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图书版权贸易的提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开展版权贸易工作中,无论是版权的引进还是输出,都需要非常重视作者的作用。在版权引进时,可以通过了解作者进一步加深对引进图书选题的认识,甚至可以通过直接联系作者对图书内容以及议价空间有更多的认识;在版权输出时,可以通过介绍作者进一步宣传图书故事人物和情节,甚至以作者和作品为点波及介绍以此点为圆心的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主流理念。
在这里,笔者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国的出版社对作者的包装和介绍目前还不是非常重视,或者说,对作品的重视程度远较作者高。无论其中的盘根错节如何复杂,其作品、作者和出版社的关系永远都是非常清晰的:作者和出版社一同对作品负责,作者和出版社都是该作品(商品)的利益攸关方;作者,又是出版社另一个作品的潜在作者,也是出版社另一次收益的潜在授权方和合作方。
因此,包装作者对出版社来说,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是非常划算的,而且在包装“人”方面比包装“物”方面来得更容易和简单。在图书市场上,无论是图书购买者还是版权购买者,都更集中在对人(作者)的热衷上,因此,出版社千万不能忽视对作者作用的开发。
提高版权贸易工作的任重道远:
从宏观来看,版权的引进与输出,其实就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一种冲击,是文化选择上的一种自觉。文化在比较上,尽管没有好与差之分,但却有强弱之说。从现在来看,我们的文化正处在相对弱势的层面。目前,荷兰、土耳其、西班牙、韩国等许多国家在推广本土文化方面不遗余力,在图书版权输出方面给予多种的优惠与便利,以便让本土的出版单位减少压力,开发更优秀的图书作品。在这一点上,我们的文化相关部门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从中观来看,版权的引进与输出,需要整个行业的规范与积累。行业的规范发展一定会促进行业内各种组成要素的健康发展,反过来,各种组成要素的健康发展又会全面带来行业内的丰富积累。从历史来看,我国的版权贸易开展至今刚过而立之年(1980年我国第一次向国外正式购买图书版权,购买的图书版权是《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版权贸易的实训、管理、人才培养、相关策划出版等专业领域都还是起步阶段。以笔者的角度来看,做好版权贸易的根本前提,还是立足国内图书市场。具有真正切分国内图书市场的实力,也就具有了出版“有一定特色,又精又专的图书选题”的实力,同时也就具有了在版权输出方面更多选择和议价空间的实力。
从微观来看,版权的引进与输出,就是对某本图书选题的认可与否。从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冲击来看,引进的版权选题通常都不会形成比较差的经济收益。从版权输出来看,弱势文化要想冲击强势文化,必须要在更为具体的环节上做到至善至美。笔者认为,以上海文艺出版社已成功输出版权的图书来看,更为具体的环节就是体现在作者“讲故事”的本领(A),以及内容要么拥有国际化的情怀(B1),要么非常具有原创地区的乡土特色(B2)。
以上的这两种组合AB1和AB2,应该讲还是比较典型的。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必须值得读者玩味,在故事内容上因为有着国际化的情怀,可以让外国读者感觉与自身有关,或者因为故事内容极具地方特色,而让外国读者充满无限好奇与憧憬。因此,只有在作品主体结构或内容安排上,存在着可吸引外国读者阅读的兴趣点,其图书选题才有可能被成功输出。从这一点来说,笔者感觉国内的大多数原创文学作品,尽管不缺乏“讲故事”的能力,但在拥有国际化的情怀以及彰显乡土特色方面都还有一定的欠缺,也就影响了相当多作品的版权输出。
本文作者:毛静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