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体系面临的问题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货币体系面临的问题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货币体系面临的问题探索

作者:张美英 陈孝明 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天河学院

文献综述

由于黄金在纸币出现之前长期承担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且在19世纪7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黄金在世界范围内确实充当了价值“锚”的角色,因此“一战”以前国际货币体系都比较稳定。真正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金德尔伯格(Kindleberger,1962)的霸权稳定论思想,蒙代尔(Mundell,1972)的超级大国理论和克鲁格曼(Krug-man,1982)等人又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三难选择理论”,也被称为“不可能三角”。国外还有学者从货币危机的角度剖析了国际货币体系,克鲁格曼(Krugman,1979)以小国开放经济为分析框架,以钉住汇率制度或其它形式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分析对象,分析了以放弃固定汇率为特定特征的货币危机是如何发生的,弗拉德和戈博(FloodandGarber,1984)用线性模型简化,由此构建了第一代货币危机模型的基本框架,奥波斯特菲尔德(Obstfeld,1995)等人则提出货币危机的第二代模型,预期贬值自我实现的结果也能引发货币危机。国内外很多学者都是在上述几个方面进行拓展,比如徐涛、侯绍泽(2007)从美元霸权构的角度探讨了今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美元霸权下的国际经济货币秩序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不稳定的。张云,刘骏民(2008)从虚拟研究虚拟经济出发,从境外美元资产规模和投机资金力量、美国外汇储备等方面分析了美元危机不可避免的原因,由此会进一步的引发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巨大危机。王曦,周高宾(2011)基于稳定性与流动性视角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国际货币制度历次的变革都是基于对国际货币流动性与稳定性的权衡取舍的制度安排。

在国际货币体系不断面临问题的同时,很多学者也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道。胡勇,李占卫(2005)强调了IMF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建议使之成为有效协调美元、欧元和日元关系的国际机制。杨小军(2008)从牙买加体系固有的内在缺陷出发,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六大新特征,并由此简要勾勒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和路径选择进行了探讨。高静(2011)则研究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背景下的人民币国际化策略。探讨国际货币体系的文献比较丰富,不仅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一些政治家金融管理当局也提出了对货币体系的见解,并且在实践中致力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进,这为理论研究也提供了很好的现实基础。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所以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挑战也会有所变换,很多已有的文献没有预测到相应新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国际货币体系面临的新问题,并提出了中国的应对之道。

国际货币体系固有的缺陷

1.美元霸权。当前全球经济的发展仍以美元作为支配性的货币,美元仍然是全球外汇储备、外贸结算和外汇交易结算的主要货币。美元的霸权地位使其获得了巨大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享受巨额的铸币税,据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弗兰克尔(JeffreyFrankel)的估计,当前被外国居民、企业和政府持有的美元数量至少占到流通中美元总量的60%,照此推算,每年美国可以向其他国家征收高达120亿美元的铸币税(何帆,2004)。(2)避免了外汇风险和换汇成本。由于美元在全球的通用,美国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时就可以直接用美元进行结算,而外汇风险和换汇成本则由他国的企业承当。(3)美元霸权使得美国政府可以持续获得低成本国际融资。中国、日本、阿拉伯等国家通过各种途径积累了大量的美元,由于缺乏其他的投资途径,不得不购买美国的国债,为美国政府融资提供方便。然而在充分享受霸权的好处时,却在承当责任和义务上不尽人意。为了维持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美国在获取美元霸权的收益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查尔斯•金德尔伯格(CharlesKindleberger,1973)认为,美元霸权的建立要求美国经济必须履行以下义务:维持全球汇率结构的稳定以及协调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而当危机来临时,美国并没有履行其义务,正好相反,其采取了以邻为壑的手段,使持有美元的国家大受损失。美元霸权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和霸权利益的同时也给国际货币秩序带来了潜在的危机。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本身的局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核心金融机构,其所奉行的理论值得商榷,它能发挥出的作用也受到大国博弈结果的制约。其决策是以各国所占的份额来进行投票决定,因此它的很多决策几本上是西方大国博弈的结果。截至2005年3月18日,美国所掌握的份额和投票权比例分别为17.46%和17.14%,虽比20世纪80年代略有减少,但始终在17%以上;西方7国份额和投票权比重合计分别为46.24%和45.43%,一直超过45%。1而在《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规则设计,重大事项必须有85%以上的投票权方能决策实施,而美国则在这些重大事项上有一票否决权。IMF的这种运行机制缺乏作为国际金融机构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IMF的角色之一就是当成员国遇到金融困难时为其提供帮助,而当它在实施救助时所提出的苛刻条件也为人们所诟病。

新形势下货币体系面临的问题

1.虚拟经济对现行的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金融行业也在不断地飞速发展。各种高新的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地为形形色色的大小金融机构所采用,各种掌握了大量数学知识的金融工程的人才也涌入金融行业,在这种技术加人才的推动下,从金融行业产生的虚拟经济极为迅速的膨胀企业,对现行的金融体系构成了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虚拟经济发展极为迅速,全球金融资产存量规模在不断上升。在1990年虚拟经济资产总量是实体经济GDP的2.2倍,而到了2003年则增长为11.5倍。1990—2003年间,全球GDP增长1.7倍;而全球虚拟资产则增长9倍,全球虚拟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实体经济的增长速度。22003年至2007年,包括股票、债券、银行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在内全球金融资产总量从257.73万亿美元上升至717.04万亿美元,累计增幅为178.2%;同期世界名义GDP从36.93万亿美元上升至54.31万亿美元,累计增幅为47.1%;代表金融资产总量与世界名义GDP比值的金融深化指标则从7上升至13.2。3以金融强国美国为例,其虚拟经济各自创造的GDP占总GDP的比重也是在逐年增加(表1)。#p#分页标题#e#

2.金融全球化下的游资冲击。短期性国际资本(HotMoney),又称游资(RefugeeCapital)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资本规模日益庞大,流动日益频繁,短期性国际资本也随之水涨船高。跨国资本流动、尤其是短期性国际资本给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严重威胁着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这些巨额的游资随时等待着套利的机会,并且是在全球市场上快速的游走,一旦有漏洞出现,游资则会大举进攻。1997-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就是受到了以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为代表的游资的冲击。

3.新兴国家的利益没有得到重视。近年来,新兴经济体的经济金融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而其在国际金融组织的地位未得到相应提高,缺乏足够的发言权。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07年发达经济体经济仅增长2.7%,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8%。印、俄、巴西GDP总量均超过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中国、印度和俄罗斯3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新钻”国家也有不俗表现,高盛公司预测,2025年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等8国将跻身世界经济前20强。4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08年中、印、俄、巴等“金砖四国”增长率分别是9%、7.3%、6%、5.2%,因此,新兴国家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源泉,2011年世行报告称,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超出发达国家45%,并在未来两年内对世界经济增长作出近80%的贡献。鉴于此,全球积累轴心实现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过渡,“2006年—2007年,从美国流向新兴世界的资本为3000亿美元,2010年达到5500亿美元。相反,2006年—2007年,从中国向美国的资本流动达到9000亿美元,2010年降至6000亿美元”。5随着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全球货币体系必须要进行调整。在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中,西方发达国家所占得比重大,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国际金融组织未能充分发挥早期预警作用,而新兴国由于能调动的资源有限,在危机救助中,也略显迟缓和力不从心。如果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新兴国家的利益能够像其经济表现一样得到足够的重视,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会变小,解决危机及早解决的可能性则会增大。

中国的应对之道

1.扩大货币合作的范围,推动人民币区域化。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早已是今非昔比,一国金融市场的异常波动很容易就波及国际金融市场,从而使其他国家也受到牵连。同样,一国通过改变货币政策所产生的效应也可以经由国际市场传递到其它国家。因此,各个国家有必要通过国际货币合作来消除不良的反应,做到双赢甚至多赢。尤其是在本次金融危机之后,通过开展双边本币互换为周边经济体提供流动性支持。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公布的情况,自危机以来,人民银行先后与周边经济体货币当局建立了总计5800亿元人民币的3年期双边本币互换安排。经过几年的推动和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区域化进程缓慢而实质性地向前推进。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使用和流通正在进一步扩大,(阮健宏,2004)认为,2004年末,人民币现金在周边接壤国家和港澳地区的滞留量约为216亿元,全年人民币现金跨境流出入的总流量为7713亿元,净流出量为99亿元。在危机引发的新形势下,中国政府更要加速人民币区域化的步伐,为日后的人民币国际化大好坚实的基础。

2.不断完善金融体制,继续深化金融创新。我国目前由于没有完全开放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对金融体系的冲击,然而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趋势下,国际热钱不断地涌入,使我国面临着的金融危机的隐患。我国金融业理应在市场化建设上进行深化改革,理顺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关系,加强“一行三会”的监管作用。目前,我国金融创新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品种、工具、手段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体制、技术、宏观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金融创新仍然存在不足,尽管美国的金融创新已经形成过犹不及的结果,但我国还要继续深化金融创新。

3.发挥规模优势,增强国家实力。国际货币体系主导货币的选择中,没有一个好于坏的选择,而是坏与更坏的选择。国际货币的霸权是与经济实力相关的。一个国家要想从世界货币体系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必须依靠其强盛的国力作为坚强的后盾。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1979年在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发表了名为“收益递增,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的文章,建立了一个严谨而精炼的模型,表明了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多样性是如何创造新的贸易的,一国能在更大规模上从事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所以,在同一产业内必然会出现双向国际贸易,其根本原因在于产品生产中存在着取之不尽的规模经济。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可以充分利用这种规模优势,增强我国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