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刀安仁的主要思想及形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刀承华 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
纵观刀安仁一生的经历、活动、业绩,以及他创作的文学作品,可以归纳出他的以下几方面的主要思想。
(一)开拓创新的思想
开拓创新是刀安仁的主要思想之一。他创作的《游历记》写道:“我们这一代热血的青年啊!青春理想的幼芽已在心田里萌动”,“我们奋发上进的心啊,就像日本的樱花迎着朝阳开放。我们展开求知的双翼,在知识的云天里翱翔。我故乡的兄弟姐妹们啊,我们将要实现多年的梦想。”寥寥数句,明白地道出了他不甘因循守旧,而要开拓创新的心愿。刀安仁开拓创新的思想更表现在他的一系列创新改革活动中。刀安仁的创新活动之一,是在他年轻时候(1888年)组织戏班和戏剧创作组,把世代流传的《阿銮相勐》等傣族民间文学作品改编成傣戏搬上戏台,使历经了漫长发展过程但在当时仍处于戏剧萌芽状态的《十二马》、《爷爷犁田奶奶送饭》等那样的民间表演形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真正意义的戏剧,使傣族跃入中国为数不多的拥有戏剧的少数民族之列;另外,刀安仁还组织戏剧创作组成员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大量的汉族文学作品改编成傣戏脚本,供戏班唱演。翻译移植的傣戏脚本既丰富了傣戏的剧目,又给傣族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傣族文学具有了更为广阔的题材和内容。刀安仁的开拓创新活动之二,是他率先迈出了作家文学创作的第一步,开傣族作家创作之先河,于1899年写下了充满爱国热情、号召边关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爱国长诗《抗英记》,于1906年在赴日本留学途中写下了洋溢着寻求知识、振兴民族和国家热切希望的《游历记》和《旅日之歌》。这三部作品的问世,使傣族结束了没有作家文学的历史,在傣族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刀安仁开拓创新活动之三,是出国考察留学。为了寻求真理、发展经济、改变家乡的贫穷落后面貌,刀安仁于1905年到印度、缅甸考察,1906年又不顾父亲的极力反对变卖家产,率领十余名傣族男女青年东渡日本留学。在20世纪初期,一个荒蛮边地的少数民族封建土司用家产换取盘缠,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冲破重重障碍,带领本族青年远渡重洋到异国他乡求学,暂且不说结果如何,光这一行动本身,就足够是一件极不寻常的难能可贵的开拓创新的事迹。刀安仁和他率领的傣族男女青年在日本的洋学堂里勤学苦读,学习了知识和技能,开阔了眼界,收获而归,“为傣族社会历史增添了光彩”。刀安仁开拓创新活动之四,是大胆引进外域先进科技,开展从封建领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经济转型的改革实践。刀安仁前往日本留学途经新加坡时,购买了八千棵橡胶树苗和少量桑苗,以及少量的银华、皂果籽种,请了两个技术员,派刀卫廷负责运送回干崖安排栽种,这八千棵橡胶树苗被种植在干崖新城背后的凤皇山上,至今尚留一棵,被誉为“北纬二十五度的橡胶树”,是中国最早的橡胶树。1908刀安仁怀着“发展实业,光复民族”的雄心壮志,率领跟随他到日本留学的傣族男女青年,从日本返回干崖,并请来日本农艺专家、轻工业专家、教员和十多个技工,同时运来在日本购买的部分枪支和机器。一回到干崖,刀安仁首先制定了兴建火柴厂、印刷厂、丝绸厂、养蚕厂、银器厂、机械修理厂、发电厂、橡胶制品厂,以及扩大橡胶园、桑园等宏伟计划,并开始将计划付诸实施。为了配合计划的实施,刀安仁开设了“新城银庄”,发行通用银票,并在其他繁盛市场设立分铺。刀安仁的经济改革举措,给当地各族人民见到了前所未见的新鲜事物,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技术革新和经济改革的意义,坚定了掌握先进科学技术、振兴经济、改变家乡面貌的信心。
(二)保家卫国的思想
刀安仁生活的时代,正是旧中国内忧外患的时代;刀安仁生活的干崖是云南的门户,云南又是我国西南的屏障,因此西方列强对此地虎视眈眈,垂涎三尺。188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了缅甸,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但英国人并不因此而满足,还想侵占我国西南边境,多次入侵我国领地,掠杀人民,抢占土地。刀安仁曾多次率领当地傣、景颇、德昂、傈僳等各民族人民奋起抵抗。如1891年组织军队阻击入侵干崖的铁壁关英军,1893年带兵协助当地景颇族武装反抗英军入侵虎踞关盆干地区的英军,歼灭英军一千多人,1898年率领各族群众英勇抵抗再次大举入侵铁壁关、虎踞关等地的英军,击败敌人。另外,刀安仁在中英会勘中缅界务中,面对英国侵略者猖狂实施扩张政策,丝毫不退缩,坚持爱国立场,忠实地坚守国土,镇守国门。面对清政府对英国侵略者的妥协和退让,发出撕裂肝胆的悲叹:“小民尚知守土,朝廷却忍辱求荣,如斯沉沦,国将不国!”更加激起了他对帝国主义的痛恨,对无能的清政府的厌恶,以及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萌生了保国护民的思想。刀安仁和父亲刀盈廷组织地方武装抗击入侵的英军长达八年,这样的爱国行动,“适应祖国人民维护国家安全,领土主权完整的要求,早已走在斗争前列。”[1]刀安仁的保家卫国思想在他的长诗《抗英记》中得到了集中的表现。在诗作中,作者首先把自己的家乡描写成富饶美丽、安宁平静的理想之邦:山青水秀是我们祖先的乐土,富饶土地养育着健美的民族,男耕女织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充分地抒发了刀安仁对乡土的热爱。更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并不仅仅把感情局限于较为狭小的乡土之情,而是通过边疆与祖国的关系,抒发了革命的爱国情怀:我国的历史婉若清清江流。边关界地就像主流上的支江。我们祖国就像一颗古老的大青树,我们的家乡就像片片树叶郁郁苍苍。江河相通,水流不尽,枝杆一体,蓬勃向上。用主流与支江的关系和大青树与树叶的关系来比喻边疆和祖国唇齿相依的关系,进而表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可见,刀安仁的乡土之情已经上升到了热爱国家的层面。刀安仁对祖国的热爱还表现在《抗英记》对入侵者的咒骂和肖像描写之上。如“狂癫的野兽”,“形如鹰嘴的勾鼻”、“形如弯担的下颏”、“贪婪的灰眼睛”。这种形象生动的描写,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无比憎恨,显示了对家乡和祖国的无比热爱。字字句句流露着保家卫国的思想和敢于斗争,敢于反抗的大无畏精神。
(三)追求民主、平等的思想#p#分页标题#e#
作为少数民族土司的刀安仁,亲生经历了帝国主义国家的欺凌,亲身体验了清政府官员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压迫,胸中怀有无限的不平和愤懑,他在《抗英记》中写道:“名正的土司只被当作尘埃跳蚤,小民族官吏不能与大官当桌叙谈。赫赫抚使被贬称‘小摆夷’,侍侯高官大人就像供奉祖宗爹娘。堂堂钦赐的三品官,大民族中有谁记在心上?令人心痛啊令人憎恶。哪朝哪代分下的民族等级和贵贱?大民族不把小民族放在眼里,不列等的内地差使竟敢乱耍威权!再大的冤屈只能吞声忍受,再大的怨恨只能埋在心间。”这段诗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刀安仁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无比憎恶,流露出对民主、平等的渴望和追求。“懦弱的人饱受欺侮,软弱的民族苦海无边”“不要区分富贵与贫贱不要区分官阶与等级”旗帜鲜明地发出铲除民族歧视和人人平等、民族平等的呼声。
于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刀安仁到印度、缅甸考察,东渡日本留学的目的除了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经济改革的本领以外,又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是寻求革命真理,实现民主、平等的理想。就在1906年,刀安仁刚进入日本东京法政大学的时候,就由孙中山主盟,中国同盟会云南省支部长吕志伊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最早加入同盟会的少数民族会员。在政治思想上刀安仁全面接受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建民国,平均地权”的宗旨和“民族、民权、民生主义”的纲领,与清朝政府决裂,由封建土司转变为资产阶级革命分子。由于刀安仁是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傣族土司,曾组织领导当地各族人民开展抗击英帝国主义的斗争,又有到印度、缅甸考察和到日本留学的经历,接受过新的科学思想的教育,眼界开阔,阅历丰富,思想敏锐,民主革命的觉悟较高,深得孙中山的赏识。孙中山鼓励他到少数民族中组织号召民众,“密令他回国领导革命”[2]。刀安仁没有辜负孙中山的厚望,立即停止学业回国(1908年)。回国后,刀安仁执行《革命方略》的纲领,一边积极大兴实业,进行经济改革,一边发动当地土司头人,组织各族群众,进行武装培训,组织反对清政府的斗争。作为同盟会干崖支部和滇西起义前线指挥点负责人、腾越自治会组长的刀安仁,在回国当年参与策划并积极配合“永昌革命军”起义,两次组织敢死队增援永昌革命军,最终因军机被泄漏,起义未获成功。1911年9月,刀安仁又和张文光一起策划组织领导了著名的腾越起义,一举获得成功,成为民主革命的先驱。张兆兴在其论文《腾越辛亥起义的主要领导者———刀安仁》中写道:“在组织发动腾越起义中,学识、资历、地位,刀安仁在张文光之上。刀安仁是经吕志伊介绍、孙中山主盟加入同盟会的老同盟会员,曾定为腾越光复的临时军都督,腾越起义的领导人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位领导人,正常情况下则滇西都督非刀安仁莫属。”[3]这是对刀安仁革命功劳的公正评价。滇西军政府成立时刀安仁被公推为第二都督。刀安仁在任滇西军政府都督期间,按照《革命方略》做了大量有益于地方改革和建设的工作。但不幸的是,由于局势混乱,内部争斗复杂,腾越辛亥革命的领袖、杰出的爱国者和民主主义者———刀安仁,受到来自省城和地方一些人的不公平待遇,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居心难测”,有“吞滇省独立之意”等流言蜚语的蛊惑下,刀安仁于1912年在南京被捕,后转送北京司法部囚禁,经孙中山、黄兴等营救出狱,次年3月在北京病逝,被追记为上将。孙中山送与他的挽联为“边塞伟男,辛亥举义冠遇春;中华精英,癸丑同恸悲屈子。”高度评价他的革命气质和品德。一代精英就这样在冤屈中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但他留给子孙后代的争取民主、追求平等的思想却与日月同辉,激励后人为民主、平等做出应有的努力。
二、刀安仁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直以来令人疑惑不解的一个问题是,刀安仁身为在人们看来知足长乐的傣族人,具有地方郡主和朝廷土司命官的双重身份,自幼生活在佛音袅袅、香烟弥漫的祖国荒蛮边地,却在国人尚未觉醒的20世纪初期,就拥有了开拓创新、保家卫国、追求民主和平等的进步思想和崇高的境界,做出当时的普通人不可能做的有益于人民、有益于地方、有益于国家的事情,这到底是什么因素在起作用呢?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偶然的,除了他自身的聪明、才智和他所拥有的土司身份和地位以外,还有着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善于学习和包容的民族性格是其思想形成的内因
傣族是一个心胸宽阔的民族,自古形成了善于学习和包容的民族性格。这在傣族古代文学中有充分的表现。傣族的多部叙事长诗有男主人翁外出学习本领的情节。如《九颗珍珠》里,男主人翁卞亚干塔带着当帮工得到的九坨白银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寻求本领,途中用九坨白银换成九颗珍珠,历经了艰苦的寻找过程,终于找到法术高超的谢嘎爽师傅,用九颗珍珠作为酬劳,向谢嘎爽师傅学习了一套咒语和变身为大榕树的本领,接着又不顾众人的嘲笑、讽刺、打击,去寻找从故事里得知的“雅补罗莫喊良”(一种草本植物的灵丹妙药)和“南西达景相”(一种具有灵丹妙药功能的水),他对出于他的生命安全好心劝阻他的“雅写”(在山中隐身修行的僧人)说:为了找到雅补罗莫喊良,我不怕我的坟头长满荒草;为了找到南西达景相,我不怕我的白骨抛在荒野。
最后,他终于到达围着七层铜篱笆、七层铁篱笆,两个妖魔手持望远筒日夜守护,插翅也难飞进去的妖国花园里,和妖王进行了法术和武功的激烈较量,杀死了妖王和成千上万的妖兵,在乱木丛中找到了“雅补罗莫喊良”和“南西达景相”,返回家乡———勐巴拉西,把“雅补罗莫喊良”分给善良的百姓,把“南西达景相”洒向欢呼跳跃的人群,使勐巴拉西“欢乐的歌声像流不尽的大江,幸福像万年常青的高山。”外出寻求本领似乎是英雄成就事业、实现理想的必要路径和手段,对这种精神的褒扬相当明显。类似这样的情节在傣族的古代民间故事和民间叙事长诗里常常可以看到,而且具有恒长的延续性,直到后面产生的悲剧叙事长诗也不乏此种情节。如《娥并与桑洛》里,勐景东的富翁的儿子桑洛跟随朋友到勐耿做生意,遇见貌美如花的娥并姑娘,彼此一见钟情,决定互结莲理,但遭到桑洛母亲的极力反对,最终以悲剧结局告终。同样属于三大悲剧叙事长诗的《线秀》,男主人翁线秀为了寻找能代表赤诚之心的礼物来赠送自己深爱的女友楠线玲,离乡背井,到远方寻找……由此可以说,到远方异地寻求本领、实现理想的构想是傣族民间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傣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甘落后和贫弱,善于学习、善于追求真理、善于从各方文化吸收优秀因素为自身发展服务的民族。#p#分页标题#e#
傣族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接受是其善于学习和包容的民族性格的最有力证明。南传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经东南亚的中南半岛分缅甸、泰国两条路线进入现今的德宏、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等傣族聚居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傣族地区以后经历了遭本土原始宗教抵制、与原始宗教互相排斥互相宽容、政教合一等三个阶段的发展以后,形成了有傣族特色的佛教,在傣族社会有95%左右的居民信奉,形成了摆庄、润、左抵、朵列等教派;其经典主要是三藏经,相传共84000册,经藏21000册,律藏21000册,论藏42000册,有的说这里的“册”当是“章”,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傣族佛教形成了轮回业报、“路”或“赕”亦即布施、天堂地狱等教义;傣族佛教教规有5戒、8戒和10戒,一般信教群众遵守5戒,老年人在进奘期间遵守8戒,僧侣遵守10戒;傣族地区的绝大部分村寨有供陈列佛像和佛教器具、让信徒拜佛和从事宗教活动的佛寺;傣族僧侣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晋升制度;傣族有进奘节、出夏节、烧白柴、摆路里、摆路帕拉、摆光姆等佛教节日和佛教活动。佛教已成为傣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学习、包容、海纳百川的思想,傣族佛教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景象。这说明傣族人的胸中一直涌动着不安于现状、通过学习借鉴不断谋求发展和强大的民族精神。作为傣族上层人物的刀安仁,血液中必然会有这种民族性格的遗传基因。这是促使他思想形成的重要内因。
(二)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动荡的局势是其思想形成的基础
刀安仁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滇西德宏地区,无论是地理区位特点还是局势特点都会给人的性格、思想的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刀安仁领地干崖位于现今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西面、西南面、西北面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214.6公里;东面与梁河毗连,距腾冲仅50多公里。著名的由“五尺道”、“灵关道”、“永昌道”等古道组成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以当时经济已经比较发达的四川成都为起点,跨过金沙江,经大理、永平、保山、腾冲,延伸至梁河到达干崖,从干崖跨越国境,蜿蜒进入缅甸、印度等国。据史料记载,早在秦汉以前就有内地汉族商贾通过这条道路往返于中国四川和缅甸、印度之间经商了,干崖是必经之地。同一时期,就有内地汉族移居傣族地区了。这势必对傣族经济贸易的发展起到一种促进的作用。元明时期,盈江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在当时来说很热闹的商业城镇,如旧城街、弄璋街、芒璋街、遮迈街、小辛街、太平街等,汉族居民在街市里摆摊设点,进行小买小卖,商业经济进入了相对繁荣的阶段。交通和贸易的发展,又导致域外的缅甸等国的商旅、使团经过南方陆上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于是东南亚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原文化首先在必经之路盈江地带发生交汇和碰撞。这样的情形势必使傣族人平静的心境泛起波浪,萌发融入其中寻求发展机遇的想法,并将这种想法付诸于实践,开始到街市上出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开始接受印度文化和汉文化的影响。生活在19世纪和20世纪交接之期的思想敏锐的傣族上层人士刀安仁,无疑更要从心灵深处接受来自各方的影响。
从局势方面来看,1852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了缅甸,计划修建滇缅铁路,以便进入我国西南和长江流域,获取在中国通商贸易的权利,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为了尽快实现修建铁路的计划,英国人以游历、探险、传教等名义,派员自边境深入中国内陆,收集机密情报,激起各族群众的愤怒和抵抗。著名的马嘉理事件就是英军非法入侵,收集情报,干崖傣、景颇、汉等族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抗击的典型实例。英法殖民主义者在武装入侵遭到各族群众反抗之后,又企图利用划定中缅边界以达到侵占中国领地的目的。在划界会谈中,英国殖民者要求将原来划定的边界线向中国境内大幅内移,清政府迫于英方的压力,同意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中英缅甸条约》,经双方“勘定”后,使中国失去大片国土……内忧和外患交加重叠的局势,使亲身经历和目睹外敌凌辱、满清政府妥协退让,不平等事件频频发生的刀安仁,内心深处受到了强烈的触动和震撼,意识到自身肩负着朝廷命官镇守国门、保护人民的使命,理应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尽好保家卫国之职责,并身体力行,积极投身到抗敌斗争中,组织领导干崖各族群众英勇斗争,奋力抗敌。
另外,清政府政治腐败,大小官吏贪赃枉法,敲诈勒索,吸取民脂民膏,手段恶劣,蒙受冤屈的老百姓有冤无处伸。如腾越镇总兵丁槐借在干崖巡防边事之机对刀安仁的父亲———当时在任的干崖土司刀盈廷采取恐吓、寻衅等各种卑劣手段,诱骗或胁迫刀盈廷涉入他的圈套,然后加以刀盈廷“浪须”、“罢宴”等无须有的罪名,敲诈大笔钱财。刀安仁对丁槐欺辱父亲的情景看在眼里,疼在心头。面对局势,刀安仁感到无比担忧,外有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内有老百姓对封建朝廷怨声载道,一片混乱,自己的辖区贫穷落后,官吏横行,想要改变状况却又深感上无依下无靠。国家、干崖、人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于是,为了探索一条使国家兴旺发达,使民族繁荣昌盛,使人民安居乐业的道路,他选择了走出国门,出游考察,最终毅然追随孙中山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为实现民主、平等付出巨大努力,成为杰出的爱国者和民主主义者。所以说,时事造英雄,特殊的地理区位特点和动荡的局势是刀安仁革命思想形成的基础。
(三)仁人志士的引领是其思想形成的助力
1905年春天,刀安仁经缅甸去印度考察,就在这次考察中,他碰到了使他人生道路发生转折的仁人志士。1905年12月,刀安仁从印度归国,很巧合地与进步华侨商人丘仁恩同乘一艘轮船,丘仁恩见刀安仁仪表堂堂,谈吐不凡,有民主意识和反清的思想,到仰光就介绍他认识缅甸华侨民主革命首领陈甘泉、庄云安、徐赞周等人,这些人士希望刀安仁回干崖以后在云南边地组织力量,准备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正在忧国忧民、寻找出路的刀安仁深受启发,欣然表示愿意肩负此重任,并请陈甘泉帮助物色教师,协助他办学,开展教育,培养人才。刀安仁回到干崖不久,陈甘泉应约为他聘请了革命党人秦力山。
秦力山到达干崖以后,亲自在刀安仁开办的“干崖军国民学堂”执教,讲授民主革命的理论知识,启发学生的政治觉悟,在偏僻干崖傣族地区播种民主革命的种子,不幸的是1906年冬天,秦力山因病在干崖去世。刀安仁虽然在秦力山到达干崖不久就起程前往日本留学,但也从秦力山处得到革命启发。刀安仁赴日本留学途经新加坡时正值孙中山到新加坡与张永福、陈楚楠等人商定建立同盟会分会问题,刀安仁闻讯即带着秦力山开的荐介信去见孙中山先生,从此与孙中山先生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在日本,孙中山先生不仅帮助刀安仁安排留学的事务,更为主要的是在政治思想上给他予启发,引导他加入中国同盟会。于1906年5月31日,孙中山亲自主盟、吕志伊介绍,刀安仁和刀安文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刀安仁加入同盟会以后,积极参加同盟会的各项活动,在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由一个少数民族封建土司转变为民主主义革命家,回到干崖开办实业、改革经济、成功领导了腾越起义,成为滇西军政府的第二都督。刀安仁在日本期间接触过众多的革命党人,如黄兴、宋教仁等,受到了他们的影响,但孙中山对他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最根本。#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