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微博的教育传播成果浅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胡钦太 程伊黎 胡晓玲 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Web2.0环境下新技术的应用形式,为教育传播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改变着教育传播模式、应用方式及传播效果。Web2.0的教育传播正走向结合多种工具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例如除了将博客作为个人写作交流的工具外,还开始运用GoogleGroup邮件列表进行群体集思广益的研讨,Wiki进行网络内容的结构化整理等。[1]作为Web2.0的新生事物的微博,是信息时代获取、传播、分享信息的平台,是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手段,正成为当下新宠。它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的双向传播属性———能随时随地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信息反馈,极大程度地拓宽了信息回流渠道,使得教育传播效果产生巨大的变化。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纵观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它们都是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产生的,也就是说,他们体现的是大众传播在单向传播模式下的效果。1949年,C.香农(ClaudShannon)和W.韦弗(Weaver)在《传播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TheoryofCommunication)中首次提出单向线性传播模式的概念,这就是著名的“香农—韦弗模式”。[2]它描述了信息从信源通过媒介到达信宿的单向传播过程,体现了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信息传播的基本形态。所有的效果研究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都是研究媒介信息在这个模式下所能得到的传播效果。互联网从Web1.0过渡到Web2.0,经历了从关注数据到关注人的核心理念的转变,而Web2.0时代的微博学习特征主要表现为允许学习者从任意角度、任何层次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切入,以促使学习者的学习更有效、更容易发生。[3]微博的裂变式、多中心式对传播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4]基于此,本研究开展微博教育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有针对性地考察微博的“聚合”、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等传播效果。
二、微博教育传播效果研究的类型分析
根据不同维度,传播效果的研究类型有不同的分类。按出现时间划分为现实效果和潜在效果;按持续时间划分为长期效果和短期效果;按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划分为预期效果和非预期效果;按效果性质划分为正效果、负效果和逆反效果;按区别媒介影响力的作用范围划分为对受众个体的影响、对小团体及组织的影响、对社会机构的影响、对整个社会或整个文化的影响等。英国的传播学者麦奎尔,对媒介的传播效果作了其外在形态、内在性质两方面的划分。从传播效果外在的形态看,有三个层次:媒介的“效果”、媒介的“效能”、媒介的“效力”。从传播效果的内在性质看,有四个层次:心理效果、文化效果、政治效果、经济效果等。[5]英国学者P.戈尔丁从时间和意图两个维度,对传播效果作了时间与意图上的交叉分析,将大众传播的效果分为短期预期效果、短期非预期效果、长期预期效果、长期非预期效果四种类型(如图1所示)。从对传播效果的认识过程来看,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强调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作用,以及这些要素对受众带来的影响,称作传播过程效果;另一种强调传播活动对受众及其周围环境、对整个社会的宏观影响,并强调这种影响带来的结果,称作传播社会效果。传播过程效果分析将传播活动看作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传播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包括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技巧、干扰因素对传播的结果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效果分析有两种模式:心理动力模式和社会文化模式。[7]分析以上效果研究的类型,结合微博的自身特点,本研究从以下维度来分析与考察微博的教育传播效果:(1)出现时间与持续时间、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预期或非预期)、性质(正效果还是负效果)、媒介影响力的作用范围。(2)从传播过程效果分析,即考察在传播过程中每个要素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结果的影响;传播过程的每个环节对结果的影响。由于微博赋予受众的自由性与主动权,考察将会侧重传播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对受众心理产生影响以及带来的行为变化。(3)传播社会效果分析,即考察微博的宏观效果,考察教育微博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集体态度、集体行为等的整体影响,以及对其他有关人群和环境的影响。
三、基于微博的教育传播应用效果的实验框架
本研究选取某大学“国际金融09级B班”的“国际金融”课程中“汇率与外汇”这一单元的学习展开实验研究。
(一)实验假设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考察微博教育传播的效果,设计实验假设如下:(1)微博传播具有较好的“聚合”效果,在教育微博传播实验中,爱好、观点相近的人更容易彼此接近。(2)由于微博的开放性、资源的丰富性与受众选择空间的庞大,教育微博内学习与社交的小圈子更容易自发形成。(3)教育微博使用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传播主客体地位相互转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传播主体。(4)微博平台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呈现自发、密集的交互状态。(5)信息流动快速且流向具有针对性,优化学习资源的配置,促进资源共享。
(二)实验对象
本次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选择如下:(1)实验对象:某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09级B班。(2)参与人数:38人(含教师一人)。(3)所选课程:“国际金融”。(4)使用媒介:新浪微博。“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9级B班的专业课程之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9级B班一共49位同学,有37位能随时使用微博来传递和接受信息并愿意参与本实验研究。
(三)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1.实验设计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09级B班“国际金融”课程的代课教师注册一个微博作为交流平台,并“关注”参与实验的所有学生,以便随时观察每位学生动态,与学生进行交流。(2)微博的使用与该课程的学习同步进行,并且使用时间覆盖该课程学习的一个完整周期,即微博开展贯穿该课程某一单元的完整教学。(3)在微博上开展的主要活动是与该课程有关的资料分享、问题答疑、主题讨论活动等等,作为该课程课堂学习的补充。(4)将实验过程中,分析教师微博主页上更新的所有学生与教师的帖子,并根据发帖的时间、方式、性质、内容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别帖子的发帖数量、发帖频率、发帖时间加以分析和对比。(5)实验结束后,在数据分析与教育微博使用状态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微博教育应用实验的效果。#p#分页标题#e#
2.实验实施
(1)实验准备。开通“国际金融09级B班”新浪微博,作为教师微博;参与本次实验的所有学生均开通新浪微博服务,并具备随时上微博的必备条件。(2)确定实验内容。在本实验中,使用微博作为交流工具与讨论、资源分享、答疑、活动通知、小组辩论平台,辅助“国际金融”课程的学习,与课程中对“汇率与外汇”这一单元的学习同步进行,完整涵盖这一单元的学习过程。(3)实验要求。每项活动均是学生自由参与,教师可以随时浏览监督学生微博,每天中午12点和晚上12点对微博主页上更新的帖子进行记录和整理。(4)数据收集与分析。从2011年2月19日,到2011年3月12日共计22天的实验期间,微博“国际金融09级B班”,每天记录教师微博的发帖内容和数量,共计有3867条帖子。这些帖子部分是在学生自己的微博上评论或转发,但都由被“关注”这一功能链接到教师微博上。因此,在教师微博的主页可以收集到所有的学生发帖动态。从传播形式与特征上看,它们可分为是否含有超链接、是否转发、是否评论,是否发言(不包括评论)。从传播内容上看,收集到的微博可划分为主题讨论、小组辩论、提问与答疑、私人对话、资料分享和通知。
四、基于微博的教育传播效果分析
本研究根据实验数据与观察结论,分别从时间、效果产生的路径、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预期或非预期)、性质(正效果还是负效果)、媒介影响力的作用范围等五个方面来考察微博教育传播的效果。
(一)从效果开始时间与持续时间维度,分析微博教育传播效果
在本次微博教育传播实验中,从第一条反馈帖子的发出开始,就可以说微博教育传播的效果产生了,然而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学生参与度的显著提高却是在实验进行三天以后,在主题讨论活动的引导下产生的。从讨论活动开始后,在外力干扰并不大的情况下,微博发帖数量持续快速增多,如图2所示,发帖量曲线从平缓到陡峭,需要一定的效果反应时间。
(二)从效果产生的路径维度,分析微博教育传播效果
由于微博教育传播中信息传播在每一个节点、每一个用户端都可能产生分流,每一条微博都可能带来不同节点的反馈与新信息的产生,因此在网状传播的状态里,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是同时存在且相互影响的。从实验微观效果分析微博教育传播效果产生的路径,可见效果产生的路径呈现多样化、直接间接效果同时产生并相互影响。微博教育传播中效果产生的反应机制如图3所示:从效果产生的路径来讲,首先微博教育传播效果受技术因素(即传播工具、传播手段等)的影响,以及信息传播者个人偏好的影响,在信息发出后,信息在微博传播中会沿着两个方面的路径产生影响:一是直接效果。衡量微博教育传播的直接效果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信息从以微博途径发出后,在评论量、关注度等方面的变化,第二阶段是对评论量的文本属性与传播主体产生的影响,以及粉丝数量、文本属性形成的关注度。评论的文本属性包括:作者态度(即作者褒或贬、接纳或排斥的态度)和文本形式。二是间接效果,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信息的评论量、关注度、转发量、对此信息的人际传播水平,比如在微博上看到的信息,口耳相传给朋友或同学,使更多的人上网浏览该信息,以引发更多的回复与评论。第二层次是转发量的文本属性与传播主体,以及人际传播水平带来的更多关注度与评论量。
(三)从传播者意图的关联维度,分析微博教育传播效果
从这个角度分析微博教育传播的效果,主要是考察微博教育传播是否达到了传播者意图的预期效果。在本文微博教育传播实验中,根据该课程任课教师介绍与以往参与教育博客相比,学生更加积极。在09级B班的“国际金融”课上,该教师曾使用过教育博客,本意是用作集体讨论与收发作业。在收发作业方面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然而在主题讨论方面,讨论不够透彻,无法吸引学生的持续关注。而在微博讨论中,教师往往不需要太多督促,发帖量随着时间推进自然上涨,虽然私人对话的成分多,但是参与学习讨论的绝对数量也不在少数(22天时间内主题讨论帖达到1401条),开展集体讨论的效果远远好于教育博客。其次,在微博上对主题讨论的参与度明显高于班级讨论,参与讨论的绝对人数提高了。据任课教师观察,以往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人往往是固定的几个学生,大多数人都比较沉默。而在微博教育传播中,实验过程中的22天内,几乎每个人都有发言,甚至有平时沉默寡言的人在微博上有积极表现。第三,微博的教育应用方便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考察。教师只需打开学生微博主页,便可了解学生在实验期间内包括发言、评论、转发、关注等行为。但微博的微内容特征,使微博留言的表象呈现碎片化状态,给教师在观察和考评上造成了一定障碍。同时,本研究发现在一些方面微博教育传播并没有达到教师的预期效果:存在学习氛围轻松自由但不够严谨、干预渠道的限制使管理比较困难等问题。私人对话的泛滥、偏离课题的闲言碎语,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微博教育传播的效果。
(四)从效果性质维度,分析微博教育传播效果
从效果的性质上来看,在微博教育传播实验中有积极效果,如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讨论热情(实验期间评论、主题讨论、辩论帖达到3629条);挖掘了学生“敢言”、“能言”的一面(发言帖812条);学习资源的高速流动与扩散,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转发、资源共享帖1281条);打破了时空阻隔,对问题的集体讨论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有利于非正式学习的开展等(提问与答疑帖154条)。与此同时,也存在信息传播与接收过程中噪音太多,即私人对话的大量存在(私聊帖1432条),使作为微博教育传播中的主要角色学习讨论有所让步;讨论氛围过于自由,往往偏离主要轨道;缺乏“把关人”,无法有效管理;教学过程中占用教师过多的时间,教师处在随时被呼叫的状态等消极效果。但从总体来看,微博教育传播的积极效果更大。
(五)从媒介影响力的作用范围维度,分析微博教育传播效果
相比于其他教育传播媒介,微博教育传播在影响力方面更有渗透作用。它表现在两个方面:媒介触角的延伸与社会渗透力。微博没有时空限制,只要有移动终端,无论何时何地,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社会渗透力意味着媒介能多长时间、多大范围内,在社会或社会观念与社会行为中造成多大强度的影响。在时间与范围上,微博是裂变式、几何级的扩散与传播;在社会观念与社会行为的影响上,微博传播是自下而上的层级传播,每位用户既是信息传播者也是信息接受者,是决定社会观念改变的根本原子。在媒介影响力上,任何用户都能发出吸引社会眼球的信息,甚至能引发社会性的行为以至影响或改变社会观念。#p#分页标题#e#
五、研究结论与探讨
微博改善教育传播效果,即考察微博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每个要素、每个环节(包括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信息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在传播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微博的教学应用实验表明学生对微博学习具有参与热情,远远超过传统的课堂讨论或博客讨论,在教学应用的学生参与度上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和热情是达到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微博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Web2.0环境下,微博的教育应用影响传播主客体关系
在传统教育传播环境中,学生缺乏主动利用媒介的有效渠道。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教育传播过程里,传播主体是教师,传播客体是学生。在微博教育传播中,能收到信息双向流动、多向传播的效果,从媒介权利、表达渠道、到心理作用层面,学生逐渐成为传播主体。但是由于微博高效、高速裂变式的信息传播,教师无法提前预知学生传播内容及干预,学习节奏与微博秩序的管理难以把握,导致传播主客体的界限开始明显,学生与教师的传播主客体地位相互转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传播主体。
(二)Web2.0环境下,微博的传播内容促进“微型学习”
Web2.0环境下微博的传播内容主要为“微内容”(Microcontent),CmsWiki网站上对Microcontent的最新定义是“最小的独立的内容数据。”[8]微博是微内容的集合地。用户编辑的不超过140字的微小信息在这个空间中高速流动与扩散,在微博的教育传播环境中,学生发表的每一个观点,都以微内容的形式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学习资源也以微内容的形式被分享。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获取碎片化的信息,正是“微型学习”的前提之一。教育微博的展开,使学生在任何零碎的时间里都能获取一条或多条学习的信息与资源。教育微博的传播内容以微内容的形式传递学习资源和交流意见,达到了“微型学习”的效果。
(三)Web2.0环境下,微博促进跨文化交流传播的社会性效果
根据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功能理论,把微博传播的社会效果分为政治效果、经济效果和一般社会效果。在微博传播中,相对于政治效果和经济效果比较显性的是一般社会效果。就微博的一般社会效果来说,它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文化交流、知识普及、道德体系建设与维护等方面。在网络世界里,微博还承担着一种跨文化交流的社会角色。对微博的教育传播而言,这个范围要缩小一些。微博的教育传播比较显著的是一般性社会效果,从对教师、学生的集体态度、行为的影响与改变,到对引发社会性的思考与行为,再到跨文化的传播与交流,都属于微博教育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