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看当代社会伦理认,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的激烈转型必然带来社会伦理认同的转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这场伦理认同的转型过程不仅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为其提供了观念基础和价值评判标准。行政伦理和生活伦理是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两个主要领域。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伦理认同;道德转型
当代中国正处于激烈的、压缩式进行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实践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念都呈现出更大的多元性、自主性,社会阶层状况、社会流动范围都发生了较新中国成立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更为显著的变化,对待社会意识类问题的视野也由平面化的国内视野向文化的、国际的、社会学的、人类学的立体视野转变。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时代背景形成了考察一切精神现象和社会行为特别是道德行为的客观前提,整个社会面临着经济技术时代到来之后的精神气质和社会伦理认同的转型。
一、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认同转型的背景分析
就社会伦理认同转型的宏观环境而言,在当今时代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多种文明的矛盾冲突与整合,经济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优势在文明冲突与竞争中强势渗透,人们价值选择功利化的倾向更加显著,人文科学包括伦理道德遭受冷遇,社会心理浮躁、阶层矛盾摩擦有增加的趋势,社会控制的难度也相应增大。
就社会伦理认同转型中的主体变化而言,转型期的社会主体由群体人格向个体人格演变,个人的自主独立趋势更为突出:一是个人在行为目标上的独立倾向增长,在总体目标的实现中往往十分关注个人生活小目标的实现程度。二是个人在行为方式上主动意识增强。三是个人在目标实现上自立意识增强,群体关系淡化。四是个人生活中权威观念减弱,平等意识突显。五是个人隐私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反对组织行为的侵犯。
由此产生了非组织观念潜滋暗长,使组织纪律的约束力遭到弱化,传统道德约束和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权威性日渐模糊。同时,伴随社会转型而来的是社会主体利益动机的高涨,无论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还是从社会自身发展的角度,人们都在致力于创造一种全新的时代精神,重新界定这个转型时期的主流价值判断标准和伦理原则,用以规范和引领社会主体的社会行为。一种行为只有在道德上被确认是正当的,才能最终获得自己的合理性。
二、当代社会伦理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社会伦理认同的转型是一种历史的转型,它的客观依据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同时,它也引起了人们道德实践方式和标准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我国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发展空间的差异,社会阶层矛盾的日益突显,使得我国当代社会伦理认同程度不高,一些关乎道德行为判定标准的核心问题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悬而未决,这些问题主要有:
第一,促进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认同转型的主导力量应该是谁?
世界各国历史上都经历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伦理认同转型,如果说西方国家的伦理认同转型主要通过社会思想运动来推动,那么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方国家的伦理认同转型则主要依靠政府主导作用的推进。在这些国家中,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制定政策法令来保障,实现传统伦理道德的现代转型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就意味着伦理认同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政权不仅要承担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常规意义上的国家职能,还必须担当社会成员教化的历史重任。事实上,上述东方国家在伦理认同转型的过程中都进行过类似于“共同价值观”的确认,并依靠政府力量的推动,逐渐保有和涵育这种伦理认同的成果,形成维护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
第二,即将到来或已经到来的经济技术时代中人的伦理本质是什么?
经济时代的价值中心在于经济增长,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一种经济合理性,这种伦理认同体系使得经常性、规模性、体系性的求利活动称为经济社会的主要推动力。社会更倾向于对求利行为持一种价值中立的立场,而只对求利的方式进行道德评判,此时,更需要基于前文观点中的国家政权提出相应的判断依据。经济社会中的人成了独立的利益主体,人求得行为保护的领域就由家庭、宗族转向社会组织、国家政权等公共政治权威,这些伦理控制的力量在明确上述人的伦理本性的基础上,必须对主体提供支持力,从而避免国家的“虚化”。
第三,当代我国的道德评价体系对于这场伦理认同转型的作用如何?
目前,我国的道德评价体系虽然历经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更新和积淀拥有了相对完善的内容,然而,面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急进式发展和激烈转型,原有道德评价体系已经逐渐无法适应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社会道德的底线不断出现“洪峰”。当人们不断碰触社会道德底线的时候,法律成为社会控制过程首先考虑的问题,但并不是唯一的问题。针对原有的道德评价体系在约束方向、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问题使主体伦理认同原则不够明确,明荣而不知耻的评价标准使伦理认同的转型缺少公信力。
三、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我国社会伦理转型的意义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八荣八耻”涵盖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构成了社会主义道德的鲜明指向。从思想上、行为规范上进一步划清了荣耻界限,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进一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因为一个精神缺失、进退无据、无所依凭的社会不可能构成和谐;一个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美丑错位的社会无法实现和谐。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形成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和道德风尚。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国家政权对道德教化使命的担当,也为我国当代的伦理认同转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和保障。
四、当代中国社会伦理转型过程中塑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工作视角
党的十七大以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实践由此展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党长期形成的关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思想的集中体现。和谐社会这一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社会同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保持一种协调的状态,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经济之间的协调、与政治之间的协调、与文化之间的协调,等等。实际上,广义上的和谐社会几乎就是科学发展观所关注的全部内容。狭义上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社会本身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各种组织以及各种机制之间的协调,是社会学研究中的一个相对单项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讨论的和谐社会主要指狭义上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所要求的社会资源兼容共生、社会结构均衡、稳定、合理、社会行为规范、社会运筹得当的基本精神,具有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征,相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而言,表现为以下内涵:社会结构各系统的和谐、人际和谐、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自身的和谐是指人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健壮的体格。
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过程的重要方面和道德体现。当前社会各界正在开展丰富多样的的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就道德的本质而言,道德力量的展现主要靠的是实践,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也涉及各个阶层的社会成员,但就未来的社会发展而言,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官员和青少年这两个群体的教育工作,前者关乎全局,后者决定未来。
(一)视角之一:行政伦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制度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需要切实加强领导,把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具体政策的导向作用,发挥规章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发挥法律法规的保障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同时,特别要避免“一阵风”,应该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通过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政府权力本质上属于公共权力,必须在维护其公共性质的基础上,使之称为个人力量不足以捍卫自身权力时的有力的仲裁者。为此,必须对政府的公共权力进行监督,因为公共权力作为整体,其主体是政府,政府与公民也处于利益对局之中,所以,政府作为行为主体其行为也有一个道德与否的问题。所以政府官员的法制精神是伦理认同转型的外部制约。
(二)视角之二:生活伦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生活
社会生活是每个社会成员道德行为展示和评判的现实舞台,每个公民能否称为生活场景中的道德人,归根到底依靠的是教育。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背离是我国各级各类德育普遍存在的误区,也是目前的社会成员对伦理价值认同程度不高的主要原因,原因决定办法,道德转型和伦理认同必须解决德育融入生活的问题。同样需要实现现代道德转型的韩国早在1973年就颁布了《家庭礼仪法》,通过法律手段强化道德进入社会生活的必要性。如:中小学各年级开设每周一学时的礼仪课,通过政府组织编写的教材和音像资料进行个人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国家生活礼节5个方面近30种礼仪生活教育,效果显著。
(三)视角之三:科技伦理——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发展
科学技术发展和进步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然而科学技术的双刃剑对社会发展、环境建设、人的主体性等问题构成的危机也在日益凸显,科技伦理建设在经济技术时代显得愈发重要。在先后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大幅提升之后,英国、德国等国家的发展经历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这一点。拥有高科技的社会可以是发达的、繁荣的、物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但不会必然的就是进步的、文明的、和谐的。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必须加以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英君.东西方道德的转型与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N].人民日报,200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