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产业结构生态化进展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我国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措施的研究开始逐步走向深入。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高效生态经济成为今后黄河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一个基本功能是“推进以结构生态化演进为基础的产业生态化建设”。[1]生态化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和重点。在高效生态经济的背景下,如何确定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目标,并进一步探寻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路径是当前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2产业结构及其生态化调整 2.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产业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的演进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要素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趋势,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的重要标志。产业结构从内涵上看主要包括两点:一是从量的方面来看,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和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比例关系;二是从产业的质的方面来看,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素质分布状态。产业结构“是一个动态结构,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国际经济环境和人们的消费观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和调整”[2]。当产业结构适应这些变化时,经济就能稳定发展,这时说明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宏观经济发展目标、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产业间比例关系的调整。主要是指三大产业间比例关系的调整。产业间比例关系的调整是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二是指产业结构构成比例的调整。主要是指某一产业内部的构成比例调整。三是产业结构顺序调整。主要指各个产业发展的先后顺序和速度的调整。 2.2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 生态化是把生态学的原则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并且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关系。产业结构生态化是指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生态规律构造高效、和谐的产业结构,使多个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通过系统的耦合和物质、能量的多级利用,实现高效的产出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向着生态产业系统演进,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结构生态化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以推进整个系统的优化为目标,而且包含在系统改进的基础上实现产业结构内在质量的提升。产业结构生态化既是一个过程,更是一个结果。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一方面要求产业结构发展要与区域资源结构相协调,能充分有效地利用本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及自然资源和条件,获得比较利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各产业类型构成恰当,排放少,环保产业和节约、保护、高效利用资源的产业得到发展,高消耗、高污染产业比重小,能够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3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发展现状与生态挑战 3.1黄河三角洲产业体系发展总体状况 对黄河三角洲区域的划分,有历史、地理、经济等多个角度,本文所指黄河三角洲是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主要是以山东省东营市和滨州市为主体。由于历史原因,黄河三角洲区域曾是一个欠发达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比起相邻地市相对落后。进入21世纪以来,黄河三角洲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体系日趋完善。2008年区内生产总值4600多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七分之一以上,比2006年增长近40%,平均每年递增18%。2010年滨州市地区的GDP比上年增长13.5%,东营市增长13.4%,增长速度较快。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黄河三角洲区域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支柱产业、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知名品牌,基本形成了石油和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纺织、电子信息、造纸、机电、建筑建材、食品加工、黄金、汽车及零部件、造船及零部件、飞机及零部件、粮油果蔬食品深加工、生物制药、现代服务业等构成的产业体系。从多年来的区域经济增长进程来看,黄河三角洲多元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3.2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发展特点 3.2.1第一产业稳步发展,基础地位更加牢固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土地和农林资源,有发展第一产业的诸多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黄河三角洲农业综合开发的推行,区域内的土地、林业、水利等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经济优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加快,粮食产量连年提高,滨州市连续8年实现粮食增产,东营市粮食产量近年来达到了历史最好时期。畜牧、水产、林业、农产品加工和经济作物种植全面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较大突破,农产品批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3.2.2第二产业发展迅速,石油产业“一产独大”的局面逐步改变 在过去较长一段时期内,石油产业在黄河三角洲GDP中占主导地位。地方经济对石油企业依附度很高,一般在50%以上。近几年来,为改变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单一的局面,东营、滨州等地都采取了发展多元经济的积极措施,大力加强非油产业的建设,非油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上升,包括精细化工、盐化工、建筑、轻纺、机电、建材在内的制造业进入21世纪后发展迅猛,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3.2.3现代服务业日趋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主要趋势为第一产业递减,第三产业不断上升,第二产业基本保持平稳,第三产业吸纳了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2010年东营市和滨州市第三产业分别增长14.5%、17.9%,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相比增长最快。东营市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3.6:73.9:22.5调整为3.7:72.6:23.7,滨州市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10.03:56.34:33.63调整为10.02:54.61:35.37。目前,黄河三角洲的现代服务业呈现出了“门类齐全、各业并举”的良好势头,金融、保险、通信、现代物流、生态旅游、信息咨询、房地产、社区服务等行业发展迅速。#p#分页标题#e# 3.3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生态挑战 3.3.1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较晚,生态环境脆弱 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的。在黄河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顶托,流速缓慢,大量泥沙便在此落淤,填海造陆,形成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的形成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并且至今每年以2至3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推进,形成大片的新增陆地。这独特的形成过程造就了黄河三角洲特有的生态系统环境,多种物质和动力系统在此交汇交融,陆地和淡水、淡水和咸水、天然和人工等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生态环境呈现较强的脆弱性。这给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带来很大挑战。 3.3.2区域内资源结构单一,资源质量不高 黄河三角洲区域资源较为丰富,但资源结构相对单一,资源利用面临新的挑战。首先,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拥有未利用地811万亩。但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多为黄河泥沙填海、淤积形成,固结过程短,土质结构疏松,而地下潜水位高、矿化度大,导致这一地区的土壤盐碱含量比较高,不仅原生盐碱,而且次生盐碱化日趋加剧。土壤类型以潮土和盐土为主,不利于农业生产,也给地表环境的改善带来不利影响。其次,黄河三角洲地区淡水资源缺乏。三角洲地区河流较多,但多为季节性河流,每年6~10月份多雨季节河水较大,干旱季节河水很小,有时断流。地表水可供利用的数量十分有限;地下水主要是咸水,矿化度相对较高,不能做淡水资源利用。所以,三角洲地区的开发主要靠黄河水资源的充分利用。但由于黄河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无法满足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居民生活和农业用水需要。淡水资源的短缺将成为制约黄河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最后,黄河三角洲地区有丰富的生物资源,但开发难度较大。黄河三角洲由于地处南北过渡区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各种暖温带的动植物生存,区内水生生物资源800多种,野生植物上百种,有鸟类187种,其中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鸟类30余种。但随着黄河来水量的锐减,人类不合理的开垦,以及工业污染的加重,使得食物链来源被切断,加上生存环境的恶化,造成生态系统、生物种群和遗传基因多样性面临丧失的危险。 3.3.3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从黄河三角洲三大产业的比例来看,工业仍然占有较大的比重,东营市第二产业占70%以上,滨州市仍占50%以上,相反服务业所占比重较低。工业中仍然是石油化工、石油装备、纺织、造纸、铝业制造、盐化工、皮革制造等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而这些产业又是污染性较强的产业,对环境影响较大。资源消耗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较高,科技创新型产业所占比重较低,导致经济增长代价日增,产值结构和资源结构失衡,无法为经济和生态的良性互动提供有利条件。如何实现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是今后黄河三角洲面临的重大挑战。 4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的目标定位 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但这个思路忽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生态环境基础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生态环境既是现代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载体,又是高效生态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状况及其变化对整个区域产业体系是否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在生态环境基础上,以生态化为核心,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准确的定位。 4.1产业体系生态化 基于发展高效生态的基本要求,从资源、环境层面来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以产业体系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产业发展的多样性作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依据与先决条件,没有整个产业体系的生态化就没有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产业体系的生态化是产业机构生态化的基本要求。为此,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产业生态化建设,把环境资源承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作为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础,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4.2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是“追求产业规模、比例、增速的动态均衡及产业素质提升”[3]。包括三方面:一是静态上数量和规模比例合理,动态上增速协调及投入产出均衡;二是产业之间关联合理,产业结构与资源结构协调;三是产业比较效益明显,主导产业向产业链高端集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本质上是产业间有机联系的聚合效益,即产业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区域内产业之间关联作用程度提高的过程。评价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应该以三次产业间是否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是否具有自我调节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作为标准之一,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聚集经济效益。 4.3产业结构高级化 从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来看,区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这样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方向揭示了“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对技术进步、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依赖性不断增强的过程,是一个区域特定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知识含量不断增加的过程”[4]。高级化是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的重要方向。黄河三角洲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必须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化改造,主要是运用生态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与提升;二是整个产业结构的知识化改造,运用现代知识和生态观念对三大产业进行调整与优化;三是生态产业所占比重的增加。随着高效生态经济的推进,新兴生态产业应该成为增强结构活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点。 4.4产业结构协调化 协调是指为实现系统总体演进的目标,各子系统或各元素之间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所形成的一种良性循环态势。产业结构协调是指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使产业结构与外部环境之间、产业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实现良性发展。这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区域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状况的协调,二是产业结构内部各产业之间生产能力之间的协调,三是产出结构与社会需求的协调。具体到黄河三角洲区域,首先要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环境的协调,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目标;其次,各产业之间生产能力的协调是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的核心,内部产业之间生产能力的协调能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挥整体效益;再次,产业产出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的协调是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的重要方向,高效生态经济之所以高效的关键在于产品的适销对路,脱离了社会需要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生态经济。#p#分页标题#e# 5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基本路径 5.1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生态化建设 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既是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基本任务,也是产业结构生态化调整的主要路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是指根据产业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共生互补原理,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立起来的生态合理、经济高效、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这一体系包括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现代服务业三部分。其中高效生态农业是基础,环境友好型工业是重点,现代服务业是支撑。三大产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构成统一的高效生态产业体系。 5.1.1树立生态优先的产业发展理念 产业发展离不开理念的指引。构建高效生态产业体系要彻底转变传统的以GDP为主的旧观念,树立生态优先的新理念。生态良好应成为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重要发展目标,经济活动要建立在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黄河三角洲正处于开发的初始阶段,环境、资源与经济发展的矛盾相对较小,人们心中的生态观念、环保意识相对淡薄,对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后果没有清醒的认识,这往往会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为此,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首先要转变发展思路,树立生态优先的观念,在产业发展中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把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谐统一。 5.1.2调整产业比例关系,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优化三大产业布局及比例关系,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前提。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最基本的任务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对区域内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进行优化。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本导向,优化农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稳定农业在整个结构中的比例关系;二是利用绿色生态技术调整第二产业技术结构,加快污染产业改造,发展高新技术及环保产业,加速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结构的转变,适当降低第二产业比重;三是积极发展现代生态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使第三产业成为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5.1.3加快对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 长期以来,石油化工、纺织、铝业制造、造纸等传统产业一直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这些传统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较为严重的冲突。如何顺利实现对传统产业的生态化改造成为黄河三角洲发展高效生态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按照生态高效的要求对传统产业的发展进行重新设计和定位,鼓励企业积极采用绿色、生态技术,探索良性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特别是对污染严重、与生态环境冲突激烈的企业加大监管力度,督促其尽快实现知识化、技术化改造。为此,要实现“三大”转变:一是实现由石油经济为主向非油经济为主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变地区产业结构单一,过分依赖石油资源的局面,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二是实现由低度产业为主向高科技、高效益产业为主的转变,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三是实现由传统产业为主向绿色生态产业为主的转变,保障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 5.1.4大力发展新兴生态产业 产业结构生态化要遵循生态效益的目标,经济发展不仅要保护环境,而且要挖掘经济潜力,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新兴生态产业成为必然选择,这就需要通过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使区域绿色市场和新兴生态产业得到跨越发展,使生态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产业和新的增长点。黄河三角洲发展定位是高效生态经济,这就要求不仅整个产业结构调整要体现生态化趋势,而且直接反映生态特点的新兴生态产业要占较大比重。为此,需要大力发展三类生态产业部门:一是生态环境科学和技术的研发部门;二是直接作用于生态产品生产的环保和环建部门;三是间接作用于非生态环境部门的环保和环建部门等。 5.2优化产业时空布局,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 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要在符合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实现两大序列的发展:一是时间序列上的发展,二是空间序列上的发展。在时间上协调好现在与未来的发展,在空间上协调好整体与局部的发展,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在时空序列上的一体化发展。 5.2.1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推进产业生态化调整 从时间角度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演进过程,很难通过一时的经济“大会战”实现快速跨越,需要以动态的、发展的战略眼光来选择产业发展路径。首先,要遵循产业结构演进及其生态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无论是产业结构的演变,还是产业的生态化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既要符合区域特点,又要遵循一般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这是产业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其次,要把产业结构调整看做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黄河三角洲产业发展既要考虑原有历史基础,也要立足现实需求,更要关注未来的发展。当代人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当展要为未来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此,在黄河三角洲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立足长远,多做些奠基性的工程,多上些具有前瞻性的项目,多建立些生态型企业。最后,要顺应产业结构变化发展趋势。当前,产业结构发展呈现融合性、信息化、高技术化、生态化等趋势,每一个趋势不是孤立的,都有着密切联系。黄河三角洲区域产业发展要具备战略眼光,既要顺应生态化趋势,也要顺应其他发展趋势。 5.2.2以生态化原则合理选择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对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一般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较强的扩散、关联效应。通过主导产业的合理选择可以发挥产业的导向性,从时空序列上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黄河三角洲选择主导产业既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优势,也要具有战略眼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黄河三角洲具有丰富的土地、石油、海洋、林果、生物、风能、地热等资源,主导产业的选择要充分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为此,要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的石油化工、盐化工、海洋化工、石油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以这些产业为基础,积极发展高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布局。#p#分页标题#e# 5.2.3构建规范有序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从空间上来看,每一个区域的产业系统都处于特定的环境(自然、社会)之中。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离不开具体的空间条件,在考虑区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同时,注意处理好不同区域或层次上产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既不能以牺牲局部环境为代价来实现整体环境的改善,更不能期望局部环境的改善可以阻止整体环境的恶化。当前,黄河三角洲区域内产业结构还存在一定的趋同现象,产业选择与区域环境承载力存在错位的现象,空间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为此,要从几个层面上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布局:首先,从开发保护的角度,黄河三角洲在空间结构上分为核心保护区、控制开发区、集约开发区三部分。核心保护区内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稳定生态系统结构,构筑生态安全屏障;控制开发区主要是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副产业生产和加工、观光休闲农业等产业,适度发展低消耗、可循环、少排放的生态工业;集约开发区是集聚经济、人口的重要区域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点开发区域。其次,从内地与沿海的联系上看,形成“内地城市—临港经济”双核型空间结构。具体包括四条线路:“滨州—滨州港”;“东营—东营港”;“潍坊—潍坊港”;“莱州—莱州港”。临港经济带与内陆经济带形成线状分布,陆海统筹,谐调发展。再次,从城乡产业布局的角度,形成“核心—边缘”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经济活动围绕城市呈向心环状分布。具体到黄河三角洲地区,19个县区驻地城市是19个中心点,服务业、工业、农业围绕城市呈现向心型分布。城区重点发展服务业,城郊重点发展生态型工业,农村重点发展生态农业。最后,从产业与生态的关系上形成“产业—生态”融合发展结构。根据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特点,在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承载能力之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保持自然系统的持续生产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促进产业系统与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发展,建立与当地相适应的产业生态体系。 5.3加快生态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 5.3.1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技术 农业在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中仍占有较高比重,而本区域整体的自然生态环境又较为脆弱,农业发展的基础还不是很牢固。所以本区域农业发展要走一条内涵式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农业生态技术推动农业的高级化发展。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技术。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其中又包括:土地复垦技术、中低产田的改良技术、水土保持技术、农田和土壤污染防治技术、土地盐碱化治理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等。(2)农业生物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应用技术。要积极开发并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在提高单位亩产量的同时,提高农作物的品质。(3)节水农业技术。针对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匮乏的特点,重点发展节水农业耕作栽培技术、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以及节水管理技术,实现水资源的高效与可持续利用。(4)农业资源循环再生技术。通过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不仅能节约资源、增加效益,而且能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这种技术包括农牧结合和农牧渔结合的农业技术、农副产品加工增值技术、沼气技术、秸秆还田及其综合利用技术等。 5.3.2研发绿色技术,推进工业清洁生产 产业结构生态化在工业上的要求是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环境友好型工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工业生产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的关键是绿色技术和清洁工艺的采用。首先,在积极开发和利用绿色生态技术。要通过原材料绿色技术、生产加工绿色技术、废弃物处理绿色技术的创新,使产品生命周期内的生态成本达到最小。产品设计要注重质量功能开发、材料选择、制造装卸,全面平衡产品的可生产性、可装配性、可维护性、可循环性和环境友好性。提升产业产品结构,增加产品的绿色质量,如节能、减少污染、可重复使用等;增加产品绿色特性,增加产品环保可信度;引导绿色消费,如开发可复用产品、提供绿色服务等。其次,要积极推进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既可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以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其实质是将人类生产活动产生的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或消灭于生产过程之中。这主要包括几个方面: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消耗污染,如以洁净的自然能源(光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替代化石能源,以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石油)替代高污染的化石能源(如煤炭);采用废物循环利用、再资源化和综合利用技术;设计污染预防分析的系统程序,进行清洁审计或废物最小化的评价。 5.3.3促进科技服务创新,开发引进服务新技术 服务业与现代科技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现代科技的促进者、引领者和推广者。同时,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又给第三产业带来革命性影响,如电子信息技术、国际互联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对第三产业的信息服务、网上购物、远程教育、现代物流、金融等行业带来了巨大影响。黄河三角洲现代服务业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当前,黄河三角洲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和技术含量相对较低,这严重制约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此,今后要注重对现代科技的研发和引进,提高第三产业的现代化水平,重点培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数字媒体、地理信息、农村信息化等新兴产业,增加新的服务产品的供给,刺激服务业新需求,促进第三产业高级化发展;要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政府参与引导、民间社会资本主导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企业孵化器、技术交易市场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为各类技术创新主体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5.3.4积极发展高新技术#p#分页标题#e# 高新技术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起着巨大引领作用。黄河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发展相对滞后,不利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为此,必须积极实施高新技术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引进高新技术,加快对重大领域、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产业带动性强的高新技术产品,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黄河三角洲实际和生态化要求,可以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新型装备制造技术、新能源技术、海产品深加工技术等。 5.4加强生态制度建设,保障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 5.4.1构建现代生态制度体系 生态制度是“是指围绕减少或者消除环境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社会安全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5]。生态制度从广义上看包括生态政治制度、生态经济制度、生态文化制度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生态制度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经济制度,这又可以细分为生态产权制度、生态税收制度、生态价格制度、生态管理制度等方面。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制度,其指导思想都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建立现代生态制度,进行生态制度创新的过程。黄河三角洲区域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处于欠发达地区,整体开发进度较慢,各种制度建设特别是生态制度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应该成为该地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领域。要按照现代生态制度的基本要求,积极构建完善的现代生态制度体系,为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5.4.2建立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体制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与环境容量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性质,市场机制难以自动对其合理配置发挥作用,我国的环境保护和产业生态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这就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稀缺资源有效配置的最佳方式,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主体,依靠市场上的价格等经济信号做出最优经济决策,这不仅能使市场主体的效用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而且也能使社会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生产和消费中,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因此,在区域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的作用,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市场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市场对生态经济的调节机制不够完善。为此,政府要通过宏观调控,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营造适宜的市场和制度环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市场化原则来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将产业生态化实践活动置于市场经济体制中,把政府的主导推动力与企业的内在驱动力相结合,形成有利于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合力。政府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市场行为主体进行引导:一是建立规范经济当事人行为的政策法规制度;二是通过激励性的政策措施和手段来引导经济活动向着产业生态化的目标发展。具体表现为:政府通过强制性的环境法规和环境标准等制度安排为市场经济活动划定生态边界;通过对产业生态化项目给予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经济手段,建立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利益驱动机制;通过提供信息、技术与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提高市场运转的效率等等。 5.4.3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与约束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企业普遍存在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和环境效益,使环境成本外部化的现象。实行环境准入与约束机制既可以制约企业行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可以在产业布局上增加生态产业的比重,实现产业结构的生态化发展。每上一个新项目、开办一个新企业,都要进行严格的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通过环境约束,积极发展节能、低耗、减污的高新产业,淘汰对环境破坏较大的落后产业。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其进行全过程的环境质量跟踪,保证企业生态化生产。促使企业自觉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中推行生态化理念。 5.4.4构建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激励机制 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既需要约束机制,又需要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可以激发企业转型的内在动力,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为此,政府要建立生态化的激励机制。首先,制定有利于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如产业发展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等。从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生态产业和生态化企业的发展。比如对促进产业协调发展的环保产业给予倾斜性政策支持,通过建立环保支持基金、扩宽环保融资渠道,给予税收优惠和政策补贴;其次,政府通过价格、信贷、财政等经济手段和必要的法规、行政手段支持产业结构的区域协调发展,比如对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替代等有利于资源优化利用和物质循环的产业、企业或项目进行财政补助、技术改造资金扶助,对于生态绿色产品政府优先采购等等。 5.4.5健全产业结构生态共生机制 生态产业链是生态产业系统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它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环节,以资源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链关系的企业群落或产业系统。在生态产业链中,通过产业集群不同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结合,能够使物质、能量得到高效组合、循环利用,达到“产业共生”、“相互利用”、“资源再生”的功能。因此,在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和构建产业生态共生链系统,使资源实现从上游产业到下游产业的跨产业循环利用,从而形成更加稳定的共生和代谢生态链网络。对企业和产业之间进行能流、水流、物质流、废物流和信息流等方面的梯级集成,使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协调共存。 5.4.6建立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合作机制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从行政区划上分为六个地市,经济发展以地市为单位分为六个区域,有相当独立性。但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和资源的分布与配置却具有一定的整体性。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从生态系统上看是一个整体,从资源配置上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单元,从产业链的衔接上看是一个经济综合体。为此,黄河三角洲在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过程中要顺应生态经济发展的特点,在生态环境的保护、资源的配置、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加强各个县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要建立较为紧密的合作机制,防止出现产业结构趋同现象,避免环境资源的破坏和浪费。#p#分页标题#e# 6结束语 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是按照生态规律和生态发展的原则对稀缺资源在各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特别是要把生态环境这一稀缺资源放进产业结构之中进行配置,通过生态发展和环境改善促进产业结构自身的调整与优化,解决产业活动与资源环境矛盾与冲突,实现二者的融合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在明确目标定位的基础上,从产业体系的构建、产业空间布局的调整、生态技术的创新、生态制度的完善等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