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现状阐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黄承香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随着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医患关系逐渐紧张,社会对医务社会工作者的需求与日俱增。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医疗卫生机构中,解决病人和家属心理、社会问题的社会服务,突出特点是服务对象和工作范围已超出医院和临床医疗的医学范围,反映世人健康观念的不断变化。国内学者对加强培养相应的医务社会工作(以下称为医务社工)人才做出了一些研究,其中专业的实务实习是被国内人士认可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主要采取文献调查、SWOT分析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力求系统、客观的描述国内外医务社工人才培养中实习模式的轮廓。
一、港台地区及内陆医务社工实习的借鉴
(一)香港、台湾地区医务社工实习
港台地区对于社工专业毕业生都有600-800小时的实习时间要求。香港地区和台湾地区的实习采取的方式均是集中式与并进式的形式。香港地区的医务社会工作培养模式是通才教育的模式,学生是在学习了一些社工理论、技巧、心理学等通用知识之后,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主修医务社会工作课程,通过在医疗机构实习,达到医务社工专业化、职业化的目的。台湾地区医务社工人才的培养依托在医学院里,通过整合医学院里的各种师资力量、教学设备等教学资源,培养专门面向健康领域里的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增长在健康领域这一特定方面的专业能力,为自身确立一个清晰的职业定位并胜任医务社会工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某一领域里的专长已经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在实际工作中,也会遇到瓶颈和其他困难。
(二)内地医务社工实习
从实习时间上看,内地医务社工实习的方式也是采取集中式与并进式这两种形式。从督导方式上看,实习方式有以机构为中心的模式,学院式实习模式以及机构和学院想结合的模式。国内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如:山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等)相继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学校也都按照教育部高教司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要求,实行社工实习时间达到14-16周,即560-640小时。很多高校对硕士研究生实习时间的要求一般会达到600-800小时,对本科是社会学或者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要求实习600小时,非相关专业的学生要求是800小时。国内的医务社工培养人数不断增加,但是接收医务实习的机构少,达不到医务实习的目标。
二、华中地区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现状及SWOT分析
(一)华中地区医务社会工作实习现状
2010年,华中地区XXH大学社会学院与HH医院合作建立省内第一个医务社工实践基地,该实习基地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的病患以及医务人员。实习基地的建立,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华中地区医务社会工作实习SWOT分析
1.优势(1)有稳定的实习单位以及优惠的政策支持。在HH医院设立的XXH大学医务社工实践基地是学校和医院在各有需求的情况下设立的,学校方面在政策上、资金上的倾斜性支持,医院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所、实习对象以及相应的资金支持,这些条件可以保证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正常开展。(2)实习人员充足。数量上,实习的人员以研一的学生为主,本科生和研二的学生为辅,男生11人,女生26人,人员具体构成如下:2.劣势(1)实习督导时间不够。在实习过程中,督导的时间一般是一个半小时,即平均6分钟/人。相对于内地的厦门学校平均每人半个小时差距很大。这一次学校社会工作小组的成员共有16人,同样是每两人为一小组。督导针对每一小组的不同情况采取个别会谈的方式,每组的会谈的时间大约在一个小时左右。这个时间分配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合理的。(2)评估的方式不够科学,激励学生实习相关条例有待完善。学校没有形成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评估标准,同时实习机构没有相应的评估体系。
3.机会
(1)医院的需求。医疗环境的复杂化,加上媒体的倾斜性宣传而产生的舆论压力,给广大医务人员带来了许多心理压力和负担,容易出现工作倦怠。而过度的职业倦怠,又会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成就感以及对待病人的热情,一定程度上会进一步激化医患矛盾,导致恶性循环。此时,医务社会工作的介入可以有效缓解医患矛盾,避免恶性循环。(2)社会工作职业化及政策支持。2008年6月,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正式举行,这意味着我国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建设正式进入了实质性阶段。2011年11月8日,中央组织部、民政部等18部委最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些政策既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实践平台,也为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指导与保障。(3)与港台合作、交流的进一步加强。医务社会工作在港台地区发展成熟,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当前,许多开设高校校已经开始和国外的院校交流、合作办学。如福建医科大学自2002年开设医务社会工作专业起,每年均与香港中文大学、瑞典韦克舍大学等交流,并派送学生、年青教师去学习、进修等。
4.挑战
(1)医务社工尚未得到社会以及患者的普遍认可。整个宏观环境对于社工这个新事物都是陌生的,社工里面的医务社工亦是面临这样的困境。有些医生和护士不清楚社工的具体工作,也不知道医务社工的价值。因此,医务社工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和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宣传医务社工。(2)学生无医学知识背景。没有医学专业的高等院校医务社工的在培养医务社工的过程中会缺失医学知识的传授,这是医务社工在实习过程常常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而国内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如:山西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泰山医学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等)相继开设了医务社会工作专业。这些开设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的高等医学院校可以依托本校现有医学方面专业的办学资源,培养医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三、医务社工实习模式的改革建议
(一)改善实习环境,提高医务社工知名度
构建一个良好的实习模式涉及很多方面的因素,学院外的因素有医务社工在实习单位的知名度等。提高医务实务社工知名度的途径有:(1)组织学院领导教师到医院开展有关社工地位作用等的讲座,让医务人员明白社工是他们的专业帮手。(2)拍摄编辑相关的视频,在医院公共场合的电视循环播放扩大宣传力度;(3)在值班板上添加一项:值班社工。
(二)构建学习型实习团队模式#p#分页标题#e#
学习型团队是一个为共同完成共同目标,共享信息和其他资源,并按一定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开展工作的群体。知识管理是建设学习型团队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学习型实习团队的构建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自觉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提高自身各方面能力,进而达到实习的目的。在现有的督导条件下,培养实习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共享意识是行之有效的自我成长的有些条件之一。
1.实习前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通用知识测试,合格者方能参与实习要专门开设社会工作实习课程,专业实习课程的开设就是学生在实习前专业知识再学习的过程,是专业实习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课程内容包括向学生讲解有针对性的知识手册(见附件一),手册的内容包括实习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等,如,关于医疗保险种类及报销程序、比例,中国传统文化里关于阴阳之说的知识等。学院应根据实际建立相应的题库,实习前对参加实习的学生进行通用知识的测试。测试方式可采用电脑测试,可以自测后再统一测试。课程结束时,通过测试合格者方能参与实习。此外,要求实习学生有修《医务社会工作》以及相应的课程背景。
2.配备数量足够的督导老师,实现一对一的督导方式督导过程实际上是对学生知识的一种管理,督导通过倾听、建议等途径让学生反思、继续学习从而达到目标。一对一的督导方式是指,督导时,只要工作者和督导。目前,社工督导模式有从学徒式转变为认知方向发展,督导可以全方面掌握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及技巧运用等等方面的情况。另外,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学生主动性不强,要根据每一个的人不同情况进行定时定点督导,有助于学生和督导的交流,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而定时定点对督导来说是个工作量很大的事情,所以需配备足够数量的督导老师才能有助于实现一对一的面对面督导模式。同时,将学生接受督导的时间算进实习时间,以刺激学生接受督导的积极主动性。
3.营造学习新知识、知识共享的氛围学习型团队注重学习、知识共享,所以要进一步营造学习气氛,以达到目的。上岗前的培训资料以及督导的相应的视频、观察表都可以作为学习,知识共享的素材,做好这些资料的科学管理以及合理利用这些知识是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要充分认识到自觉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通过不同的途径,刺激、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以及给予相应的支持以及制定相应的督促机制,让实习团队自我学习、自我成长。
4.建立合理的评估标准,调动实习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实习的评估体系科学化需要借鉴西方和香港的经验,实习必须建立-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否则实习将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与督导。另外,实习团队需要保持运行的动力,那么就需要队员的沟通努力。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结合学生、学校、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有效的激励机制。(1)制定工作规范,包括: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其他特殊要求等;(2)制定激励机制。可以通过评选“最佳实习学员”的方式让激励学生,激励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可以通过评选“最佳周报记者”激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工作过程,同时获得督导的个性化指导,可以通过培训“最佳贡献奖”激励学生进行学术探讨、资源共享、个案分享等。另外,激励的方式可以通过课程评优、德育加分以及奖状加奖金的途径表彰获奖的学生,从精神上和物质上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