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卫生财政投入的调研与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医院卫生财政投入的调研与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医院卫生财政投入的调研与思索

2011年X市卫生事业财政补助5.63亿元,比2010年3.66亿元增加1.97亿元,增长54.1%。其中市直卫生事业财政投入1.61亿元,较2010年增长64.14%。增长较快的原因是地方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保障补助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2011年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财政补助总额得到大幅提升。在X市卫生事业财政补助中,基本支出补助3.76亿元,占总额的66.79%,项目支出补助1.87亿元,占总额的33.21%。财政补助按卫生机构类型分,县及县以上医院财政补助收入1.45亿元,比上年增加0.3亿元,增长26.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2.07亿元,比上年增加1.1亿元,增长113.4%。公共卫生机构及其他卫生机构财政补助收入2.11亿元,比上年增加0.58亿元,增长37.9%。从X市卫生人员财政补助水平看,2011年,全市卫生人员人均财政补助17542元,与2010年的11904元相比人均增加5638元,增长47.36%。人均基本支出补助(本级财政投入)11703元,比2010年的6217元增加5486元,增长88.24%,增长幅度较大的有Z区、C区、Y市、Z市和N县,增幅均达到100%以上,L市人均基本支出补助比去年下降了24.49%。

湖北省X市基层医院卫生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不足,与周边地区差距较大,不利于X市卫生事业快速稳步发展1.投入水平低2011年,X市财政投入总量虽得到大幅增加,但投入水平仍较低,按自然人口计算,人均财政补助为95.68元,位于全省第十位,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2.7元),与它毗邻的S市186.1元、Y市的148.18元相比差距较大。特别是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财政补助政策未足额落实,导致其生存发展能力低(2011年乡镇卫生院不含财政补助的经费自给率仅为68%,含财政补助的经费自给率仍不足100%,仅为98.2%),难以良性、快速发展。2.不同机构类型和地区间投入不平衡2011年X市卫生事业财政补助5.63亿元,增长54.1%。从不同机构类型本级财政补助情况看,乡镇卫生院增长幅度最大,比2010年同期增长达203.65%(基药补助增加),其次为城市综合医院72.7%、卫生监督机构72%。增长幅度较低的是市中医院6.5%、采供血机构10.76%、县级中医院18.32%。2011年,X市卫生人员人均财政补助为17542元,比2010年增加5638元,增长47.4%,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559.16元)。从各县(市、区)投入水平看,各县(市、区)之间人均补助水平悬殊较大。X市10个县(市、区),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只有4个,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6个。人均补助水平最高的是L市,人均补助达24071元,但其本级财政补助水平较低,仅8776元,其次是N县22016元、Z市18522元;人均最低的是F区、C区,分别为11910元、13007元。

(二)医疗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利用不平衡,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未得到有效缓解2011年末,X市医疗机构在职人员21568人,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3640人,占63.2%;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机构7928人,占36.8%;全市开设病床数17358张,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11471张,占66.1%;资产总额52.13亿元,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44.57亿元,占85.5%;固定资产32.48亿元,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27.48亿元,占84.6%。从以上可以看出,人力物力资源绝大部分在县及县以上医院,而为广大农民和社区居民服务的卫生院和社区医院资源十分不足。受资源配置和医疗消费趋高因素的影响,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机构资源利用低下,群众患病难以得到有效救治,病员流向异地、流向城市大医院的状况仍未缓解,既浪费了农村和城市社区医疗资源,又加重了大医院诊治负担,使大医院医务人员及病床超负荷运转,最终形成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

(三)医药费用控制效果不大,病人在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就医负担仍然较重2011年,X市医疗机构每门诊人次收费为85.8元,其中:地市级医院159.2元,县级医院98.4元,乡镇卫生院34.8元;每出院者平均住院费用3509.5元,其中:地市级医院6658.5元,县级医院3402.9元;乡镇卫生院951.9元。在市三级医院就医,每出院平均住院费用最高达8839.56元,比2010年同期7961.69元增加877.87元,增长11.03%,最低的也达5523元,比2010年同期5207.57增加315.34元,增长6.06%。有效控制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的重点。

(四)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性质体现不明显,生存发展能力较低2011年,X市妇幼保健机构本级财政补助为1568万元,仅占工资性支出3914万元的40%,当年收支结余为-427.7万元。财政补助不到位、公共卫生性质不凸显、自我生存发展能力低是制约X市妇幼保健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瓶颈。

湖北省X市优化基层医院卫生财政投入的路径选择

(一)落实卫生投入政策,建立良性、稳定的卫生投入机制基层特别是农村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地区,因此,落实卫生投入政策、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市情出发,坚持政府卫生投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按照国家财政部、发改委、民政部、人社部、卫生部印发的《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各项卫生补助政策,并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卫生事业费,确保卫生事业费的增长不低于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尽管这几年政府投入不断增加,但以前欠账太多,稳定的医疗卫生财政投入机制尚未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完善。为此,必须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建立稳定的卫生投入机制。一是要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力度。各级地方政府对开展公共卫生所需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应予足额保证,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足额落实实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需的各项投入,缓解和减少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亏损的状况。总之,各级政府要增加卫生投入,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和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逐步提高,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要在科学界定政府间医疗卫生事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医疗卫生投入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分级负担、财力与事权相匹配、可能与现实相结合的政府卫生投入机制。市、县(市、区)级政府要逐步承担起主要的医疗卫生投入责任。同时,省级财政按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应加大对X市困难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p#分页标题#e#

(二)加大对病人医药费用负担情况的监管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问题三年多来,针对看病贵这一突出难题,新一轮的医疗卫生改革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整顿药品流通秩序、公立医院改革“试水”医药分开这些给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贵的难题。但也要看到,切实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任务还很艰巨。目前X市看病贵仍然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社会高度关注。X市“看病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药品贵。近年来,X市各医疗单位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强化药品费用控制措施,药品费用占医药费用的比例逐年下降,2008年下降幅度为42.12%。但是,由于对新特药实际价格掌握不准,还有部分新特药品价格虚高。二是大型检查贵。随着高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端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大型检查设备成本高(如彩超、CT、核磁共振等),其检查费用也相应较高。三是医疗耗材贵。因耗材的特殊性和采购机制不完善,医疗耗材价格相对较高。因此,解决好看病贵这一问题,关系人民群众健康,关系万千家庭幸福,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针对上述问题必须采取得力有效的措施,坚决遏制X市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势头。通过明确工作目标、规范医疗机构服务价格行为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等办法,加大对医疗机构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的监管力度,同时,督导各医疗机构抓好广大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工作,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维护患者利益的责任意识,让每名医务工作者都能自觉地做到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真正为患者利益着想,切实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做出积极努力。同时,要强化政府在社会公共事业中的职能,按照公共政府的基本要求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考核,同时作为对各级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三)制定优惠的财政投入政策,加快培养建立稳定的农村卫生队伍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关系到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目前的城乡、区域卫生事业发展仍然有较大差距,资源配置和投入结构不合理,卫生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市、县一级的大医院;农村卫生基础设施仍较落后。据调查了解,在X市农村医护人员中,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员仅占11.3%,大专学历占31%,中专学历者占50%,还有7.7%的人员是初中以下学历。高级职称仅占1.9%,中级职称仅占25.7%,初级职称占64.7%,无职称者占7.7%;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待遇差。农村卫生专业人员缺编严重,其中专科人才、全科人才尤其匮乏,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10年没有引进一名大专生。基层卫生队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农村卫生队伍不稳定是影响基层卫生单位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基层卫生单位卫生人力资源匮乏,导致医疗市场竞争力弱的现状,各级政府应组织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农村卫生队伍建设方案,尤其是要从财政方面出台相关的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生活优惠政策,可以考虑将乡村医生报酬纳入财政预算,临床医学类大学本科毕业或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到边远村卫生室工作的,月补助不低于1500元;临床医学类专科毕业或中专毕业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到边远村卫生室工作的,月补助不低于1000元,其他乡村医师每人每月补助不低于400元,按国家相关规定,将乡村医生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医学类中专及以上优秀毕业人员年龄在30岁以下,安心基层工作,经县级卫生部门考核合格,可直接聘用到村卫生室工作,以壮大、稳定基层卫生专业队伍。

(四)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使用效益2011年,X市卫生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发挥,资源使用效益较为明显,但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闲置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投入和监管不足,前几年很多大医院盲目扩张,盖新楼、买豪华设备,忽视内涵建设,淡化公益性质。搞好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要制定卫生资源准入制度;二是要严格执行卫生资源配置标准,防止盲目建设和购置大型设备而导致卫生资源使用效益低的现象;三是建立合理、科学的卫生人才资源流动机制,防止卫生人才倒三角的现象;四是利用政策手段和管理措施,合理调配卫生资源,防止资源闲置、浪费,最大限度地发挥卫生资源使用效益。优化卫生资源配置还需坚持效益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要充分整合区域内的卫生资源,广开投入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资和民间资本,改善医疗结构与设备,加强医院的标准化管理,强化医疗机构的整体功能,达到医院的整体功能与系统层次的优化整合,以提高区域内医疗机构的工作效率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建立考核补助体系,采取政府补助与政策执行的规范程度、服务提供的数量和质量相挂钩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方式,推动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作者:汪志强 单位:湖北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