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知识经济教学创新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喻志军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一)
面对知识经济的时代,世界各国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展开了以科技、教育为核心的激烈角逐。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从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到德国经济的后来居上;从战后日本的迅速恢复到美国经济的称雄于世,无不是这些国家优先发展科技、重视教育的结果。在知识经济为主的21世纪,国际竞争的焦点又一次集中在科技和教育上。在科技战略方面,日本已经认识到与美国的差距不在应用研究领域,而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因而在继续贯彻《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的同时,提出了《科技白皮书》,决定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增加一倍,在21世纪与美国一决雌雄。欧洲曾经是近代产业革命的发源地,昔日的辉煌威振全球,近200年的资源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知识经济叩响新世纪大门的时候,欧盟各国通过了《第四个科技发展和研究框架规划》,加快了高技术产业化步伐,努力用高科技这把利剑重铸辉煌。
在美国,1993年2月,克林顿总统上台后就科学政策发表了第一个正式声明———《技术为美国经济服务:加强经济实力的新方针》。1994年8月,克林顿签署了《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的科技政策文件,提出美国科技政策的五个目标:保持在科技前沿的领先地位,强化基础研究与国家目标的联系,加强工业界、大学与政府的合作,为21世纪培养最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高全体美国人的科技素质。1996年7月,美国科技委员会发表《科技与国家利益》的报告,再次强调了科教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地位。报告还指出:到20世纪结束时,信息将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商品。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下个世纪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在教育战略方面,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各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视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并把重点放在创造力教育上。日本政府早在1982年就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21世纪的保证”,“要培养全球性的、进攻型的创造性人才”。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
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注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各种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靠科学技术创新立国的日本,正在为21世纪称雄世界而大力培养各种创造型人才,在学校开设“创新理论课”,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训练和创新方法的教育,开展各种创造性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美国由国家科学基金会拨专款,在高等学校建立“创新中心”。早在1986年11月,美国卡内基教育促进基金会就发表了一份专题调查报告———《学院:美国大学本科生教育的经验》。这份报告历时3年,耗资百万美元,其中心议题就是:能力培养———当代美国高等学校教育的改革方向。自从这份调查报告公布以后,不少高等学校都制定了各自的能力培养目标。目前已有50多所大学设立了创造力研究机构,还有几十家创造力开发咨询公司应运而生。美国高等教育的重心已逐渐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转移到能力的培养方面。进入1997年,欧盟委员会发表了“为了建设一个知识欧洲”的《白皮书》,书中明确了建设知识欧洲的六大基本目标:鼓励获取新的知识;促进学校和企业的联系;加强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的网络建设;反对社会排斥;建立欧洲教育空间;掌握三种欧盟成员国语言。中国也开始意识到了培养创新人才、实施创新工程的重要。
八十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就引起了全国大讨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人们的共识。九十年代以来,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则成了九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的热门话题,并成立了以总理朱?基为组长,副总理李岚清为副组长的国家科教领导小组。朱?基总理强调了新政府将力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正在实施的《技术创新工程》和《211工程》将为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规律的技术创新体制及运行机制与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及科研打下基础。
(二)
教育是“今天播种”,明天或后天才能“开花结果”的事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满足今天社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管哪个国家,要使生产力持续快速发展,要在21世纪雄居世界前列,就必须立足于今天,着眼于未来,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大力发展创造性教育,培养一代创造性人才。知识经济以知识创新为特色,而且这个创新过程日渐迅速。如果说,工业革命初期就有知识量猛增的现象,那么,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种现象则更为显著。八十年代每年全世界发表的科学论文大约500万篇,平均每天发表包含新知识的论文已达1.3-1.4万篇;登记的专利每年超过30万件,平均每天就有800-900件专利问世。七十年代以来,全世界每年出版图书有50万种,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新书出版。在12万种科技图书中,自然科学图书有3万余种,技术科学图书有9万余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隶属的“世界科学技术情报系统”的统计,科学知识每年的增长率,六十年代以来已从9.5%增长到10.6%,到八十年代每年增长率达12.5%。有关资料表明,一位化学家每周阅读40小时,仅是浏览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有关化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就要读48年。因此,面对知识加速增长的21世纪,教育只有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的形势。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知识的重要生产基地,同时还是高新技术辐射地。她可以很好地整合知识的创造、加工、传播和应用。这种可以在各个环节上进行的整合作用,也是知识经济对大学功能、作用的更高、更新的要求。这种更高、更新的要求,具体来说至少有三点:一是知识经济的建立需要大量能够创新的人才,这就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实施创新教育的要求;二是当代科技发展出现了突破和融合的两大趋势,因此要求大学必须进行学科方向和科技力量的结构性调整,发展新的学科和新的知识增长点;三是从知识的传播和应用角度讲,大学必须实现与产业部门的相互依托,加速知识经济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愈来愈多的有识之士已深切地感到,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和知识科技创新基地的大学,将日益成为影响人类生存与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拥有世界一流大学,对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人类文明进程,具有及其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战略意义。
#p#分页标题#e# 世界一流大学的创建不仅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定的办学基础,即优良的办学传统、校风与学风,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历史背景和较好的国际环境。中国虽然是一个高等教育大国,但尚不是高等教育强国。中国现有普通高校1000多所,成人学校1000多所,在校生规模600万人以上,但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历史和现实、经验和教训不断警示我们:是否拥有世界一流大学乃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假如没有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就会失去参与国际竞争的资格,就不能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参与平等对话与合作交流,就会贻误世纪转换的新机遇,面临丧失“球籍”的危险!我们任重而道远!
(三)
国际上把教育分为四个层面: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创造教育、审美教育。目前中国尚属知识教育层面,以老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几代学生在同一个专业做着同样的作业,只是求同思维,抑制了创造力。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知识激增”,人们愈来愈不满足“满堂灌”式的教学,而是很快接受了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的观点:“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要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就必须做到:
第一,更新教育质量观。传统的教育思想,衡量教育质量的高低,主要看学生掌握多少知识和技能。按照这种教育质量观,学生必然被当作教师填充知识的“仓库”。但是在信息社会中,科技飞速发展,知识量成倍增长,一个人在大学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只能满足在社会中需用的20%左右,而且这一比例还在日益缩小。信息社会、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是能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人才,这就要求教育从重视知识的灌输转变为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会求知将更为重要。因此,学校的职责不单纯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教的目的是为了最终使学生从不教不会成为无师自通。所以,新的教育质量观应当注重教育对象的学生能力、创新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二,选拔创造型教育者。教育者创造素质的高低对教育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教师有很高的创造才能,那么有才华的学生会取得好成绩;相反,能力低的学生可能得到好成绩,才华出众的学生却可能会被埋没。教育者如果没有创造力,不懂得如何激励创造力,那么教育活动本身也就失去了创造性。《学会生存》一书指出:“如果任何教育体系只为持消极态度的人们服务;如果任何改革不能引起学习者积极地亲自参加活动,那么,这种教育充其量只能取得微小的成功”。培养教育者的创新素质有赖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大科研投入,选择好学科带头人,以科研促进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的教风,尊重与众不同的观点,在教与学中倡导相互激励、相互合作。应当使每一位教师谨记:教师要有适应世界发展变化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影响学生学习方向的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培养开拓、创新、进取和竞争力强的人才是教育的当前任务。21世纪的人才除了应该具备“基本能力”、“思维能力”、“品德素质”外,还必须具备与信息时代相适应的五种“广泛的能力”,也就是:支配资源的能力、使用信息的能力、掌握新技术的能力、运用信息方法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为此,应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更新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机构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使学生参与科学探寻的全部过程,处理好整个培养过程中的通识、通才、专才三者的关系,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力图在教育思想上把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结合起来,在课程安排上把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对学生指导上把关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结合起来。
在新的世纪,大学将从社会的边缘逐渐走到社会的中心,并影响和引导知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进程,这就要求大学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来考虑大学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新世纪理想的大学培养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世纪新人。对此,同志高屋建瓴地提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四个标准:“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将有力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使中国尽早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强国。这是几代人的梦想!也正是我们努力为之奋斗、致力于追求的远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