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外贸发展评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水产业外贸发展评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水产业外贸发展评析

本文作者:章世秀 章棋 张燕媛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水产业在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2004年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以来,水产业一枝独秀,始终保持贸易顺差,持续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至2009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达107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7%[1],俨然成为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领头羊。水产业的重要性还突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多个方面。一方面,水产业的发展不与传统农业争地,缓解了耕地骤减的压力;另一方面,水产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2]。以2009年为例,渔民人均纯收入8166元,高出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约58.47%[1,3]。此外,水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和营养平衡性好等特性[4],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和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AndyThorpe和ChrisReid也指出水产业对社会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出口创汇、提供国内的蛋白质消费、增加就业以及缓解贫困上[5]。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频频受挫,屡遭来自他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方面,我国水产业发展有其特殊的国情。国内水产品生产者以散户为主,数量多但规模普遍较小,且小农户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信息滞后,导致盲目跟风、一哄而上,“以药保鱼”,药物残留超标等问题较为普遍。另一方面,部分发达国家以保护国民健康和生态环境为由,纷纷制定名目繁多的技术标准,如2006年日本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2007年美国FDA的自动“扣减”措施等,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鉴于此,该研究通过剖析我国水产业发展及出口现状,从水产业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水平3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推动我国水产业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1我国水产业发展进程

1.1水产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后,为解决国民“吃鱼难”问题,水产业率先实现了市场化改革。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以养为主、养补并举”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6],提高了单产,增加了总产。如图1所示,1979~198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由555.07万t增长到1384.25万t,年平均增长率达14.9%,其中,养殖产量平均增长率为20.7%,高出捕捞量增长率近10个百分点,我国成为世界主要渔业大国中唯一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方面,国家积极实施“科技兴渔”战略,加大对水产养殖的财政支持,以推进渔业经济的发展和渔民增收;另一方面,农业部于1999年正式提出海洋捕捞计划产量实行“零增长”的目标,确定沿海地区的伏季休渔制度,加大对渔业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至此,我国水产养殖业获得大力发展,产量一度增加到1999年的2659.91万t,约占我国水产品总量的63.62%。1999~2009年,我国水产养殖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产量大幅增长。至2009年我国水产品总产量高达6049.49万t,其中约74.87%为养殖产量。同期,水产捕捞业在缓慢增长后基本呈现持平状态,产量约占我国水产品总量的25%。2001年入世后,我国水产业面临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而水产业在国内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突显。第一,生产者以散户为主,且规模较小。中国的水产品生产者多是小型养殖户,其质量安全意识薄弱,养殖凭借经验,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由于信息不对称、信息滞后,致使养殖户对于效益较高的养殖种类“一哄而上”,其结果是产品供给过旺,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第二,渔业水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水产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因盲目引进新品种、高密度养殖、滥用渔药以及大量投喂饵料等行为造成的水体药物污染、营养物污染、底泥污染、生物污染等养殖污染普遍存在[7-9],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第三,消费者需求日趋多样化、个性化。随着渔业市场的发展,消费者对名、特、优水产品种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我国的水产养殖多以传统养殖品种为主,大多数养殖户资金匮乏,转型困难。

1.2水产品对外贸易现状

1.2.1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概况。自1985年国家放开水产品价格和实行外贸体制改革以来,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远发展,进出口总量年均增幅达到20%左右。200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额首次超过泰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在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的情况下,水产品贸易始终保持顺差,对农产品出口创汇功不可没。得益于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自由的贸易发展环境,2001~2009期间水产品总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9.42%,是1995~2001年期间年增长率9.7%的两倍多。如图2所示,1995~2009年,除个别年份的波动外,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进口额虽有所上升但增幅较缓,进出口之间的差额正被逐渐拉大。至2009年我国水产品贸易总额高达143.5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约占74.56%,远高于同期进口额。与水产品出口贸易额迅速增长相对应的却不是出口价格的随之增长。如图3所示,我国水产品出口平均价格均高于世界同期水平,尤其是入世前表现的尤为明显。随着我国加入WTO,水产品出口平均价格迅速下跌,一度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之后与同期世界水产品出口平均价格同步上升,且始终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0.1~0.2个百分点,但与世界平均价格稳健的上升趋势相比,我国水产品价格波动依旧较大。综合上述资料可知,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总体表现为贸易总量增加,但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1.2.2水产品出口状况。我国出口水产品多属于初级产品,附加值较低,价格增长缺乏动力。初级冻鱼及鱼片是最主要的水产出口大类。2009年我国出口初级冻鱼及鱼片135.3万t,约占出口总量的46%,出口额为39.4亿美元,仅占出口贸易额的36.8%,平均价格约为2.9美元/kg,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此外,初级软体类、初级甲壳类以及活鱼等均是我国水产品的主要出口种类。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出口水产品加工不足,产业链较短,产品缺乏进一步增值空间。若不改变目前以出口量的增加来拉动出口额增长的现状,长久以往将导致出口额的增长缺乏持久动力,最终陷入低水平资源型出口的恶性循环中。价格的波动也反映了我国水产品出口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我国向世界150多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水产品,但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地。如图4所示,1996~2006年对这4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比重均超过80%,在1999年一度高达89%。近年来虽有所下降,但仍保持70%以上的比例。其中,日本一直是我国水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并且是我国出口烤鳗的最大消费市场;韩国是我国冻鱼主要出口市场;欧盟是我国来料加工鱼片的主要消费市场;美国是我国对虾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10]。水产品出口的高市场集中度使出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出口水产品和出口市场均趋于集中。#p#分页标题#e#

1.2.3水产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最大制约因素。2002年以来,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相继采取了各种技术性贸易措施来限制中国水产品的大量出口[4]。如欧盟实施的《欧盟食品及饲料安全管理法规》[11],美国沃尔玛和达登连锁餐饮集团对所有虾类产品必须满足《最严谨的水产养殖规范》的要求[11],以及2006年日本实施了针对食品和农产品的“肯定列表制度”[12]。这些技术标准的制订和实施,增加了水产品出口检验检疫的成本,抬高了水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从技术层面构建了一道阻碍我国水产品进军海外市场的壁垒。2002年的“氯霉素风波”发生后,欧盟委员会决定禁止中国动物源性食品进口,曾一度使我国对欧洲的水产品出口跌至谷底,至少10万农户受损。2003年出口烤鳗在日本遭遇的“恩诺沙星残留超标”事件,以及之后发生的出口香港大闸蟹激素含量超标事件、“多宝鱼事件”、“孔雀石绿事件”等都给相关行业的生产商、出口商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中国水产品出口屡遭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且损失惨重,一方面的原因是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应对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令人堪忧,这也是水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针对我国水产业取得的巨大发展以及存在的诸多问题,该研究力图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以对我国水产业的发展水平作出全面的评价。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即水产业的国内发展水平、国际竞争力和出口水平,具体指标如下。

2.1水产业国内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渔业产值增长率(X1A)。该指标反映了渔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用以衡量其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具体公式为:Y=(Xt-Xt-1)/Xt-1。其中,Y表示渔业产值增长率,Xt表示t期的渔业总产值,Xt-1表示t-1期渔业总产值。Y值越大表示我国渔业发展速度越快。渔民受益幅度(X2A)。渔民受益度反映了水产业的发展给渔民带来的实际收益。具体公式为:W=(Wt-Wt-1)/Wt-1。其中,W表示渔民受益幅度,Wt表示t期的渔民人均纯收入,Wt-1表示t-1期渔民人均纯收入。W值越大表示渔民收益幅度越大。水产品加工能力指数(X3A)。该指标反映了国内水产品的加工能力及未来水产品增值空间的大小。具体公式为:L=PCt/Qt。其中,L表示水产品加工能力指数,PCt表示t期的水产品国内可加工量,Qt表示t期水产品总产量。L值越大表示国内水产品加工能力越强。水产养殖面积增加比例(X4A)。该指标反映了国内水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具体公式为:M=(Mt-Mt-1)/Mt-1。其中,M表示养殖面积增加比例,Mt表示t期的水产养殖面积,Mt-1表示t-1期的水产养殖面积。M值越大表示水产业未来发展空间越大。产业集中度(X5A)。该指标主要反映国内水产品生产大省的地理集中度。具体公式为:CR4=(PPt1+PPt2+PPt3+PPt4)/Qt。其中,CR4代表产业集中度,PPt1,PPt2,PPt3,PPt4代表当年水产品产量排名前4的省份。CR4越大表示产业竞争力越强。

2.2水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X6B)。该指标反映了国内水产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具体表示为:MS=Edt/Ewt。其中,MS表示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Edt表示国内水产品的出口额,Ewt表示世界水产品总的出口额。MS值越大表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超强。水产品净出口额(X7B)。该指标反映了我国从水产品对外贸易中的获益状况。具体表示为:TE=Edt-Idt。其中,TE表示水产品净出口额,Idt表示国内水产品的进口额。TE值越大表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超强。显示性比较优势(X8B)。该指标可以综合评价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体表示为:RCA=(Edt/Ewt)/(Etdt/Etwt)。其中,RCA代表显示性比较优势,Etdt代表中国所有产业的产品出口额,Etwt代表世界所有产业的产品出口额。RCA值越大表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超强。显性竞争力指数(X9B)。该指标同时考虑了水产品出口和进口的贸易专业化程度,能够更全面地反映水产品贸易专业化水平和水产品数量竞争优势的结果性指数[13]。具体表示为:CA=RCA-(Idt/Iwt)/(Itdt/Itwt)。其中,CA代表显性竞争力指数,Iwt代表世界水产品进口额,Itdt代表中国所有产品进口额,Itwt代表世界所有产品进口额。CA值越大表示水产品国际竞争力超强。

2.3水产业出口水平评价指标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X10C)。该指标通过水产品出口价格的变化来间接反映水产品质量水平。计算公式为:OP=Pt/Pt-1。其中,QP表示质量升级指数,Pt表示t期水产品出口平均价格,Pt-1表示t-1期水产品出口平均价格。若QP>1,表示出口产品价格上升,质量提升;QP<1,则反之。水产品出口国别集中度(X11C)。该指标主要反映水产品出口环境的安全与稳定程度。计算公式为:NAT=(∑JEdt+KEdt+EUEdt+UEdt)/Edt。其中,NAT代表水产品出口国别集中度,JXdt,KXdt,EUXdt,UXdt分别代表中国对日、韩、欧、美的水产品出口额。水产品出口国别集中度越高,表明出口易受国际市场变动的影响。水产业出口品种集中度(X12C)。目前,中国水产品中出口量最大的是初级冻鱼及冻鱼片(为了指标的可量化,该研究选取SITCREV.2种的0342及0344的出口量来计算冻鱼及冻鱼片的出口额),因此该研究使用初级冻鱼及鱼片的出口量与水产品总出口量之比来衡量。该指标主要反映出口产品多样化程度,其比值越高,则说明产品多样化程度和产品附加值较低。计算公式为:CEP=(ME1+ME2)/Edt。其中,CEP代表水产品出口品种集中度,ME1代表冻鱼的出口量,ME2代表冻鱼片的出口量。深加工产品出口比例(X13C)。该指标主要反映水产业对技术发展水平和加工链长短的控制情况。该研究将SITCREV.2编码中037的产品定义为深加工产品。计算公式为:DP=DPEdt/Edt。其中,DP代表深加工产品出口比例,DPEdt代表国内深加工产品出口值。

3中国水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在进行综合评价前,首先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的无纲量化处理,即x'i=(Xi-X)/σ,其中,x'i为标准化值,Xi为变量实际值,X为变量平均值,σ为变量标准差,无纲量化处理使得标准化的数据满足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要求,以消除数据的不同量纲,解决各数值不可综合性的问题。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特征向量,提取3个主成分。3个主成分反映了13个指标所包含的84.7%的信息,说明其能够充分反映指标中的原始信息。第一主成分依次对水产品加工能力(X3A)、产业集中度(X5A)、水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X6B)、水产品进出口额(X7B)、显示性比较优势(X8B)、显性竞争力指数(X9B)、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X10C)、水产品出口国别集中度(X11C)以及深加工产品出口比例(X13C)具有较大的负荷系数,即说明第一主成分充分反映了水产业的产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出口产品质量以及出口风险的大小。第二主成分主要对渔业产值增长率(X1A)和水产品出口品种集中度(X12C)具有较大的负荷系数,即第二主成分反映了渔业对于农业经济的贡献度,以及对水产品出口创汇作出较大贡献的主要出口品种(冻鱼、冻鱼片)的出口状况。第三主成分主要对渔民受益幅度(X2A)和水产品养殖面积增加比例(X4A)具有较大的负荷系数,即第三主成分反映了渔业的发展为渔民带来的实际收益,以及未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潜力。为进一步分析我国水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动力因子的差异性,故利用表1提供的主成分系数,根据公式Fi=∑Fij×Xj(i=1,2,3;j=1,2,…,13),计算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及第三主成分的得分,然后利用公式Y=0.645F1+0.115F2+0.087F3计算我国各年动力因子综合得分及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第一主成分的动力因子是水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即努力提高产业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可以有效推动水产业的发展。而如何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则依赖于水产品生产大省的进一步努力,主要是水产品加工能力的增强、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及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的提高。水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与第一主成分的得分状况完全吻合,第二主成分的得分与综合得分也基本相符,可见渔业产值的增加和主要水产品的出口对水产业的整体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第三主成分的得分与综合得分出入较大,2002~2004年间第三主成分的得分位居前3位,但是相应年份的综合得分却落后较多。而2005~2009年期间,第三主成分的得分逐渐落后,而该段时间内的综合得分排名不断上升。第三主成分得分排名与综合得分排名的不相匹配,一方面反映了水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实现渔民收益的相应增加。这可能源于水产品出口产品的低价竞争,出口附加值较低,出口遭遇的风波较多等原因损害了渔民的利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受资源的限制,盲目增加养殖面积,扩大生产规模的旧的生产模式已难以进一步实现水产业的发展。#p#分页标题#e#

4结论

该研究在对水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水产业的发展水平予以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水产业总体上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药物残留超标、超水体负荷养殖、产品附加值低、名优特品种较少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的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应加大对水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强产业竞争力,以进一步推动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面对目前渔民转型困难的问题,政府应对水产业给予资金支持,加大各项优惠补贴,帮助养殖户实现由传统水产品养殖向传统品种与名、优、特品种相结合的养殖模式转化,以实现水产业的长远发展。第二,相关质量监管部门应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积极防范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冲击。我国水产品之所以可以大量出口到欧美日韩,主要是因为我国的水产品生产相对其他国家而言,在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我国水产品出口格局在短期内不会有重大变化,对于来自他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只能努力应对。质量监管部门应建立完备的质量安全防范机制,实现从种鱼到最终产品的全程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积极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第三,渔业行会以及各种渔业研究机构应加强对水产品养殖和加工的技术支持。伴随着水产养殖的规模化,种质退化、水体污染及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也凸现出来。这些问题极易诱发各种鱼病的暴发,“以药保鱼”的情况就会相应发生,从而严重增加了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隐患。因此,水产行业的技术研发工作迫在眉睫,渔业行会和渔业研究机构必须成为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有力支撑。第四,水产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应更多地依赖于科学技术的指导。水产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实现科学养殖,杜绝滥用药物的行为。水产品加工企业应延长产品的生产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向以深加工产品生产为主的转变,同时,积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提高水产品的竞争力,逐渐摆脱以价取胜的落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