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金融危机防控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村镇银行金融危机防控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村镇银行金融危机防控思考

本文作者:张传良 单位: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系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农村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村镇银行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缓解了农村贷款难,有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促进“三农”经济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村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面临许多风险.研究和探讨如何有效防范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把村镇银行真正办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银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福建建瓯石狮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建瓯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农业大市,位于福建省北部,闽江上游,武夷山脉东南面、鹫峰山脉西北侧.疆域总面积423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519万亩,耕地49.2万亩;全市辖10个镇、4个乡、4个街道,217个村、27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53.89万,其中农业人口42.5万;占总人口78.86%.建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金瓯宝地”、“竹海粮仓”、“绿色金库”和“酒城笋都”之称.茶果、木竹和畜禽三大农业主导产业和锥栗、食用菌、粮食蔬菜等十三个重点农产品优势明显.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市、“全国重点林业县(市)”、全省柑桔生产基地市和“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锥栗之乡”,盛产莲子、食用菌、泽泻、仙草和松脂等多种土特产品.莲子、笋制品、大米、茶叶、芦柑和葡萄等众多农产品获绿色食品或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建瓯锥栗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瓯市“三农”贷款需求旺盛,市场可开发潜力很大.

面对建瓯市“三农”的特色与资金需求,经福建银监局批准,福建建瓯市石狮村镇银行于2008年7月12日正式挂牌营业.这是福建省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它是由福建石狮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2000万元组建,实行执行董事授权下的行长负责制,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均由母行董事长兼任,副行长和监事也由母行委派.建瓯石狮村镇银行积极开展存、贷、汇等各项业务,以满足建瓯市农村融资需求,特别是小额信贷需求.建瓯石狮村镇银行市场定位为“立足城乡,服务三农”,践行“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理念.目前建瓯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64个,从业人员674人.而建瓯石狮村镇银行目前仅有2个营业网点、32位工作人员,占当地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到5%.截至2009年末,各项存款余额就已突破亿元大关,各项存款余额比年初增长61.61%;各项贷款余额近八千万元,比年初增长313.27%,无不良信贷资产;农户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350.46%,占比85.75%,较好地遵循了监管部门期望的“小额、分散”的放贷原则;实现净利润38多万元,缴交各项税收20多万元.一举扭转了2008年末的亏损局面,提前实现了开业3年盈利的目标.

建瓯石狮村镇银行在业务上不断创新.2009年4月,以“抵押+担保+保险”的方式在全省率先开办农机具抵押贷款,解决了农民购买大中型农机具资金不足的问题.同年8月在辖内率先开办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为福建建瓯黄华山酿酒有限公司提供信贷资金200万元.同时,建瓯石狮村镇银行严格执行监管部门有关规定,单一贷款比例、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比率和人民币超额备付率,均在规定比例之内,建瓯石狮村镇银行开始步入稳健发展之路.

2福建建瓯石狮村镇银行面临的金融风险

2.1面临的金融风险

2.1.1信用风险.对于村镇银行来说,信用风险不仅是一种重要的风险,而且是一种始终存在的风险.村镇银行面对的是大量的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缺乏以往的信用记录和有效信用评估办法,对农户的贷款也缺乏财产作抵押,村镇银行的信贷资金存在严重的风险隐患.虽然目前建瓯石狮村镇银行无不良信贷资产,但是随着信贷资产业务的发展,不可避免会出现信用风险.

2.1.2经营风险.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与城市经济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农业、农村经济作为高风险、低效益的弱势经济,农民作为弱势群体,严重受到自然条件和市场条件的制约,农民收入水平仍然偏低,2011年建瓯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8000多元,还债能力和抵抗风险能力弱,建瓯石狮村镇银行面临经营风险.

2.1.3市场风险.村镇银行主要从事存贷款业务,主要面临利率风险.目前我国银行利率管理政策是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商业银行可以实行差别化的利率.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银行业通过上浮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村镇银行面临利率风险.

2.1.4竞争风险.设立村镇银行必将加剧农村金融机构竞争的激烈程度,由于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与村镇银行相似,村镇银行面临竞争风险.建瓯石狮村镇银行目前仅有2个营业网点,再加上存贷款总量少,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1.5流动性风险.村镇银行基层网点少,老百姓认知不足,增储难度大.目前建瓯石狮村镇银行存款只占建瓯市存款总量1.52%.并且,由于农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春季,容易造成银行存款减少和贷款需求的增加,村镇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

2.1.6操作风险.村镇银行人手少,建瓯石狮村镇银行目前2个营业网点,仅有32位工作人员,再加上村镇银行设立时间短,新业务也在不断发展,规章制度不完善,容易导致操作风险发生.

2.1.7政策风险.农村产业发展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一种产业很容易出现大起大落,不易把握其发展状况.农村基层政策不稳定,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也容易给村镇银行造成政策风险.

2.1.8声誉风险.良好的声誉是银行长期发展的重要资源,是银行的生存之本.由于村镇银行刚开业不久,业务品种少,业务能力还有待于拓展,品牌价值还没有得到体现,个别员工工作失误,可能给村镇银行声誉带来严重影响.

2.2金融风险产生原因剖析

2.2.1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低.农业和农民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很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农村往往是重灾区.村镇银行开展的业务要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要求,所以它的贷款业务主要是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获得贷款资金大多是投入到种植业、养殖业和畜产品生产等农业经济中.与非农产业不同,农业生产具有较长的生产周期,从投入生产到获得产出要有一定的时间周期.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容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从播种、养殖到收获,整个过程处于一定程度的风险之中.因此,当贷款获得者无法取得预期的收入时,村镇银行就面临经营风险.如2010年6月20日建瓯市遭受了一场特大洪灾,农业遭受重大损失.农作物受灾面积2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0万亩、经济作物15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17.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万亩、经济作物10.5万亩;农作物绝收面积10.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8万亩、经济作物7.3万亩;毁坏耕地面积1.3万亩、其中灌溉面积0.91万亩;淹没蔬菜5.1万亩,倒塌菇棚280座,食用菌被淹196万袋,淹没鱼塘11000亩,死亡禽畜0.21万头,直接经济损失20398万元.#p#分页标题#e#

2.2.2农村信用环境欠佳,农村信用制度建设滞后.从征信制度来看,农村地区存在信用制度缺失的情况,没有建立起个人信用记录、信用账户之类的信用体系.而许多农户的信用资料不全,并且还处于纸制化人工处理阶段,没有使用电子化信息管理.村镇银行虽然已经开始开办存贷款业务,但是它的帐户系统、信贷管理系统、征信系统还不能与人民银行联网,无法实现资源共享,无法快速了解客户信用记录.这样,造成了农村借款人信用评估难、信用跟踪难、信用约束难,容易引发信用风险.

2.2.3风险过于集中.村镇银行经营地域范围狭小,信贷支持的主要是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域内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如笋竹、锥栗.建瓯石狮村镇银行建立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中这些特色产业,业务定位也是主要服务这些特色产业,这类业务具有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和风险大的特点.所以,村镇银行的业务高度集中于一、两个产业,风险过于集中.

2.2.4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村镇银行作为一个新兴的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还在不断拓展中,各项业务操作流程还不够规范,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相互制衡内部控制机制还不够健全,有可能因人的因素造成操作风险与声誉风险.

2.2.5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村镇银行主要是小额信用贷款,并且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产收益不确定性,对村镇银行来说业务风险较大,利益低.为了降低风险,村镇银行要对贷款项目进行调查,调查越深入、详细,风险就越小,但投入成本就会越大,造成风险与收益不对称.建瓯石狮村镇银行在2008年末就出现亏损,2009年末才实现赢利30多万元.

2.2.6信息不对称是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村镇银行很难了解农户和小微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变化,从而处于不利地位.信息不对称是信用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2.2.7面临同业竞争,组织资金困难.村镇银行是新生事物,信用积累不足,在短期内难以被广泛认同,公众常常视其为“私人开设的银行”,有的担心重蹈“农村合作基金会”的覆辙,因此对村镇银行持怀疑态度;再加上镇银行支付结算功能尚不完善,且服务半径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资金组织.从建瓯石狮村镇银行情况看,2010年6月末储蓄存款余额仅占各项存款余额的23.94%,11个对公专用账户成为存款主要增长点,负债结构不合理,存款不稳定性大.

3福建建瓯石狮村镇银行风险控制的对策建议

3.1完善农村社会信用体系

要以信用创建为契机,加快出台了《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县域信用社区创建工作方案》等地方信用建设方案,大力开展信用企业和信用乡镇、信用社区等信用创建活动.建瓯石狮村镇银行可借鉴农村信用社近年来对农户信用等级评定的经验和做法,综合农户的各类信息进行信用评级,尽快规范和完善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信用档案.并在此基础上,将评级的范畴延伸到个体工商户,然后决定授信额度,形成良好信用与信贷支持的互动循环,从根本上建立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3.2健全农村金融政策、法律法规

尽快制定出台专门《农村金融法》、《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农业保险法》等,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尽快修订完善《破产法》、《刑法》、《担保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为农村金融的良性运转提供法律支持.如根据《物权法》规定,积极探索新型“三农”信贷担保抵押方式,缓解“三农”“寻保难”、银行“难贷款”的压力.

3.3完善农业风险经济补偿机制

要引入农业保险,完善农业风险经济补偿机制,减轻农户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增强农户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降低信贷资金风险.目前农业保险仍然停留在成本较高的商业保险领域,政策性保险几乎是空白.农业保险经营原则应该是政府政策扶持,公司商业运作.所以,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由政府主导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分散或降低农业经营的自然风险.对农业保险公司给予必要的财税政策优惠,对参加农业保险的农户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等,从而分散农业经营风险,降低村镇银行金融风险,确保村镇银行可持续健康发展.

3.4创新信贷管理模式

创新信贷管理模式,支持县域产业化发展.村镇银行要建立“企业+协会+农户”、“企业+农户”信贷模式,根据产业发展要求,为龙头企业、专业户、种养大户提供配套金融服务.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协会为专业户、种养大户提供担保或损失分担机制,信贷资金实行封闭运行,该模式可以增强龙头企业与社员的合作,兼顾了三方利益,提高信贷资金安全性.

3.5完善内部控制机制

建立健全以风险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管控机制.通过建立一整套考评机制,加强经营管理.按照商业化经营的管理模式,通过严格落实审、贷、查分离机制,禁止大额贷款和股东关联贷款,及时抓住各种风险隐患和可能出现的苗头,发出预警信号,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

3.6加强金融风险监管

实施差别化、弹性监管制度.要针对村镇银行属于微型银行又具有一定的政策性等特点,实行适应其发展的监管办法,即监管框架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村镇银行运行的特点(如贷款合约文件简单、信用评估体系简便、金融产品设计灵活等),并采取灵活的更具弹性的监管措施.还可建立专门针对村镇银行等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平台.同时,鼓励村镇银行进行自我监管,有效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