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西部民族地域农业经济发展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王冬生 单位: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
2004年以来,八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三农”工作做出了全面的部署,农业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仍然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相当部分的民族地区仍然是贫困地区,研究民族贫困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其意义重大。
一、秀山县农业经济发展现状
(一)农业特色产业在农业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秀山县已形成四大特色产业,即金银花产业、蔬菜产业、茶叶产业和土鸡产业。其主导作用日益显现,成为农户增收的主要产业。2010年,秀山县金银花基地面积已达25万亩,年产鲜花21368吨、干花4273吨,全县花农总收入实现2.56亿元,户平收入4266元,涉及25个乡镇近6万农户①,以太阳山、平阳盖、川河盖、牛角山为中心的“两山两盖”四大优势产区已具雏型。秀山县已成为全国第二大金银花生产基地。2009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14.5万亩,总产量达1.38万吨,产值达3000万元。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1.56万亩,产量11.38万吨,产值达2.5亿元。发展商品蔬菜基地2万亩、产量4万吨、上市量3.8万吨,收益1.1亿元。建立蔬菜专业合作社8家,蔬菜加工企业7家。②目前全县从事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有四家,其中市级龙头企业三家。秀山县茶叶品牌优势明显,钟灵茶厂的“钟灵绿茶王、钟灵毛尖”等品牌已成为武陵山区的闪亮品牌。2007年,“钟灵毛尖”获中国•重庆永川国际茶博会“华茗杯”名茶优质奖且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QS认证,并获ISO9001—2003质量认证体系的认证。2008年,“钟灵”商标被市工商局命名为“重庆市著名商标”。2009年,钟灵茶业有限公司被重庆茶商会评为“重庆十佳茶业”。土鸡产业已经有一定的品牌效应,秀山土鸡已风闻重庆市。2010年底,土鸡累计出栏达到655万只。并成功注册“渝东南秀山土鸡”和“武陵山秀山土鸡”两个商标,被认定为“重庆市无公害土鸡产地县”。
(二)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秀山县的农业产业化建设,主要涉及优质粮油、中药材、畜禽和茶叶等产业。在搞好这四个产业的发展情况下,积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组建农业担保公司,积极向市农业担保公司申请贷款,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资金来源。同时,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开辟农业产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2010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已达到48家。
(三)农业综合开发已达到一定规模
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是土地治理,同时进行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水利灌溉项目。201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改造中低产田土1.44万亩,总投资1699万元,其中中央、市级财政资金1352万元,项目区群众自筹347万元。
(四)农机农技推广效果显现,农业执法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秀山县比较重视农业机械化运用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秀山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已成为重庆市仅有的两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之一。到2010年末,秀山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59369千瓦,农业机械原值达到17484.66万元,农机作业总收入达到13878.43万元。全县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32.77%。
二、秀山县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经济总量小
2010年,秀山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2.12亿元,农业增加值对全县经济的贡献不足1/6,约为9.81亿元,③而2009年全重庆市按40个县区建设,农业增加值为606.80亿元,其平均值为15.17亿元,④远低于平均值。
(二)龙头企业量少质弱
2010年,秀山县市、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6个,实现销售收入5.44亿元。上亿元产值的龙头企业基本上没有。所有龙头企业销售收入总和仅占2008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7.63%。秀山县从事金银花产业的龙头企业13家经营活动都集中在基地种植、种苗培育、初产品加工及其销售领域,基本上是个体户、大户发展起来的,奖金实力较弱。从事茶叶生产的龙头企业以家庭加工作坊为多,茶叶以县内销售为主,土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通过新农村建设后,虽然实现了中心村公路通畅,但并非所有行政村都实现了公路通畅或达到相应的等级;农业水利工程还不能满足要求,农业喷灌和滴灌设施还不到位,水利抗旱抗洪能力,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还较弱;农民饮水问题还没有全部解决,农业低产田改造工程、农业机械化、农业特色产业的基础设施配套等还有待改进。
(四)农民增收缓慢,难度相当大
由于近几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大量民工返乡,无事可做。秀山县还存在大量贫困人口,土地贫瘠,家庭精壮劳动力不多,生产技术落后,部分农民被特色产业拒之门外,加之遇到自然灾害,农业生产所需资金缺乏,农民的增收增长缓慢,难度较大。秀山县农民人均收入2009年为3713元,③2010年为4088元,①远低于重庆市(5277元)和全国(5919元)的平均水平。
(五)农机农技推广还有差距,农业执法体系不够健全
秀山县农机农技推广从总体上看,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高,耕、种、收机械化作业现状单一、机插秧推广面积不广、机械化生产才刚刚起步;农机化服务组织能力仍然不能满足需要,适宜本地使用的各种新型农机具、农机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仍然不够,农机装备结构还不太合理,农产品加工机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还有待加强,农村机电提灌建设还相当滞后。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及宣传、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农业商品销售、案件举报、案件应急处理、执法大队建设、农业执法思路及目标等多个方面还有待建设和完善。
三、秀山县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
(一)总体保持基础产业规模,做强做大特色产业
稳定发展优质粮油基础产业。按照“确保粮食安全,保证粮油充足供应”为原则,培育粮油生产龙头企业,耕地数量保持稳定,稳步扩大生猪、大牲畜饲养业。着重培育壮大本地特色产业。秀山县重点发展金银花、土鸡、茶叶、油茶和蔬菜五大农业特色产业。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及“经济合作社+农户+基地”等农业产业化模式,做好种苗培育推广工作,加强产品精深加工和开发,在科研院所的帮助下加强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扩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作用。同时加大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实行定单农业,实施名牌发展战略。#p#分页标题#e#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水平
加强农业水利基础建设,搞好山洪灾害防治,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和节水改造工程。缺水村镇进行雨水积蓄微型水利建设和试行部分旱作农业,加强村镇抗旱排涝和农村水利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加强农田排灌、土地整治改良、机耕道和农田林网建设,有计划分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中低产田改造。秀山县“十二五”规划改造中低产田土15万亩,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万亩,新增和改善除涝面积3万亩,改良土壤面积10万亩,新增机耕面积30万亩,实施生态工程治理5万亩,发展优势农产品基地50万亩,这些都将为秀山县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好基础。
(三)全面实施农户万元收入工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借助农业特色产业,选择好农户增收的产业和方式。秀山县采取做大做强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加速推进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建设,着力打造全国知名品牌;大力发展“秀山土鸡”养殖产业,着力打造“秀山土鸡”品牌;同时发展牛、羊、生猪、养鸭为主的其它畜禽产业,实现土鸡等畜禽产业养殖项目全覆盖;结合森林工程建设规划,加大林果品种改良力度,加快推进本地3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积极鼓励林地流转,培育好林业大户。推进茶叶产业向适宜的乡镇、村集中,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大力培育农村二三产业方面,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兴办粮油、禽畜产品、果蔬、林产品、药化等加工、储运、营销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开展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兴办林家乐、农家乐,努力培育农村建筑、运输、餐饮、旅游等产业。
(四)壮大龙头企业,大幅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建立龙头企业保护制度,引导龙头企业与外地重点企业嫁接。对农业龙头企业进行补贴,加大金融对龙头企业支持。积极组建专业合作社(协会),加快发展生产经营型合作组织,结合秀山县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项目,重点兴办、扶持一批中药材、畜禽、茶叶、水果、蔬菜、花卉等专业化生产程度较高、产品在村或乡镇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型合作组织,支持有能力的合作组织直接投资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户以土地、资产参股,组成规模较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粮食部门的优势,大力兴办各类专业合作杜和综合服务社;引导发展以科技推动为重点的科技服务型农民专业协会。
(五)加大农机、农技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扎实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工作,狠抓农机新机具的宣传,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增加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服务队等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农机销售及维修网点。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收割等技术;示范推广油菜播种、收获机械化生产,启动玉米、红苕、豆类等粮食作物机械化生产。积极引进推广适应山区、丘陵作业的机具,努力发展农机制造业;加大地方政府资金政策扶持力度,认真落实国家购机补贴政策,作业补助,税费优惠等惠民政策。大力培育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户、种养大户提供代种代收等一条龙作业服务。加强农机安全监理,确保农机安全生产。组织各级农技推广单位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示范推广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对农民进行农技培训,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农技示范户,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构建政府组织推动,市场机制参与,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带动,农业企业和技术服务组织拉动,专家、技术人员、示范户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网络;通过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劳动生产率。
(六)着力提高农业经济服务水平
发展农业水利化,提高农村灌溉服务水平。加快完善植物保护体系,形成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体系。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可成立县畜牧兽医办公室、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动物卫生监督所。健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为示范基地培育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积极扶持、规范各类农民专业服务合作社发展,通过合作社指导服务农民生产、经营。加快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重点建设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农业气象保障服务系统。加快完善农村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形成服务便捷、功能完善的农业网站体系。健全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统筹布局,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甚至发展国际市场。
四、秀山县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农业标准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业机械化的前提是农业的标准化生产。通过标准化农业生产可以提高农业生产企业化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市场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农业标准化工作需要把涉及农业标准化的有关部门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系统。把农业综合标准化作为重点,可借助农业科技推广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分县、乡镇、村三个层次,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县一层可成立农业标准化委员会,负责具体规划,部署实施每年农业标准化工作,主要承担起草、宣传任务,以及对标准化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工作;科委可将农业标准化制定与实施作为科技项目加以推广;农业主管部门需要拥有一支包括科研院所以及遍布乡村的农技站、科学站等各种农业服务站点,形成一支庞大的科技开发和推广队伍,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运用标准化;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统一管理,组织协调,主要工作是制定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计划,指导正确制定标准,协助贯彻标准并进行检查。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龙头企业、专业化合
作组织和主体农民素质对龙头企业及专业化合作组织应实施常年培训工作,制定对龙头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或业务骨干培训计划。专业化合作组织的领头人及管理层人员,必须进入高等院校、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企业管理及专门技术,有关费用县级财政应纳入预算。全面开展农民产业技能培训工作。实施农民素质工程,着力培养新型农民、技能型农民和农村企业管理人才,对农民进行全面素质提高的培训。狠抓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和教师队伍建设,以各级职业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函授学校、农业中专校、农业技校为依托,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的体系,争取在每个乡镇都建有培训基地。实施创业人才工程,培养一批对农业发展有抱负、有理想、扎根农村的高技能创业人才。#p#分页标题#e#
(三)坚持农业市场化,实现农超、农商对接
农业产品直接进入市场,可使农产品的保鲜度大大增加,还能为消费者节约支出费用。通过召开商品洽谈会、展示会或订单农业、出口农业等方式来实现农超、农商的对接,为此,必须加大鲜活农产品现代流通设施投入,尤其要加强鲜活农产品冷藏冷冻设施投入;要增强鲜活农产品加工配送能力,支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通过自建配送或第三方农产品物流配送等方式,来实现农超、农商对接。建立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及零售规模相适应的物流配送体系,需要提高鲜活农产品经营信息化水平,因此,广泛使用数字终端设备、条码技术等多种信息化技术,将农产品产业链和供应链管理相结合,实现连锁商业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之间业务流程及信息的互联互通。连锁超市要积极宣传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有品牌,建立农超、农商对接渠道。当地政府也应大力支持农超、农商的对接,商务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试点连锁超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内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超市与合作社搭建对接平台;政府需提供鲜活农产品农超对接的政策保障,培养农产品现代流通人才,加强连锁商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商务管理人才培训工作。
(四)全面推进农业执法工作
农业综合执法需争取领导重视,为农业执法工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争取县委、县人大、县政府领导的重视,帮助解决农业执法工作经费问题及存在的困难。有关职能部门之间应保持协调和配合,促进农业执法工作健康发展。加大农资质量监督力度,加大对农资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力度,有力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加大执法力度过程中,做好农资市场调查研究和预测,加强农资经营档案管理。同时,通过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农业执法人员素质,组织定期和不定期考核、考评;地区间可以进行执法经验交流与借鉴,通过上述措施,保证各项制度的正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