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民歌文化教育应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民俗学民歌文化教育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民俗学民歌文化教育应用

本文作者:李萍 单位:百色学院中文系

将民歌文化资源融入民俗学教学就必须开设田野课堂,学生只有经过田野课堂的学习,才能真正感悟民歌文化资源的独特魅力,民俗学教学开设田野课堂,首先,要选择适当区域。所谓的“适当区域”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丰厚的民歌底蕴。民俗学课堂所选择的田野必须是孕育民歌文化的沃土、创造民歌文化的圣土和传承民歌文化的热土,即当地必须拥有悠久的民歌历史、优良的民歌传统、丰富的民歌资源、优秀的民间歌手和原生态的歌谣盛会。较高的安全指数。安全问题是教师带领学生从事户外活动所考虑的首要问题之一,也是民俗学教学开设田野课堂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因此教师对当地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是非常必要的。排查安全隐患既包括排查自然安全隐患,即深入了解田野的现场环境与周边环境的安全指数和道路交通的顺畅情况等;也包括排查社会安全隐患,这里的社会安全隐患既包括区域的社会治安隐患,也包括社会习俗隐患等。较低的经费开支。开设田野课堂就避免不了会产生相应的花费,因此对经费开支情况进行预算也是非常必要的。

出于为校方和学生节省开支的考虑,在同等条件下花费较低的区域应优先成为我们选择的场所,当地的交通费用、食宿费用、采访费用等都是预算参考的重要指数。其次,要明确课堂目标。组织田野课堂是民俗学教学拓展课堂空间的重要方式之一,由于民歌文化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化,民歌的田野势必是一个可闻、可观、可感的立体化空间和集观赏性、竞技性、娱乐性、交际性及商业性于一体的文化大舞台。民歌田野的特性为学生体验民歌文化、了解民间习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但也容易将学生带入误区,使学生在热闹轻松的氛围中误将田野当成玩赏、娱乐的场所,以致忽略了田野课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田野教学之前必须引导学生明确田野课堂的学习目标并将学习任务细化,如参与歌圩时应注意哪些内容,歌圩的哪些环节在现代社会中发生了变异,导致变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需要采录哪些代表性民歌、这些代表性民歌的文学特色、创作背景是什么;需要对哪些歌手进行采访,采访的目的是什么,问题又该如何设置;等等。第三,要传授相关调研方法。在传统的课堂里,学生习得知识的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上遵循“听课———做笔记———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的套路。

如果说传统课堂学习套路是一种“静态”模式,那么,田野课堂则需要用“活态”去打破“静态”的束缚,因为田野课堂灵活的空间、自由的氛围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需要作为课堂自由主体的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师在组织开设田野课堂之前极其有必要将相关的田野作业方法传授于学生,如如何进行人物访谈、个案分析、对比研究、音像记录、问卷调查等,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才有可能顺利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这些造就了中华民族丰厚的民俗文化遗产,也形成了我国各地差异较为明显的区域教育环境。“校本”即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都有自主制定课程和征订教材的权利,但是由于教材受编者视野及版面字数的限制,根本无法统筹兼顾各地的民俗文化,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无法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同时也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这就是高校民俗学教学提升校本特色的意义所在。“在西部民族地区学校发展路径思考中,民族地区的相关学校应充分挖掘并开办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课程及具有适合民族地区特殊地域的职业需求的主干课程,达到因地制宜、服务地方的民族地区学校办学宗旨的办学特色;学校教师在自身基础及身边文化符号的基础上主动发展并充分利用相关客观条件,主动发展并成长为有民族特色内涵的教师。这样既使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又最大限度的公平发展了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3]

西部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我国55个少数民族8000多万人口,其中44个民族、约80%以上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区。多民族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创造了西部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民歌就是其中最绚烂的一支奇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西部民歌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部高校民俗学教学提升校本特色的重要资源。要合理利用民歌文化资源提升民俗学教学的校本特色。利用地域歌源丰富课堂内容这里的地域歌源指的是区域盛行或独有的民歌文化资源,包括多样的民歌形式、歌谣盛会和与歌谣有关的民族节日。在西部,几乎每个区域、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民歌形式,如广西壮族的“勒脚歌”和“嘹歌”、彝族的“五柱歌”和“羊情带”,西北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小调”、“酒歌”、“榆林小曲”,西藏的“鲁体民歌”和“谐体民歌”,等等;而几乎每个民族也都有自己的歌谣盛会,如壮族的“歌圩”、京族的“唱哈节”、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会”、傈僳族的“汤泉诗会”、仫佬族的“走坡会”、苗族的“坡会”、侗族的“赶歌场”、瑶族的“耍歌堂”等;以歌舞为中心的民族节日更是丰富多彩,彝族的“跳弓节”和“火把节”、白族的“绕三灵”和“蝴蝶泉会”、傣族的“泼水节”和“巡田坝节”、苗族的“芦笙节”和“吃新节”、侗族的“花炮节”和“斗牛节”,瑶族的“达努节”和“赶鸟节”、藏族的“洛萨节”和“达玛节”,等等。将区域民歌文化资源融入民俗学课堂是突显学校特色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突破教材的文本限制,拓展课本知识、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特色;另一方面,在前一部分的论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田野课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依附地域文化开设的第二课堂,因此将地域民歌文化资源融入课堂讲解对田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是有一定意义的,教师完全可以结合田野课堂的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达到补充、巩固、强化田野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如何将地域民歌文化资源有效的融入课堂呢?我们可以采取“常规补充讲解”与“开设专题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p#分页标题#e#

“常规补充讲解”即顺着教材的结构思路、根据知识点的分析需要引用区域民歌文化资源进行补充性剖析或拓展;“开设专题讲座”即教师通过精心准备,安排适当学时以专题为形式向学生讲授与区域民歌文化资源相关的知识内容。关于专题报告的开设,教师首先要设置一个生动的标题,以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及理解能力,精心选择讲座的内容、理清讲座的思路;另外,课时安排也必须要适当,过于冗长会影响整门课的课程进度,同时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过于精简又无法完成相关内容的讲解与演绎,所以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正确把握学时的长短。引介科研成果拓宽学习视野对于民歌的研究,古已有之。从孔夫子及其弟子广泛采集和编纂各国“国风”及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来,各个朝代都有官方学者或民间艺人搜集、整理、研究民歌,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歌的研究成果更是源源不断的问世。[4]近年来,随着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声的日趋高涨,尤其在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后,西部作为盛产民歌的圣地,其各省(区)以高校教师为主体的学术队伍都围绕《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中倡导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理念,对西部民歌文化展开了多方面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或从艺术角度探讨其表里特色,或从经济角度解读其现代价值,或从技术角度分析其发展策略,或从文化角度阐述其社会意义,或从法律角度研究其保护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是对现代化背景下的西部民歌文化资源及其发展问题所进行的跨学科、多角度交叉探讨,具有积极的学术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践指导价值。将这些科研成果融入民俗学教学,一方面迎合了西部高校特色化发展的办学要求,另一方面有助于西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科研成果融入课堂必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学术成果是专家学者在文本阅读、实际调研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如《大地飞歌:民族审美经验的研究方法及其理论意义》(发表于《民族艺术》2007期)、《既显笙歌弦韵,更见文化精神———兼谈仪式音乐研究的历史、社会、个体三维视域》(发表于《民族艺术》2004期)所涉及的理论观点就不是学生的知识层面可以深入理解和完全吸收的。其次,尽量紧扣时代潮流和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群体具有青春激情的特性,他们对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关注,喜欢追求新奇的变化和挑战”。[5]因此,与时代潮流和社会热点话题相关的学术成果,如《艺术与经济因素并存的民歌节的定位及发展方向》、《给国民一次补课的机会———CCTV西部民歌大赛观后感》等就容易引发学生的关注、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尽量结合教师的研究专长和研究成果。切合教师研究专长和研究成果的内容更利于教师游刃有余的引导、深入浅出的分析和旁征博引的论证。

组织适当的教学活动。一是要设置讨论环节。科研成果是教师所额外增添的授课内容,由于这一教学环节没有课本作引导,加之内容相对深奥,所以如果采取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传统授课方式,学生必然容易走神,所以教师在这个时候组织讨论环节是非常必要的,“设置适当主题”、“鼓励畅所欲言”、“及时点拨总结”是教师完成这一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三个主要步骤。二是引用活态资源。我们所引用的科研成果是以区域民歌文化资源为探讨对象的,内容主要涉及区域民歌形式、歌谣盛会、民间歌手和以歌舞为主题的民族节日的研究,在现实的生活中,在多数情况下,科研成果中所论及的文化样本及人物原形依然活跃于我们的周围,这就为教师将活态资源融入课堂提供了可能,如教师可以邀请当地的民间歌手在课堂上为学生们演唱科研成果中所论及的区域民歌。在课堂上引介原生态的歌手的演唱,可以有效地冲击学生的视听、震撼学生的心灵及开启学生的思维。

什么是“情景”?所谓情景,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合和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地正确理解教材的内容,促使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6]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要他们被动学习,而应让他们主动学习,愉快的学习,情景教学的形象、直观能唤起他们的形象思维,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现在情景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与青睐。“民俗,作为某一特定文化比较稳定的行为规范,是千百年传承而来的民族习性、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它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却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生活本身。”[7]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以民俗文化为学习研究对象的民俗学,其绝大部分的课程资源都具备创设情景的优越性与可行性。

作为高校民俗学教师,我们应积极地将情景教学引入课堂。西部民歌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是可观、可闻、可感的民间艺术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设教学情景。利用设备生动展示。“利用设备生动展示”即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景。IT时代为民俗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通过多媒体设备创设教学情景,可以让丰厚的民歌底蕴、深邃的民歌哲理变得通俗易懂,让热闹非凡、场面壮观的歌谣盛会直观呈现,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的想象、开启学生的智慧、愉悦学生的心情。如在课堂上介绍“平果壮族嘹歌”时,笔者就借助多媒体设备顺利的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平果壮族嘹歌是壮族民间歌谣的经典,2008年6月,这份文化遗产被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曲调种类丰富、特色鲜明是平果壮族嘹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向学生讲授这一知识点时,如果只是单纯的口述和板书,学生根本没法在枯燥的课堂中体会嘹歌的魅力,因此对嘹歌的主要曲调“哈嘹”、“迪咯嘹”、“嘶咯嘹”、“哟伊嘹”、“那海嘹”和“长嘹”等进行介绍时,教师除了口头讲述外,还可将事先录制好的音频资料通过多媒体设备逐一进行同步播放,让学生通过比较、鉴赏,深刻领悟嘹歌的曲调特色和艺术魅力。#p#分页标题#e#

在介绍各地歌圩文化时,教师亦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视频资料。歌圩是少数民族传统歌唱活动的特定形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鲜明的民族个性、扎实的民众基础和深厚的文化渊源。通过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艺术震撼力和文化凝聚力。师生合力模拟再现。“师生合力模拟再现”即师生通过模拟创设教学情景,此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即兴式模拟,另一种是有所准备的模拟。模拟创设教学情景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即兴式模拟”就是在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根据教学的需要临时模拟某种情境,这一类情境往往内容比较简单。比如在讲授西北高原民歌与西南高原民歌差异时,教师就可以指定学生或者亲自演唱脍炙人口的西北民歌《走西口》、《兰花花》及西南民歌《小河淌水》、《槐花几时开》,通过代表性民歌作品的演绎,让学生深刻地体会西部两个不同区域民歌的风格差异。“有所准备的模拟”即教师在授课前指导部分学生或者自己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模拟某种情景。如在讲授壮族歌圩服饰时,就需要进行有所准备的模拟。在壮族传统歌圩场上,正确的判断歌手身份是遵守歌圩社交礼仪的重要前提,而判断歌手身份关键依据就是服饰。如在广西龙州一带,过去壮族妇女的头式有三种:一种是头的四周都有留海,这是少女或未婚的女子;另一种是把前额的留海梳往右边,用发夹别起来,其他几边仍有留海,这是已有对象的姑娘或已婚但未生过孩子的妇女;再就是没有留海,把头发往后梳结成一个大发结,这表明是已婚并有孩子的。在靖西一带,男子则习惯给自己的恋人送头巾,而女子则以自己亲手纳的布鞋相回赠,所以歌圩上,女子戴新头巾和男子穿新布鞋都是心有所属的标志。我们都知道,服饰是文化的表征,也是思想的形象,具有直观性和明显的标志性,因此,教师可以在授课前指定部分学生为“模特”,根据歌圩不同人物身份的服饰特点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装扮,课堂上再组织班上其他学生根据教师所讲授的歌圩服饰特点对模拟歌手的身份进行判断,以此加深学生对壮族歌圩服饰文化的理解。

借助外力精彩演绎。“借助外力精彩演绎”即利用课堂之外的资源创设教学情景,课堂之外的资源既包括活态的人物资源(如相关专家学者、学校的艺术团体成员、校外的歌手和乐队等),也包括静态的事物资源(如各类图片、收藏品或艺术作品等)。这一创设情景的方式由于带有浓厚的新鲜感,因此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笔者在以广西平果“哈嘹乐队”为例为学生讲授原生态民歌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发展时,就通过创设以下两个教学情景有效开展。教学情景(1):邀请学院艺术团的学生歌手在课堂上为学生演唱哈嘹乐队创作的《月亮》、《表哥》、《思念歌》、《故乡》、《山中画眉》、《赶圩乐》、《木棉树下两相依》、《金银泉》等代表性作品,让学生们充分领略到壮族原生态民歌融入流行音乐元素后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文化穿透力。教学情景(2):邀请本校嘹歌文化研究专家为学生介绍哈嘹乐队的成长过程、创作特色及他们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在2010年第14届青歌赛流行组赛场上,代表广西代表队参赛的平果县哈嘹组合不仅帮助广西代表队取得历史性的团体优秀奖,还以一曲全新演绎的《月亮》获得906分的成绩跻身总决赛。

著名音乐家徐沛东和阎肃在点评时给予哈嘹组合高度评价:“哈嘹组合把原生态元素与流行元素结合起来,令大家感到十分新鲜。应该说哈嘹组合给我们的音乐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感觉,其实我们国家有很多丰富的民族音乐素材,未必都要去哈韩,未必都要去学欧美,我们可以哈嘹不哈韩,哈嘹组合的这种创新风格值得鼓励。”以上所述都是我们可以向学生重点介绍的内容。听完专家的介绍,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壮族嘹歌文化的魅力,同时深刻认识到现代化背景下融入创新元素对传承发扬传统民歌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两个教学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受益匪浅,当教师再组织讨论和进行总结时,学生们都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使预期的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