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规范的解组与重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家庭规范的解组与重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家庭规范的解组与重构

摘  要:家庭规范的功能具有约束家庭成员日常行为,鼓励家庭成员开拓进取,督促家庭成员勤俭持家,维护邻里互助团结,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创造美好幸福生活。但现代社会中家庭规范却面临着解组,其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生育制度造成的少子化,工作压力的加大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文化断裂,家庭结构的变化以及职业女性的出现。因此,必须从家庭、社区和政府多方共同重构新型的家庭规范。

关键词:家庭规范;解组;重构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细胞,是接受传统文化和学习生活经验的重要环境。依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家庭规范是依靠家庭习俗和家庭伦理、民间风俗背景,通过相互间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成为家庭成员共同的行为、观念模式,主要包括是非观念、做人标准、行为规范,即对内尊老爱幼、平等恩爱,勤俭持家、宗族团结,对外邻里和睦。[1]当男女结成夫妇,建立家庭,生育子女,共同把子女抚养成人,直到建立新的家庭。夫妇赋予子女的不仅是生命,还有气质、性格、道德品质、智力水平、身体状况。因此,要使家庭成员顺利实现社会化,就必须遵循家庭规范。

    一、家庭规范的功能

    家庭规范以包含昂扬的精神、为人处世的道理、井然的秩序,给家庭成员以指导,体现着父辈们对子孙后代的生命关怀。其功能表现在:

    (一)约束家庭成员日常行为。鉴于传统的孝文化具有一维性,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的同时也辅之苛刻的内容。[2]孟子说:“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于是就出现了二十四孝中的郭巨埋儿、王郎卧冰、彩衣娱亲等典故。子女在尽孝的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最终为人父母,孝文化和礼仪规范代代传承。当然,家庭规范也可以帮助子女约束父母,家庭生活不是个人的选择,更受家族的影响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二)鼓舞家庭成员开拓进取。历史上的经商世家或者书香门第都有令人振奋、立意深远的家庭规范。山西省富商巨贾乔家,其家规体现着‘积德为本,续先世之风流心存既往;凌云立志,振后起乃家法意在开来’。‘求名求利莫求人须求己;惜衣惜食非惜银原惜福’。代代乔姓家族成员,在经商过程中,凭借自身顽强的意志和对家规的坚守,克服困难,转危为安。清代大学士张英出身官宦世家,其书房的自勉联则写着‘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的诗词。家庭规范像一个图腾,使家庭成员虽历经千难万险,而依旧怀有坚定不移的善念和美好幸福的向往。

    (三)督促家庭成员勤俭持家。夫妇作为家庭中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彼此提醒,不要姑息,加强自我反思。组建家庭之后,其原生家庭的控制就会减弱,在理财方面有错误或者缺点时,配偶有责任指出和劝诫,让爱来影响对方。若铺张浪费,就算婚姻没事,总有一天也会寅吃卯粮,入不敷出。

    (四)维护邻里互助团结。家庭与家庭之间毗邻而居,形成生活空间相连接,地域位置邻近的社会关系。邻里街坊之间朝夕相处,犹如一个大家庭,彼此有千丝万缕的生活联系。邻里关系的好坏,团结和睦与否,对每个家庭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只有每个家庭之间都友好相处,扶危解困,互通有无,惩恶扬善以及诚恳的指出不足,改善社区环境,维护社区乃至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五)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睦离不开家庭规范的制定与落实,践行家庭规范有助于家庭美德的建设,而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家庭规范中的对夫妻和睦的要求,促使社会成员互谅、互让、互帮、互助、互爱,不仅表现在夫妻之间,也表现在兄弟姐妹、妯娌以及婆媳或翁婿之间,从而有利于家庭生活协调、健康发展 。[3]

    二、家庭规范解组的原因

    但在现代社会中,家庭规范面临着种种因素的冲击,笔者认为,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现实社会中,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使物质极大的丰富也使低俗文化盛行,由发展是硬道理转为发财是硬道理,物欲的膨胀造成社会成员伦理道德的缺失,市场功利价值极大的冲击了家庭的情感价值。[4]大众传媒以炒作名人绯闻为乐趣,迎合大众猎奇、窥探隐私的心理。视觉文化盛行,用色情或暴力招徕看客,使社会成员注重感官刺激,以怪力乱神俗淫丑代替模范、精英、严谨和端庄的价值取向。“心灵”的苍白与麻木必然会选择“肉体”的欢娱和刺激作为一种终极体验,个人的自由导致家庭的不稳定,任何一方的夜不归宿都会助长子女的反社会行为。

    (二)实施计划生育造成中国少子化,生育制度又使独生子女普遍化。四二一的家庭模式使家庭重心下移,孩子受宠于六位家庭成员,父辈的权力让位于孙辈,老人的地位遍下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青春期的子女往往叛逆性增强,只顾自己而不顾长辈们的感受,个别家庭出现爱幼不敬老, 啃老、弃老、虐老、甚至干涉老年人再婚的情况。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成员知识的获得摆脱了长老统治模式,老年人的经验因社会的发展而落伍,财富的减少伴随着其权威地位的下降,老年人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三)工作压力的加大以及社会保障的不完善,使得夫妇疲于奔命,无暇教育孩子,甚至托付父母代为看管,祖辈的溺爱和隔代教育只限于吃好穿暖,不能代替亲子教育,孩子长期见不到父母,势必亲子关系冷漠。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夫妇的关系的和谐与否严重影响亲子关系的好坏,子女的成长离不开父母双方的关爱,父爱或母爱缺失,都会使子女得不到完整的教育,养育的是心理残缺的子女。

    (四)十年阻断了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延续,文化的断根造就了一批无信仰无历史的非英雄。在“打倒”、“火烧”、“油炸”、“砸烂”的话语之下,连起码的人身自由都得不到保证,人格尊严倍受践踏。在破四旧立四新的过程中,破的东西太多,而新的东西却没有立起来。失去道德约束的本能,在社会日常生活的场景随处释放,打着恋爱自由的旗号当众秀“恩爱”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成员,以压迫同阶层的成员抬高自己的身价以满足逞强的心理。#p#分页标题#e#

    (五)家庭结构的变化使得主干家庭和核心家庭数量增加。在农村表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直接促使联合家庭的日益瓦解,生活的宽裕使社会成员对隐私空间的追求加大,新婚夫妇对分家不再反感,并且越来越关注小家庭的利益,农村社会出现“离子化”趋势,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情的冷漠。“人子一日长一日,父母一年老一年”,分家单干使沉重的农活压垮了老迈的父母,婆媳的争斗使婆婆的力量渐处下风。孝亲敬老成为昔日的神话,孙子女在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极易复制父母行为。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有一个比喻,父为一点,母为一点,父母行成一个直线,有了子女后,就可以连成一个比直线要稳的三角形。[5]民工潮的出现,使家庭成员处于分离状态,难以增进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子女找不到温暖就转向了游戏或逃学,沦为品德和学业的双差生,给社会带来无尽的隐患。

    (六)职业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经济的独立使女性在家庭决策时有了发言权,男女平等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对以往“男尊女卑”的封建残余思想是一个冲击,社会渐渐由家庭本位转变为个人本位。[6]

    三、家庭规范重构的措施

    综上所述,在家庭规范渐渐解组的过程中,社会成员感受的是人际关系的疏离、社会成员的冷漠以及自身的无助,但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又以牺牲个人的自由、平等、尊严甚至幸福为代价。现代社会要求把社会成员作为独立、平等权利的主体来对待,将人与人之间普遍性的伦理关系及其道德准则作为从事一切特殊道德活动的原则和基础,并以人的独立、自由、平等为价值目标。[7]因此,必须抛弃封建糟粕, 赋予家庭规范新的内涵,使之重新焕发生机。而这不是一朝一夕或仅凭个人的力量就能解决的,势必需要家庭、社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重构独立、自由、平等的新型家庭规范。

    (一)在家庭方面: 社会成员必须恰当处理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或翁婿关系。

    1.在亲子关系上,家庭规范要体现父慈子孝的内容。[8]使父代和子代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的代际互动,形成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家庭成员的社会化不是父传子、兄传弟的单项交流,而是父子两代的双向交流。父母接受子女的渐渐独立与个性成长,下放权力,民主对待并倾听子女意见,与子女做朋友,鼓励他们与外界交往并帮其适应社会。父母的知识结构在某些方面不如子女的,要向孩子请教,在解决抚养、教育、管理子女的问题时,作为父母须率先垂范、身体力行,以潜移默化中方式给予子女良好的启迪,切勿以封建面孔示人。

    2.在夫妻关系上,家庭规范要体现夫妇有别、定位角色、忠诚互爱的内容。由于夫妇各自生长的原生家庭背景不同,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都会有所差异,年轻气盛的双方组建家庭,在居家生活渐渐暴露对方的缺点而慢慢忽略婚前对方的优点,常会因为子女的养育、家务分工或者赡养父母财礼的多寡争吵。[9]这就需要夫妇之间的相互宽容、体谅并及时向对方沟通内心的想法,向对方适时表示乐意改变原生家庭的不良脾气,实现人格平等,争取在家庭内解决所有问题。切勿滥施情感,放弃责任,导致离婚率上升,家庭稳定性下降,把宁静温馨的港湾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

    此外,新生命到来时父母留出空间接纳和养育子女,又要维系好夫妻独处和沟通感情的时间。出生的子女会牵涉夫妇过多的精力,但资源(关爱、金钱等)往往都是有限的,会出现一方感觉倍受冷落,常为琐事争吵但又不明言说的现象。夫妇切勿只满足自己的欲求或利益,及时反思,真诚交流,使家庭成员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分享资源,妥善解决问题,实现夫妇和合以及家庭幸福。反之,则容易伤害彼此感情,造成家庭破裂。

    家庭规范要体现白头偕老,情理协调的内容。尤其是中年夫妇,上有老下有小,老小都指望不上,只能夫妇相互扶持和关爱。夫妇要尽量寻找新的家庭的方式去适应空巢期变化,可以把增多的时间转移到关爱彼此的父母上或者寻找新的兴趣以填补孩子离开后形成的空白。

    3.在婆媳关系或翁婿关系的处理上,家庭规范要体现养、敬、谏、顺的内容。[10]在成家之后的每个阶段,都有来自父母的帮助,对于无私奉献的父母,夫妇没有理由不作出同样的回馈。养就是定期给予老人物质赡养。敬就是辅之精神慰藉,即从内心深处恭敬自己和对方的父母,和颜悦色的与父母进行交流。谏就是劝诫父母的过失。由于代沟的存在,对于同一个问题,父母和子女可能在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甚至父母的决策不如子女的情况,这就需要子女采取“几谏”的技巧。[11]即委婉的指出,给父母留足面子。顺就是子女听的进

    父母的唠叨,允许父母怀旧和生命回顾。[12]怀旧是让老人回顾以往生活中最重要、最难忘的事件或时刻,让老人重新体验快乐、成就。通过怀旧,老人可以从中体验过岁月中愉快的事,对不愉快事件追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责和内疚,减轻焦虑不安的感受,让老人把内心的痛苦、焦虑和种种想法说出来,消除内心痛苦,父母从子女的安抚中感受到温馨与关怀。而生命回顾是缅怀过去的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让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系统详细的让老人面对自己的人生境遇,体味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子女切勿在倾听时敷衍塞责,心不在焉。

    此外,对于老年人的再婚问题,鉴于父母抚养自己实属不易,只要老人彼此之间情投意合,双方子女就应同意,让老人安度晚年。

    (二)在社区方面:

    1.对于邻里之间,家庭规范要体现礼让和互助的内容。邻里之间应该做到互让、互谅、互相尊重、宽以待人。要尊重邻里的人格、爱好、兴趣、职业、民族习惯以及生活方式,不以财势欺压他人或妄加评论职责。即使邻居的生活习惯干扰自身的正常作息,也要在充分尊重邻居的基础上寻找妥善解决的途径。但对邻居中蛮不讲道理的人决不纵容姑息,要通过各种方式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和改正错误。

    2.本着家庭规范中邻里团结的内容,居委会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公益活动,弘扬家庭美德,号召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只有每户家庭成员以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来支持和参与,才能创造环境优美、和睦相处的人居环境,密切家庭与社区的关系。邻里之间你来我往,以礼相待,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形成社区和谐融洽的氛围和文明风气。#p#分页标题#e#

    此外,在社区内加强养老机构的建设,承担家庭的赡养功能,为独生子女减轻负担以及解决因空巢带来的不适。使老人既不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又能使子女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照顾父母。

    (三)在政府方面:保障妇女的受教育权和劳动权,反对歧视和迫害妇女的恶劣行径,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真正做到惩恶扬善,同一切丑恶现象作斗争。此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和医疗保险,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结语

    总之,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家庭美德以及社会公德重构的家庭规范,其为人处世的内容会促使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社会化,由家庭、社区和政府共同践行家庭规范,有利于家庭关系的安宁和谐,社会秩序的井然有序。从而净化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宁,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