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进口商品结构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进口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要素供给的增加包括资本和劳动力供给的增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则包括产业结构优化、规模经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提高等,而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扩大进口来实现。一方面,通过资本品的进口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的引进,在不断的技术改进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形成动态效益,促进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引导自主技术创新,通过进口替代国内低效率产业,将生产要素转移到高效率产业,带动产业升级,获取结构效率。[1]长期以来,在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政策下,我国出口贸易获得高速增长,而且已经成为全球的贸易大国。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重视出口、忽略进口的贸易观念导致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出口,加剧外贸顺差持续扩大和贸易结构的失衡,也易引起贸易伙伴国频繁的贸易摩擦与纠纷。特别是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我们认识到建立在资源和劳动力比较优势基础上,粗放式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继续,中国外贸战略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关键时点。从世界上一些贸易强国的发展规律来看,任何的发展战略都是有阶段性的,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实现由依托比较优势的出口导向型战略向培育竞争优势的贸易平衡战略转变,是中国对外经济结构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开放型经济的更高层次。[2]因此,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在保证出口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应该积极扩大进口。一方面,有利于缓解我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摩擦,改善贸易环境,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国内资源供给不足,推动技术进步、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结构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进口商品贸易结构的研究综述 进口商品贸易结构主要包括:进口商品结构、进口国际地区结构、进口贸易主体结构、进口贸易方式结构和进口国内地区结构等五个方面。进口商品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或地区)要素资源禀赋、国际分工的地位、产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政策。近些年,国内学者对我国进口商品贸易结构进行了试探性的研究,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徐光耀(2007)[3]肯定了进口贸易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推动作用,同时,分析了在不同的进口贸易结构下,进口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不同促进作用。建议扩大进口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国内短缺的能源、原材料,促进资源进口的多元化,将更加有利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李兵(2008)[4]对1980~2005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进口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工业制成品进口对我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初级产品进口则有抑制作用;我国初级产品的进口更多是由工业制成品进口带动的。魏浩(2008)[5]从进口主体、进口方式、进口商品结构方面,分析了2003~2007年北京地区进口贸易情况,并从北京的经济发展需求、经济发展模式、主导产业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等四个方面给予解释说明。叶灵莉、赵林海(2008)[6]对进口贸易结构与技术进步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协整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品、中间品进口均对技术进步有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且中间进口品的技术溢出作用较强。祝树金、奉晓丽(2011)[7]考察了我国1985~2008年进口技术结构的变迁。研究表明,1985~2008年间,我国进口技术复杂度不断上升;进口结构已由进口中、低技术制成品为主转移到进口高、中技术制成品为主;相对而言,资源性产品和初级产品进口份额则较低。因此,我国应扩大先进技术设备、能源原材料以及资源性产品的进口,进一步优化我国进口贸易结构。上述文献主要阐述进口商品贸易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的作用。本文试图从进口商品结构、进口国际地区结构、进口贸易主体结构、进口贸易方式结构和进口国内地区结构等五个方面,探究2001~2010年我国进口商品贸易结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进口结构的政策建议。 三、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的特征和趋势 1.商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全球进口大国 2001年加入WTO后,伴随着国内市场的开放①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国进口贸易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2001年的进口额为2435.5亿美元,2010年增长到13948亿美元,短短10年内增长近6倍,进口年均增长率高达24.1%。同时,我国进口贸易占世界商品进口的份额也在不断提升,2001年中国商品进口占世界商品进口总额的比重为3.8%,在世界商品进口国中排名第6位,2010年,在全球经济转暖的形势下,进口增速达到了38.7%,进口占全球的比重达到8%,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伴随着进口规模的扩大,中国的进口依存度也有了明显的上升,从2001年的18.38%上升为2010年的23.21%(见表1)。 2.进口商品结构和种类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进口商品可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其中,初级产品包括食品及活动物(0类),饮料及烟类(1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2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3类),动植物油脂及蜡(4类);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5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6类),机械及运输设备(7类),杂项制品(8类),未分类的其他商品(9类)。2001~2010年,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相对稳定,工业制成品在我国进口商品中始终保持主导地位,所占比重基本上保持在68%~83.3%的水平上,而初级产品的进口所占比重在16.7%~32%之间,二者所占比重相对稳定。但是从2004年开始,工业制成品进口的年均增长率和所占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我国初级产品进口急剧增加,其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同期工业制成品的增长速度,2008年的增速为49.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同期的工业制成品增长率仅为8%。表2显示:初级产品占进口的比重从2001年的18.8%上升为2010年31.01%,在2008年甚至达到32%,而同期工业制成品进口占比从2001年的81.2%下降至2010年的68.99%。2001年以来,我国10类进口产品呈现出明显层次性: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一直稳居第一大进口商品的位置,进口所占比重基本在40%左右;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分别居第二、三位,且近年增长较快,其所占比重从2001年的9.09%和7.18%攀升到2010年的15.14%和13.53%;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杂项制品三类产品紧随其后,进口比重维持在10%左右;食品及活动物、饮料及烟类、动植物油脂及蜡以及未分类的其他商品四类商品进口所占比重稳定在1%左右。表3显示:很多工业制成品的进口都有所下降: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机械设备进口增幅均低于初级产品,2001~2010年进口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11%和18%,化学品占比从2001年的13.18%降至2010年的10.73%,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占比从17.22%降至9.4%,机械设备占比从43.95%降至39.4%。#p#分页标题#e# 我国进口主要是三类商品:一是经济发展急需的资源性产品,如原油、成品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初级形状的塑料等;二是为加工贸易服务的半制成品或零部件,如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汽车零件等;三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占有重要位置。资源性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且最近几年同比上升幅度较大,例如,原油、铁矿砂及其精矿的进口比重分别由2001年的4.79%和1.03%上升至2010年的9.69%和5.69%。一方面,表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导致对能源类和资源类产品的需求居高不下;另一方面,自2003年以来,国际能源等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使得进口总金额上升。2010年尽管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增速逐步回落,但进口额因国际市场价格持续攀升而继续扩大,例如,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下降1.4%,进口额增长58.4%;原油进口量增长17.5%,进口额增长51.4%。①我国一直通过“以进养出,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方式参与国际分工,从日韩东盟等我周边国家或地区大量进口零部件等上游产品,在中国加工、组装为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因此,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汽车零件等中间产品的进口保持稳定的比重。体现资本、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进口主导产品,且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6603亿美元,增长34.37%,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达到4127亿美元,增长33.21%,分别是2001年的5.48倍和6.4倍。从表4可以看出,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占比高达29.59%,比2001年的26.33%上升近4个百分点,而机电产品进口增速放缓,机电产品进口占比从2001年的49.48%降至2010年的47.34%,这种变动趋势表明,随着国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向着高新技术领域转化。 3.进口市场结构较集中 从表5我们可以看出,2001~2004年,我国前六位进口市场的排序没有变化,它们依次是:日本、欧盟、中国台湾、东盟、韩国、美国,而俄罗斯、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和印度等国家在7~10位徘徊。然而,2005年韩国和东盟取代欧盟和中国台湾,位居第二和第三的位置。2006~2010年我国前六位进口市场的排序依次是:日本、欧盟、东盟、韩国、中国台湾和美国。尽管日本的排序始终没有变化,但是在我国进口中的比重却从2001年的17.57%下降到2010年的12.67%,而同期美国的比重从10.76%下滑到7.31%。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目的地,这要归因于2004年中国与东盟签署的《货物贸易协议》,双方相互实施全面降税,使得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占总进口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9.53%上升到11.08%,另外,由于国内对能源和原材料进口需求强劲,我国从澳大利亚和沙特阿拉伯两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大国的进口额占我国进口的比重逐年上升,2010年进口额占我国总进口的比重已经分别上升为4.37%和2.35%。 4.进口贸易方式 从进口贸易方式来看,2001~2010年,一般贸易的进口额从1134.6亿美元增加到7680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额从939.7亿美元增长到4174亿美元,一般贸易的进口总额不仅始终高于加工贸易进口额,而且一般贸易进口额占总进口的比重也高于同期加工贸易的进口比重,并且从2006年开始,一般贸易进口额占总进口的比重在逐年递增,而加工贸易进口额占总进口的比重在逐年递减,用于满足国内需求的一般贸易进口在我国进口中已占据主导地位(见表6)。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国内消费与生产需求,一般贸易进口在我国进口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 5.进口贸易经营主体多元化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宽,特别是200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颁布,从事进出口业务的私营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外贸领域形成国营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共同竞争的局面。表7显示:2001~2010年,外资企业进口额几乎占我国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成为我国进口的主导力量。尽管私营企业在进口份额中所占比率最低,但是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的进口增速强劲,2003年、2004年、2008和2010年,私营企业的进口增长速度分别为157.01%、70.86%、71.06%和56.7%,与其他进口企业相比增长速度最快。随着其进口的快速增长,私营企业的进口在我国进口中所占比重也由2001年的2.54%提高到2010年的19.31%,显示其发展的巨大潜力。6.我国区域内部进口贸易结构我国的进口贸易区域集中程度较高,东部8省市进口总额在我国总进口中的比重稳定在85%以上。同时,东部地区进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高于出口贸易,这说明进口贸易较出口贸易更集中于东部地区(见表8)。在东部地区中,广东省既是出口大省又是进口大省,出口占比和进口占比均为30%左右,进出口贸易较平衡。一方面,是因为广东虽是中国内地经济总量最大和居民平均存款最多的地区之一,但资源缺乏,所以对海外市场依赖度较大,进口较多。另一方面,广东省的贸易方式是以加工贸易为主,产品需求过分偏重于出口,加工的制成品复出口,因此出口也很大。与其他地区的出口占比高于进口占比不同,北京进口占比要高于出口占比,以2010年为例,北京的进口占我国总进口比重为17.6%,而出口占全国总出口的比重为3.5%,进出口贸易严重不对称。这主要是因为北京经济发达,对生产性和投资性的资源需求较多,进口也较多。 另外,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心—外围”开放型的模式。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北京利用现有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外资企业,很多周边地区以北京为进口依托,然后再转到真正的进口目的地,也就是其他省市的进口对北京总的进口有一定的贡献。与北京市不同,浙江的进口规模小于出口规模,进口发展缓慢,2010年浙江的进口占比基本上为5.2%,出口占比11.4%。这主要是由于浙江出口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例如,2010年浙江省出口1805亿美元中,一般贸易约为1450亿美元,而加工贸易仅为330亿美元。加工贸易的相对滞后,使得对加工贸易需要的原料进口较少。这说明,外商投资企业与加工贸易出口产业的区域分布对我国进口的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外资企业越多、加工贸易发展较好的地区,进口发展也较快。#p#分页标题#e# 四、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要素资源禀赋、国际分工的地位、产业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贸易政策。目前我国进口商品结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进口商品结构不均衡 虽然工业制成品占进口的比重有所下降,从2001年的81.2%下降到2010年的68.99%,但仍占据进口的大部分比重,这说明我国仍处于重工业发展阶段,国内加工制造能力的提高和产业体系的配套完善仍需要依托进口来实现。从进口商品的类别来看,目前,在进口商品中主要以生产资料为主,而在生产资料中又以加工贸易所需的零部件和生产中所需的能源为主,属于生产消费性的商品多,而提高消费者生活档次和品质的消费性商品的进口较少。再有,我国对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呈增长趋势,依赖性较大,这反映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少,国内尚未形成高新技术产品配套服务的制造技术平台,因此,高新技术产业中许多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和工艺装备等均严重依赖进口。[8] 2.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呈现出刚性特征 中国独特的加工贸易模式使得中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呈现出刚性特征。加工贸易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这种贸易模式决定了中国的进口商品必定以原材料和中间品为主,进口商品的市场结构具有卖方垄断的性质,进口需求弹性较小,即无论国际市场的价格发生什么变化,中国的进口需求都将保持一定的增长。目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对于原油、成品油、铁矿砂等资源品的需求是刚性的,这意味着其国外的供应商可以牢牢控制市场定价权而把资源类商品的销价不断上推。除了石油、铁矿石等原材料具有卖方垄断的特征之外,大部分零部件、关键设备等中间品市场也因为存在技术壁垒和信息不对称而处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在全球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处于中低端位置,主要从事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而发达国家凭借其对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中间品的垄断和控制,索要高价,而作为买方的中国企业就会在交易过程中处在被动地位而失去议价能力。由此可见,只要中国的贸易模式不变,那么中国所面对的进口品价格(不管是原材料还是中间品)必定是趋于上涨的。[9] 3.进口来源地较集中,进出口市场不对称 由于进口以资源类产品和高技术产品为主,因而来源地也体现为以自然资源和技术要数相对丰裕的国家或地区进口为主。因此,中国必然从欧美日发达国家和东盟等进口技术密集型的产品,从拉美、澳大利亚、俄罗斯以及中东地区进口资源类产品,这就造成了进口来源地相对集中。另外,我国进口和出口流向呈现巨大反差,出口商品主要流向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进口商品主要来自亚洲地区。2010年我国出口前三位的国家或地区是欧盟、美国、中国香港,出口额分别为3112亿美元、2833亿美元、2183亿美元,而当年这三个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分别为1685亿美元、102亿美元、123亿美元,其顺差分别为1427亿美元、2731亿美元、2060亿美元。这种相对集中且进出口市场不对称的分布格局,一方面,造成了我国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过大,并导致我国同这些国家或地区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另一方面,过高的非对称性会损害我国对进口市场的控制力和谈判力,一旦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不景气或出现政治动荡,就会使我国蒙受较大的市场风险。 4.外资企业主导的加工贸易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外资企业主导的加工贸易方式,外资企业为进口主体的贸易结构,这种进口格局是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链分工的结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凭借劳动力成本、地理环境、优惠政策和产业配套能力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外资进入,机器设备及技术产品的进口需求随之提升,且随着外商投资的不断扩大,加工贸易企业日益增多,进口需求不断扩大,通过加工贸易方式进行的跨国公司企业内贸易越来越多,因此,进口和利用外资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联动关系。外资企业通过公司内部贸易、产品内贸易配置资源,从而影响进口产品的种类及进口市场多元化。 5.我国区域内部进出口不平衡 由于历史、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等原因,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距。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出口和进口都集中在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区,这种发展上的区域不平衡致使国内配套资金及相关经济资源大批东移,地区间原有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虽然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足,且成本远低于东部,但由于加工贸易集中于东南沿海,使中西部地区的比较竞争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五、进一步扩大进口的对策建议 加入世贸组织的10年,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中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国家的行列。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居民消费购买力的提高,以及充裕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的稳步升值,“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的发展战略,在稳定出口增长、保持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更加重视扩大进口,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对此,提出以下建议。 1.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增加高新技术产品和关键技术设备的进口,促进制造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提升中国参与全球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加大低碳环保技术和设备的进口,适应我国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需要;从长期来看,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和能源不足的国家,因此,增强对战略物资的进口,包括战略储备、能源、矿产、粮食等资源进口,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外部保障;适度扩大适应消费结构升级、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各类生活资料进口,一方面满足国内日益提升的消费需求,有利于改善民生,增进国民福利,另一方面刺激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对此类产品逐渐形成进口替代的基础上,提升我国出口产品的品质和档次。#p#分页标题#e# 2.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加大从发展中国家进口 为降低进口来源地过于集中的风险,应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促进进口市场多元化。在地区层面上,在保持对三大贸易伙伴欧、美、日的进口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开拓潜力巨大的东盟、金砖四国等新兴经济体;加大对长期贸易逆差的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产品进口的“零关税”政策。在产品层面,实施重要资源及关键技术装备以及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市场多元化,以降低对相对集中的进口市场依赖度,确保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必需的要素供应,分散市场风险,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并尽快获得发达国家技术进步的外溢效应,促进我国以后发优势迅速提高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10] 3.协调国内进出口的平衡 我国区域内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资源优势以及技术优势不同,进出口规模极为不平衡,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不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各种资源,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国家采取非一刀切的、有地区差别的贸易、投资、金融和财政政策,大力改善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增强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区位优势;对中西部地区实行优惠的税收、信贷、外汇政策;鼓励中西部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优势产业,扩大对外贸易。在加工贸易和利用外资政策调整中,中西部地区企业应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吸引沿海加工出口项目向中西部转移,大力发展对运输成本不敏感的加工贸易,扩大中西部加工贸易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材料、零部件的规模。[11] 4.推动自由贸易谈判,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双边贸易发展 双边或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和实施,将意味着国家之间减免关税,势必会促进双方对对方的出口。目前,中国已经先后签署并执行中国-东盟FTA、中国-智利FTA、中国-巴基斯坦FTA、中国-新西兰FTA、中国-新加坡FTA、中国-秘鲁FTA、中国-哥斯达黎加FTA、中国大陆与香港和澳门签订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8个自由贸易区协议,除了上述已签订的双边FTA之外,中国与澳大利亚、冰岛、挪威、海湾合作组织、南部非洲关税同盟的双边FTA正处于谈判之中,并积极推进与韩国、印度、瑞士、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缔结双边FTA的可行性研究。这些有关国家和地区签订的一系列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优惠协定,有利于充分利用贸易的创造效应和转移效应,为贸易增长提供了潜能和动力。 5.完善进口管理和配套服务 稳定和完善各项进口促进政策,包括进口贴息、进口信贷、进口信用保险、进口补贴等。同时建立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促进其扩大进口,并支持企业扩大从发展中国家进口。提高进口贸易便利化程度。清理有关进口管理措施,进一步放宽进口管理,提高海关通关效率,实施检验检疫便利化措施。加强进口促进。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等国内重要展会上举办进口展等贸易促进活动,对我国顺差较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展位,对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免费展位。加强公共信息服务,为国外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搭建平台。继续开展贸易投资促进活动,加大政府采购,积极扩大进口。积极开展外交活动,敦促有关国家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