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院校主流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徐瑾 单位:复旦大学外文学院
如今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面对更加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重价值观念的碰撞,大学生作出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尤为艰难。高校是大学生教育的主阵地,其教育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高校理应成为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阵地。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教育是传播的主要功能之一,同时教育过程又是一种传播过程,教育传播是一种以培养和训练人为目的而进行的传播活动。[1]高校主流价值观的整合教育传播是解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力尝试,是以学生为中心重构教育传播内容和渠道的理念探索,着重于提高高校主流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社会主流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观?有学者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其在深层上表现为人生处世哲学,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的目的、意义、使命、态度;而在表层上则表现为对利弊、得失、真假、善恶、美丑、义利、理欲等的权衡和取舍。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以社会为整体的价值观。一方面具有代表性,即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具有导向性,即引导作用,维护社会秩序,承担公平正义的社会责任。这两方面的共同属性,便使社会主流价值观严格区分于一些价值主流,如以拜金主义和权贵主义为代表的社会价值现象。就其教育内容的本质而言,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教育和传播。自从《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念之后,主流价值观便有了更为系统的阐述和诠释,高校的主流价值观教育也有了更为明确的主题和范畴。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是一个完整、丰富的价值观系统,具有内核、层次和边沿。它的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它的层次由里到外分为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等,它的边沿就是最基本的社会物质生活。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组成来看,其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其不同层级价值观由里到外的各自内涵分别表现为:伦理价值观,应当包括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平等、公正、正义、仁义、诚信,还应包括真、善、美等审美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应当包括自由、民主、法治、人权等;经济价值观,应当包括公平与效率、共同富裕等;社会生活价值观,应当包括“五讲四美”、“团结互助”、“八荣八耻”等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2]
二、主流价值观教育在高校中的困境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结构变化的影响下,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也呈现出三个突出特征:一是青年价值观的自我意识凸显,真正成为了价值观念的主体。学生摆脱了国家、社会及家庭等外部力量的束缚,从被动选择转变为自觉价值追求。二是青年的价值观呈现出高度分化及取向上的对立和冲突。青年价值观的每一个方面都表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不仅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分化的现象,在一个人身上也体现出不同价值取向的对立、冲突,这是青年人的不成熟决定的。三是青年价值观与社会主流意识相对疏离。社会结构的迅速变革促使青年形成自身价值观的渠道愈来愈多样化,而并非仅仅来自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弱化,在人们社会生活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了主流价值观在传播中存在障碍。
(一)信息时代市场化下的价值多元化传统主流媒体对舆论的影响主要通过营造意见气候的三种形式来实现:多数传统媒体报道内容类似性产生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产生累计效果,信息到达范围的广度产生的遍在效果。媒体的这三种效果形成了舆论主导了社会价值观。网络的开放型、自由化、虚拟化以及跨区域实时联系分散和淡化了传统媒体所形成的共鸣效果、累计效果及遍在效果。在网络的世界中,各种非主流价值观都可以宣扬自己,可以无限制地找到自己的受众,形成自己的舆论导向,无需受政府的压制和约束;每个个体都可以追求自己的价值观,无需受社会舆论的排挤和谴责。蔑视权威、分散权力是网络社会的主流,很难形成一个全社会相当一致的主流价值观,价值观分化不可避免。[3]
(二)大众传媒低俗化在市场份额面前,大众传媒低俗化的现象,即娱乐化、庸俗化和媚俗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在媒体的议题设置中,大众传媒都迫不及待地亮明自己“俗”的身份,津津乐道于个人隐私、追星捧星、绯闻猎奇等,各类选秀节目充斥大众媒体,网络也在不断有意创造着一些“事件”吸引受众眼球。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倾向严重冲击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价值判断趋于感性,对成功出现明显的利益驱动性,精神生活具有享乐主义、颓废主义、物质价值取向;使大学生价值选择趋于功利,客观上造成了大学生拜金主义和物质主义的现象;使大学生价值目标趋于短期,由快餐文化传递的人生观、价值观什么都讲短效和立竿见影,导致部分大学生追求的目标严重偏离正确的方向;使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急切想抓住时代的机遇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很容易转化为极端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4]
(三)群体认同感的下降与群体规范和群体压力的减弱网络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分化、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造成成长于网络中的一代更崇尚个体、蔑视权威,追求个体的自由发展,不愿接受传统规则和法律的制约。影响个性自由化的群体压力和从众行为都将减少到最低程度,群体的凝聚力也将不断下降。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几个主要因素如群体共性、群体大小、群体与外界的关系、成员对群体的依赖程度等都由于网络的出现而发生质的变化。从微观上看,网络社会中个体的自由发展,会引起家庭观念、组织观念、团队观念淡化;从宏观角度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都有可能被模糊化。
(四)传统宣传教育在学生中影响力的弱化目前在校的都是经过了十几年的传统宣讲式教育成长起来的青年学生,绝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实践仍以传统的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面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表现出了一定的滞后性,说服力不够。这与新媒体传播的“新、变、奇”的特性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外在约束力消失、可利用互联网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的时候,学生往往会倾向于涉猎新奇的、多变的、与自身喜好接近的、与自身价值判断吻合的事物。与此同时,主流价值观在推行和巩固的过程中,大学生对于具有明显意识形态式的教育和带有特定历史烙印的宣传口号存在逆反心理,甚至为了应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表现出人前人后“两张皮”的现象,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p#分页标题#e#
三、整合教育传播的理念探索
面对青年学生与社会主流意识相对疏离的倾向,笔者尝试提出具有变革性的整合教育传播的理念。整合教育传播是一个能动的双向互动沟通的过程;是通过传递信息,建立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共同认知、理解、信任和认同的一条途径;是从战略上通过整合各种传播系统(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和各种传播要素,以统一协调的策略形式和内容,主动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从而影响目标受众的内在观念偏好和行动决策过程。
(一)主流价值观需要通过整合教育传播争取青年学生的积极认同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认同强调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以及群体成员相信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些共同性和相似特征,相互之间心理上的身份认可也是自我身份社会化的过程。主流价值观整合教育传播是组织者通过校园文化的大环境对青年学生进行整合传播沟通,从而构建一种共同文化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能够产生共同价值导向,持有这种共同价值取向的目标受众与传播者之间会产生理念和身份认同,并且区别于尚未持有这种共同观念的受众,这用建构主义的观点来说就是产生了积极的社会认同。因此,社会主流价值观整合教育传播首先要在战略上主动构建社会与青年学生之间的桥梁,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校园文化的自我界定中,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性为校园文化推广的重要参考依据,把两者有机地融入校园文化的构建中,打破原来的政治宣传的观念和传统说教的形式,建立更为广泛的身份认同,获取学生的积极认同。
(二)主流价值观需要通过整合教育传播发挥其内化作用,借助“意见领袖”的传播,实现影响力的扩展积极的认同是内化成一种自觉行为的基础,整合教育传播对个体的影响力最终将呈现于目标受众的内在观念偏好和行动决策的过程中。在德育教育的“知情意行”模式中,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是通过内化的自觉行为表现出来的。学校的教育传播实质上也是一种组织传播的过程,其中意见领袖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两级(或多级)传播”效应的发生、保持、加深和扩大与受众的联系,巩固和扩大整合教育传播所取得的效果。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可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与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组织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但是,与我们以往经验不同,意见领袖不一定是正式组织的核心成员,如学校里的学生干部,他们往往产生于组织内的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意见领袖打破了纵向信息传播的框架,这对承载主流价值观的校园文化影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流价值观的整合教育传播不仅要使这些意见领袖成为校园文化的先驱追随者,更要成为主流价值观的践行传播者,进而实现由组织内向组织外的文化影响力的扩展。
(三)主流价值观需要通过整合教育传播形成一种包容、凝聚的文化意识,融入校园文化主流价值观,并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和谐进步的文化氛围主流价值观的整合教育传播并非抹杀多元价值观共存的社会发展必然,而是形成一种包容且凝聚的文化意识。把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内部的自我认同和价值观,从封闭的、对立的甚至相互排斥的状态,转变为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为民族精神支持和精神动力,让社会各阶层拥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感受,形成有向心力和认同感的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和谐状态。校园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传播的重要阵地,青年学生必将担起历史的重担,成为主流文化理念的传承者。主流价值观在校园内的传播必须关注校园文化的建设,特别是校园文化主流价值观的构建。这是校园精神文化中的精神部分,它代表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引领着校园文化发展的趋势。
四、整合教育传播的实践拓展
拉斯维尔的传播线性模式为传播学勾勒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要素: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笔者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全方位地展示整合教育传播中各要素的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探索高校主流价值观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细分受众目标,准确定位学生的价值需求,以目标学生为受播对象,是整合教育传播的基础“受者中心论”把注意力放在受者身上,强调教育传播的效果,是整合教育传播的核心理念。整合教育传播并非不分对象的大锅饭,其强调教育传播内容的组成和媒介的选择必须同目标公众的特点联系起来,教育传播的有效性和学生定位的准确性成正比关系。对于高校的青年学生来说,现在的“80后”或新新人类的划分,并非简单的以年龄标准来区分的,其生活态度的差异、审美情趣的差别、心理状态的区别、人生价值的选择都将成为细分学生目标群体的依据。在进行整合教育传播之前,传播的组织者必须对当前学生的价值、态度、行为和生活进行准确的把握。在制定整合传播计划时,应考虑到目标学生的价值需求,尽量使教育传播内容和形式同他们的想法和爱好相吻合。准确把握教育传播对象的心理,实质上也是确定和突出传播重点的需要,宣传什么、强化什么、引导什么,都应心中有数。而这都是以预先进行的社会调查作为前提的,并且必须在制定主题活动计划之前完成。在进行整合教育传播时,可在把握学生心理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心理,这在推出新的主题活动时尤其重要。
(二)整合全校教师资源,传播者身体力行提高说服效果,是整合教育传播的关键要提高教育传播的说服力,首要的是传播者与受播者之间需要取得一定共识。如果传播者采取主动,提出目标受众所能接受的信息,便能提高其说服效果。传播者与受播者之间的意见相近度越高,彼此的认识领域重叠度越大;两者之间重叠部分越广,传播者传递的信息便越能被受播者接受,传播说服力也就越强。反之,如果传播者与受播者没有交叉、重叠,则传播便无从谈起,说服力不啻一句空话。因此,教育传播者首先需完成自我对于主流价值观的知情意行的过程。高校教师必须充满自信,在说服青年学生之前,首先说服自己,并身体力行。与此同时,从教育传播者的组成来看,不应仅仅局限于高校的德育教师,而是高校的全体教师队伍。实践证明,单纯地依靠德育教师开展高校的主流价值观教育,只能使教育流于形式,渗透性不强,变成无本之木。发动全校的教师投入整合教育传播的全过程,也是由目标受众和教育传播的内容所决定的。这需要学校的各个部门都承担起主流价值观教育传播的使命与责任,从自己的工作特点出发,对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负责。其中,各学科的专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尤为明显,他们也是高校整合教育传播的主力阵营。价值观的教育传播重潜移默化,非一蹴而就的过程,因此以专业文化知识为载体、融入为人处世的人生态度是最理想的教育传播过程。#p#分页标题#e#
(三)目标受众决定了讯息和媒介的重新组合与教育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复合,是整合教育传播的特点
1.教育传播内容的复合性。主流价值观的整合教育传播不再是传统的政治思想宣教,也不再是单一主题的就事论事,而是将核心价值理念化于无形,融于课堂专业教育和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主题活动中。这就意味着抽象的价值观教育必须首先寻找到合适的教育传播载体。课堂内的专业教育是各专业领域的教师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融入专业知识传授的最佳场所,学生生活园区则是将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融入集体生活的过程,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朋辈交往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的精神,志愿者活动则在社会服务中提升学生的奉献精神。高校的实践证明,从学生的特性出发、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的价值观教育都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在复合式传播中,除了专业知识的课堂教育之外,策划主题活动和营造新闻宣传氛围作为不同的传播方式往往相互结合在一起。主题活动传播则是学校为了吸引学生关注并扩散自身所希望传播开去的信息而专门策划的活动,带有教育引导的意义;在高校中的新闻报道传播,是一种与学生生活发展有密切关系的信息沟通和分享的专门活动,它具有新闻性、民生性和一定的政治宣传意义;而自控宣传是学校的一种独立的活动,如制作具有感染力的宣传片或塑造典型人物事迹等,它是组织运行的有机构成。这些虽然在性质上不一样,但在整合教育传播中却组成为一个整体。当然,传播者在进行整合传播过程中,除了要注意教育意义外,还应考虑学生实际生活发展的需要和新闻价值。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摆脱传统政治宣传的语言符号是提升教育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使用一些年轻人易于接受的语言表达方式,采用一些较为平和朴实的语言,甚至可以融合一些时尚的网络用语,都将会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如“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反映的是同一个主题,但学生的接受程度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他们更偏好于使用“团队精神”这类的社会学语言。
2.教育传播形式的复合性。教育与传播的交融重点在于传播,尤其在于传播的分层次实现,由里往外、由窄到宽。教育传播的过程依次为:组织内部的传播者团队精心策划,主题活动的定位和设计,包括准确锁定目标学生群体,明确和统一活动的主题,提炼主题活动的宣传语或是确定醒目的标识形象;第二层次,组织者开始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向学生群体传播连贯一致的信息;第三层次,由单向式的教育传播深化为双向传播,开设有效的反馈通路,吸纳学生意见,改进修正教育传播的内容和形式;第四层次,通过校园文化的氛围予以巩固并扩大传播范围。从整合教育传播的形式来看,首先,整合传播综合了言语传播、文字传播、实像传播和组织内大众传播而形成一种新的传播形式;其次,它可以复合运用组织内各种大众传播媒介来传递信息,以达到既定的教育传播的目的。这种复合性也主要是由传播的主体及其目的的特殊性决定的。高校作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组织,拥有自身独立的大众传播系统,从学生自己创办的报纸、广播、电视到网站,一应俱全。高校一方面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传播目的,制作和控制传播言语、文字、实像,并通过校内的大众传播媒介把它们传播开去。可以说,大众传播是起到把言语、文字、实像“放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借助于各类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来传播信息。如学校希望引导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甚至编排一出舞台剧等来传播信息引导受众。教育传播者显然应该充分整合教育传播这一特点来进行传播活动。
(四)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是进一步完善整合教育传播的必备环节评估体系是改进整合教育传播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环节,对于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评估可以使组织的教育传播工作具有“效果导向”的作用;评估体系是开展后续整合教育传播的必要的前提和依据,对于一个具有连续性的工作,任何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以过去的经验和效果为背景的;评估体系也是增强组织团结、鼓舞士气,激励内部公众的重要形式。整合教育传播实施的效果本身往往表现为一个复杂的局面,它既涉及对学生利益的满足,也涉及对学生的引导。一般来说,教师群体很难对它有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因此,通过评估总结,有助于参与者了解教育传播的现状和进展,体会和把握整合教育传播的意义。评估体系是一个连续不断的活动,一旦进入整合教育传播的工作过程,评估活动就开始了。评估的工作既可以是对整合传播的各个步骤和环节进行研究,如学生调查过程评估、主题活动计划评估、活动实施过程评估;也可以是专项的研究,如教育传播沟通策略或信息策略是否有效、学生诚信意识有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