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信贷结构的原则和建议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完善信贷结构的原则和建议,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完善信贷结构的原则和建议

作者:程凤朝 李莉 庄鹏冲 兰全昌 单位:湖南大学 北京大学 中央汇金公司农行处 中国农业银行信贷管理部

银行信贷结构的合理优化,首先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化。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以刺激性信贷政策对抗经济滑坡,银行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短期内的天量信贷投放给银行业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如房地产泡沫、地方融资平台风险加大等问题。一般来说,新增贷款的风险暴露要延续一两年(吴小玲,2009)。商业银行积极调整信贷结构,有效控制信贷风险,对消除金融危机以来所实行的刺激政策给宏观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具有重大意义。其次,信贷结构的合理优化有利于应对监管政策的变化。随着美欧监管改革法案与“巴塞尔协议III”的落实,国际金融去杠杆化进程不断加快。优化信贷结构,节约经济资本,顺应改革方向,满足监管要求,已然成为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现实选择。最后,银行信贷结构的合理优化有利于应对国内外同业的挑战。加入WTO后,“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即拥有优良客户多的商业银行将赚取超额利润,而收益的增加将使其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应在自身既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把改革发展与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贷款结构,巩固和发展优良客户,以取得在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的总体评价

自从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以来,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先后完成股份制改革并在内地及香港资本市场成功上市,各行法人贷款余额大幅增长。2010年年底工行法人贷款余额为47003.4亿元,是2007年年底的1.6倍;农行法人贷款余额由2008年年初刚刚剥离时的22662亿元扩大到2010年年底的3595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2010年年底中行公司类贷款余额为38950.4亿元,是2005年年底的3.5倍;2010年年底建行公司类贷款余额39768.7亿元,是2007年年底的2倍。同时,各国有银行法人贷款的不良率持续下降,工行该项不良率由2006年年初的3.79%下降到2010年年底的1.08%;农行由2008年年初的4.73%下降到2010年年底的2.38%;中行由2006年年初的4.04%下降到2010年年底的1.1%;建行由2005年年初的3.84%下降到2010年年底的1.14%①。可见,近几年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明显提高,一定程度上受益于信贷资产结构的调整,但信贷资产也存在行业间、区域间分布不合理等问题。

(一)股改以来,信贷结构趋于优化

以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和国家实行投资拉动经济而投放天量信贷为契机,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得到不同程度的优化,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贷款集中于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产业。从行业贷款余额来看,2011年6月末四大商业银行的法人贷款主要集中于六个行业,包括:制造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商业及服务业。如表1所示,工行和农行的贷款集中度相对较高,贷款余额排在前四位的行业在总贷款中占比超过60%。另外,除工行外,制造业贷款占比在其他三行中均居第一位。在四大商业银行贷款中占比较高的行业,不仅是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支撑点,也恰恰是与我国民生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行业,在经济保持高位运行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0年房地产业与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分别为5.56%和4.73%。商业银行在这些行业的贷款集中度与国民经济发展形成共振,二者具有联动共生性,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如果没有四大商业银行信贷的集中投放,GDP维持在8%以上的增长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走完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而中国与他们相比尚存在很大差距,因此,信贷在这些行业的集中投放不仅是为应对金融危机,也是我国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2.贷款向风险相对较小的行业转移。从贷款质量来看,四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逐渐向风险相对较小的行业转移。以农行为例,农行的贷款分布在55个不同行业②。2010年年底,其全部法人贷款不良率为2.38%,其中,27个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低于平均水平,其贷款余额占比为54.68%;我们将2007年年底剥离的各行业贷款还原到2010年年底,其中23个行业的不良率低于平均水平,贷款占比提高到58.66%。对比上述行业,从中挑选出还原前后不良贷款率均低于平均水平(“两低”)的行业共16个。2010年年底这16个行业的贷款余额在全部法人贷款余额中所占比重比还原后高5.44个百分点①,这表明,农行股改以来信贷资产逐渐从风险较高的行业向相对风险较低的行业转移,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3.贷款流向“三农”领域趋势明显。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近几年商业银行加大对“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尤其是农行,充分体现了“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服务宗旨,截至2011年6月底,农行在县域的贷款余额为16684.45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32.2%。县域贷款主要集中于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等中小企业。再如,工行也积极引导信贷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中小企业,2011年6月底工行在批发、零售及住宿的贷款余额比2010年年底大幅增加23.2%,占比提高1.3个百分点。

(二)问题不容忽视,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尽管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信贷结构优化取得很大成效,但通过对年报和分行的调查分析,我们发现各行信贷结构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1.房地产行业贷款规模偏大。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一系列增加信贷投放和贷款优惠的措施,房地产业成为最受益的行业之一。在不断加大信贷投入的同时,还实行优惠的利率政策,使得商业银行对房地产的贷款猛增。表2显示了四大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1年上半年房地产公司类贷款余额及其占比,尽管2009年天量信贷投放使得四大商业银行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在公司类贷款中的占比变化幅度不大,但是2009年工、农、中、建四行对房地产企业贷款余额增加幅度较大,分别比2008年增加21.39%、24.99%、22.71%和12.34%。尽管房地产类贷款是各商业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目前四大商业银行在房地产行业的不良贷款率较低,均低于全行平均不良率水平,但如今在房地产面临空前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商业银行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虽然各方面的压力测试表明房价下跌对商业银行带来的风险不大,但商业银行过度依赖房地产信贷的发展模式不仅加大了房地产调控保持长期性和连贯性的难度,而且对银行自身来说,长期内的系统性风险也难以避免。#p#分页标题#e#

2.地市、县及以下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偏大。所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国债等资产,成立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如地方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大多以土地进行抵押,因此,统计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部分属于房地产贷款。2009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举债融资规模迅速膨胀。据统计,2009年在新增贷款9.5万亿元中,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贷款总量就达3.8万亿元,其中县(市)级融资平台占到75%。截至2011年6月底,工、农、中、建四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分别为9310亿元、5301亿元、5315亿元、5800亿元,四行的此类贷款不良率均在1%左右,低于各行平均不良率水平。虽然目前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不良率很低,各行现金流全部覆盖和基本覆盖的贷款占比均在90%以上,但是由于地市、县级及以下平台贷款规模偏大,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愈演愈烈的环境下,“限购”政策已经蔓延到二三线城市,土地“招拍挂”价格将受较大影响,长期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不断积聚。虽然,短期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大规模违约或不良率急剧上升的可能性很小,但中长期内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仍可能面临较大风险,这取决于宏观经济形势、经济周期、土地供求关系、地方财政偿债能力等因素的变化。

3.部分风险较高行业的贷款占比仍然偏高。四大商业银行在一些高耗能、高风险领域的贷款规模占比相对较高,如高铁、钢铁、火电等行业。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规划是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自此高铁建设进程不断加快,2008年我国又进一步拓展了高铁运行专线的规划里程。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最快、运营里程最长、系统技术最全面的国家,而且商业银行也对高铁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信贷支持,2010年铁道部新增贷款4500亿元,其在国内贷款总额达1.25万亿元。2011年四大商业银行对铁道部的贷款日益逼近对单一客户授信集中度上限(15%)的监管目标①,2011年6月末,农行和中行对铁道部的贷款余额分别为700亿元和807亿元,其中超过一半的贷款用于高铁建设和营运。但是,高铁超前的发展速度使铁路线路之间存在重复建设,部分高铁线路上座率偏低,加之高额的建设成本使得高铁运营亏损,铁路系统的偿债能力日显不足,贷款风险不断积聚。目前,高铁项目贷款大多是信用贷款,而且贷款期限一般长达20年。尽管当前贷款不良率很低,但随着高铁建设负面问题不断浮出水面,不排除未来高铁建设资金紧张而停建或高铁运营亏损而停运所带来的偿还贷款风险。我们预判,贷款到期日,就是不良资产显现时。另外,我们认为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地区才适宜修建高铁:一是两个中心城市的高铁里程在250~500公里之间(特大城市除外);二是高铁沿线经过的城市人口稠密,且人均GDP较高,可以承受高铁比较昂贵的票价;三是具备较高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基础,能够保证高速轮轨的施工、运行与维修需要。因此,满足以上条件的高铁建设项目的贷款才适宜发放。钢铁行业是另一高耗能但贷款规模偏高的行业。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发展,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6.27亿吨,占世界产量的44.3%。但是,我国钢铁企业面临“两高一低”的困境,即高成本、高能耗、低利润,粗钢产能严重过剩,粗钢净出口约占总产量的10%,而原材料铁矿石60%以上依赖进口,因此贷款风险较大,而钢铁行业恰恰又是商业银行授信规模较大的行业②。截至2011年6月底,工行对钢铁企业的贷款余额为956.84亿元,在制造业贷款总额中占近10%。据了解,半年报中没披露钢铁企业贷款数据的其他三大行该项贷款在制造业贷款中的占比也在10%~15%。2010年钢铁行业的销售净利润率仅为2.91%③,如果市场需求稍有变化,全行业微利或亏损不可避免,届时贷款风险会充分暴露。四大商业银行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的贷款占比也较高,其中火力发电的贷款规模偏高。电力是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目前中国仍以火力发电为主,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78.9%,因此,四大行在电力供应方面的贷款也以火电贷款为主。火电属于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原料以煤为主,2010年我国煤炭开采量32亿吨,其中80%的煤炭用于火力发电④,而且煤炭资源集中在西部地区,而发电站大多位于少煤的东部,西煤东运造成巨大的运输压力。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会限制一些高耗能、高污染领域的发展,减少对煤炭、火电的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在火电、煤炭领域的信贷投放也面临企业被淘汰而形成不良贷款的风险。

4.部分地区贷款规模与金融生态环境失衡。从2005年起,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所针对30个省市和100多个城市的金融生态构建了评价体系并系统地进行年度测评和分析,他们主要是根据地方政府治理①、地区经济基础②、地区金融发展③、制度及诚信文化④四方面指标对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刘煜辉、陈晓升,2011)。从四大商业银行在各区域的贷款分布来看,部分金融生态较好地区的贷款规模偏低,而部分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地区的贷款规模反而偏高。在30个已有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果的省区中,2010年四大行在金融生态环境评分位于后10位的地区贷款集中度在40%~50%,这些地区的贷款风险显然较大,经济一旦下行,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将首当其冲出现贷款的不良。

5.新兴经济增长极地区的贷款投入不均衡。近几年,我国为促进特定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地区国际竞争力,在不同的区域设定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形成产业规模。例如,天津滨海新区已经形成航空航天、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纺和国防等八大产业体系;河北曹妃甸开发区正形成以现代物流、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五大产业为重点的循环经济示范区。但四大商业银行在这些地区的贷款规模却不平衡。据调查统计,工、农、中、建的天津分行在滨海新区的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27.08%、17.37%、31.41%和24.17%;四行在曹妃甸地区的贷款余额占比分别为28.21%、18.52%、31.71%和20.96%。

调整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的建议

信贷结构的调整优化是指通过信贷政策的调整来引导信贷业务的投向结构的变化,实现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再配置,是信贷资源分布和信贷资产不断优化的动态过程。风险和收益是信贷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约束条件,事实上,信贷结构调整优化也就是信贷风险结构、收益结构的调整优化,并使之可持续发展。#p#分页标题#e#

(一)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的原则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首先应明确基本原则,立足于国情和行情,既要体现现实的需要,又要满足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战略需求。

1.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体现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方面,就是要在努力保证商业银行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合理均衡配置资源,有效控制金融风险,参与优化金融生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商业银行应合理开发和利用信贷资源,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处理好发展国民经济和维护金融生态的关系;实现商业银行之间以及商业银行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和谐,保持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随着客户需求内容的增多和层次的提高,不断促使信贷结构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递进。

2.以宏观政策为导向的原则。目前,美、欧、日经济复苏乏力、困难重重,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始终存在。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将坚持相机抉择原则,密切跟踪观察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的动态,随时根据周边经济环境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微调政策,以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商业银行必须通过宏观调控主动调整信贷结构,抵御经济周期的波动,减少信贷经营的周期性、结构性波动风险,保证商业银行的长期稳健增长。

3.围绕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则。“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将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信贷结构的优化调整也应紧密围绕这一总体布局进行,要通过主动优化信贷结构促进经济“转方式、调结构”。一方面,经济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兴产业给信贷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和实现价值的平台;另一方面,作为结构调整微观主体的企业在调整中也向商业银行提出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要求。

4.节约经济资本的原则。坚持节约经济资本的原则就是要求商业银行在强调资本充足的同时,更加注重经营风险,实施更为稳健的经营政策。体现在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方面,就是要求通过计量经济资本对信贷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在既定的经济资本增量内确定业务发展规模,建立经济资本分配和回报的约束机制;通过经济资本全面调整风险对业绩的影响,更加客观准确地衡量银行的各个部门、分行和各项业务创造价值的真实贡献。

5.履行社会责任的原则。我国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商业银行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之一,应发挥其杠杆作用,避免信贷资源过度集中;同时要认识到,企业是由多个相关利益者所构成的“契约联合体”,上市银行的利益相关者不仅仅局限于股东,信贷资源配置必须符合更多“相关者”的利益;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技术和产品领域上升到社会责任以及商业伦理道德层面,信贷结构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判断依据,也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

(二)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的措施

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应当从“源头”入手,综合运用信贷资源配置、经济资本控制等手段,根据风险收益水平,适时调节信贷资源在不同客户、行业、区域的配置机制,支持有效益、有前景的信贷需求,引导形成流动性强、收益结构好,境内外业务、表内外业务、传统与中间业务、信贷与非信贷业务等协同发展的优质高效信贷结构。

1.科学配置信贷资源。所谓科学配置信贷资源是指在综合考虑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资本支撑能力以及国家宏观调控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分配信贷增量,具体包括3个方面:第一,通过控制增量限制信贷总量,研究资本市场发展动态确定信贷资产占比的合适比例。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普遍偏高。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金融脱媒”现象日益突出,商业银行经营的关键在于如何处理好资本约束与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第二,完善信贷资源在商业银行各分行间的配置,优化区域结构。不仅要实现商业银行分行信贷总量占比和当地国民生产总值占比之间的匹配,而且分行信贷类资产经济增加值占比要与信贷总量占比匹配,促进信贷资源向经济效益较高的地区倾斜,更要实现分行信贷总量占比和当地金融生态综合指数之间的匹配,引导信贷资源向风险相对较低的区域(分行)倾斜,把优化配置真正落实到二级分行。第三,按照信贷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优化信贷规模计划、经济资本总量等资源配置模式,逐步由自下而上的倒逼式配置方式向自上而下的主动配置方式转变。

2.通过信贷增量优化带动存量优化。面对存量和增量两个信贷市场,商业银行应通过优化增量带动存量优化,即存量盘活和增量优化一起抓。首先,重视存量贷款的盘活,认真核算结构调整的成本。商业银行应侧重存量贷款的改良和消化,通过收回再贷或适当注入启动资金等形式,重新寻找新的市场。其次,通过良性的外延扩张,实现信贷结构的整体改善。信贷结构调整后支持的对象或项目必须具备市场前景广阔、符合产业政策、能够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等基本条件,以保证实现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最后,重视存量贷款的退出策略。这些策略应主要包括:(1)“软投入”,即在不投入信贷资金的情况下,通过债务重组、拍卖、贷款置换等方式开辟新的退出渠道;(2)“以进为退”,对贷款逾期、企业效益尚可、产品有市场、有足够抵押财产且贷款用于正常经营周转的企业,可再注入新的贷款;(3)“有序退出”,对国家禁止投产或明令禁止的行业及项目,停止发放新的贷款。

3.创新中间业务,带动传统业务的发展。资本需求的增长和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使融资者以更低的成本进行融资成为可能。金融“脱媒”的历史趋势要求商业银行应不断创新发展中间业务以带动传统业务的增长,并获取更多的利润。金融“脱媒”不仅反映了以银行为代表的融资中介与新生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融资产品市场上竞争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二者间的合作关系。各种银行服务实际上已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相互促进,并相互制约,商业银行只有提供高效率的、优质的中间业务服务,想客户所想,开发和实现客户各种潜在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才能同时赢得更多的存贷和结算业务市场。因此,可以利用中间业务服务面广、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特点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进一步改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结构,提高信用卡、自助银行、代销基金等业务收入占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在大项目、大客户和拟上市企业较多的地区,商业银行可积极参与银团贷款、并购贷款,主动提供上市财务顾问服务,进一步做实做大投资银行业务;另外,自我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涉外经济活动迫切需要商业银行能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境内外机构的协同效应,带动传统业务的持续发展。#p#分页标题#e#

4.诊视企业生命周期,依托产业价值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所谓诊视企业生命周期是指商业银行应把企业视做生命机体,而不仅仅是一个组织,从把握全程到注重阶段进行动态的信贷投放。一方面,在制定信贷策略时,商业银行在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充分考察的基础上,确定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以此作为对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依据之一。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贷款需求,应有所区别地制定信贷介入方针。如在成熟期,企业财务状况良好,容易从其他渠道获得融资,信贷退出成本较小;在衰退期,企业或因为某些有利因素进入新的成长周期,应关注企业的发展方向,动态研究企业的财务状况,据此判断其信用状况。依托产业价值链是指商业银行应依据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商之间的利益联结状态,确定信贷投放纵深。一是应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的融资支持,增强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行业主导权。二是鼓励、支持涉足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设备更新,积极有效地为其拓展产业资金融通渠道。三是围绕产业核心企业、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开展供应链融资模式,完善对产业内配套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5.关注金融生态变化,进一步完善信贷政策,明确信贷优先投放区域。地区差异是中国经济最突出的特点,然而,一个地区金融生态状况并不取决于该地区的贫富状况。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某些中西部省份金融生态反倒优于某些东部省份①。有鉴于此,商业银行不应仅仅关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更应重视金融生态的地区差异及其动态变化,据此进一步完善信贷政策和投向。一是实施信贷政策和建设金融生态环境都是为了完善和发展市场,增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培育和铸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运行机制和信贷文化,发挥和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流向金融生态环境优势区域。二是针对近年来中国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农业等基础产业相对薄弱、国有企业改革存在资金瓶颈、中小企业融资难矛盾突出等问题以及扩大内需进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战略要求,引导信贷资金向这些领域适当流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使金融生态环境的多个组成部分得到相对平衡发展。三是信贷政策的制定应通过密切监测货币资金流动趋势,及时防范和疏导不利于经济健康发展的货币资金流动,防止损害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风险发生和蔓延。

6.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把握贷款行业投向。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这些产业或将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或重要产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未来也可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商业银行应根据“十二五”规划调整贷款的行业投向。商业银行的新增信贷资源应更多向“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的产业倾斜;存量贷款逐步从“十二五”规划限制发展的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的行业退出;逐步将贷款向新兴经济增长极、新的规划区域内的产业进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