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财政投资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农业推广分析3篇
(一)
一、农业推广的公共产品属性
首先,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过程。这决定了在农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应该被社会共享。并且也是由于该特点,决定了使用农业技术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由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实现的。因此,农业生产者不愿意进行农业技术创新,需要政府投资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其次,农业推广服务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农业科技服务、农业信息服务、农资与农产品经营服务。农业科技、信息等属于知识结构中容易传播的一类,根据其消费上所具有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程度的不同,有的属于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直接从事科技活动的投资;有的属于准公共产品,由政府对从事科技活动的私人部门给予补贴。最后,由于农业技术创新除了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外还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但是其效益具有外溢性,会带来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决定了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需要由公共部门承担。综上所述,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当然,需要明确一点,农业推广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并不代表其就是公共产品,其中有一部分农业推广服务是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属于私人物品。
二、我国现行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行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组织结构、推广方式等在面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表现出了诸多的问题。
1、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益不高
我国财政在农业上的支出总量偏低,导致了虽然我国政府农业推广投资占财政农业的比重不低但总量低的现状。目前,我国农业推广投资不足农业总产值的0.2%,不足发达国家的30%。从推广项目来看,其地区投资结构、行业投资结构均表现出不均衡性。从农业推广事业费支出结构来看,人员经费占了近90%,业务经费仅有10%左右。由于农业推广投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限制了农业推广的有效开展,是其投资效益不高。
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的应用
[提要]本文整理了中国知网中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从文献计量和研究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理清该研究主题的研究脉络和研究热点;同时,结合文献分析发现的优点和问题,采用SWOT法对棚户区改造应用PPP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棚户区改造项目PPP融资模式的对策建议,以便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PPP模式;棚户区改造;文献;SWOT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全国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165万套,基本建成205万套。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推出的一项惠民工程,但是棚户区改造又是一项准公共物品,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现阶段未改造的棚户区多为商业价值较低、实施难度较大的工程,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资金问题。近年来,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连续发文,鼓励支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工程(PPP模式)。基于此,本文通过对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中的应用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从文献计量和研究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通过SWOT分析法对PPP模式应用于棚户区改造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棚户区改造项目PPP融资模式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PPP模式在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应用提供参考。
一、相关概念
(一)PPP模式。目前,关于PPP模式的起源,一般认为英国的PFI模式是现代PPP模式的发端。20世纪80年代,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公路、水务、国防、教育等方面大规模推行私有化,通过政府与社会合作来共同经营提供公共服务。1992年,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拉蒙特将撒切尔夫人在公共服务方面引入社会资本命名为私人融资计划(PFI),现代PPP模式由此萌芽。2015年5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统一PPP模式的定义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重大创新,即政府采取竞争性方式择优选择具有投资、运营管理能力的社会资本,双方按照平等协商原则订立合同,明确责权利关系,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依据公共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向社会资本支付相应对价,保证社会资本获得合理收益。贾康和孙洁根据人们对PPP的认识,并结合国内外机构和专家的观点,就PPP做出了一个新的定义:PPP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民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的职能并同时也为民营部门带来利益。
(二)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通常指建成区范围内平方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区域。一般包括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含煤矿)棚户区、国有林区棚户区和国有林场危旧房、国有垦区危房等。棚户区改造是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的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2008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大规模推进实施。根据国务院2013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的规定,要全面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加大政策力度支持,提高规划建设水平,加强组织领导,重点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及独立工矿棚户区、三线企业集中地区的棚户区改造。
二、基于文献计量层面分析
经济数学与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当今经济发展离不开数据分析,因此经济数学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理论。为了提高经济发展,需要深入研究经济模型理论,构建经济模型,调控经济方案,因此高等数学知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数学模型的要求和步骤,把握构建和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经济调控是当前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模型;经济发展;经济数学引言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龙登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方福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王国刚及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翟强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和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八届“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上表示,现在经济与金融研究离不开历史与数学。龙登高认为,“量化历史的分析是有争论,但是事实上我们知道经济学当中离不开数据。”方福前认为,经济分析的三种方法为历史、计量和理论。计量为经济管理提供依据。中国人民大学李黎力(博士论文《明斯基经济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罗煜(博士论文《论经济从货币化向金融化的转型》)、湖南大学胡荣尚(博士论文《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公众预期的影响研究》)均谈到了经济发展离不开数学。经济数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与工具课,它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思想与方法,而且也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而且利用经济数学来构建经济模型,以便给出合理的经济调控方案,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经济数学在经济发展中的应用
(一)变化率的最优决策问题
变化率包含绝对变化率与相对变化率,经济数学中绝对变化率是导数,在经济学中,弹性分析可以单独作为一种定量分析法存在,它对经济发展中最优效益目标进行最优决策起着重大作用。
(二)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问题
科技创新管理农业科技论文
1科研投入机制
科研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科研投入明显增加,但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用于创收的精力多于创新”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投资强度偏低。201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为0.7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1.7%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农业科研投资强度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5%的高水平。二是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我国国家级农业科学研究院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科研拔尖人才疲于争项目、找活儿干和应付各种检查等。据调查,近些年,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不足工作时间的70%。三是多头管理,项目重叠,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作为省级农业科研人员,也不得不向财政、科技、农业、开发和扶贫等各部门多头申请项目,甚至同一内容的项目多头交账才能保证科研运转,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也制约了相关技术研究和储备。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的公益性特点,要求公共财政在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重点建立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要求增加能稳定支持的非竞争性项目,目的是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方向任务明确、能够获得稳定支持、能够静心搞科研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的科研环境,稳定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区域性的特点要求地方财政针对当地特色和优势产业,设立行业科技专项,并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力度;设立一大批覆盖面广、资金额度较小和周期较短的前瞻、尝试、探索和应急性的竞争性项目,加大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地域支撑计划的总投入。近几年,有些省份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投入的做法值得效仿,广东、山东、吉林和湖北等省成立了区域农业创新中心,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专项稳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2科研立项机制
立项方向体现了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农业企业的成果孵化器作用都不够突出。一是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是多年形成的,受传统习惯和人员专业影响,往往是能做什么就申请什么项目,很少考虑产业需求。二是科研主管部门的科研导向是项目形成的,受个人偏好和经费定向影响,往往是有什么专款就什么专项,很难体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对农业科研的导向作用。这种传统的立项模式,直接导致了农业科研与农业发展的脱节。建立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改变以往“专家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状况,确立“产业需求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的选题思路,立项形成与之匹配的流程:“技术需求→科研课题→技术指标→技术方案→承担单位”。一是科研主管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新型农民主体加强沟通,立项部门让科研单位参与非竞争性项目拟定工作,并广泛征求农业企业和新型农民主体意见。二是建立以服务产业为目的的创新团队,以有威望的首席专家为核心,组建一批年龄结构和专业配置合理,研究与转化配套的产业服务团队,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给予非竞争性项目稳定的支持。三是注重自然区域内农业协调发展和单位合作问题,如贫困带连片科技扶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立项内容应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长期项目重点解决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提升问题,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期项目重点围绕农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数量和拓展农业市场功能等,确保农业的增值增效;近期项目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废弃物的治理和农业灾害的应对措施等开展研究,确保农产品安全、高效。2014年,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根据产业需求进行顶层设计,从源头到转化一次性拟好任务书,只需申请人认领任务和证明自己能完成任务的做法是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创新的有益尝试。
3成果转化机制
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步骤。现阶段,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偏差、成果过剩与短缺并存、转化过程半途而废、激励机制不配套、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不够、知识产权不易保护和绩效评价内容不合理等。尤其是在绩效评价方面,重论文轻发明,重形式轻应用,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评聘对成果的要求一高再高,直接促使科研人员追求书架成果,助长科研浮躁风气。提高成果转化率,要从成果培育入手,多出实用型的物化成果。一是鼓励项目组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工作,尽快出物化成果、高水平成果和影响力大的成果。二是为成果与产业的结合创造条件,及时解决成果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出成果的同时更为成果的应用作出不懈努力。三是鼓励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应该考虑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份额。在评价方法上,由单纯的专家鉴定转向专家、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为一体的总体评价。五是职称评聘等利益相关制度,应更加重视诚信、奉献、论文和效益。黑龙江省农科院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根据其区域的独特性,以院校合作和加强交流的农业服务为重点,采用“专家在线”、“合作共建”、“科技帮扶”等模式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力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给农民家。
4人才培养机制
新农村建设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摘要]农民工职业技能提高培训是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业经济的重要措施。文章首先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和职业培训中的一般理论问题进行了概括,然后分析我国目前在农村农民工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培训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政府的主导地位、企业的主体地位、社会非营利机构的补充、国家财政投入等方面探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职业技能提升;理论与实践;农民工
在研究现代中国发展问题的大部分国内外论文中,基本上都将农户群体视为一种处于弱势地位的人群,因为他们的经济环境、生存境遇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处于较为弱势地位,所以农户群体一旦出现了职业能力或经济社会地位上的流变,则不管流动是以何种方法实现,绝对多数人都将是向非农产业转移。以中国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为培养对象,既包括所有向城市非农业转移的农户群体,也包括已进入城市非农行业的农户。对他们开展职业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其走向小城镇,或分流至小城镇的第二、三产业市场以进行再就业,从而更安全地融入城乡生活,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我国城镇建设的合格生力军。所以,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提高培训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场农民非农化或者说农民市民化运动,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相关的理论
(一)农村劳动力迁移理论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因,发展阶段经济学给出了一个诠释,即指出由于某一市场经济所产生的各种技术变革,或是由于一些工业生产部门,如工商企业的扩大,导致了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这种转移是某种职业或就业的改变。劳动力从农村转向一些工业生产部门可从他们货币收入回报的差别中获得解释[1]。即出现某种产业部门相互之间的劳动收益的比较利益差别,劳动力往往从其他货币总收入较低的农村部门向利润较高的工商企业等部门流转,此说作为基本预设前提条件的社会经济学解释农动力转移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基础。后来发展经济学还以各种方法对此理论逻辑做出了深入的发展,如最杰出的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二元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劳动力无限供应的模型,把传统部门看作是现代部门的劳动力储水池,对处在社会经济人均低收入部门的人而言,在高薪资部门早已确定了所必需的资金和技能之后,其余所有的人必然会尽最大的力量挤进高薪资部门中去[2]。拉尼斯、费景汉等则改进了刘易斯模型,并指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是传统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托达罗的移动模式指出,人类进行移动决定的基础在于预期的城市和乡村的实际工资差距以及在城市实现就业的概率,从而指出失业人数可能对总人口产生影响效应。作为对绝对收入差异假设的补充,伊斯特林又引入了关于人口迁移研究的另一种解释框架—比较经济地位变动假设,此学说指出,相对收入确定了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斯塔克等用相对的经济地位变动这个范畴来说明劳动力转移问题,以弥补托达、罗伊斯特林等预期收入假说理论阐释能力的缺陷,即人们转移不仅仅是受到相对人均收入差异的推动,还深受农户与农户间人均收入相对差异的影响,即他们感觉根据当地基本条件来看收入水平太低,所以很多感觉到经济地位降低的农民也会有转移动机。
(二)人力资本理论
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探究
摘要: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其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科技创新会强有力地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又给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分析了沙特科技创新对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单一的“石油经济”逐渐转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社会经济格局,阐述了国家科技进步如何对工业、农业、教育以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以及沙特阿拉伯国家未来科技创新发展的着力点与方向。
关键词:沙特阿拉伯;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经济格局
1沙特阿拉伯R&D投入研究
沙特阿拉伯在科技发展方面,非常重视对现有科学技术的提升和改造,同时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瞄准前沿技术,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提升本国科技发展整体水平。2019年R&D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为0.7%,约49亿美元,与2009年的0.1%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近几年来数据缓慢下降,如图1所示。
2沙特阿拉伯科技论文分类研究
SCI中共收录沙特阿拉伯共发表的科技期刊论文130391篇。按研究方向分,最多的是化学类21523篇,其次是工程类18040篇,第三是物理学方向13612篇,此外材料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类别数量也较多。沙特阿拉伯科技论文数量如图2所示。沙特阿拉伯科技论文按研究方向分类数量如表2所示。基于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统计,沙特阿拉伯2019年有82名学者上榜,高被引论文2716篇,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方向为化学、农业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机构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KAU),高被引数38篇。被引用最多的学者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KAU)的客座教授VINODKG,他同时担任石油与矿产大学达赫兰分校化学系系主任、副校长,他在2019高被引文排行榜中排名第22,这也说明沙特对化学工业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3沙特阿拉伯专利申请研究
证券投资项目教学法思考
[摘要]
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实际操作提高技能。为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在师资、教材、实训室、课程考核、激励机制等方面满足项目教学的要求。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证券投资分析;教学改革
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意见》指出,要加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应该建立实训实习质量保障机制;关于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1]。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务。证券投资分析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类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证券投资分析课程教学中加强实训实习环节、推行项目教学,不仅是完善课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一、项目教学法的发展、含义和特点
1918年,美国学者基尔帕特里克(Kilpatrick)在其发表的一篇同名论文中第一次提出了项目教学法(ProjectMeth-od)。1936年,德国学者佩特森和杜威等人发表了题为《项目计划———基础与实践》的论文[2]。20世纪中后期,项目教学法在实践应用中逐渐得到完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了项目教学法,如欧洲和北美一些国家倡导“主题研究”“设计学习”,日本在国内的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等。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学生分为几个项目小组,由项目小组在某个具体的内容范围内开展项目工作,实施完成一个项目[2]。按照项目实际工作的整个程序,首先制定计划,之后实施计划,以共同或者分工的形式完成项目。项目教学法不再单纯以讲授现成的知识技能给学生为目标,而是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通过参与项目的整个过程,在实践中寻找结论,在总结项目的基础上展示项目报告和自我评价。项目教学法关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而不单是学习结果,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既可以完成项目,又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能。在项目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扮演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等角色。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有5个方面的特点[2]。一是教学形式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而项目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二是学习内容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把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知识。三是教学目标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认知目标,而项目教学法强调认知目标,更强调情感目标和行为操作目标。四是交流传递方式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单方面传递为主,即从教师到学生,而项目教学法是以信息的双向传递为主,教师为项目小组的活动提供针对性辅导,同时项目小组将活动情况反馈给教师。五是激励手段方面。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把学生的分数作为激励手段,而项目教学法除了提供分数激励之外,学生还能在项目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提高责任意识。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际经验及借鉴
摘要: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起形成,历经六十多年的改革完善,基本形成劳动者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制度,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发达西欧及美洲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发展历程为借鉴,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新变化,通过分析论述,提出了几点符合我国当代社会和国情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养老金融
一、我国养老保险体制基本概况
(一)类型概况
养老保险体制作为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良好发展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普遍实施,即劳动者达到法定年龄并退休后,从政府、社会或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得到经济、物质和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是强制执行性,符合相关规定的单位及个人都要参加;二是保险资金来源多元化性,一般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和个人共同承担,抑或是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三是制度实施时限性长,范围广,资金规模宏大,必须采取专业化、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目前国际上通用养老保险体制主要有三种,包括传统型、国家/联邦统筹型和私人储蓄型养老保险体制。传统型养老保险体制始于欧洲德国,现已为世界主要的养老保险体制。传统型养老保险依靠立法强制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缴纳保险费用,政府部门给予保险基金一定的支持,起辅助作用。这种体制适用范围广,以法律的强制性实施,养老金的数额与参保人员的缴费的年限、金额挂钩,不进行缴纳不许领取养老保险。在这种体制下,以政府财政支出作为担保分担一定的风险,需在基本养老保险以外创建以企业、劳动者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养老保险体制。国家/联邦统筹型养老保险体制又分为福利型和国家型。福利型养老保险指以政府财政支出负担全部养老保险费用,是保险的主体,例如熟知的欧洲英国养老保险体制———“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保障制度。其适用对象范围十分广泛,全体公民都是参加养老保险对象;养老费用由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税收等方式支付,现收现付制是该方式的主要特点;该方式还具有法定强制约束性,并且与疾病、失业等保险组成齐备综合的社会保障体制。前苏联时期曾在广泛实行国家型养老保险体制,其适用对象仅限于社会的劳动者而非全体公民,这种体制现已基本取消。储蓄性养老保险体制强调的是市场运作,其养老保险的费用由个人和企业单位承担,通过建立个人账户来实现。世界上仅有新加坡、智利等个别国家地区采用该养老保险形式。
(二)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现存主要问题
1、养老资金收支缺口突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