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经济及职教多元化发展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惠圣 孙艳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乡村一直是安徽改革的培养基地,安徽的社会转型最早是从乡村开始的。20世纪70年代末,安徽乡村率先进行了经济改革,普遍推行了土地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客观上引导农民走出传统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农业的战略选择上寻求新的突破。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乡村经济停滞不前,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成为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城乡差距的扩大,导致乡村剩余人口转移到城市,过剩劳动力压力得以缓解但矛盾并未根除。其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未能适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入手,探讨职业教育与安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安徽乡村经济社会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后,安徽乡村创造了家庭承包、乡镇企业、进城务工等新生事物,推进了乡村的发展与进步,乡村基本摆脱了贫困,总体实现了小康。2008年GDP达到8874.17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16.0%、46.6%和37.4%。尽管安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尚未根本改变,收入差距较大,进入新阶段又面临知识经济化的挑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改进,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乡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产业化进程受阻
2008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为12990.4元;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1%,乡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202.5元,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4.3%。安徽省经济发展存在着农业产业化组织规模实力不强、产业链较短、整体竞争力较弱、缺乏有特色的农业科技人员和有特色的农作物高产示范基地、产业化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利益机制不健全、外部限制因素较多等问题。面对农产品进口逐步扩增,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流通渠道越来越宽,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有了新发展,产业化经营要解决的矛盾也有新变化。
(二)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不高,成为乡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在安徽乡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仅仅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只占3.47%,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仅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竟然高达76.4%。在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30~40名,安徽仅有5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并且由于科研经费不足,科技体制不合理等原因,还有相当比例的农业科技人员处于闲置和流失状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差,安徽农业科技转化率仅仅有30%~40%,仅仅占发达国家的一半[1]。乡村现代化的实质是科学化,根本是农民现代化,但农民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低下亟需提高,教育着眼点在于提高综合素质,特别是创造力,开发创造潜能是教育的突破口,否则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安徽农业和乡村经济现代化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三)城乡差距扩大,城镇化问题突出
根据人口—劳动力周期效应,“十一五”时期安徽城乡每年净增劳动年龄人口60万左右,加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现有城镇的失业人员,每年需要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00万。乡村承载的人口太多,人均占有可利用资源太少,人与自然的矛盾突出且人均生活水平低下,乡村内部分化日益加剧,乡村地区之间的发展越来越不平衡等种种因素导致大量农民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转移到城市高生产率的工业和第三产业,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民工潮”。安徽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换代阶段,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并转为城镇居民,直接从事农业的人口减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城镇化进程。但城镇化道路出现一定程度的畸形,劳动力过度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城市资源过度开发和使用,不利于城镇化,且缺乏技术的农民工只能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与劳动力市场脱节,游离于城镇边缘,又出现“民工荒”。乡村社会存在的各种失衡、失调、失范和失落现象,随时可能导致矛盾的冲突,最终影响乡村城镇化进程。上述现象究其原因皆与职业教育有关,正因为职业技术教育不能很好地适应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才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发生。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沟通的桥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财富的重要媒介,是实现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其规模和水平将直接影响安徽劳动者的素质,进而决定乡村经济效益的发展速度,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乡村职业教育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安徽乡村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2008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654所,招生37.6万人,在校生90.8万人,高等职业院校61所,招生14.5万人,在校生37.0万人。近年来,全省职业院校为社会输送了100多万名技能型人才,培训了500余万名城乡劳动者[2],为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安徽省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方面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薄弱,教育体制机制创新乏力,难以保障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优质职教资源短缺,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逐步建立起庞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整个社会投入的资源十分巨大。然而,职教的大发展并未带来预期的实效,反而产生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原以为职校是那些“升学无望”学生的理想去处,职校的课程将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热情,职校生因拥有专业技能会比普通学校的毕业生更易就业,发展农村职教是落实科技兴农战略的根本途径,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职业教育在农村应有旺盛的需求,农村职教应有广阔的发展天地,而事实却恰恰相反。我国的主流文化教育思想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劳心与劳力分途,且“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二元结构给人们留下的观念是:就业就是获得一个正式的岗位,是获得身份的变化而非获得一定岗位的劳动能力。因此,取消了就业劳动指标和包分配之后,曾为人们孜孜以求的职业中专、技术学校也就是去了吸引力,职业学校的二流教育地位使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竞争也处于劣势,所以职业教育的滑坡萎缩势在必然。#p#分页标题#e#
提到乡村,人们往往不自觉地与贫穷落后相联系,因为人均国民收入增长最慢的是农民,经济结构调整最缓慢、最不合理的是乡村,由于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现代化刚刚起步,对人才素质要求不高,对职业教育需求不旺。因此,乡村职业教育由于没有形成强烈的个人需求动力和社会需求动力,导致生源不旺、经费难筹。单靠国家拨款,乡村地区财政拮据拿不出钱,靠受教育者交,农民人均收入少,农产品价格偏低,承受力也有限,因此乡村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矛盾突出,乡村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轨。乡村职业教育师资数量严重不足、业务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培养途径不畅是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中等职业教育表现更为严重。2008年安徽省中职学校生师比为38.7∶1,远远高于普通高中(22.7∶1),更高于全省普通高校(17.67∶1)[3],排位在全国非常靠后。按教育体制改革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应占高中在校生的50%以上,而普通教育的师资培训机构星罗棋布,培养专业职教师资的师范院校却寥若晨星。据安徽统计年鉴显示2007年职业学校在校生数87041人,教职工数为5601人,2008在校学生数101131万人,教职工数仅增416人[4],职教师资短缺,滥竽充数势在必然。许多职业院校办学方向不明,并没有为当地乡村脱贫致富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反而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负担。《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而许多学校在“普教中渗透职教因素”的改革口号下参与了追求升学率的普通中学队伍,强调职业教育重点在于规模扩张而忽视教育质量的提高,课程重点在于学科本位而忽视能力本位,教学重理论传播忽视实际应用,学生眼高手低,理论与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且教师工资不能保障,政策性补贴不能到位,教师队伍的流失十分突出,整个乡村职业教育资源缺失严重。
三、安徽乡村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对策思考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乡村职业教育与城市职业教育相比,其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要缩小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有效转移乡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业产业化、乡村城镇化、现代化,探讨符合乡村职业教育规律的职教模式的任务艰巨而紧迫。
(一)加强宏观调控和统筹,建立和完善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体系,为乡村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政府要加强城乡劳动力流动和开发利用的统筹调控,城乡并举,采取灵活可行的政策措施,有效引导乡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笔者认为政府应该统筹全局、协调发展,依据安徽职业教育大省建设规划,制定完整切实而又富有前瞻性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规划,确定符合安徽实际的科学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乡村职业教育要为乡村现代化服务就主要是建立起由地市级政府统筹有力、较完善的连接初、中、高级乡村职业教育网络体系,形成以乡村高职、农业中专、地市职教中心为龙头,乡村职中、农广校、县电教中心、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骨干,以村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职教体系。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应是责任明确、互为补充、分工合理、运行有效、城乡一体的乡村职业教育网络系统。同时,政府应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有效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乡村的根本出路在科技教育,实行农科教结合,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规模效益。实施就业资格准入制度,科学运作和规范教育、就业市场,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范上能够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建设需要,利用自己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人才。依托农村职业教育规划,形成互促共兴局面,从而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
(二)转变观念,端正办学方向,明确新型农民的培养目标
教育观念的改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要使乡村经济走出低谷,必须以科技兴农。科技兴农是改变乡村贫困落后的基本国策,而科技发展和应用的重要任务则落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上。乡村职业教育为乡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方向不能变,以直接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直接为产业部门输送各类劳动力为根本宗旨,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真正做到在办学中服务,在服务中办学,实现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培训的双轨运行。同时,由于职业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社会发展需求是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动力和保证。因此,应坚持“开门办学”、“开发办学”、“开放办学”的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开门办学”可以寻求乡村职业教育的有为之路,职业学校应根据市场变化,面向企业需求设专业,突出特色办专业。引导规范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举办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培养各类人才。“开发办学”可以夯实乡村职业教育生存之路,一是开发新产业,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二是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发展。“开放办学”则可以拓展乡村职业教育发展之路,通过与发达地区或国外同类学校建立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切实促进本身的发展。乡村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多元性和任务的多重性,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教学形式和培训形式,真正把乡村职业教育做实、做大、做活[4]。
(三)实施农民素质教育,为乡村现代化服务,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乡村职业教育应紧紧围绕乡村现代化进行建设,培养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现代化需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新型农民,即培养乡村经济发展的后继者,使乡村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和劳动力转移开发的基地。笔者认为,乡村职业教育必须围绕乡村现代化进行专业建设,对学科专业进行及时的调整和优化,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口径,拓展专业的内涵和扩大专业的外延,改革专业定向模式。乡村职业学校要把实习基地建设成教学基地、生产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使其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和学校的窗口,最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乡村职业教育除能够提高办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外,还应组织力量加强对现有乡村剩余劳动力和农业从业劳动者的培养和提高,应控制流动的规模,以就近转移为主。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教育培训中心要加强乡村居民转岗转移及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开展分层次培训。农业高校具有科技、信息、人才资源优势,是农业教育体系中的龙头;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是当前安徽农业职业教育的主体,农业职业教育应担负起实现乡村“三化”的重任,一是对在乡知识青年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高中毕业生的实用技术培训,以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传授最新的农业科学知识,提高其科学素养;二是注重培养乡村科技致富的带头人,组织技术力量对重点对象进行指导,使其成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典范;三是积极参与“绿色证书工程”活动,与农业部门合作,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并通过各种媒体向农民传授科技文化知识和各种信息,增强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科技意识[4]。#p#分页标题#e#
(四)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包括资金和师资力量的投入
资金投入是职业教育赖以发展的动力和保证。教育部、财政部应改革中央职业技术教育补助专款使用办法,实行总额规划,分年拨付;政府要加大统筹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切实措施,扶持和帮助乡村职教的发展。同时,乡村职业学校应根据利益获得原则和能力支付原则,谁受益谁出钱,发展校办企业,开展社会有偿服务,在培养人才、生产示范、经营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的同时,利用创造的经济效益补偿教育经费的不足,改善办学条件,增强自身的发展能力。为了解决职业教育师资不足问题,首先,依托普通院校建立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其次,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最后,从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中聘任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条件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有特殊技能的人作为兼职教师。
(五)乡村职业教育应办出自己的特色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安徽经济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经济特点。所以,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有自身的特色。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稳定的特征、办学风格和发展模式。职业教育的办学特征主要体现在目标定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其中,目标定位是基础,专业设置是关键,人才培养是重点,三者在办学特色形成中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职业学校要形成自身特色,必须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做到面向市场设置专业,面向就业培养人才,面向实践培养“双师”[5]。乡村职业教育应紧紧围绕为区域经济建设,和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按照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大胆改革,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创新局面乡村职业教育根据各地各学校办学资源,打造特色优势品牌,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渠道、多途径、多层次培养“双师型”专兼职师资队伍,加大名教师的培训和引进力度,营造广大教师安于职业教育,热心教学改革,投身科学研究的环境。其次,要加强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力求通过产学研结合产生教学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通过科研培养名牌教师,通过教学培养名牌学生,通过生产开发名牌产品的良好循环。再次,要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力求将专业调整到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焦点”上,将专业设置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热点”上,使学校与社会之间形成提前培养,同步使用的良好局面。最后,要大力推进校企业合作,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创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社会参与、产学研结合的主动灵活的办学机制。
总之,乡村职业教育必须办特色学校,培养特色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永恒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而没有特色则没有生命力,不仅不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而成了乡村经济发展的负担。探讨乡村职业教育的特色道路,建设职业教育大省,特别是有安徽特色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源泉,反过来促进安徽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安徽城乡经济社会的互动繁荣发展。建设职业教育大省应坚持服务全民,完善农村和城市职业教育培训网络,推进社区教育,实现面向人人、着眼生涯、促进发展,形成与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求相协调的终身教育体系[6]。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肩负着振兴民族、发展经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任,目前职业教育的艰难处境只是暂时的,相信最终将会以其独特的办学魅力,全新的教育模式和显著的办学成就而得到社会应有的公正、客观的评价,从而赢得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