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城市循环经济进展战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是循环经济产生的早期思想。此后兴起的环保运动,工业发达国家所关心的还仅以治理和减少以公害为代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入8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开始注意到采用资源化的方式来处理生产过程的废弃物,但还没有质疑当时的经济运行模式本身。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世界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取得空前的共识,标志着循环经济的正式诞生和兴起。当前,发达国家尝试和践行循环经济,它以一种新的经济思维实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循环经济的深刻内涵与特征 1、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生态经济,是一种相对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单向线性经济,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力求经济组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流程,倡导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物质和能源在不断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利用,最终实现“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传统经济是一种由“从资源到产品再到污染物排放”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在这种经济中,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通过把资源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数量的增长,最终导致自然资源的短缺、枯竭与环境质量的恶化。循环经济则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模式,它把经济活动按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模式,组成一个“资源到产品再到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过程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1]。循环经济能实现资源环境成本的低投入、高效和循环利用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达到消除了长久以来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 2、循环经济的“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 表现在生产方面,要以最小的原材料生产出质量可靠的最轻型的产品,达到材料最省,废物排放最少;在消费方面,要以最少的产品消费达到最适度的消费目的。例如我们冬天穿羊毛衫,拥有1-2件达到适度过冬就可以了,不必贪多求好。 (2)再利用原则(reuse) 就是要求制造的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被反复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周期。我们生活中就有许多可实现再利用的地方。例如我们购买新衣服时,商家或厂家一般会附送一个精美手提袋,以后上街我们可以用它来提其它的商品,最后用烂了,还可回收生产出新袋子来,这是我们生活中践行再利用原则的典型例子。 (3)资源化原则(recycle) 就是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加工资源。如废报纸再生产出新报纸;碎玻璃再生产出新玻璃;我国以前的钢铁厂的水渣现在全部能成为水泥厂的紧固剂;氮肥厂的煤渣变成机砖厂的原料;煤矿企业的煤矸石全部运往发电厂成为搭配用煤。这些就是典型资源化作法。 3、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的共同特点是资源的高利用、高循环和对废弃物的低排放。人类要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全新理念。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如下: (1)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系统观 循环经济的系统观与我们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经济型”的系统观是不一样的。当前我们各个单位的总结和报告,包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协的各项决议和报告,一般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体育、卫生等方面进行论述,即“以当代人为中心”。循环经济的系统观要求把人、资源、生态、科技、发展储备、发展潜力作为一个系统,并以“自然环境为中心”、以“子孙后代为中心”,去构建战略性、综合性、防预性的体系。这种体系建立,可能要求我们各级政府的管理模式、总结归纳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改变,要以“为子孙后代储备战略性资源和财富为中心”来设计系统模式。 (2)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观 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我们习惯地运用工程学的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循环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来考察和解决问题,它要求不仅要考虑工程的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的承载能力。在循环经济条件下,考察一个区域或企业的经济力,不仅是考察它的现实的经济实力,如产品、利润、GDP、财政收入等;更要考察它与环境和自然的融合度、共生度,如废旧资源的利用率、零排放率和相关企业的共生链接情况等。一个企业在计算它的利润与利税帐目的同时,也要计算一下他的资源消耗帐目、废物排放帐目,三者归总才是综合效益。我们在核算地区经济增长时,也应把“传统的经济增长=GDP增长”,转变为“循环型的经济增长=GDP增长+环境污染带来的负值+消耗资源带来的负增长+对人们的生活水平带来的纯负值”,即把GDP增长中对环境污染、对消耗资源、对人们生活的负值进行剔除。 (3)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价值观 与传统发展观那样将自然视为“取料场”和“垃圾场”,将河流当作“自来水管”和“下水道”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循环经济的价值观在考察和利用自然时,是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坚实基础,是人类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一个整体系统。循环经济价值观倡导“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5至6吨的生活垃圾就相当一吨标准煤,可用于发电,而发电后剩下的灰渣,还可用于制造有机肥料,或进行高温化学处理,用于制造铺路的柏油材料。再如工业废气,包括我省株洲冶炼厂在内的许多企业能回收二氧化硫生产出硫酸而且回收率极高。#p#分页标题#e# (4)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生产观 传统经济的生产观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和环境为手段获取最大限度的财富和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则是依据生态规律,通过工业或产业之间的代谢和共生关系,依靠技术系统,在相关企业间构建资源共享、副产品互用的相对封闭的循环产业产链,大幅度降低输入和输出经济系统的物质消耗水平,使尽可能多的物质和能源在不断进化的循环中得到持久合理利用。 (5)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消费观 循环经济提倡节俭型消费、绿色消费、适度消费和层次消费。这是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低消耗物质资料、注重保健和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一次性消费,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着眼于提高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质量而非数量,在消费的同时注重考虑废弃物的资源化。 (6)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技术观 循环经济是基于资源开发技术的创新,是资源利用方式的变革。循环经济的技术主体要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技术方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是用替代技术、先进生产技术、共生链接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减量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技术支撑的经济。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和无害处理为手段,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进资源环境的保护。 二、湖南发展循环经济的资源和环境现状 1、山青水富,鱼米之乡 首先是山青。湖南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空气湿度适中,土壤肥沃。在湖南大地随便丢一粒种子都能生根发芽,最终长成绿绿葱葱的小草或大树。湖南林地总面积2.2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7%,全国第五位;湖南森林覆盖率比全国平均高37%,已成为中部地区主要的“碳汇场”。其次是水富。近十年来,湖南湘、资、沅、澧,包括洞庭湖受到比较了大的污染,尤其重金属的污染很重,但污染程度同全国同类河流相比不算最严重的,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是黄河、淮河、海河、辽河等。此外,湖南用于工业化的淡水资源总的来说是充沛的。湖南有“四水一湖”、“水乡泽国”、“洞庭天下水”之美称,年平均淡水资源163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六;湖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2%,占有全国5.7%的水资源[2]。再次是鱼米之乡。“湖广熟、天下足”,乾隆时期还曾流传“湖南熟,天下足”。当前,湖南的金健米业、湖南丝苗、湖南猫牙、湖南珍珠米、湖南香米在全国也是比较有名气的。 2、经济战略资源匮乏,资源利用率不高 世界矿产资源总共有160多种,湖南矿产资源有141种,占全世界种类的83%,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湖南郴州的永兴、资兴是有名的矿区,但湖南拥有的矿是少矿、稀矿。如铅、锌、锰、钨、铵、锑、钒、锡、石墨、铌、钽等等。工业化中的三大主要用矿铁、铜、铝,湖南都十分稀少。此外,从能源上看,世界公认的四大战略性能源煤、油、气、电,湖南都极为缺乏。煤方面,湖南每年外调煤3000万吨,北方的煤运到长沙火车站,比湖南本地煤还便宜。电方面,湖南火电、水电还算可以,核电到目前为止依然为零,每年三峡向湖南配电432万度,合16亿度/年。石油和天然气方面,湖南没有。湖南2010年每万元GDP耗煤比全国平均高0.2吨标准煤,每万元GDP耗水比全国平均高30%,每万元GDP耗电与全国平均基本持平,但比沿海地区要高15%。 3、环境污染不容忽视,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从目前湖南的整体环境状况来看,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全省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我省GDP在全国排第10位,但污染物排放总量居全国第4位。二是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湖南省14个市州城市中,有12个城市因二氧化硫或可吸入颗粒物超标而存在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三是水质污染较普遍,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结构型缺水以及污染型缺水现象比较严重。四是酸雨污染范围广,湖南省14个市州城市中,有11个存在酸雨现象[3]。五是因环境恶化带来的自然灾害频繁,湖南近年来每年因自然灾害所受的经济损失占GDP的比重达2%以上,远高全国平均1%左右的水平。 三、湖南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引导作用 各级政府要不断提高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强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政府的规划编制工作中,科学编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有关循环经济专项规划,提出一批具有宏观性的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制定和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政府要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调节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促使他们自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政府还要加大教育和宣传力度,引导广大社会公众关爱环境、珍惜资源。具体而言,政府的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表率。政府在办公节能、节电、节水、节材等方面,尚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进而发挥表率作用。二是政府节约公款消费和减少浪费。我国每年公款招待和吃喝、公车消费和公款考察,每年达几千亿之多,相当于每年能多造几个三峡工程,有很大节约潜力可挖。三是政府对循环经济产品、技术的保护和引导。全国每年政府的正常采购达8000亿元,而且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应建立政府绿色采购的相关法律制度,对节能企业、环保和循环经济基础企业的产品要进行优先采购,甚至保护价和高价采购。四是严格评估标准。政府要扎实严格做好生态园区和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以及企业清洁生产的评估和审核工作。 2、加快湖南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在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方面,湖南可从以下几方面率先突破:一是鼓励废旧回收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湖南可以学习日本发展循环经济一些好的立法和执法经验,率先颁布一些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地方性法规,如《容器与包装物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绿色采购法》等。同时,还应出台鼓励回收中介产生和发展的法规,从税收、贷款、财政等多方面支持正规废旧中介的产生,必要时可以利用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网络,以国有公司的名义成立全省甚至全国统一的回收中介。二是建立工业废物和建筑废物再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在日本、德国的建筑垃圾,如水泥、沙石是要强制回收的,否则违法。在韩国、德国,对钢铁、塑料、纸品、玻璃、木材、纤维等行业实行强制定额回收,对强制定额回收企业实行“废物再利用”比例考核,如果企业循环利用废旧产品达不到规定比例,必须以回收费的1.15-1.3倍数额进行罚款。对此,湖南可以借鉴。三是节约型、绿色消费方面的法律、法规。湖南可从重点的污染型垃圾强制回收、普通的垃圾分类回收、大众型的消费制度化约束三个方面下功夫。如废旧电池,一节钮扣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辈子的用水,我们依然没有相关的废旧电池强制回收的政策法规出台。我国餐馆的剩饭、剩菜浪费高达30%以上,平均我国每年餐桌上的浪费达1000亿元,湖南可率先对此进行一些制度化的约束。四是鼓励节约降耗和环保措施落实的法律法规。我国的节约降耗依然没有实现常态化和法制化,环保措施在实践中怎样更有利于操作也值得进一步探究,最终实现企业节能降耗和环保措施落实的法律化。#p#分页标题#e# 3、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湖南产业结构的战略性升级 湖南的产业结构近年来经过不断的调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至今湖南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依然严重。从农业结构看,湖南“粗粮粗猪”生产外销型的结构没有改变,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业品牌度仍然不够;从工业结构看,湖南50%左右的工业产值是重化工业产值,工业的高科技度和“两型化”水平仍然不够;从第三产业看,湖南以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一般的商业项目为主,城市中以“总部经济”、“研发经济”为特点的“写字楼经济”不够;在湖南的财税结构中,我省1/3以上的财税来自于烟草;在一些具体的项目和产业实施中,我省“非两型化”的表现也很明显,如湖南的建筑业80%是高能耗的。可见,以循环经济的理念推进湖南产业结构的战略性升级,十分迫切。一是以构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目标,优化调整工业结构。湖南2010年确定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湖南工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性和纲领性目标。在具体的调整操作中,我们应注重把现有的重化工业等能耗较高企业,通过科技革新和工艺改造降低能耗和污染;防止国内外高能耗、重污染企业和产业向我省转移;努力引进和发展低能耗、少污染的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和项目,并促进其集群发展和形成区域分工和品牌;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产业等湖南已有一定基础优势的高科技产业,促其做大做强;突破和扩大传统环保产业的发展范畴,大力促成环境产业的发展。二是以科技为内力、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湖南要以建立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基地为手段,大力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精工农业。同时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优质农产品的品牌度和知名度。三是大力促进城市生态型、科技型发展。要大力发展“科技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理念的构建和发展,大力促成“循环和环保型社区”的发展,把这样的理念和思路极力贯彻到城市的规划、管理、评比和检查的各项工作之中。 4、加速湖南能源和资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新能源是以新技术为基础来开发利用的资源。目前认为主要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氢能、氢能等,新能源是21世纪全球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领域。新材料目前公认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新型建材、环保材料、纳米材料、超导材料八大领域。新材料在21世纪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湖南发展新能源和资源的主要举措是:一是湖南要加快核能的开发和利用。核能占用电总量的比例,法国达70%,日本达30%,美国也有20%。我国煤炭消费量世界第一,在我国的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所占比重达70%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40个百分点。湖南资源结构与我国类似,是典型的煤炭型结构。2010年湖南省消费的能源总量中,煤占72%,油品燃料占12%,水电占9%,其他能源占7%,能源供应过度依赖煤炭[4]。而且我省煤炭不能自给,2010年,湖南省一次能源自给率为54%,几乎一半依靠外调。而迄今核能是世界唯一实现了产业化并能很好地运用于工业化过程的能源,由此,湖南应把发展桃花江、小黑山等核电项目放在突出位置,以调优能源结构。二是湖南应重视其他新能源的研发和技术攻关,加速其它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太阳能、风能、地源能、生物能和循环经济本身的再利用能源具有较好的产业前景和市场前景,湖南也已有这方面的较好基础,可以乘势技术跟进,争取更大发展。三是湖南要加快发展节能技术和节能产业。如清洁生产、环境无公害技术、废物再利用技术等的研发和利用。 5、推行湖南生态园区式产业集群战略 实践证明,我国中西部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园区经济在其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究其主要原因,园区把招商引资过程中的经济软、硬环境问题带给企业的直接困难和冲击,转化为了对园区的冲击。正是因为园区的这个缓冲作用,使园区经济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异常醒目。产业集群式园区是园区经济发展的新的形式。产业集群有利于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信息成本和提升区域品牌,有利于推动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转变,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目前最时兴的引资方法。而生态园区式产业集群是园区经济最高形态,是一种对园区废水、废气、废渣进行“吃干榨尽”式处理和园区经济所有资源实现循环再利用的园区,是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实现最大化的闭环生产式园区。笔者认为,针对目前湖南园区的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四种形式的整合。有必要围绕我省规划的10大优势产业和50个产业集群,对我省目前77个开发区进行统一整合,突出特色。一是参照现有的株洲欧洲工业园、湘潭德国工业园、长沙台湾工业园,规划整合突出地域企业集群特色;二是要依托如中联重科、三一集团、山河智能、涟钢、湘钢、株冶等大型品牌企业整合园区,突出企业品牌特色;三是参照目前的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浏阳生物医药园,规划整合突出企业堆积式集群,而且这应当是产业集群的主要形式,即企业集聚式园区;四是产业链接式或称生态链接式产业集群,以宁乡两型工业园等园区为平台和载体,结合正在进行两型社会建设,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园区、两型工业园区、低碳经济园区和城市等的试点工作,并以此作为园区经济新的重点和尝试。[5] 6、大力实施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突破战略 湖南应大举引进高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人才,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两型产业技术创新突破。一是探索建立节能降耗和减少污染的新技术支撑体系。二是探索建立新材料、替代材料的技术支撑体系。三是探索建立产品和资源、能源再利用技术支撑。四是探索建立企业之间生产链合及稳定性的技术支撑。五是探索建立研究新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的技术支撑。六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抓住机遇走出去,整合全世界的技术资源。#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