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湖南省外贸进展方式改变,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工作中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战略举措。在对外贸易领域,早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提出“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经过几年实践,特别是经过2008年和2009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考验,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随后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作为中部内陆省份,“开放湖南”是“强盛”湖南的必经之路。湖南省委省政府多次表示要“敞开胸怀,展开双臂,促进开放发展”,表达了建设“开放湖南”的决心。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速的新形势下,湖南省对外贸易一方面要加速发展,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发展壮大与转变方式的关系,这是推进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一个亟需破解的课题。 一、“十一五”时期湖南省外贸发展态势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对外贸易总量不断增加,外贸依存度日益上升,外贸结构有所优化。但与东部各发达省份,甚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湖南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仍大有空间。 (一)外贸总量快速增长但规模仍然较小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外贸总体上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0年,湖南进出口总额544.1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06年的73.5亿美元增长到了2010年的146.89亿美元,增长近1倍,年平均增长达15%。但是,全省对外贸易规模仍然偏小,发展速度相对缓慢,2010年进出口额占全国的比重只有0.49%,在全国31个省份排名从2006年的第18位降到了2010年的第20位(见表1)。这表明在进出口方面湖南与全国的差距还在扩大,发展相对缓慢。 (二)外贸依存度不断上升但贡献率偏低 在十一五期间,2006-2008年湖南省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均高于全省GDP的增长速度;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省外贸出现负增长;2010年,全省外贸保持恢复性增长。全省外贸依存度和外贸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率的情况也类似。总体来看,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在2009年下降后逐步回升。但目前湖南外贸依存度仅在6%左右,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贸进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仅在10%左右,对经济增长拉动力比较弱(见图1)。 (三)服务贸易规模偏小但潜力巨大 首先,从整体来看,“十一五”时期湖南省服务贸易增长势头强劲,服务贸易占外贸总额比重不断提高。服务贸易(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下同)总额由2006年3.9亿美元扩增到2010年的20.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51%,服务贸易额占全省对外贸易总额由2006年的7%上升到2010年的12.1%。2010年全省服务贸易总额位居全国第18位,居中部6省第四位(前三位分别是湖北、河南、安徽)。其次,从各服务贸易部门发展情况来看,旅游和运输传统服务贸易行业稳居主导地位,二项合计占全省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4.3%,传统服务仍是拉动我省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新兴服务贸易行业总体呈现稳步增长势头,其中,以影视动漫、音像为主的文化服务;以服务外包、软件、信息服务为主的计算机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等都增长迅速。 (四)出口商品结构有所改善但初级产品、资源型比重仍然较高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出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工业制成品特别是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成为对外贸易的新增长点。2006-2010年,湖南机电产品出口95.99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6年的19.26%提高到2010年的34.16%,占“十一五”时期全省出口总额的28.68%。高新技术产品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6年的2.86%提高到2010年的7.21%,占“十一五”时期全省出口总额的4.43%(见表2)。传统出口商品烟花、陶瓷、纺织品等出口较为稳定。但钢材、有色金属等高能耗、资源型产品占出口的比重仍大(约占全省出口的四分之一),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与中部其他省份比都有较大差距,农产品出口比重与湖南农业在全国的地位不匹配。 (五)货物贸易方式有所优化但加工贸易的比重严重偏低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加工贸易呈现加速发展势头,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结构分布逐步优化。2006-2010年,湖南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53.81亿美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4倍。但全省对外贸易一直以一般贸易为主,尽管2010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占比上升至12.2%(见图2),在中部六省仍排名靠后,反映我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水平较低。 二、加快转变湖南省外贸发展方式思路和措施 我国各省市对外贸易部门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创造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和经验。这对湖南省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实现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增长都提供了借鉴意义。 (一)转变外贸发展的思维观念是转变湖南外贸发展方式的第一重内涵 湖南对外贸易的落后,首先落后在思想观念上。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因此,没有思维和观念大转变,就不会有湖南对外贸易的大发展。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J.Sachs)和安德鲁.沃纳(A.Warner)1995年的一项实证研究证明:在决定经济增长的诸多要素中,开放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外贸最开放的国家,出口增长最快,经济增长率最高。这不仅适用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也适用于一个省份。我国进出口总额排名前列的省市,同时也是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在前的省市。这样的发展战略,应该同样适合湖南的实际。从我省现实来看,外贸和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全省经济的的整体发展。各级政府、各个部门要彻底摈弃“湖南外贸规模反正小,自然不重要”、“湖南是内陆省份,外贸可有可无”等等传统意识;要跳出外贸看外贸,树立开放的“大外贸”观念;要意识到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推进湖南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p#分页标题#e# (二)转变外贸结构是转变湖南外贸发展方式的第二重内涵 外贸结构的层次很丰富,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结构、货物(或服务)进出口结构、货物(或服务)出口结构、货物(或服务)进口结构等等方面。1.湖南省要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互相促进,均衡发展通过发展服务贸易,转变对外贸易收益过多依赖物质投入和资源消耗的格局,缓解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压力。目前,在服务贸易结构上,国际服务贸易增长最快主要集中在金融保险服务、咨询服务、信息服务、通讯服务、计算机软件服务等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方面。而湖南省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旅游服务贸易一直居于首位,运输行业服务贸易的比重略有上升,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新兴服务贸易行业则是明显的弱项,金融、通讯、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贸易等项目在服务贸易总收支所占比重很小。总体而言,湖南服务贸易仍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旅游、劳务出口、运输、商务服务等方面,附加值和增值率都较低。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是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突破口。2.湖南省要优化货物贸易出口产品结构,实现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扩张型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由原来出口大量初级产品转变到出口工业制成品,由出口低附加值产品转变到出口高附加值产品,由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到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首先,湖南为全国的农业大省,但农产品出口额不高。2010年湖南省农产品出口5.41亿美元,唱主角的是活大猪及肉类产品,总值2.52亿美元,占了半壁江山。而附加值高的特色农产品出口量不多,精深加工的产品比例更低,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今后应利用湖南在生物科技、农业科技方面的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发展智力、技能、科技密集型的如茶叶、粮食、特色蔬菜、特色水果等现代精细农业,以提高农产品的出口效益。其次,要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制成品出口中“两高一资”产品的比重,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010年,湖南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是27亿美元,同期的进口额是28.3亿美元。可见,湖南已经在努力按照国家意图,将出口产品的重点转移到高新技术产品上来,并同时在这个方面实现了逆差。只是这个进出口的数额还不大,还有很大潜力可挖。同时,我们要根据出口目标国的不同需求,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对欧美市场出口要着力提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比重;出口东盟、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的产品,要着重研究互补性,出口比较优势的商品。 (三)转变贸易方式是转变湖南外贸发展方式的第三重内涵 2010年湖南省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125.35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7.89亿美元。而沿海发达地区加工贸易是对外贸易的主体,如广东省2010年加工贸易占全省贸易总额的56.85%。一般贸易出口的商品多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上极易遭受贸易摩擦,特别容易遭受反倾销制裁。据调查,截至目前,针对我国加工贸易出口的反倾销案例不及全部对华反倾销案例的5%。湖南省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实现由一般贸易独大到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均衡发展的转变。将大力发展加工贸易作为扩大外贸规模、提高外贸质量的重要抓手,使加工贸易在增量上有大的突破。同时,在抵御国际金融危机,保税区、保税仓库、境外经贸合作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贸易成为的新载体。湖南也要利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优势和功能,拓展对外贸易。另外,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也给湖南省外贸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四)转变外贸竞争方式是转变湖南外贸发展方式的第四重内涵 国际金融危机倒逼着很多企业出口产品转内销,内外贸一体化开始起步。对外贸而言,既是市场开拓方式的转变,也是对外竞争方式的转变。原来,以出口为目标的外贸企业与以内需为目标的内销企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竞争方式。加工型外贸企业大多是为国外企业贴牌生产,只需提供低廉的生产成本和生产能力;但是内销企业必须面对整个终端市场,从品牌策略到营销渠道,从经销商到消费者,从产品设计到客户管理等,都要全力以赴。因此,外销转内销的机会成本很高。当然,从适应一种竞争方式到另一种竞争方式,需要过程。将来的发展趋势就是,内销和外销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无所谓国内市场或者国外市场,都是统一的全球市场。湖南要加强三外联动和内外贸一体化,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实现由“小外贸”到“大外贸”的转变。注重“三外联动”和内外贸融合,加强外贸和外资、外经和内贸一体化。争取湖南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对于规避汇率风险,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转变贸易收益分配格局是转变湖南外贸发展方式的第五重内涵 湖南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大量中低端的生产制造技术和生产环节。产业和分工的转移是一种梯度转移。生产分工的价值链在局部的提升与其中低端生产制造的分散化和区域扩大化将同步进行,高、中、低生产环节的分工同时存在的格局将长期存在。 因此,湖南在迎接产业转移的链条中,既要站在广大农民工立场上去普及中低端制造业生产,又要从经济效益出发去实现结构升级。要达到这两者的统一就需要通过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分工。比如,长株潭重点承接高端制造业和高增值环节,吸引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的转移入湘。郴州、永州、岳阳和益阳等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则要主动承接境外和珠三角、长三角产业转移,发展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和高附加值商品的加工出口。总之,要有包容性,从分配格局和发展意义上惠及民生,扩大湖南人民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