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低碳经济实用性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内蒙古低碳经济实用性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内蒙古低碳经济实用性思索

本文作者:关海波 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讲师

内蒙古自治区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到目前为止,尚处在一个以工业化为主的经济发展时期,要想发展低碳经济,由“高耗能”变为“低耗能”,由“高污染”变为“低污染”,还需要结合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努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一个以低碳经济为核心的内蒙古。

一、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与劣势

(一)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1.政策环境优势。国务院制定的十大振兴计划已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振兴重点,明确要求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自治区也强调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从而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政策保障。

2.自然资源优势。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制造业基地和生态屏障,作为能源大区,有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和碳汇的特有优势,有了这些自然优势,就为发展低碳节能经济提供了很好的保障。内蒙古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作为我国能源和原材料重要省区,内蒙古具有发展低碳经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可再生能源中,内蒙古风能储量为10.1亿千瓦,50米高度的可开发风能为20.2亿千瓦,约占全国陆地风能的40%,居全国首位。内蒙古平均日照时数为2600~3400小时,全年太阳能辐射总量为4800兆~6400兆焦耳/平方米,可利用风能总功率1.01亿千瓦,居全国首位,太阳能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二位。这些位居前列的资源优势,可以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也为低碳之路打开了绿灯。内蒙古有碳汇能力强的优势。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碳汇能力不断增强,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

3.产业转型后发优势。目前,自治区仍处在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时期,从以第二产业为主到以低碳产业为主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到2009年,全区火电装机容量达57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达520万千瓦,原煤产量达6亿吨,天然气产量达130亿立方米。基本形成了以煤资源为主的能源重化工产业体系,以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为主的大型现代煤化工体系,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有了一定规模的工业基础,产业转型才能顺利,低碳之路才会更加畅通。

(二)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

1.经济方面的劣势。目前,内蒙古的经济水平还相对落后,短时期内工业仍被作为主导产业,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可能陷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怪圈。虽然自治区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但工业发展水平远低于其他发达省市,国内的其他一些发达省市第三产业比重已经占绝对优势,自治区若要发展低碳经济还要投入大量资金与技术,减排任重而道远。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实行低碳经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至少自治区现有的产业结构还不完全适合低碳经济。2000年以来,内蒙古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基本符合高度化的要求,即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主导产业对于一个地区经济起着支撑和引导作用,选择好主导产业,对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尤为重要。内蒙古“十一五”产业规划中提出要“巩固和提高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等特色优势产业的主导地位,重点发展煤炭、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国家级能源基地”。煤炭、冶金、化工产业应该作为支柱产业,因为这些基础产业目前在内蒙古经济中起着支撑作用,而且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仍会继续支撑着内蒙古的经济发展,然而,能源、冶金、化工等为“三高”产业,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其发展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功能有限。经济正在腾飞时期的内蒙古,想让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还需要适当地转变产业结构,以此来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2.社会、法律、文化方面的劣势。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还不成熟,对于高能耗、高排放的污染企业尚无专门有效的法律来约束。同时,社会舆论虽然支持低碳产业与低碳经济的发展,但对于低能耗、低碳的宣传力度仍然欠缺,这些问题在自治区同样存在,在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同时还没有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

3.技术环境方面的劣势。目前,自治区的经济虽然在快速平稳的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发达省市,现有的技术水平特别是新能源利用技术、节能技术等低碳技术仍落后于相对发达的省市,这也在阻碍着低碳内蒙的构建。

二、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一)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

1.国际环境。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碳排放已经变成了国际利益主体之间政治和经济的博弈。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在这样的文明进程和发展格局下,谁最先运转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谁就站在了经济增长的制高点,谁就是明日市场的主人。相比发达地区,我们走得慢了些,工业的体量与质量都不靠前。然而靠后发优势领先当今市场的事例并不鲜见。慢与快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无论从国内的形势分析,还是从区内的形势分析,构建低碳内蒙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

2.国内环境。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还有一个更好的机遇,顺应国家制定的大政策。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是以高耗能、高污染换取的经济快速增长。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中国政府宣布了碳减排目标,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下降40%到45%,这一目标体现了中国政府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将会继续限制高污染、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增加清洁能源及其设施的建设投入,发展环境保护和清洁能源技术,从而促进产业调整,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政府强调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国家大力倡导的低碳经济的特殊时期、特殊机遇,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将会更加顺利、更加平稳。

3.自身状况。低碳旅游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一个好的机遇。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自治区可以更好地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变为低碳旅游。“科教兴区”也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很好的机遇。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发达地区大量的资本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选择新的投资场所。内蒙古除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优势外,还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外来资本投资的理想选择,这些都为构建低碳内蒙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p#分页标题#e#

(二)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挑战

1.碳排放量上升与承担减排责任的压力。自治区工业化进程仍在推进,这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快速推进的内蒙古,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不可能停建,怎样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又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还是一个难题。因此,就要协调节能减排与发展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2.攻克技术水平的难关。“富煤”的资源条件,决定了内蒙古能源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虽然丰富,但是由于技术的原因选择有限,传统工业的技术升级与减排技术的开发仍需时日。工业技术升级与减排技术开发进展缓慢,碳排放量就会居高不下,这会影响自治区低碳经济的发展。此外,自治区绿色产业还在起步阶段,缺乏核心技术的前期积累,想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还有一定的难度。

3.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难题。目前内蒙古的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又相对落后,加重了内蒙古经济的高碳特征,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还应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培养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打造具有自治区特色的新兴产业体系。由此可见,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水平是一个重大课题。

4.资金瓶颈。内蒙古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相对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就会走得异常缓慢,要想提高科研水平,就需要巨额的投入,拿出大量的资金用在技术研发上,而目前的内蒙古经济还相对落后,正处在一个经济发展时期,在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科研的同时又能不影响其他投入,这对内蒙古来说又是一个挑战。

三、内蒙古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产业结构

日本学者茅阳一给出了测算一个国家和地区碳排放量的Kaya公式,即碳排放量=人口×人均GDP×单位GDP的能源用量×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人口数量和人均GDP一般不会出现下降情况,相反却是不断增长。因此,要减少碳排放的总量,只能在后两项因子中寻找下降的空间。单位GDP的能源用量称为能源强度。产业不同,能源强度不同。要降低能源强度,就必须提高能源效率。单位能源用量的碳排放量称为碳强度。能源种类不同,碳强度差异很大。化石能源中,煤的碳强度最高,石油次之,天然气较低。由此可见,碳排放总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在于能源强度和碳强度,而能源强度的大小取决于能源效率,碳强度大小取决于能源结构。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在于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技术进步来实现,但改善能源结构却受到资源禀赋的约束,特别是对于像自治区这样的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资源大省,在低碳能源结构中,本来存在的比较优势却变成了比较劣势,带来的挑战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自治区的主导产业不应该是高碳能源产业,而是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二)尽快转变观念

结合自治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要求,尽快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短、中、长期规划。当前,要抓紧区域性低碳性社会试点工作,在全区建立一批低碳社会实践区、低碳产业实践区、低碳经济区、低碳城市实践区。低碳产业可以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行业先行试点,选择作为自治区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开展低碳宣传,倡导低碳生产方式。

(三)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

科学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关键,选择的方向符合自治区实际,就可能实现跨越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选择应依据三个标准,一是产品要有稳定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三是要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从内蒙古工业化的实际情况出发,内蒙古应重点发展现代煤电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煤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培育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能耗少、低排放、发展潜力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四)完善相关政策

2010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兴产业,这也包含培育和推动新兴主导产业、新型战略性产业发展。要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调整结构、培育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打造具有自治区特色的新兴产业体系。一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千万千瓦风电基地规划和建设,着力解决电网接入等制约风电发展的突出问题;抓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建设;着力提高煤的清洁利用、综合利用水平;积极发展甲醇下游产品,延伸甲醇产业链。二是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打造以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为主的硅材料产业链;推进百万千瓦光伏产业基地建设;加快发展稀土新材料。三是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抓好煤矿机械、工程机械、汽车及其配套产业发展,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四是大力发展生物和环保产业。针对上述内容,出台相应政策法规。

总之,内蒙古在未来几十年内能否走到全国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治区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因此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转变自己的劣势,努力调整主导产业结构,同时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制定低碳发展的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自治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