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连系概述,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虽然经济学来源于哲学,但今天的经济学是一门与数学密不可分的科学,不屑与所谓的“软科学”为伍,俨然一副实证主义者的傲慢神情。实际上,经济学中的数学只是冰山一角,经济学从哲学家、神话、宗教和诗人身上学到的许多智慧至少与严格而精密的经济行为、数学模型所带来的一样多。很多时候,人们往往过度强调了数学的重要性,却忽视了人的本性。
经济学本来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但是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经济学家的兴趣慢慢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把善恶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也不再把道德作为人类行为基础,而是转而认为经济学是社会的真正基础并且认为个体的所有行为都源于经济(包括其自身的伦理学),经济学试图通过一个唯一的工具——经济学来解释一切。最近认真讨论伦理学问题的重要古典经济学家是阿尔佛雷德•马歇尔。同时,他把数学引入经济学思想中,尽管在他之间我们就已经看到边际效用学派和某些法国经济学家在进行数学化。之后的经济学圣经、非常著名的教科书《经济学》是保罗•萨缪尔森根据凯恩斯的传统发展起来的,已经看起来像一本物理教科书。几乎每两页就有一个图标、方程式或者表格。其中,当然没有伦理学的讨论。很多关于主流经济学的批判站在艾奇厄尼称之为“个人简化错误”的立场上。这种把人简化为理性主体以实现个人效用在已知预算下最优化的观念,会导致经济学数学化的狭窄道路。
经济学有很多分支,要求经济学回归到它的起源——道德上。比如洛德•凯恩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 :“凯恩斯呼吁回到经济学的伦理学感知上,批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力求完全模仿自然科学的曲线科学方法。”当今主流经济科学背后的哲学基础甚至不是功利主义,尽管人们认为如此、宣称如此。根据当今流行的理论,个人行为不能违背自己的无差异曲线。这种理论最多是享乐主义。但是它甚至都不会考虑享乐主义者在道德上的重要性与关联性。因为享乐主义者认为不是任何事都可以通过利己主义原则来解释,比如友谊的领域就如此。而当今的经济学背离道德如此之远,以致连享乐主义都不如。
经济学实际上发展的是伯纳德•曼德维尔的思想系统,这是斯密拒绝的。对经济学的研究从伦理学转换到仅仅与数学相关的科学。我们不应该在发展后者的同时忽略前者。倘若我们继续投入相同的智力研究伦理学问题,那么可以说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些“死胡同”问题会迎刃而解。总的说来,令人惊讶的是经济学与它发源的伦理科学之间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二、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融合
经济学不能避免善恶判断,经济学中的价值中立是不能实现的。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观点,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实证科学,它在价值判断方面采取中立的态度,按照世界真实面貌描述世界,而不是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但是,“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实证科学”这一评论本身就是一个规范陈述。这句话并没有按照世界本来面貌描述世界,而是讨论了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学并不是一门实证科学。如果它是,我们就没有必要力争使其成为实证科学了。经济学家尽力避免注入善恶这样的概念,但这是无法避免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分析师在电视上回答一个个无关痛痒的问题,比如通胀水平,紧接着下一个问题(经济学家经常自己主动谈及)就会是当前的通胀水平是好是坏,并且提出规范判断——通胀水平应该更低。正如以往一样,当今的人们特别想从经济学家那里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尽管教科书说经济学是一门价值中立的科学,但经济学应该寻求、探索和讨论其自身的价值。经济学不仅描述世界,而且经常涉及世界的理想状态问题(比如关于完美竞争的理想状态;低通胀、高增长的理想状态等)。出于这一目的,我们创造了模型,即现代版的预言。
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离不开对于道德人的道德判断。经济学中的纯粹的经济人是不存在的,社会人是经济人同时也是道德人。虽然利己主义在所有的社会中都是占有优势的行为,但一定是适度的,在合理的边界内进行。罗贝尔•纳尔逊在他引起争论的著作《宗教经济学 :从萨缪尔森到芝加哥及其他》中指出了市场经济的根本矛盾——根据很多经济学家的看法,我们要感谢市场经济为自身利益而运行。然而,如果这种自身利益的力量“越过了某些限度”,就会威胁到市场经济本身的运行。
在任何社会中,恶才是推动社会有机发展的必要力量,但恶总是与善相伴相生,而且恶总是从属与善。因为恶一定从善中获得自己的目标,纯粹的恶是不存在的,它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寄生于善。如果我们做了某件恶事,那么做这件事一定会有某个托词。作恶的原因总是某些善的东西。例如,如果有人偷窃某物,这样做的目标就是变富。但是财富本身是不存在什么恶的。在这样的案例中,选择恶是为了实现某些事情,而这些事情也可以不通过恶实现。仅仅是我们选择了一种获得结果的不合时宜的近路而已。但这种选择就造成善恶两极对立。无论如何,大道理是恶从属于善。恶总是为更高的善服务。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恶转变为善的原理或者恶服务于善的目标都是站得住脚的。
在经济学的领域中,我们必须承认,一般的,经济只有利用道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在伦理学的领域中,我们不能回避的是,道德需要通过经济表达自己,即道德离开经济会使自己出丑,动机的善良还需要通过手段的善和目的的利人而得到表现。经济学与伦理学的融合是必要的,这既是经济学大众化的需要,也是伦理学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最根本的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需要。
本文作者:白立娟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