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四川农业经济影响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余霜 李光 冉瑞平 单位:安顺学院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系 安顺学院化学生物与农学系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三农”问题的现实严峻性和极端重要性日渐凸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经济的稳定、协调和健康增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解决“三农”问题都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1]。开展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生产要素、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政策依据,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所涉及的内容,有以全国层面、以省为范围的研究,以及某个农业产业增长影响因素的研究,但是以某个典型地貌类型的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还较少。四川丘陵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重要农业经济区域,作为四川省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四川经济发展的全局和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在当前中央关注“三农”问题的宏观背景下,四川农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3]。
四川省1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县均集中分布于丘陵地区,丘陵地区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的59.9%、57.9%和59.5%,粮食面积为全省的60%左右,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80%以上,商品粮占全省的90%左右[4]。泸县位于四川省南部长江、沱江之滨,是四川省双季稻、中稻及再生稻适宜种植区域,也是四川省典型丘陵农业大县[5]。泸县作为100万人口的丘陵农业大县,常年水稻种植面积3.67万hm2,名列全省第四位,粮食总产量达50万t,其中稻谷总产量达35万t,名列全省第一位。泸县的生猪产业也是名列前茅,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现已建成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动物疫病示范区和动物疫情测报站。2010年末总人口为108.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8.47万人,全年粮食总产量达53.60万t,增产0.5%;油料产量0.94万t,增长3.8%;水果3.20万t,增长5.0%;猪牛羊肉产量达12.97万t,增产4.0%,农作物生产持续稳定,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选取具有西部典型丘陵特点、农业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泸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泸县1980~2009年以来各种投入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时间序列资料,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四川丘陵地区乃至整个四川省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1研究方法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当代西方经济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生产函数。其一般形式为:Y=AXβ11Xβ22Xβ33…Xβnn(1)其中,Y表示产出量,A是基年的技术水平,Xi(i=1,2,…,n)表示各投入要素量,βi(i=1,2,…,n)表示投入要素Xi的产出弹性系数。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误差项的设定不同,则所用的测算方法与结果就有差异。我们这里假设无乘法误差,且形式为(1)式,则可对两边取对数,使之线性化,可得:lnY=lnA+β1lnX1+β2lnX2+β3lnX3+…+βnlnXn(2)本文选用泸县农业的长期生产函数为一个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初步确定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为劳动力、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建设投资等,建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形式如下:lnY=β0+β1lnX1+β2lnX2+β3lnX3+β4lnX4+β5lnX5+μi(3)式中,Y表示农业经济增长;X1表示劳动力投入;X2表示土地投入;X3表示化肥投入;X4表示机械投入;X5表示资金投入。本研究拟采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来代表农业经济增长,以乡村从业人员代表劳动力投入,以年末实有农作物播种面积代表土地投入,以年内化肥施用量代表化肥投入,以农业机械总动力代表机械投入,以农业建设投资代表资金投入。
2实证分析
2.1模型求解根据泸县统计局1980~2009年关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乡村从业人员、年末实有农作物播种面积、年内化肥施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建设投资的统计数据,同时为了方便建模和避免异方差的出现,对原始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后,得到样本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对式(3)进行估计,计量输出结果见表2。根据表2中的偏回归系数可得到如下回归方程(4):lnY=13.7915+0.2280lnX1-1.3773lnX2+0.9844lnX3+0.9557lnX4+0.0496lnX5(4)
2.2模型检验及修正
模型整体效果较好,F=128.1205>F0.05(5,30)=2.53;解释力较强,调整后的R2达到0.9564;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下,所有参数不都是显著的,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回归系数的t值都大于t0.025(30)=2.042;DW=1.1155,当显著性水平为α=0.05时,n=30,k=5(不包括常数项),查德宾—沃森统计表得到:dL=1.071,dU=1.833;由于dL<DW=1.1155<dU,DW处于二者之间,无法判断是否存在随机扰动项零自相关的假设H0,故需进一步进行自相关检验。由于德宾-沃森检验法中,DW处于dL、dU二者之间,无法判断式(2)是否存在自相关,改用图形法进行检验。将式(2)回归后的残差和滞后一期的残差值做散点图(图1),大部分散点落在第Ⅰ、第Ⅲ象限,则存在正自相关。利用广义差分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进行广义差分法处理后,原模型可以修正为式(5):lnY=8.2693-0.2233lnX1-1.2185lnX2+0.8777lnX3+0.8344lnX4+0.0562lnX5(5)T值(0.5545)(-1.1187)(2.8331)(4.0164)(1.2341)其中R2=0.9029,调整后的R2=0.8817,F=42.7586,DW=1.9402。修正后的结果,各变量回归系数的t值已有所改进,只有乡村从业人员与农业经济的关系在统计较微弱;调整后的R2=0.8817,解释力较强;F值在5%显著水平下能通过检验,说明整个方程是显著成立的,dU<DW=1.9402<4-dU,说明已经不再存在序列相关。
2.3模型结果分析
农业劳动力的弹性系数在1980~2009年间约是-0.2233,即泸县的劳动力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表明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已经处于饱和状态乃至过剩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投入产出曲线上,劳动力投入已经处于甚至超过了总产量的最高点,处于总产量的下降区间,劳动力投入的增加很难对生产有促进作用,反而会增加农业经济增长的负担。同时在基层农业统计指标中,由于统计操作中的实际困难,对乡村从业人员人数的统计更多的是对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反映,仅仅是对具有劳动能力的当地户籍成年农村人口进行的汇总,并不是对实际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统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模型的结果。在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劳动力往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转移的背景下,泸县作为四川省一个农民工输出大县,成年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挣钱养家,家里则仅剩下中老年人在农村务农,勉强维持农业生产,农业劳动力的弹性必然偏小甚至为负值,这种现象在西部农村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弹性系数是-1.2185,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作物播种面积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减少1.2185%,这并不说明耕地减少越快,农业经济增长就越快,反而说明越来越多的耕地没有用于农业生产,许多耕地被用在非农业领域;化肥施用量的弹性系数是0.8777,表明化肥使用量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增加0.8777%,因此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是农业总产值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系数是0.8344,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农业机械总动力每提高1%,农业总产值增加0.8344%,由于泸县地处西南丘陵区,和广大的西部农业生产一样,一方面耕地高低起伏,土地细碎化,另一方面农业基础设施缺乏,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耕地机械化的推广面临很大的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农业基础建设投资的弹性系数是0.0562,表明农业基础建设投资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增加0.0562%,农业基础建设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原因在于农业基础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作用时间具有滞后性,当年的投资只能在随后几年发挥作用。#p#分页标题#e#
3建议
3.1发展现代农业,吸引农业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传统的农业生产与其他产业相比,生产周期长,手工劳作比重大,产出率低,农产品价格低,对农民缺乏吸引力,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宁可远离家乡到沿海城市去打工,收入也比在家乡单纯从事农业生产要高。通过这几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农村的发展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要真正留住当地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青壮年劳动力,就只有在农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要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和完善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其在农产品流通环节的重要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和农村服务领域,从事农产品加工、运输、营销等农业后向性服务。通过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改变农民长期以来仅靠销售初级产品来增收的局面,同时也避免了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利益被截留在流通领域,从而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3.2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资源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资源,耕地的保护刻不容缓。耕地的保护包括数量保护和质量保护两个方面,耕地质量保护体系包括培植、提高耕地的自然肥力和改善附着在耕地上的设施状况[6]。西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有限,且多是山地、坡地及荒地,开发难度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农用地的增加及水土流失所导致耕地的损失,将使耕地有减无增。因此,在耕地面积有限且不断减少的背景下,不能忽视对土地资源的合理保护和使用,要从依靠资源消耗型生产的增长方式转向保护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应该严格控制非农业占用耕地,并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及土地复垦的力度,千方百计稳定农作物播种面积。
3.3改善施肥结构,注重土壤肥力的提高
在集约化农业生产高度发达的今天,化肥对土地的替代作用越来越显著,农产品产量增长越来越依赖化肥的增产效果[7]。近年来,由于施用量相对较小的粮油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而施用量较大的蔬菜瓜果面积大幅度增加,容易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单质氮、磷肥呈直线下降的势头,代表现代施肥水平的钾肥、复合肥及其微量元素肥料的推广应用呈现发展趋势,导致化肥总使用量稳中有增。农业生产过程中,适量的化肥使用能够促进作物生长,缩短农民投入的回收周期。因此,在过去的30年里,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是农业总产值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过分地依赖化肥来发展农业生产,不仅会带来各种面源污染,更严重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而有机肥则具有培肥土壤和养育农作物的双重功能。要提高地力,关键在于用地与改良土壤相结合,施肥是养地改土增产的重要措施。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增加绿肥和有机肥的投入,适当减轻化肥这种短期生产投入,更加关注土壤质量恢复和保障,减少化肥环境问题的形成。
3.4因地制宜,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劳动力的合理转移,促进整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对农业经济的增长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农业机械化不容忽视[8]。由于各地自然、地理条件有巨大差异,同时,在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下,土地地块较小,规模化经营程度较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机械的应用和发展。在此可以借鉴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经验,即各地因地制宜地发展小型农业机械,在小地块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都要加大对农机研发和农民购机的补贴,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5继续推进农业基础建设投资,为将来农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农业基础建设投资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后劲力量,虽然在当期或者最近几期不能立刻发挥作用,但是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是非常有必要的。农业投资资金一方面要落实财政适当向农业倾斜的政策,稳定并适当提高财政支出中支农投入比例,另一方面要拓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的介入,让更多的龙头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