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学交互教学模式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广告学交互教学模式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广告学交互教学模式探索

作者:庞涛 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广告学专业是一门集合传播、文学、管理、艺术、设计等多方面学科的交叉学科,在高校广告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设计类课程必不可少,这类课程重点塑造学生在审美素质、广告创意、设计表现、案例执行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交互教学模式作为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在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方面已得到了业内广泛的认可和推行。本文拟从广告专业教学特点出发,探索“交互”教学模式在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

一、“交互”模式探析

交互式教学是通过有结构的教学,以交互式启发为主线,导学、助学、促学和自学相支撑,促进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多向互动,充分展示出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创造性、和谐性和互动性。通过深化和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与学习有关的教学要素,调节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多主体的和谐氛围,因此,这一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二、以“交互”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设计素质的动因分析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至少包括“授课、讨论、考核、评价”四部分,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包括“调研、分析、执行、评估”四部分,这两者看似没有关系,但是在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却有异曲同工之处。传统教学模式中强调教为主体,学为客体,主客分离,师生交流模式较单一。而“交互”教学模式强调解构这种固定的结构,力图从单一师生互动扩展为师师、生生等多角度的立体模式。尤其在重实践性的课程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习效果。我们从广告学专业学生设计类课程特点与学生专业素质角度出发,探索“交互”教学模式对学生设计素质提升的动因。

1.广告学专业学生素质分析对比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进入广告学专业的学生为普通文科生,他们具有文化基础扎实、外语水平较高、学习踏实认真等优势,其高中阶段学习过程大多数较独立且单一,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所关注的专业视野有限、创新能力不足,甚至没有关注过相关学科领域。由于缺少美术基础的训练,在审美素质、反应能力、时代美感、表现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不足。结合他们的优势,学生可以在经过系统的设计训练后,与自我原有的知识体系作链接,形成开放式的理论结构与独特的创意。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艺术灵感,在学习设计类课程上有一点抵触情绪和自卑心理。要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活跃其艺术思维、打造全新的创意人才,并不能简单套用艺术设计类培养模式,而是要结合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思维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拓展训练。所以,通过“交互”教学模式引导他们拓展广告认识、开拓设计思维、掌握设计方法非常重要。

2.广告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特点分析国内大部分院校的广告学培养方案以实践课程与广告理论课构成课程主体内容,设计类课程归属于实践类课程,对比国内各所大学的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设计类课程大体上包括视觉传达、电脑图文设计、装帧与出版、CI与品牌等多门课程,每门课程虽然在不同学校名称不同,但是教学内容大同小异。总体上来看,设计类课程是在基本掌握了一定广告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实践教学,秉承着从专业基础向专业设计逐渐过渡的思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充分考虑在不同课程阶段,“交互”教学模式的介入方式。低年级设计基础类的课程着重审美认知和技术能力的培养,意在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构成类的课程主要研究形式美法则在广告设计中的应用,它偏向于拓展学生的设计思维、掌握理性与感性结合的设计方法;电脑软件课程主要学习设计软件在广告中的应用,它偏向于技术性的掌握;这一类课程可以结合启发、分析、问答、互评等方式来调动学生感知设计形象,培养其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技术能力等。在高年级设计实践类课程中,例如以广告设计和电脑图文操作作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是从审美认知到案例执行的跨跃,学生不仅要学会采用设计方法分析案例,还需要运用电脑等技术手段执行创意及表现。在这类课程中难度、广度都较前一阶段有很大提高,要求教师教会学生以更专业、更系统的视角来学习。

三、“交互”模式教学在广告学设计类课程中的几种应用

1.从头脑风暴到创新思维———案例教学中的“交互”案例教学摒弃了传统教学单向传授、被动接收的形式,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角色定位是要引领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角色则扮演着一个积极的参与者的角色,是一种互动的关系。这种模式更近似于广告公司中创意总监与设计师之间的关系。通过参与案例教学,学生能结合各自的生活背景和学习经验从不同角度分析广告案例,以不同的方式对同一问题发表见解,达到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在设计课程中,头脑风暴法是应用比较多的教学方式,头脑风暴能极大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扩展学生的思维。我们结合“交互”教学的特点,设计了几种不同的风暴模式:一种是“词语接龙”,例如以某一广告的核心诉求点为核心单词,从某一同学开始,让相邻的同学一接一进行词语接龙,教师通过笔记本与投影仪快速记录学生的词语,这一过程有点类似娱乐游戏中的“击鼓传花”。紧张而刺激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思路无拘无束,联想出的词语可谓百花齐放。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PPT中已呈现的词语进行归类、讲解,并派生出专业的知识或概念。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加深对这一广告诉求点的形象认识和创意升华。另一种是“点线面”,是以某一广告为主题,5分钟内每名同学在一张白纸上做思维扩散,头脑风暴结束后,每名同学提10个有特征的单词,由教师将其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路走向,让学生突破思维的瓶颈,学会怎样整理零散思维,形成完善合理的创意结构。在这过程中,学生心理从初期的畏惧和抵触,到后期被一个活跃、可以相互影响的智慧团体所带动,专业认知从零散化、碎片化进阶为系统化、创新化。实践证明,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p#分页标题#e#

2.从角色体验到角色扮演———情境教学中的“交互”

(1)角色体验———在情境体验中打造团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设计类课程的情境体验模式是指各种实战教学。实战教学是营销学、管理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模拟实战,如模拟广告公司、广告活动等。目前在广告教育中已有使用,在各门课程中,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并组织进行。常见的做法是以广告项目为中心让学生自组团队,由老师带领学生演练广告活动的整个流程,完全模拟广告公司的运作模式。广告实施步骤可细分为市场调查、战略确定、策略选择、创意表现、具体执行、效果检测等几大部分,这种模拟现实的互动教学,能让学生更加投入,练习互相协作并了解自己欠缺的方面。例如在书籍设计的一个课题中,教师布置学生成立小组办一本杂志作为课题,以4人一小组为例,每名同学分别担任执行总编、视觉总监、策划编辑、市场总监等职责,其形式已经近似于一个小型杂志社。在此过程中,学生从小组分配、市场调研、编辑策划、确定选题、资料整理、图片拍摄、排版打样、展览推广等环节来推进课程的进展,涉及整个完整项目的实施过程。在每个小组的任务分配方面,每个团队可以根据每人的兴趣特点与专业程度划分任务,有时候成员间的表现不一,团队中的成员个性不同,也容易造成团队中的矛盾,教师要帮助团队负责人寻找思路及协调团队成员间的关系,但不直接参与团队的内部管理工作,这种群体互动的过程,不只有助于课程知识的渗透,也有助于每名学生在团队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学会沟通与合作。

(2)角色扮演———换位思考设计对象与设计者在广告实战中,设计对象与设计者似乎永远是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传统模式下,教师出题,学生来完成,教师成为唯一的客户,这种一对多的模式虽然也是一种互动模式,但是较为单一。由于广告学专业的同学在毕业后就业的方向比较多元化,有部分同学在实际工作中成为设计对象公司的代表,简称甲方,所以在实践训练中,多种角色的演习必不可少。例如在VI与品牌设计课程中,A同学根据自己的兴趣虚拟一个品牌,此时A同学作为客户方即甲方,B同学作为设计公司即乙方,B为A的品牌做VI设计,这套VI设计过程包括“分析、调查、研究、策划、命名、设计、制作、推广”等一系列的设计服务。同时B同学也虚拟一个品牌成为甲方,有C同学为B服务,以此类推,这样A-B-C……Z-A就构成了彼此联动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每名同学都会身兼两种角色,一是作为自己品牌的经营者(甲方),二是作为为别人品牌服务的设计咨询者(乙方)。通过此环节中的“交互”模式,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体验,他一方面要作为自己的企业代表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战略经营的方向与风格,另一方面又要为另一甲方企业来设想并执行具体的设计任务,渗透到具体设计表现的各个方面。在此过程中,“换位思考”已经成为习惯,从整体到局部、从战略到执行、从甲方到乙方、从感性到理性、从效果到利润……这样的“交互”教学方式,两种身份相辅相成,又有所区别,不能替代。通过不同类型的项目设计,学生通过不同的角色体验模式能有效地感受实战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深入,能亲身深刻地体会到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性,由于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也涉及到市场调查、编辑策划、文案写作、营销战略等知识,这也非一名设计专业教师能完全掌握,所以学生也可以向策划、文案、营销的教师请教并汲取建议。

3.以赛代练检测水平———行业比赛中的“交互”虽然交互教学模式很丰富且有趣,但如何用定性的方法检测教学的效果也至关重要,为此,我们通过把行业比赛项目引入课程作业来达到以赛代练检测水平的目的。在此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完成实际案例的效果来评定水平,学生自身也通过参加比赛来训练自己专业的掌握程度,认知行业的标准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简而言之,这就是“以赛促学、以赛代练”。我们把比赛中的题目融入每个年级的不同设计课程中,达到“同一赛事、不同年级、多种组合、不同方向”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课程中通过教师联合指导,年级间彼此形成了梯队式、混合式的参赛模式。例如有的创作小组是“以老带新式”的组合方式,学长带学弟构建创作小组,通过这种年级间的分享能有效地彼此互补,经验与锐气在思路与竞争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年轻人的力量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总体来看,交互教学融合了案例教学、情境体验、行业检测等多种模式,系统地带动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有效地联动了讨论、分析、检测等多个环节,创造了良好的学习与沟通的氛围,提高了学生专业水平与学习动力。本文所分析的模式是笔者在广告学设计类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在学科融合与交叉的背景下,随着深入的研究,我们相信交互教学模式势必为培养广告“通才”提供更多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