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及其可能性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或很少主动照料过父母,缺乏做家务的习惯和主动精神,缺乏反哺意识。另外,不少大学生在学校不好好学习,只顾着享受玩乐,生活追求新潮化、高档化,用父母的血汗钱与同学攀比且乐此不疲。学习则声称“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的所谓“治学原则”,不仅不为自己考虑,也没有顾及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有的大学生和父母意见相左,不是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向父母提出,而是顶撞父母,甚至打骂父母,甚至发生杀父弑母事件。这些现象违背了中华传统的孝道,败坏了社会道德风气。究其原因,既有家庭教育的缺位,也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更有学校教育过分强调智力教育的影响。孝道行为的缺失非常不利于大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
自我教育既是促进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基本内容,又是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的必然要求。孝道教育,指的是教育者应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对教育者实施以尊亲、悦亲和养亲为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孝德,以尊亲、悦亲和养亲为内容而自觉进行的思想改进和行为控制的活动,是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
(一)血缘亲情是自我教育的天然基础
《诗经•小雅•蓼莪》中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意思是父母生我,教育我,挂念我,出入抱着我。为什么要“孝”?古人的解释也很简单,“孝”就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一种回报。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人间的慈爱与呵护都是首先来自于父母。血缘亲情是自我教育的天然基础。
(二)孝道文化为自我教育提供了良好课程
基于对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孝文化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高校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等包含孝道文化的课程,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此外,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也成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的良好的隐性课程。孝道是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不仅对中国传统政治、教化等有着深刻影响,而且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民俗、民间艺术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三)大学生的优势为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这为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重要基础。大学生具备独立性、自尊性、成人感、自我意识增强等特点,为大学生进行孝道自我教育提供了可能。
三、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对策分析
大学生孝道自我教育的过程,应该是孝道的知、情、行的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在自我教育过程中,应抓住孝道的知、情、行等环节,系统学习孝道理论,激发孝道情感,养成良好的孝道行为习惯,提高孝道自我教育的成效。
(一)学习孝文化知识,提升孝道意识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张“知行统一”。知是行的前提,行是知的结果。大学生应系统而深入地学习孝道文化知识,引发对孝道文化知识的思考,加深对孝道文化知识的理解,从而能够真正接受孝道文化知识,实现大学生孝道意识的提升。当代大学生在中小学已接触到孝道文化知识。在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大学语文”等课程中,大学生也会进一步学习孝道文化。但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孝道文化知识十分有限,深度不够。此外,在孝道教育的方式上,学校重理论轻实践、重灌输轻引导,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孝道认知和孝道行为的脱节。首先,可以系统深入地学习孝文化知识,了解孝道的一般理论,具备广泛的孝文化知识,提高自身孝文化修养。应倡导读经典书籍,如《论语》、《孝经》等;应倡导反思精神,认真反思传统孝道的精华与糟粕,反思对孝道的偏见,用“与时俱进”、“古为今用”的观点赋予传统孝道思想以时代内涵。其次,可以采取多样方式学习孝道文化。可以开展对孝道文化知识的讨论和辩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对孝道的理性认识和正确观点。例如,探讨“大学生孝道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能更深刻地认识并弘扬孝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此外,可以开展孝文化知识大赛等。
(二)倡导自我反省,激发孝道情感
孝道是“发乎于情”的行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是血肉之情,是最淳朴、最深厚的亲情。《吕氏春秋》云:“故父母之与子也,子之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此之谓骨肉之亲。”这种血肉之情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也正是孝道得以存在的情感基础。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孝道是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催化剂,是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在认知基础上,面对父母的无尽的爱,大学生应经常反省自己是否体会到父母的无私奉献,是否懂得照顾关心父母,是否尊重父母,是否严格按照孝道伦理规范的要求监督、约束和克服自己的不当言行,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对得起父母付出的艰辛汗水甚至血泪,是否满足了父母对自己的成就期待等。大学生从血肉亲情出发,通过自我反省,不断激发孝道情感,从而促进自己将孝道付诸于实践。
(三)将孝道思想付诸实践
孝道不仅是情感和伦理道德,更是实践行为。孝贵在实践,贵在养成。借鉴2012年8月14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的新版“24孝”行动标准,笔者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的“24孝”行动标准。孝道应该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有责任、有义务传承传统孝道,把传统孝道发扬光大。
本文作者:尹少荣、李俊延、兰彩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