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然辩证法课教研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试论自然辩证法课教研中应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以理工科硕士生创新培养目标为导向,并结合教研实践,文章探讨了在《自然辩证法》课教研中,应当注意讲好的几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创新;自然辩证法课教研活动;重要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 “创新”已成为了人类社会的主潮流,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早在世纪交替之际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就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1]在06年全国科技大会上总书记进一步提出,用15年时间把我国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并号召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但要创新就得有创新的人才,就得提高中华全民族创新素质等,而这一切又依赖于教育的基础作用,不仅如此,教育本身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真正完成好这一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进行教育创新,根本目的是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据报道我国恢复研究生学位并招生培养研究生近30年来,特别是世纪之交大学扩招以来,随着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甚至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现本科化的趋势等不利因素越来越明显与严重等,另外笔者在多年的理工科研究生相关课程教研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需要迫切解决它,决非多此一举等。

    二、围绕创新目标,《自然辩证法》课教研要讲好的几个重要问题

    创新本身是一个很大的题目,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教育创新、科技创新与工程创新等,但这里不展开论述。理工科硕士生培养目标指出,他(她)们是将来从事科技创新、特别是工程创新主战场的主力军,也是这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肩负着“科教兴国”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等,因此对他(她)们不仅要求最终能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较高的创新能力、正确的科技价值观,使其能真正成为适应时代与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等,而这是全部研究生教育的核心所在。不过理工科硕士生创新素质培养,并不能仅仅局限于其专业课程,实际上他(她)们的其它课程、特别是公共基础课《自然辩证法》在这方面也能起到重大的帮助作用。因为这门课是他(她)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国家开设它的意义也是为着更好地帮助研究生树立起正确的自然观、科学与技术观、科技方法论、科技价值观等等,从而与他(她)们的专业课程一道共同来完成创新目标的培养和实现。接下来的问题是,在《自然辩证法》课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应如何正确贯彻执行呢?本文以为至少要注意讲好以下几个重要问题才行。

    首先,在自然观这一大块内容讲述上,要紧紧抓住自然观演变这一中心线索,着重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过程、意义及其基本内容等。要让研究生们认识到创新(含科技与工程创新)并不是拍脑袋、想当然的胡编乱造,也不是割断历史(知识)的有机联系的闭门造车,它实际上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并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等,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就是这样极好的例子。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时,一方面很好地归纳、总结当时自然科学最新发展成果,并将它作为批判近代以来16-18世纪形成的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正确、有力的武器,如给予了打开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第一个缺口的“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高度评价,认为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书中提出的生物进化论“证明了自然界的历史发展”,[3]为自然界的历史观“提供了自然史的的基础”[4]等等;另一方面还批判地吸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中的精华、特别是其集大成者黑格尔合理的辩证法思想,以此来构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如此,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对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并没有完全抛弃、置之不理不睬等,而是在批判中合理继承,既肯定它的积极、正确的一面,又十分中肯地否定了它错误、有害的一面,这主要体现在对其的科学评价上面;还必须提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也不意味着真理的结束——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永远不会结束真理,事实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随着21世纪人类社会新的实践,已发展成为了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等新的表现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反过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内容等,这恰好又再一次地体现出了创新的精神,正如马克思的名言所说“最好是把真理比作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芒就越灿烂。”[5]此外当然也可以结合系统科学的产生发展,如探讨新兴重要概念“信息”本质(内涵与外延)以及系统科学新思维方式的研究等,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科技与工程创新素质与能力等;还也可结合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探索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热点、难点问题等,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创新兴趣,培养提高他(她)们的创新意识等等。

    其次,在讲授科技观与方法论这一大块内容时,考虑其知识点较多、较散等特点,作者认为教师不应当做“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的讲解,而要重点出击、有舍有取,要紧紧抓住科学精神、科学规范与技术伦理、创新思维方法与科技问题意识等方面进行重点教研。如在探讨科学本质时,侧重从科学的社会、尤其是精神层面来理解把握它。科学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第一是器物技术层面,一般看作科学的应用;第二是解释层面,包括科学的基本概念、事实、定律、理论,这是科学的基本内容;第三是社会层面,指科学的社会建制和文化环境等,这是科学的社会基础;第四是精神层面,包括科学思想、科学价值与科学方法等,这是科学的灵魂。[6]对我国理工科的研究生而言,科学知识、特别是专门的学科知识已学了不少,应试教育的机制也让他(她)掌握很多,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深造,但问题是仅仅有较多的专业科学知识并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进行科技与工程创新,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要求,现实中这方面的教训不少,有学者戏称这样的学生为“有知识没文化”的人。因此针对这样的实际,教师必须要少讲科学的知识,侧重于从科学的精神层面去展开阐述科学的内容,真正弄清楚科学的精神、特征与重大作用等等,而这也恰恰是理工科研究生所缺失、急需补充加强的方面。科学精神究竟指什么?目前仍有争论,现行教材认为指从科学研究过程中和成果中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涵义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其一是求真务实精神,其二是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其三是开拓创新精神等等。[7]这里边“求真”是科学的必然要求,自然科学就是以揭示自然界发展规律和事物的本质为目标,来不得半点虚假,并要接受逻辑的、实践的最终检验,而要真正在科研活动中做到“求真”,就要尊重事实、不迷信盲从权威、勇于探索与敢于创新等。一部人类世界科学技术史、特别是近现代科技史清楚地表明,它其实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创新发展的历史,这里边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不仅仅献出了其毕生的精力,有时还把十分宝贵的生命贡献出来了,为科学而早早牺牲了,诚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的入口处犹如置于地狱之口,人们若无科学精神(也要求一定的人文精神)支撑,是不可能也决不敢跨入的。至于合理的怀疑精神则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假如一切从教条、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盲从权威,那不仅不能开展创新、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反而会导致科技与社会停滞不前,长此以往最终会亡国灭种,后果不堪设想,中国近代社会落后挨打惨重历史教训早已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现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其实中国古人早已注意到怀疑精神的重大作用,如学而不思则罔、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等,只可惜现代很多人早已忘记了。实际上,只有立足于事实和逻辑基础上的大胆质疑,只有用怀疑与批判的眼光审视现行的科学知识,只有充分肯定并积极运用想象力、直觉与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式的创新作用,才能真正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推动科技与工程创新,并最终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关于学术规范,教材基本没讲,但考虑到它是当前社会上的热点与难点话题,教师可以作为一个重点深入浅出展开论述,告诫研究生们要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还必须要学会与遵守相关学术职业伦理道德与法律等。现代社会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人们心态浮躁、急功近利甚至挺而走险的反面事例屡见不鲜,影响很坏,当事者则往往身败名裂。就拿我国来说各地、各阶层、各行业尤其是科技文化界,这方面的人与事也不少,甚至有一些专家、学者也被作为反面典型揭露出来,令人震惊,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要让他(她)们清醒认识到,追求创新成功、一举成名天下惊必须要立足于诚信、守实,并真正依赖自已或团队聪明才智与奉献精神去努力拚博的基础上,千万不能靠耍小聪明、抱侥幸心理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这样做实际上会害人害已。还要让研究生们真正明白从事科技与工程创新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甚至有时会劳而无功的,创新实际上一定是非常艰难并有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因为创新的课题一般来说容易的已被前人碰到与解决了,要想继续向前进,那末或者发现新问题来解决、或者把前人剩下的“硬骨头”问题啃下来,除此没有别的它途。如果没有机智的头脑、奉献的精神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勇气与决心,创新是办不到的、也不会成功的,当然这里边有一个能否抓住机遇的大问题,但并不能只凭运气、守株待兔,事实上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大脑。此外不管科研的最终结果怎样,科技与工程人员都应当坚守真实、诚信与不弄虚作假的伦理道德底线,甘做人才前进队伍中的人梯等等。科技史上有很多这方面好的典型人物与事例,可以充分挖掘出来与研究生们分享,并让他(她)们努力学习之、实践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体例子略;而在讲述科技方法论内容上,要明确指出科技的思维方法、尤其是科技与工程创新的思维方法,对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来说,是非常重要、也决不能缺少的。人们常说,方法对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对则事倍功半甚至于劳而无功,这是公认的硬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自然辩证法学科本身就是一种工具、一种方法,是立足于科学技术发展事实上的抽象概括与总结,而理工科硕士研究生学习自然辩证法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很好掌握将来从事科技与工程活动、特别是创新活动的许多好方法与工具,尽早成才,报效祖国。在方法论这一块,还要敢于与善于对国外相关学术流派的内容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从而充实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方法论内容。如正确思考研究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中的逻辑实证(或经验)主义、证伪主义和库恩等人的历史主义所反映出来的科学方法论的基本思想,积极引导同学们从哲学层次去探讨科技方法的本质及其局限性,弄明白为什么说科学的进步首先或者说必然伴随着方法的进步等等。另外在具体的科技方法教研中,则要把创新思维方法的内容专门、单独列出来重点讨论,力争弄清楚它的本质、特征、步骤等等,并有机结合科技史上一些著名创新典型例子——如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创立,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提出的基本粒子“坂田模型”,中国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在地质力学方面的一系列创见,“当代毕升”王选教授完成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等展开阐述。这样既加深同学们对科技与工程创新的认识和理解,也鼓励和鞭策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创新的精神与方法,为今后更上一层楼进行创新,成功实现个人的价值与理想同时又为人类社会作贡献打基础与作准备等;科学的问题意识思想也很重要,讲授时教师可从现代科学认识发展模式谈起,认为科学起始于问题,然后分析、解决它,并最终接受逻辑的、实践的检验,此外科学的旧问题得到解决后又会产生新的问题,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以至无穷。要强调发现问题、查找问题非常关键与重要的思想,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8]所谓科研究选题实际上也就是提出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而这对随后的科研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关系到科研方法、水平与价值,甚至科研的成功与否。还要指出问题意识反映到自然辩证法课程自身教研中,就是要求教师应当主要是提出问题而是企图解决所有问题,教师不是也不要做“万金油”,而且给同学们问题答案远不如提出问题让他(她)们自己去真正动脑筋思考更好,因为后者可以促进同学们从多层次、多角度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脑的思维得到了很好锻炼,将受用一辈子,这也是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等等。#p#分页标题#e#

    再次,在科学技术和社会观内容讲授上,针对社会上与研究生的实际,要重点研讨论大科学时代的科技与工程的许多新特征、新情况,如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现代知识产权的关系,科技与工程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等重大话题。自19世纪70年代、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与生产紧紧相连,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甚至于第一生产力,科技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国家重要的社会建制甚至于事关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关键的社会事业等等,大科学时代来临,限于文章篇幅这里不作展开阐述,只是谈谈大科学时代带来的相关重要问题,如上面所述。科学、技术与工程到底是什么样关系?文章的回答是现代社会中科学与技术联系已十分密切,并能相互转化、相互促进,科学发现可以很快变为技术发明到技术创新,而技术发明则可让技术很快转变为理论科学等,核能技术与计算机科学就是这样的好例子;而科技与工程生产也紧紧联系在一块,甚至密不可分了,呈现出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新特征,并且工程生产问题越来越突出,工程与技术也不完全等同等等。再如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问题,现代社会也突显出来了,其实马克思主义早就深刻地指出了它们之间是存在着辩证的有机联系的,“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9]这里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即人文精神重大问题,人文精神指什么呢?目前仍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阶段,可认为指蕴藏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人文认识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和规范,本质上是讲“以人为本”等。那为什么现代科技与工程人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理由是一方面作为人,不管他(她)从事何种具体的职业分工,都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这恰恰就是人文精神的实质体现,不讲这一点就属非人待遇了,与历史潮流背道而驰;另一方面在科技与工程的实际活动中,没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关怀会导致科技与工程人员处处碰壁甚至以失败告终,创新当然也不会成功,甚至还会产生所谓的科技与工程异化后果,最终导致了科技与工程活动不仅没有能够造福于人类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等,反而对人类社会与自然界造成了深深伤害、甚至不可弥补的恶果。近代以来世界上有过这样的深刻教训,如所谓的全球性难题(或生态难题)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必须引以为戒,“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还有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知识产权的关系问题也很重要。一般地讲,科学发现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是不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科学无国界,但仍有一个“优先权”的话题,且涉及人格权、财产格等切身利益,应认真对待,不可小视等;而在技术与工程方面,其发明则是要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也同样涉及人格权、财产格等切身利益,但与科学不一样的是,技术是商品,可以按经济生产中的价值规律进行买卖,并合法转让、利用等,另外评价技术的标准也与科学不同,它主要是讲效用等。如此人们在科技与工程活动中,一定要知法、守法且依法办事,切不能违法乱纪,产生腐败等等,这也是科技与工程人员必须要坚守的法律底线,否则不仅创新不成,还会害人害己,导致身陷囹晤甚至丢掉宝贵的生命等等。

    三、结论

    总之,在《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紧密围绕理工科硕士生创新目标展开教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完全可能的,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至少要注意讲好本文提到的几个重要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与其它课程一道共同完成好研究生创新目标的培养与实现。

参考资料

[1][2]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3、500

[3][4][7][8][9]教育部社科与思政工作司组编.自然辩证法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7、107-108、110、43

[5]宣传部理论司编,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10:5

[6]陈洪著.科学的沉思与沉思的科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8: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