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进展的微观体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循环经济进展的微观体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循环经济进展的微观体制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我国地大物博,但资源总量相对贫乏,特别是在人均资源占有量上更是处于世界落后水平。我国的石油总储量只占全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8%,铁矿石总储量只占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的8.9%;在人均资源方面,我国的人均石油只占全世界人均石油的10%,人均矿产资源不足全世界人均矿产资源的50%;在资源消耗上,我国煤炭消耗位居世界第一,电力和石油消耗位居世界第二,其他矿产资源消费也位居世界前列;在生态环境方面,更是令人堪忧,2005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量超过了我国环境容量的一倍,2010年超过了我国环境容量的4.5倍,预计2020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将超过我国环境容量的5倍以上。尽管这样,我国的GDP却只占全世界的4%,并且因环境问题就抵消了其中的10%。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传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不但资源的消耗量相当大,而且其利用效率也非常低,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难以支撑传统的发展方式,我国的生态安全问题已经出现了严重危机。为了应对这种危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全新模式就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选择。   二、当前阻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体制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充满矛盾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在考核政府绩效的过程中,重点采用的仍然是经济指标。这就会造成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在区域产业布局以及招商引资过程中很少去考虑环境污染等问题,有的地区甚至引入一些低门槛、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还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错误地认为,等到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进行环境治理也可以。正是因为存在着以上种种问题,导致相当多的地区存在许多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即使在经济状况相当好的地区仍然存在着这种现象),这些企业暂时解决了地方GDP等经济指标难题,但是却带来了沉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对待区域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粗放式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就成为当前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发展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充满矛盾   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的本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是他们的责任。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从生产装备上都还相当落后,特别是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技术和装备与循环经济的要求更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促进企业的发展,大多数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置可持续发展于不顾,并且这种现象常常表现在对待公共资源和环境问题上,他们常常会免费利用公共资源和环境,并将这些免费的公共资源和环境转换成促进企业发展的资本。目前,由于我国企业发展的基础还非常薄弱,相当多的企业还无法彻底走向循环经济,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拼命攫取免费的公共资源和环境,从而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三)资源配置水平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充满矛盾   尽管我国已经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未健全,特别是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还没有进入市场,这样就导致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在有偿使用方面无法正确反映资源价值,更不存在环境资源和生态消费的价格化。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无论是环境资源还是生态消费目前仍然是卖方市场,买方对于环境资源和生态消费根本没有话语权,或者话语权非常弱;这也就是说,在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方面根本没有形成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在使用上,无论是企业还是消费者,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观念非常淡薄,这就造成了环境资源及生态消费的无偿使用、或者低价使用现象比比皆是。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必然导致高耗能、高污染的生产状况长期存在。   (四)工作体制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充满矛盾   作为科学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不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而且还是一项相当复杂的整体工程,这就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各级市场以及人民群众的密切配合,互相协调。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政府、市场和人民群众良好互动的运行机制。从大的方面来讲,政府各部门之间在循环经济的分工与管理方面不太明确,甚至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执行主体也不能得到体现,政府各部门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在市场方面,无论是在再生市场方面还是在循环市场方面都存在着无序竞争,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套能够协调市场各行为主体的系统性规范,这样就造成了对市场主体难以有效监管现象的出现。   三、努力创建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   (一)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政府考核方式   要想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符合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首先,各级政府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建立循环经济理念,增强循环经济的意识,要深刻认识到在当前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性和使命感,并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将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GDP理念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前提,要放远目光,努力协调短期发展和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实解决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问题,将循环经济和区域发展牢牢结合在一起。其次,要努力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引导企业不断发展绿色技术和装备。最后,大力关停并转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对于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或个人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现代企业制度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现代企业不但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经济实体,而且还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发展的经济实体。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现代企业的现代性不但体现在经济上,更要体现在社会上、生态上,这样的企业必然要为可持续发展而不懈努力。大力创新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首先,要努力抓住当前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明确企业产权,努力打造适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主体。其次,要努力推进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改革,促进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进行转型,完全改变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要努力推进企业知识化水平的提高,确保企业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为知识型的生产经营方式,从粗放式生产转变为清洁型生产,尽可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从而不断建立健全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最后,要努力推进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力度,将科学知识作为第一生产力,实现人本管理,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p#分页标题#e#   (三)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资源配置市场   真正的市场经济体制是买方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才能确保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在生产方面还是在消费方面都可以达到最大的效率。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市场,形成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在这样的市场竞争机制下,首先必须明确界定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资源的产权,并通过相应的制度明确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资源的归属。其次还要明确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资源的有偿使用,建立健全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将价格因子引入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资源,从而达到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买方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相应的价格从市场上获取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资源,然后将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资源进行充分使用,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从而实现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资源向商品方向上的有效流动,从而确保环境资源以及生态消费资源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四)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创新工作体制   要想大力发展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工作体制,首先必须大力加强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打造各级政府、各级市场以及人民群众密切配合、互相协调的工作体制。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制定相关制度,认真规范各级政府机关的职能,划清他们的管理界限,努力解决各级政府“越位管理、错位管理、缺位管理”的现象,尽最大可能减少各级政府部门对资源流动和配置的干预,确保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能够正常进行,确保其产权的正常行使。其次,要认真规范市场行为,切实保障再生市场以及环市场方面方面的有序竞争。努力打造一整套协调市场各行为主体的系统性规范,确保对市场各行为主体的有效监管。   四、小结   创新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发展现代企业,提供了政策性的建议,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完善市场,调整结构,健全法制,从而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发展,确保我国的循环经济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