对遇难者的悼念,也得到了公民的吹捧。
(四)21日是危机解决阶段,官民互动,公民的新闻压力得到释放。公民开始献花的消息最早是18日出现,微博、论坛上流传多个现场视频,内容往往表现出网络民间意见领袖发表对献花者的敬意。21日起,因为公民选择“头七”到胶州路献花祭奠,这一天重新升为全国媒体最关注的舆情之一。21日早上,门户网站了公民献花的图片新闻,微博、论坛渠道开始有了对胶州路现场排队献花场景的描述,期间夹杂着对官方阻碍公民悼念、处置责任人不力的批评。官媒新华社午前关于俞正声、韩正等上海领导在21日早间前往胶州路献花祭拜,配发图片,包括韩正的面部表情特写,以及静安区市委书记龚德庆痛哭的场景。这是危机解决的转折点,后经过媒体的强势刊播,缓和了公民的压力。后来的做法也得到公民的认可,例如上海官方媒体宣布刑拘静安区建设总公司、静安区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及上海迪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4名相关负责人,起到稀释危机的作用。由于21日上海官方控制的媒体的介入,主动大面积报道领导的哀悼和献花热潮,议程设置的议题趋向于人间的感情,向遇难者哀悼成为舆情,尽管自媒体也出现了讽刺性语言,但没有直接形成明显危机。
2.变化的原因探析
上面提到的公民新闻意识在火灾发生后的变化阶段不是硬性的,公民在11.15火灾中从利益相关者到全部公众,主动出击,发挥自媒体的作用,积极反馈,既有理性的评价也有非理性的表现,最后上升为一种公民的应有追求。像公民新闻意识不是固定的一样,公民新闻意识变化的原因也有多个。我比较赞同此观点,社会结构的转型是受众变化的根本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受众的转变提供契机;政策和舆论环境转变为受众的变化提供条件;社会价值的转变为受众变化提供指引。[4]这是对时下中国危机事件的宏观概括。而在11.15事件中,公民一开始只关注常态性的火灾消息到明确危机当事方的主要原因是公民由利益攸关方转变为新闻权利的伸张,而公民由“乱言胡语”的网络语言到理性的诉求追求的原因,是因为公民认识到自己的权利需要维护,更是公民社会的一种信息要求。
三、危机传播中公民新闻意识的影响力探讨
任何事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公民的新闻意识也不例外,它对危机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公民新闻意识促进公民社会的产生,公民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空间后,在法律和民主保障的情况下才出现了公民新闻,而公民新闻意识是在公民的话语权得到伸张后,才有可能在危机传播中形成。这种意识不仅仅是一种专业的意见,更是一种代表社会的趋向。例如,铁路部门就就春运期间价格涨幅问题召开民间代表听证会;法定节目假期也是先通过媒体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调整制定,等等。而“公民社会产生后,其所营造的空间则更加适合公民新闻的进一步繁荣,为其创造了更为肥沃的土壤使其茁壮成长”[5]1,当然两者是互利存在辩证关系,公民社会也会促进公民新闻意识的提高。公民新闻意识促进公共舆论的形成,在危机状态下,公民发表的意见态度的总和可以形成舆论场。“公民新闻的指向就是公共领域的公共事务,不仅能使公民广泛参与,反映其观点和态度而且作为公民社会的公共空间机构(传媒)是相对独立于政府的,因此它能更多地关注社会热点,通过公平、详尽、准确、公开报道,形成舆论”[5]29。舆论场的形成离不开公民,公民的舆论表现是公民追求的诉求点,公民参与危机事件中,展现了公民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
公民新闻意识是公民对媒介的接近权和自身话语权的实现。媒介的接近权的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6],公民新闻意识的增强不仅使传媒的公开信息得到可能,而且还原了公民的话语权。公民的话语权一直掌握在媒体手中,即使民生新闻的出现,也没有改变,因为所谓的为百姓说话的民生新闻中,媒介的渗入太多,不是一种公民社会应该有的现象。而真正的公民新闻的传播使话语权偏向了公民,真正的上下互通,公民有了表达自己声音的机会和权力,实现了公民的媒介接近权和话语权。公民新闻意识是社会监督意识之一。公民新闻意识有利于监督政府和实现自己合法权利。危机事件中,公民的参与是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有效方式,也是公民提高认识的水平的过程;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公民新闻可以充分发挥优势,通过发表意见引起公共权力的关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四、小结
新媒体时代的危机传播成为一个多音齐鸣、众生喧哗的话语场(史安斌,2008)。现在,公民的媒体接触方式发生很大变化,而政府也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就像2009年H1N1中,美国抛却主流媒体而选择草根媒体也是一种借鉴。“美国卫生部门在此次甲流危机传播中,重点利用博客、社交网站,网络论坛等社会影响力大的草根媒体作为渠道进行危机传播,使草根媒体称为政府新闻平台。”[7]在我看来,这与美国的主流媒体的煽情化、庸俗化报道不无关系,所以在当时特殊情况下,美国的媒体选择是有利于危机的消除的,当然由于中国的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危机事件不可能抛却主流媒体,但注重自媒体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关注公民新闻意识更是未来危机传播的重点。#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