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语文人文关怀教育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戴华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人文关怀”的内涵及其在中学语文
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层面的人文精神的关怀,就意味着语文教学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对教师、作者和作品中人物的人文精神的关怀,都是直接指向教会学生懂得人文精神的关怀。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更通俗地说,就是语文学科兼备了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两项功能。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科教学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传授学生知识或者教会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更多的还承担了德育的功能。所以,中学语文教学,可以说是学生接受德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内隐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就显得尤为重要。总而言之,无论是从语文学科本身的性质,还是从教育的本质看,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绝对不能忽视个体内隐的精神世界。
“人文关怀的缺失”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及其解决措施
课文讨论的问题设置缺乏“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往往泛泛而谈,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深入体会、感受人文性的关怀。例如,在教学《祝福》时,对于祥林嫂这个人物,我们更多地讨论“导致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有哪些”,而忽视了在祥林嫂悲剧一生的变化过程中,尤其是几次命运转折的过程中祥林嫂的感受;更多地赏析祥林嫂三次到鲁镇时的肖像变化,而忽视了她几次来鲁镇之后的心理转变;更多地关注鲁镇中“祝福”景象的描绘,而忽视了一群普通劳动妇女在鲁镇生活的场景,等等。这些都折射出我们设置问题时只泛泛而谈,缺乏让学生深入体会、感受人物内心的精神状态的机会,这是教师在备课中缺乏人文关怀的表现。
教学过程重形式,轻内容,忽视作品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受课程改革的影响,教师为了达到“求新”“改革”以及彰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目的,刻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并采用师生表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得课堂氛围热热闹闹,学生积极参与,但是,对于作品内容的鉴赏却显得非常匮乏。例如,在《孔乙己》这篇小说里,我们主要是表现孔乙己的形象,但是很少涉及个体人文精神的体验。因此,感受作品的人文精神,使用多媒体有其直接感受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触动心灵深处的细腻的感受,还得回归文本。跳过文本鉴赏的粗略阅读,都不是真正能够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最佳阅读方式。所以说,对于鉴赏感受文本带来的人文精神的体验,形式可以有,但是不可忽视文本内容的本身。教学过程重知识传授,忽视人文体验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更多是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人文体验。这种表现在文言文教学中表现较为突出。例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们将大量的时间用来学习文言知识,却忽视了文章背后人文内涵。这是我们学习文言作品时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重“工具性”忽视“人文性”的表现,不利用学生对中国文化经典的继承和发扬。
提升教师文化修养,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导演。如果导演不清楚影视作品的价值取向,缺乏“人文关怀”,那么即使演员演技再高,也无法演绎出富有“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的影视作品。所以说,具有“主导”地位的教师,具备一定文化修养,树立“人文关怀意识”,是课堂教学关注“人文精神”内涵的前提。立足文本内容,重点体会文本词句,深入解读文本内涵为了迎合课程改革的创新理念,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公开课”中,刻意“创新”,充分利用多媒体条件,调动学生各个感官,使得课堂氛围热闹非凡。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看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也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但这种课堂只会热闹一时,而不能使学生记住一世。
我们不一定追求能让学生记住一世的课堂,但是,至少课堂教学之后,应该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回味,起到震撼或者启发灵魂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立足文本,让学生有时间深入解读文本,思考文本中的人文内涵,产生问题,进行讨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才能充分理解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内涵。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置前面我们谈到了深入文本解读对于学生理解人文内涵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呢?这时问题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教师要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中深藏的人文内涵,有意识地、科学地进行问题设置,从而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所蕴藏的人文内涵。综上所述,对于语文教学,我们不妨回归传统,回归文本,关注学生内隐的精神世界,从而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满,让学生的灵魂得到净化和提升,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价值统一。那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称得上是“有效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