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全球金融教育开展影响,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程子涵 薛鹏 单位:山东大学经济学院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经济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使得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世界经济对我国的影响也更加深化。在这股全球化浪潮中,地方经济早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这在带来更多国际投资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化风险,如目前我国地方经济正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影响,而这些风险在可预见的未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面对日益增强的全球化风险,不但需要金融专业人才对其规划和控制,将风险进行分散,最小化;还需要金融专业人才通过创新的金融衍生品对本地资产进行优化,把地方资金转化为流动性更强的国际资金,为地方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中国已经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行列,要在强国林立的世界争取较大的发展空间,重要的是进一步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人力资源,这是中国经济长足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我们需要转变人力资源开发观念,提升人力资源开发的社会地位,为我国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提供各类高素质人才。在经济全球化和在教育需求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应增强对全球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克服单一文化的局限性和封闭性,在进一步传承中国特色文化、陶冶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判意识和行为能力的同时,加强与国际社会的沟通与联系,普及世界多元化文化和国际经贸知识,让国人尽快适应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培养和培训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对当前金融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凸显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经过长期发展,金融体系虽然还存在诸多不足,但其主要体系已基本建成,从银行、证券、保险到基金、期货、外汇、典当以及黄金市场等,地方金融业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快速发展。伴随着全面快速的发展,金融业在用人选择上出现了新的动向,针对金融人才的需求表现的格外明显。首先,银行作为信用、服务中介,在金融创新的浪潮下,其传统业务不断扩展以挖掘出新的业务空间,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成为银行竞争的焦点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如理财业务、财务顾问业务、网上银行业务及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等,已成为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而这类业务的开展需要多种研究、应用能力于一体的金融人才。其次,证券市场的发展及风险防范等都有赖于金融人才。金融专业人员已开发出许多新的证券投资工具,如“高收益”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回购协议等,还开发了将高风险投资工具转变为低风险投资工具的系统,以及具有套利性质的交易策略。这些极大地活跃了证券市场,也有利于降低证券市场的风险。
(二)企业的快速发展增大了金融人才的需求缺口
金融人才的应用领域十分广阔,不仅可广泛应用于金融业,也可广泛应用于工商企业的兼并与收购、投资管理、融资管理、现金管理以及风险管理等。如企业兼并与收购中,为保障兼并收购所需资金,金融专业人员引入了垃圾债券和桥式融资;融资管理中,为满足客户的特殊要求并降低成本,金融专业人员设计了各种类型的浮动债券、息票变化性互换等;风险管理中,金融专业人员通过分解组合技术,设计出具有不同现金流特征的结构衍生性产品。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地方企业获得较快发展,其资金规模日益扩大。在地方金融业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地方企业对风险管理、资金募集及投资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风险管理的创新、资本结构优化的创新及投融资手段的创新等,而这些创新的实现,都需要金融专业人员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精心设计和量身定做。在当前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地方企业也充分认识到,必须依靠金融专业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才能更好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收益。因此,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动下,地方企业对金融专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大,需求缺口也愈加明显。
(三)对办学主体提出要求更高
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针对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再有国内消费需求下降,引发的企业产能剩余、生产不足,企业退出市场,造成员工失业。深入研究不难发现多余的产能主要是科技含量不足的落后产品与工艺;失业的员工主体是缺乏技能培训,不能适应新技术以及新岗位需要的粗放型劳动者。危机过后必然带来产业的升级换代以及产业革命,需要大批掌握新技术、岗位适应性强的技能型产业工人。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当前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教育的发展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为主,且对于新员工的培养尚需要一个过程,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将造成就业需求人数的逐年累积,因此,要改善学校学生就业现状及未来,根本还在于教育的改革。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高等学校的金融专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所以,高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时,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在组织、经费、政策、人员、设备、制度等方面予以保证,使学校培养的学生真正成为市场的主力军。
(二)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创特色、品牌专业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加快,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今后,中国将进一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进一步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迫切需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高新技能型人才队伍。按劳动部门统计,现在,在中国生产第一线,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在1亿4千万从业人员中,技能型劳动者,只占从业人员的33%。在这33%当中,高级技工仅占17%,技师只有4%,中级技工36%,初级技工43%,这样的比例跟世界劳工组织和发达国家的比例正好是相反的,人家是初级技工15%,中级技工占50%左右,高级技工是35%以上。因此,在国家产业结构转型下,培养技能型人才迫在眉睫。而现今我国金融教育发展方式的某些方面还存在以粗放型为主的现象,粗放型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教育的粗放化是一种单纯追求数量扩张的方式。而教育的集约化发展方式依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主要是依靠技术的进步来推动的,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而且还是节约化劳动和物化劳动,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此次金融危机后被淘汰的多是缺乏技能培训,不能适应新技术、新岗位需要的粗放型劳动者,因此,合理设置专业,提高教学质量,把培养集约型技能劳动者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教育改革的新价值取向。#p#分页标题#e#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并重
树立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是现代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要注意科学精神与人文素质并重,使学生明白真、善、美,懂得学习、懂得生活、懂得与人相处。讲道德、有素养、会技能、能发展,这样的学生才能基本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这也是院校在当下技术与社会共同进步前提下,发展金融教育的使命和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