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教育必要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俗学教育必要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俗学教育必要性

本文作者:额尔德木图 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

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已成为热门话题,许多高校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先后采取了一些有益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此外,学界也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关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工作,其教育目标的实现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上来。民俗学教学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有利途径之一。教育部1998年底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国民素质。其中明确要求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遵纪守法和社会公德教育,进行中华民族和革命传统教育,实施劳动技能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

加强高等学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教育、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通过增设选修课、举办专题讲座和各种知识性、文艺性业余活动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高校民俗学课程的开设正符合“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以上要求,可以满足高校素质教育的某些需要。中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其中存在大量优秀的对学生具有积极影响的良风益俗。如爱国爱乡、尊老爱幼、互帮互助、勤俭节约、奋发有为等,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心理中最优秀的成分。高校民俗学教学就是要使学生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科学地审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了解其在当代的变化与发展,广泛的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财富,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同时还要使学生发扬良俗,革除陋俗,加强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文明的行为方式,使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都能得到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活力,促进智力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积极推进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改革教育思想、观念、内容和方法。因此,高校应尽快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高校民俗学教学正是适应新时期高校教学革新需要,实现新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民俗学教学内容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对本民族民间文化的了解,而且还可以通过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把相关专业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整体的认识,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因此,高校开设民俗学课程十分必要。

民俗学教学要让学生了解民俗,掌握民俗,首先必须弄清楚民俗的涵义。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农村民俗,也包括城镇和都市民俗;既包括古代民俗传统,也包括新产生的民俗现象;既包括以口语传承的民间文学,也包括以物质形式、行为和心理等方式传承的物质、精神及社会组织等民俗。民俗虽然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1〕。由此可知,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具有生活与文化的双重属性,其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在理解民俗含义的基础上,教师应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双向互动中掌握一些民俗事象,自主建构起民俗知识。不仅如此,还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因为民俗作为文化与生活的双重复合体,其外在的生活属性是内含的、深刻的文化属性的一种物化。以传统节日民俗教学为例,笔者在讲解民俗时,先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结构———大致包含起始仪式、净化仪式、竞技仪式、服饰和饮食的展演、祭祀仪式、表演仪式、结束仪式,之后,再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围绕节日结构的几个方面,介绍各自家乡的过节习俗。当然,仅仅满足于了解节日民俗的表象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让学生理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因为“节日生活是以其公共的时间性、空间性以及独特的行为方式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2〕,在此时,一个民族最深刻的、最具个性的文化会借此呈现出来。

以端午节来说,学生皆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民俗事象,但很少知晓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其实“吃粽子”有两层文化意味:一是剥阳释阴,辅替时节。我们知道粽子用菰叶包裹,菰叶阳性,粽子馅原为肉,馅为阴性,取阳包阴之象。剥食粽子,象征着释放阴阳之气,因为从岁时自然伦理上看,端午之时,正值阳气盛级,阴气萌生之时节,此时食粽子不仅品尝了美味,还有扶持时气的积极功效。二是祭祀屈原,喻其忠贞。汉魏以后,粽子身上还附着了追思屈原的传说,由此它也就成了祭祀屈原的纪念物。在屈原故乡,当地人在粽子中包上一枚红枣,以象征屈原的忠贞之心〔3〕。通过解析这种民俗事象的文化内涵,学生对于端午的认识就不仅仅停留于表面现象了,而能深入到节日文化的核心,其节日文化记忆也因此得以加强。除了让学生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民俗的文化价值也不应该忽视,尤其是民俗在当下的文化价值功能。还以传统节日为例,我们知道,在现代社会中保存下来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是经过挑选的,也是被处理和加工了的,它们是传统文化的遗留物和象征物。“说它是遗留物,是因为这些被重新挖掘出来的传统节日原本的生存环境已经消失,它们是被当做特殊的文化形式孤立地保存下来的纪念品。

说它是象征物,首先是对于脱离了传统文化之根的现代人而言,这些节日往往代表着一去不可复返的过去和丢失了的传统,其次是对于来自外界的参观者而言,这些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节日就像是一个个展示异文化的橱窗,能够帮助你了解与己不同的另一个世界。”〔4〕当然,除此之外,传统节日的文化价值还在于它们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演,是社会群体团结和谐的粘合剂,也是展示民众美好心灵和表现艺术才能的文化舞台,因此,传授民俗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民俗文化的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民俗学,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民俗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养成民俗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觉”这个术语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5〕这里所谓的民俗文化自觉意识,就是学生要对本民族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有“自知之明”,不仅要了解它的来龙去脉,还要知道它的内涵特征。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拥有民俗文化自觉能力呢?笔者认为,让学生对民俗文化有情感是基础。民俗文化情感是指对民族民俗文化要有尊重和爱护之情,它是民俗自觉的基础。关于这一点,通过课堂教学,笔者发现大学生都很热爱自己的民俗文化。由于文化自觉是个理性的过程,我们对民俗文化不能仅仅停留于情感的维护上,更重要的是要对民俗文化有深刻的认知能力。这种文化认知,不仅是对行为模式、语言习俗等文化深层的认知,而且也是对思维方式、审美价值等文化深层的认知。这种文化认知的获得,除了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思考讨论外,还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细心观察民俗事象,沉潜深思。经过日积月累,学生的文化自觉意识便会大大加强,人文素养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p#分页标题#e#

建构民俗文化知识体系,养成民俗文化自觉意识,还要借助具体的教学过程加以实现。过去高校民俗学课程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以理论知识及文献记录资料的介绍为主。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不符合民俗学的学科特点,也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民俗学的基本需要。因此应该改革教学方法,把教师的讲与学生的看、说、做结合起来,把课堂知识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此外,针对民俗学的教学特点和培养要求,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加信息传递渠道,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的有机结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和动画等手段,生动形象地讲述复杂深奥的民俗学理论知识,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民俗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尽量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此,高校必须为民俗学的教学提供必需的教学资料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条件。如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多媒体音像图文档案库,建立专用多媒体教室,编制多媒体课件,举办民俗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班,使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质量和比重不断上升。

总之,高校民俗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通过对民俗学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对民俗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进一步深入感知、了解和接受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一定的民俗文化“田野作业”的能力和研究的基本能力;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自己在民俗文化传承中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加强高校民俗学教学工作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民族情感和精神、促进大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形成的需要,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