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农村经济拓展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少数民族农村经济拓展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少数民族农村经济拓展思索

本文作者:龙远蔚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室

畲族是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80年代以来,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迅猛发展,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大大地优于我国内陆或中西部地区。因此,在相同的时期内,东南部沿海地区所经历的社会经济变革要比中西部地区深刻得多。作为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畲族的发展变化及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无疑对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福安市是我国畲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地区。相对于全国来说,福安市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但就福建省而言,福安市则属于全省比较落后的闽东地区;而福安市的畲族与我国南方的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主要分布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差的山区。可以说,福安市畲族的发展状况大体上是我国畲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畲族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

福安市的畲族主要分布在乡村,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征。“大分散”即全市19个乡镇的429个行政村有畲族人口分布,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6%;“小聚居”是指畲族主要集中聚居在721个自然村,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34.2%。因此,可以说畲族经济基本上是一种乡村经济。进入90年代后,福安畲族乡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年均增长速度由1990年以前的几个百分点提高到10个以上百分点,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同步。以康厝畲族乡为例:该乡1983—1990年的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69%,而1991—1996年则达到12.84%,年均递增速度提高了3.77倍;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则超过了30%,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乡村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根据福安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康厝、穆云、坂中三个畲族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90年的605元、566元、644元提高到1996年的1600元、1780元和2013元,增长了1.64—2.13倍。不可否认,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畲族乡村经济与全市的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经过实地考察畲族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我们认为畲族经济社会有如下几个特征。

1•畲族村基本上无工业。福安畲族以“大分散”的方式聚居在各自然村(或行政村),除个别村外,畲族自然村基本上都分布在山区,地理环境较差,缺乏办工业的基础条件,故畲族村基本上无工业。尽管福安市政府在坂中畲族乡设立了工业区,建立了穆阳民族经济开发区和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但都与畲族村经济的关联度不大。甚至以铁湖畲族村命名、在该村地盘开办的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其开发区的工业亦与铁湖村经济没有任何关系,村委会不参与开发区的管理,不享受开发区的利润分成,也没有一名铁湖村居民在开发区的工厂就业。1996年铁湖村经济总收入的81.72%依然来自农业,这个比率是相当高的。三个畲族乡虽然也有一些工业,但基本上都是乡政府及其周围村庄的私人或村集体开办的,与山区的畲族村没有什么关系。

2•畲族村居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福安畲族乡村普遍重视粮食生产,并且不断地强化粮食的基础地位,始终坚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前提的原则。与农村改革之初相比,一般畲族乡村的粮食种植面积都没有减少。如康厝畲族乡1996年的粮食种植面积达39,800亩,比1983年增加了12.79%;粮食种植面积占全乡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3.49%,仅比1983年减少了4.66个百分点。这个比例在我国南方农村来说是相当高的。作为“小康明星村”的铁湖畲族村,1996年粮食种植面积也占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1.06%。随着杂优水稻等优良品种的广泛使用,粮食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而且还有了比较牢固的基础。目前,畲族乡村居民的人均口粮大多数都在300—400公斤之间,少的也在250公斤以上,吃饭已不成为问题。1997年粮食大丰收后,福安市的粮食市场价格比国家的定购粮收购价低15%(50公斤稻谷约低10元)左右,政府粮食收购部门反而要按合同定购粮的数量每50公斤稻谷向农户返回10元钱,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绝大多数畲族村居民的穿着也比较好,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其穿着与都市的同龄人没有什么区别。但畲族居民的住房条件还普遍较差。

3•农业生产比较落后,仍处在自给阶段。畲族村基本上都处在山区,农田以山垅田、梯田为主,且狭小而分散,大块的水田不过一分,小块水田仅一张桌面般大小,所以绝大多数农田都无法使用机械或畜耕,只能靠手工劳动,甚至像犁田、耙田这样的农活也要用田锄完成。收割、打谷也基本上沿袭历史上的传统方法。据福安市民委1991年4月对25个畲族行政村的调查,这25个行政村仅有4台手扶拖拉机,①而且这几台手扶拖拉机主要是用于运输,不是用于田间耕作。因此畲族村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与50年代相比没有什么变化。推动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手段是靠良种的推广、水利条件的改善、化肥的广泛使用和农民植保技术的提高。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耕技术,其生产也必然是自给型的。手工劳动也使得农业耕作粗放。例如,许多畲族村只种植单季稻,而且水稻收割后很少种植冬季作物,一般都是用水泡田,以便第二年锄田、耙田时方便些。若不泡田,第二年锄田、耙田都很麻烦。但这就降低了农田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与周围的汉族聚居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例如,在铁湖行政村的4个自然村中,畲族聚居的铁湖、满洋、岩角亭3个自然村冬季都是用水泡田,农田都是空闲的;而汉族聚居的高坂村则在冬季空闲的稻田里种植蔬菜、搭暖棚种植花卉,一片忙碌。畜牧业生产亦然。作为农户家庭收入重要来源的生猪和家禽饲养,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包括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从90年代初已开始根据生猪和家禽的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期,广泛地使用各种不同的专用饲料,从而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克服了环境和资源的约束,通过规模化生产增加了家庭收入。然而,在福安市的畲族村,则基本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直接用稻谷喂鸡鸭,将番薯藤切碎混合米糠或粮食经熬煮后喂猪等,在观念上还未能摆脱“买饲料要花钱,番薯藤是自己种的,不用花钱”的习惯思维,结果依然是每个畲族农家都养几只至十几只鸡鸭,养一两头猪,与十几年前的家庭经营没有什么区别。在福安的畲族村,畜牧业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都较低,如铁湖村畜牧业收入仅占农业总收入的6.39%,凤洋村占17.85%,康厝畲族乡占17.24%,而我国南方农村一般都占25%以上。除了虎头、溪塔等个别畲族村外,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也基本上是零星、分散的,远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而没有规模化,也就没有农业的产业化,也就难以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p#分页标题#e#

4•外出打工已成为畲族村中青年的主要经济活动。在福安畲族村的绝大多数家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几乎都要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已成为畲族村的一种普遍现象。打工者外出打工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大体上是春耕农忙结束之后即外出,但也有常年在外打工的。康厝畲族乡的凤洋村,全村共有351名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者多达200人左右,农闲时全村80%的劳动力均外出打工。其他畲族村也大体如此。除了凤洋、和安等少数几个畲族村的打工者有建筑等方面的一技之长外,绝大多数畲族中青年都是外出做无技术的小工。按照福安市的行情,无技术的小工不包食宿一天可挣20余元,有技术当师傅的一天可挣30—40元。有无技术对打工的地点有很大的影响:无技术者一般都在福安市区或本地乡镇打工,铁湖、满洋和岩角亭等畲族自然村的居民即是如此,通常都是白天到福安市区打工,为节省住宿费用,晚上回村里住;有技术者打工的范围则广阔得多,如凤洋村的打工者,在福建省各地和邻近省市的浙江、上海,远至广西、四川,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中青年外出打工对畲族乡村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是审美观、婚姻观等生活态度的变化。由于打工者主要是在城市打工,城市居民的审美观及生活方式无不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在服饰方面,如今即使是在最偏僻的畲族山村,年龄35岁以下的居民及少年儿童的穿着与大都市的同龄人也没有什么区别———深秋时节,山村里男青年身着夹克或西服,脚穿皮鞋或旅游鞋;女青年身着紧身衣、短裙、连裤袜,脚穿旅游鞋或高跟鞋的比比皆是,把城市文明融入了山村的生活。打工的生涯也使青年人的视野更加宽阔,从而更加强调婚姻自主,择偶的范围也更加宽广。凤洋村的打工者甚至将他们娶的四川、广西媳妇带回了山村。其次是年轻人已不愿干农活。年轻人不愿意干农活的现象非常普遍,道理也很简单,用畲族村居民的话说:“打两三天工就能挣回一担稻谷”。对于习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来说,靠种田生产一担稻谷显然太费时、费事、费力,有些畲族村的居民甚至把承包田租给别人种,自己则外出打工。有些30岁左右的山村居民虽然帮助家里干农活,但也不太尽心尽力,一心惦记着忙完农活外出打工挣钱。另一方面,从畲族山村衣着入时的男女青年的情况看,即使在家闲着也不愿意干农活,甚至把家务活也交给了老年人。实际上,他们的衣着打扮已不适合做砍柴、挑水之类的家务劳动。由于外出打工挣的钱多,老年人对年轻人不做家务和不下地劳动也没有什么怨言。依靠老年人干农活,其农业的技术进步必是缓慢的,其生产方式也必是粗放的,这似乎形成了一种循环。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回落,投资增长速度趋缓,房地产市场由于积压严重而呈现不景气状态。在这种大环境下,外出打工者找工作的机会大大减少。根据我们在一些畲族村的调查,无技术的打工者连续几天、十几天找不到活干是很平常的事情,运气好的每月最多能干20余天,运气差的每月只能干两三天,一般的能干十几天。按照每年外出打工6个月的时间计算,打工的收入仍然大大高于务农的收入。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福安畲族乡村的经济大体上处在“种田吃饭、打工挣钱”的状态。由于耕作粗放,农业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又由于打工者普遍无技术,找工作不容易且机会不多,因此靠打工也谈不上过富裕的生活。在我们调查的畲族村当中,还没有发现特别富裕的人家。当然,倘若家中无病残者或不缺乏劳动力(如孤寡老人家庭),也不会太贫困,至少吃饭穿衣不成问题。而由于支撑这种经济模式的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其进一步的发展也很不容易。

二、畲族乡村经济发展的潜力

“种田吃饭、打工挣钱”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基础是传统农业已无法容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畲族乡村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从加强农业生产和提高打工者素质入手,为提高农业产出和为打工者创造有利的条件。也就是说,把“双层蛋糕”的上下两层都做大。我们认为,福安畲族乡村经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资源丰富,开发的潜力大。福安市山多临海,气候条件优越,农业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就分布在山区的畲族乡村来说,无论是山林土地资源还是物种资源都非常丰富,用材林、经济林、竹类、水果和茶叶等均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是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罢了。在我们调查的一些畲族乡村,林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都很低,如1996年康厝畲族乡林业收入仅占农业总收入的9.61%,该乡畲族聚居的凤洋村占7.74%,铁湖村仅占4.77%。水果、茶叶等在农业收入中的比例更是微不足道,但这些恰恰说明山区资源开发还有很大潜力。近几年来,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呈回落态势,对农业精耕细作和农业的综合开发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尤其是茶叶、水果和稻谷价格的下跌,已直接影响了畲族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造成畲族乡村荒废的茶园面积增加,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衰减,砍果树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应该认识到,与大量的人口相比,我国的农业资源是相当有限的,由这一基本国情所决定,农产品的价格将呈现出长期稳定向上攀升的趋势。因此,绝不能因为农产品价格的暂时回落而放弃农业综合开发。

2•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发展加工业。福安畲族乡村开发潜力最大的是花岗岩资源。近几年来,畲族乡村花岗岩的开采与加工业迅速崛起,其中以康厝畲族乡的发展速度最快,如果能有效地控制污染,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1997年,康厝畲族乡的石材加工企业已达28家,而且赢利情况都不错,与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亏损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根据我们对单台电锯的调查测算,开办一个单台电锯的石材加工厂只需十几万元投资,毛利率约为30%(未扣除设备损耗),获利是比较丰厚的。在穆云畲族乡发现的火山气泡流纹岩,蕴藏量极为丰富,可加工成高档建筑装饰材料,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畲族村居民直接参与开采或加工提供了可能,至少也可为其打工提供更多的机会。

3•畲族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两年,福安市党委和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通过政府各部门与各行政村挂钩扶持、增加资金投入等措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使全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福安市统计局和市民委提供的数据,到1996年底,全市尚有111个行政村不通汽车,227个行政村不通电话,分别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4.80%和50.78%;在畲族人口占60%以上的78个畲族行政村中,尚未通车的行政村22个,不通电或简易拉电的行政村41个,不通电话的行政村71个,收不到三套或三套以上电视节目的行政村75个,分别占78个畲族行政村总数的28.21%、52.56%、91.03%和96.15%。然而,仅仅过了7个月,即至1997年7月底,全市所有的行政村都实现了通电和通电话,电视信号覆盖率也达到100%(均能收看三套以上的电视节目),90%以上的畲族行政村都通了简易公路。其建设速度是相当惊人的。至1997年11月,所有的畲族行政村都实现了通车。畲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无疑将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在我们调查的畲族村中,1997年3月通车的凤洋村,已出现了两户运输专业户;1997年6月通车的满洋村已出现了全村第一户运输专业户。这两个原来闭塞的山村通车后,村中的小商店迅速配备了冰柜,使山村的居民也吃上了冰淇淋,还可以随时买到鱼肉;居民们外出也更加方便,生产经营的渠道也明显拓宽。#p#分页标题#e#

4•“造福工程”的实施,为畲族乡村居民发展经济创造了新的条件。从1994年起,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的部署,福安市政府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山村居民实施异地搬迁的“造福工程”。搬迁形式有整个行政村、自然村的迁移,也有若干户山村居民的搬迁,政府对搬迁居民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从1994—1996年底,全市的畲族村就有662户、3318人实行了搬迁,1997年这一工程仍在加速实施。这是一项巨大的、名符其实的造福工程。在历史上,畲族可以说是一个迁移的民族。但畲族的迁移历史都是从一个地区的山上迁移到另一地区的山上,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山。而“造福工程”则是将一些畲族居民搬下山,这就为这些原来的山区居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搬迁的畲族居民不仅仅是在条件更优越的地方建立村庄或家园,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如新的地方有路、有电等),更重要的是其观念的变化。我们在康厝畲族乡东山村调查时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东山村包括3个自然村,因山体滑坡,属于整个行政村的搬迁。当我们问及搬迁有哪些好处时,一位村干部的回答使我们感到十分意外。这位村干部没有罗列新的村庄地势平坦、有路、有电、不用每天爬山等好处,而是仅仅强调两点:一是人变得勤快了;二是人的精神面貌好了。因为在原来的山村,辛苦一年种的粮食仍不够吃,再勤快也没有用,人也就逐渐变懒了;搬迁以后,不仅在原来的山里种单季稻,还在山下的村庄周围租地种菜、租田种水稻,有了奔头,人也变得勤快了,精神面貌也好了。村民们租的水田种的都是双季稻,有的村民还养了成群的鸡鸭,也有的到建筑公司等单位打工。原来的山村居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东山村居民目前的要求更高了,认为村里的简易公路不好,要改建;村民用水不方便,应当安装自来水;村里的污水排放问题要解决,等等。这些要求是那些未搬迁的畲族村居民从未考虑过的,是重大的进步。具有了新观念的畲族村居民,也具有更大的发展经济的潜力。

5•福建省的经济实力使加快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福建省是我国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省份,改革开放的程度较高,经济实力较强。因此,福建省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是我国许多内陆省区所不及的。例如,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力量解决偏僻山区农村的通路、通电、通电话问题;向每户无电视机的农户提供100元补贴让其购买电视机;乡财政年收入不足50万元的一次性补足50万元,村财政年收入不足3万元的一次性补足3万元;实施大规模搬迁移民的“造福工程”,等等。如此大的扶持力度是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难以想象的。福建省的畲族只有30多万人,对于一个经济强省来说,扶持其发展应当不成问题。此外,福建省制定的发展规划对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在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发展规划中,以求实的态度,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分析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发展规划中所确立的支柱产业,根据福建省山多及海域辽阔的特征,提出大念“山海经”,把发展“林”、“海”产业列为全省支柱产业的组成部分,避免了与其他省、市、自治区产业雷同(如十几个省都将汽车、化工、机械列为支柱产业)而可能造成的过度竞争。福安市就像是福建省的一个缩影,同样是山多靠海,将“林”、“海”作为支柱产业符合福安市的实际情况,其中将林业作为支柱产业更是有利于带动畲族乡村山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以上的分析表明,无论是畲族乡村的内部条件还是外部环境,都支持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

三、迈向21世纪的畲族乡村经济

畲族乡村目前形成的“种田吃饭、打工挣钱”格局,是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由于土地与人力资源的矛盾,以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这两个基本矛盾的长期存在,目前这种“种田吃饭、打工挣钱”的基本格局仍将延续下去。实际上,在我国的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例如闽南地区、珠江三角洲、苏南和浙江的一些农村,我们也能在其经济结构中发现这种模式的影子。但其根本的区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建立的是一种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的技术含量较高,只需很少劳动力就能实现原来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的农业产出;发达的乡镇企业不仅能完全吸纳本地乡村的离土农民,而且还吸纳了全国各地的打工者;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农业只占其经济收入的很少部分。然而,受地理环境、劳动力素质等条件的约束,畲族乡村向这种模式过渡的可能性极小,甚至是不可能。但是,经过畲族乡村居民的自身努力和各级政府的扶持,充分发挥各种潜力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是能够将“种田吃饭、打工挣钱”模式提升为“种田除了吃饭也能挣钱、打工能挣更多的钱”这么一种新模式的。建立以上的新模式,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实行农业(大农业)的精耕细作。畲族乡村目前所形成的经济模式,是以粗放的农业耕作为基础的,因此改变粗放的耕作方式是充分发挥其资源潜力的基础,也是畲族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农业的精耕细作,畲族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实际上,福安畲族乡村中个别比较富裕的畲族村和一些比较富裕的畲族农户,也基本上都是由于其实行了较精细的农业耕作。例如穆云畲族乡畲族聚居的溪塔村,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并不特别好,只是村民的耕作比其他畲族村精细得多,该村凡是能利用的地方都精心地种上了各种作物或果树,就连小溪两岸的乱石滩都精心地种上了葡萄(在小溪的上面搭起支架,让葡萄藤在小溪上面的支架上生长),可谓是充分利用土地和充分利用土地空间的创举。能做到如此精耕细作的畲族农民没有不富裕的道理。溪塔村居民因规模化地发展水蜜桃等水果生产而成为福安市最富裕的畲族村之一。依靠农业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外出打工者也就自然减少,溪塔村也因此成为福安市外出打工者最少的畲族村之一。在一些畲族村,比较富裕的居民固然很少,但其大体上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技术或者是家庭中有人在建筑公司当工头或老板的人家;另一类就是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耕作比较精细的居民。坂中畲族乡和安村的一户钟姓农家,是全村极少的依靠种植和养殖业过得比较殷实的人家,这户居民所做的只是养了5头猪,比本村一般居民家庭多了一倍;每年收割完水稻后就翻地种菜,然后将蔬菜挑到城里卖,而村里其他几十户居民承包的水田基本上都是空闲的,收入差别也就由此产生了。从上述的个别例子来看,畲族乡村的农业是能够实现精耕细作的。#p#分页标题#e#

2•加强科技推广和普及,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近几年来,福安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粮食、茶叶、绿竹、水果、水产、食用菌等几大主导产业,建成了五大粮食高产区和八大高优农业综合开发区,其中赛江两岸万亩巨峰葡萄、百里绿竹长廊、穆阳水蜜桃、潭头芙蓉李等均闻名遐迩,有20多种农副产品的产量已居全省前列。畲族乡村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也已列入发展规划:沿海畲族村广泛种植晚熟荔枝、龙眼等名优水果,重点发展海水滩涂养殖业;山区突出发展茶叶,尤其是明前茶和高档优质茶叶;毗邻城区集镇的畲族村主要发展蔬菜;沿溪、沿河、沿路的畲族村大面积种植绿竹。从而初步形成“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畲族乡村经济发展格局。但是,做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仅是完成了第一步。农业产业化所包含的种、养、加工、储运和销售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生产的规模化。没有生产的规模化,农业的产业化也就无从谈起。生产的规模化不是分散的农户简单生产量的叠加,而是注入科技因素后由于效益提高所引起的量的扩大,是农业科技进步形成的生产规模化。实际上,在整个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以及科技服务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福建省及福安市成功地推广食用菌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向广大农民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实际上就是一个科技推广的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菌种的生产(向农户提供菌种)、向农户提供技术帮助的咨询服务体系以及食用菌加工企业的建立等,很快地形成了食用菌生产的产业化。这项从无到有的产业使福建省很快就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而食用菌生产也成为福安市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其生产遍布全市所有农村,成为福安市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因此,无论是畲族乡村农业的精耕细作还是推进农业的产业化,都应当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入手。据我们的调查,这些工作目前也是畲族乡村最薄弱的。在面向21世纪的时候,在畲族乡村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

3•建立劳务输出的中介服务机构,为畲族乡村青年开展技术培训。应当认识到,外出打工者的大量出现是畲族乡村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客观反映,创造条件提高打工者的收入与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是促进畲族乡村经济发展的两个方面,亦即村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畲族乡村的外出打工基本上完全处于自发状态,打工者找工作主要是依靠亲友和自己碰运气,找到工作的概率不高,既耽搁了时间又影响了收入。福安市毕竟是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如果政府能建立劳务输出的服务机构,适当地组织劳务输出,这无论对增加打工者的收入还是对促进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此外,应重视为畲族乡村青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从根本上改变打工者普遍无技术的现状。打工者无技术不仅找工作困难,而且收入也低。我们在畲族村“打工族”的调查中感受到,这些打工者都有学习一两门技术的愿望,只是苦于无处学或因为学费高昂望而兴叹。因此,很有必要由各级政府出面,为畲族村青年开展一些收费较低的职业技术培训活动。劳动者从无技术到有技术,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还包括了观念的变化与更新,使之成为一名全新的劳动者。这样的劳动者对推动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大的能动性。

4•采取政策措施,加快穆阳的城镇化进程。穆阳周边是畲族村比较集中的地区,也是穆云畲族乡、康厝畲族乡和穆阳镇的政府所在地。其环境优美,有河流经过,交通条件便利,历史上也是福安重要的商贸集散地。为协调两乡一镇社会经济的发展,1992年福安市设立了穆阳民族经济开发区。经过5年的发展,穆阳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两乡一镇的桂林、苏堤、康厝、苏坂、邮亭等村的城镇化进程正在加快,这些村庄已经与穆阳镇连为一体,许多居民也从事与城镇居民同样的非农产业活动,仅桂林村的茶叶加工企业就有近30家。同时,穆阳还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交易市场,茶叶的日交易量最多时曾达到1000多担,现今也有二三百担。此外,近几年两乡一镇兴起的石材加工业,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随着穆云畲族乡的火山气泡流纹岩资源的开发,也极有可能使穆阳成为石材加工和石材商贸中心。总之,穆阳已基本具备了形成一个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穆阳在未来极有可能形成约有5万人口的小城市。然而,穆阳的行政管理目前却处于分散状况。穆阳民族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实际上就是穆阳镇政府,这就形成了同级的两乡一镇的政府同在一地的格局,由于各个政府均有自己的发展规划或打算,都按照自己的意图行事,这就使穆阳的发展处于无序的分散状态。这是不利于城市化建设的。为此,很有必要在两乡一镇的政府之上再建立一级政府机构,或者扩大开发区管委会的职能,以协调穆阳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穆阳的城镇化进程,争取在21世纪最初的几年把穆阳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具有民族特色和具有较强经济辐射功能的小城市。穆阳的城市化进程对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无疑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福安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所处的大环境也支持其进一步发展。目前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在许多方面已优于我国其他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即将跨入21世纪之际,畲族乡村经济也将结束徘徊而向上突破,真正地实现小康。同时,作为处在我国大陆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变化,包括其发展轨迹,也都将对我国内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