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非平衡发展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等教育非平衡发展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等教育非平衡发展分析

本文作者:郑志来 袁汝华 陈慧 单位:解放军理工大学社科系 河海大学水利经济研究所 江苏建湖中学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界大力提倡学生的素质教育。但近二十年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过程中,在教育实践、评价和操作等方面,中等教育仍以考试升学为导向。各教育系统围绕考试升学构建教育体系和管理模式,并由此建立以学习成绩的优劣、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评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好坏的主要教育评估体系[1]。而素质教育是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各种知识和能力平衡协调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不难看出素质教育目标和实施过程的动态不一致,现行的中等教育管理体制安排造成素质教育扭曲和教育过程中过于追求智育非均衡发展的现实[2]。本文以中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状况为背景,通过对在校学生、老师的实践调查,得出现行中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构建的委托模型,家长之间、学校之间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博弈的分析,探讨现行中等教育体制的弊端和中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深层原因。

一、中等教育学生学习现状调查

本次调查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本调查将农村中等教育情况和城市中等教育情况进行分离,分别选取南京市六城区共13所中学作为样本,共收回498份有效样卷;以及江苏省建湖县6所中学作为样本,共收回324份有效样卷。本样卷的客观指标主要为:课后作业量,自主安排时间,跟中高考相关课程的时间,在校时间,考试的频率等;主观评价指标主要为:你认为学习累不累?你认为学习应如何安排?等。从表(1)不难看出,中学生在校时间较长,农村教育中存在晚上学校集体上晚自习的情况,城市的住宿生和部分学校有上晚自习的情况;用于中高考相关课程的时间较多,初高三则更多,除此之外,其余大部分时间用于副课文化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自主安排时间几乎没有,自习课大部分用于作业;课后作业量较大,都跟文化课相关,大部分为中高考科目。有51%的学生感觉学习很累,39%的学生感觉学习较累,大部分学生感觉自主时间较少,学习考试压力较大。问及如果学生是校长老师,如何对待学生时,有40%以上的学生不约而同提到,给学生更多自主时间,减少他们文化课学习时间。通过同老师的谈话,老师普遍感觉升学压力较大,学生考试频率过高。

从上面调研数据和学生、老师访谈,不难看出,在教育发达的江苏省,现行中等教育在实践中,不管农村还是城市明显侧重于应试教育,学生普遍感受到学习升学压力较大,这同21世纪提出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也很难培养出适应新时期要求具有创造力的学生。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不难看出中高考对学生的学习影响很大,左右了一所学校整个教学和计划安排,尤其在毕业班此现象更为严重,离中高考越近影响因子越大,一直波及到新入学的学生。我们不难得出,素质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在以中高考背景下,不具备自我演生,循环发展的可能[3]。相对于应试教育,对学生全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为什么整个教育系统都很难纠正这种行为,很难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下面将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构建的委托模型,家长之间、学校之间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得出现行中等教育体制的弊端和中等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深层原因,素质教育的实行不能简单靠教育主管部门单方面力量就可以解决,而应该建立在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学生这个系统观上,通过对各方职能的约束激励,构成良性循环系统,促进素质教育的自主合理的演变。

二、中等教育相关者委托模型

1.教育体制的参与者。现行中等教育体制的参与者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构成。教育主管部门的作用是监督和管理学校,主要是评价学校各方面质量的好坏,通过对学校评定的不同等级提供财政拨款,同时对学校校长的任命有其决定权;学校是教育的主要载体,负责日常学生教育事务;学生是教育的受体,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家长对学校有其选择权和教育的批判权。每个学生有其不同的特点和爱好,从而有其不同的需求,而学生在无法表达其真实想法、内在需求和主观愿望时,作为其监护人和代言人的家长在其功利性思想和目前的用工制度、人事制度还唯文凭论的前提下,却有极其统一类似的要求,就是学习成绩。所以好多学生从一开始就在家长功利性要求下,逐渐地丧失其原本的自我。当他长大,有其真实想法时,可能在多年追逐学习成绩环境下,丧失了其寻找自我的原动力。学校在学生需求和满足家长的需求时,往往由于学生不同的个性而使得教育工作难以展开,就会投机家长的要求。一方面家长比学生有更大的发言权;同时,由于家长功利性的要求和教育评价标准的不完善使得学校以升学率为主要目标。学校的这种行为也投机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需求,教育主管部门有其按升学率为主的评价体系的均衡条件,从其外部因素讲,是因为有其家长功利性而导致的民意基础,而这民意基础是家长对整个教育体制和用工人事制度不和理安排的一种无奈;从其内部因素讲,是因为按升学率进行评价易于实施管理。在这两方面下,教育主管部门的均衡就是以升学率为主的评价标准[4]。

2.教育体制的委托关系。从上不难看出现行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两个委托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委托学校进行日常的教育事务,家长委托学校对其学生进行日常的教育事务。在第一个委托关系中,教育主管部门是委托人学校是人,而在第二个委托关系中,家长是委托人学校仍是人。教育主管部门的问题是不能直接观测到学校行为,能观测到是学校传达的一些变量和指标。这些变量和指标由学校的行动和其他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这些变量和指标充其量只是学校行动的不完全信息。教育主管部门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这些观察到的信息来奖惩学校,以激励其选择对教育主管部门最有利的行动。而教育的变量和指标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显性变量和指标主要是学生成绩和升学率,隐性的变量和指标包括学生整体思想素质、道德水准、价值取向和个人能力等等,其中显性的变量和指标易于观察和考核。当对不同的变量和指标监督的难易程度不同时,对易于监督的变量和指标就会过于关注。这样就会诱使学校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学生成绩和升学率这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来迎合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从而造成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校长有任命权,这样学校就会取悦教育主管部门监督的内在偏好。学校的一切工作以升学率为中心,将学校的优势资源配置到升学上,从而挤占了其他很重要但没有得到评价和肯定的指标。同时学校的升学率高,可以吸引更好的老师和学生,获得更多的财政拨款。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同学校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在某些地方学校的负责人在教育主管部门中身居要职,这样使得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更难以按照其制定的标准进行管理实施。在第二个委托关系中,家长的问题也是不能直接观测到学校行为,能观测到是学校传达的一些变量和指标。这些变量和指标由学校的行动和其他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这些变量和指标充其量只是学校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家长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这些观察到的信息,通过自己的择校权来选择学校从而达到奖惩学校的目的,以激励其选择对家长最有利的行动。家长作为委托人只会根据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和升学率高低来择校,学校只有通过一些显性指标如中高考升学率来向家长传递信息。当家长选择完学校,学校会通过学生成绩向家长传递信息。家长只会通过成绩好坏来强化和修正学生的成绩。这样会诱使学校将过多的精力用于智育,来满足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的偏好。从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基本没有发言权。学生内在的想法、自主的需求、兴趣和个性被现行的教育体制排斥在外。例如,一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艺术体育等来获得高考升学资格,这不是他们自主愿望,而是对现行教育体制一种扭曲。因为这种体育艺术分离,不是学生按照自主需求进行选择,而是对成绩较差的一种投机,这同近几年体育艺术类考生逐年上升而成绩较差的现实很吻合。#p#分页标题#e#

3.委托模型的结论。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由于家长的功利性,以及对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和评价制度的理性选择,就会过分地关注强化其子女的学习成绩。而现行的教育体制建立在家长扭曲其子女的真实想法和内在需求的基础上;学校从自身角度的便利性,会投机于家长的偏好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内在偏好;教育主管部门在民意和显形指标的便利性基础上,会趋向于升学率;教育主管部门、家长、学校这三者,找到了他们利益的均衡点,即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从而导致中等教育过分偏重智育的非均衡发展。现性教育体制弊端的关键就在于没有建立在学生的真实需求的基础上,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围绕学生的真实需求,建立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长、学生的良性循环体系;二是社会外部环境的改善,如社会的评价机制,以提供其健康发展的温床。

三、中等教育相关者的博弈分析

1.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博弈分析。教育主管部门属于政府行政单位,他们的业绩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升迁。他们要对上一级主管部门负责,而与同级部门争夺有限的升迁位置。上一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下属教育部门有众多的考察指标,包括隐性指标和显性指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主观愿望,能够使下属部门平衡这些隐性指标和显性指标。这些隐性指标虽写在考察体系中,但由于很难考察和评估,同时由于外界和媒体只能观察到学校的显性指标,这些外生变量也夸大了显性指标的作用,从而使得隐形指标流于形式,操作过程中必然被显性指标所取代。这样必然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偏重于这些显性指标,来获得有限的升迁机会。从而使得教育主管部门原本的目的和过程实施的动态不一致。不难看出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目标要求学校执行时,他自身也有偏离隐形指标和显性指标的潜在动力。因为教育主管部门所管学校的升学率直接关系到其地区的影响力,从而为其在升迁的竞争中增加砝码。假设教育主管有A,B两个部门,他们有重视素质教育和执行应试教育两种选择,重视显性指标获得收益大于都重视隐形指标的部门。最后均衡就是教育主管A部门和教育主管B部门都重视应试教育如图(2)所示[5]。而对整个社会来说,由于素质教育收益明显高于应试教育,这就由于中高考教育在误导性目标下竞争而导致国民教育的净损失。这从侧面证明和回答了基础教育属于公共产品,竞争尤其是不利的带有误导性的竞争会跟一般行业的垄断一样带来净损失。这种损失对教育影响很大,而且在教育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意愿进行自我更正。这种博弈损失只能由政府部门来改变教育主管部门的博弈方式,或者减少教育主管部门的博弈,使他们服从政府安排。要改变现行教育主管部门由于博弈而带来的净损失,必须改变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评价方式,教育应整体性规划和统一执行减少博弈,从而博弈净损失就会减少,使他们朝有利于教育收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

2.家长之间的博弈分析。中等教育关键问题是教育的主体学生不能代表其自我利益,也不能主宰和代表自我利益,对自我发展路径的选择,而为其代言的家长,由于其趋利性与学生自我发展的矛盾,导致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自主意愿,甚至扭曲其子女的自我兴趣和自主发展。家长博弈来自于对孩子将来考大学和工作竞争的博弈,就会促使孩子过多学习跟中高考相关的科目。这主要由社会评价机制决定家长的选择。假设有A,B两个家长,他们有重视孩子自我发展和注重孩子文化学习两种选择,重视孩子文化学习的获得收益大于都重视孩子自我发展的收益。最后博弈的均衡只能是A、B两个家长都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如图(3)所示。但从整个社会教育发展来看,其收益却带来了损失,本来孩子之间差异性和创造性,可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和学习有一个均衡点,而此时均衡点对应的教育质量也是相当较高,处于图(4)所示中的A点,当孩子创造能力被文化学习过多的取代,文化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均衡点被打破,学习文化过多,其直线就会向右下方移动,在学生创造力没有自我变化时,带来了均衡点下移。均衡点下移此时对应的教育质量就较低,就会带来了整个中等教育质量下降,这种配置的失衡是由于学生结构不一样,而这种不一样在家长这个外部因素功利性主导下变得对成绩升学都极其过多偏重[6]。而此时对应的教育质量也由A点下降到B点,从而对整个社会发展是不利的,使整个社会教育发展处于较低水平。

3.学校之间的博弈分析。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每个学校的自身实力,分成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差距导致了每个学校的校长和老师都有向上一级学校升迁的愿望。这样学校就会相机行动,一方面投机教育主管部门,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家长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门每年评定的重点学校,大多依据学校的升学率。因为学校的升学率高,一方面学校的名气就大;另一方面学生的升学率上去了,可以获得更多的优质生源和师资,收取更多的借读费和择校费,获得更多的财政拨款,这样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都会加强。这样各个学校就会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升学率上,学校的各项事务就会围绕升学率这个中心展开。教育主管部门每年评定的优秀老师大多根据学校的推荐,而学校的推荐大多依据老师的上课水平和学生的反映,而直接反映老师上课水平的就是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各个学校为了挤占这些有限的指标,就会挤占其他资源,把学校的优势资源配置到文化课的教学中。同时学校内部老师也会通过学生成绩来获得奖金和升迁。假设学校有A,B,他们有重视素质教育和执行应试教育两种选择,重视显性指标获得收益大于都重视隐形指标的学校。最后博弈的均衡只能是A、B两所学校都重视应试教育,如图(5)所示。这种应试教育安排使得学校的老师根据中高考科目分为主要老师和边缘老师,如图(6)所示,中高考课老师的直线向右上方移动,其他老师的直线向右下方移动,使得老师受重视程度也分层,进而学生的均衡发展指数偏离了原来均衡点(E),学生中高考课发展指数(A点)大于其他科目发展指数(B点)。这种老师的分层,不是老师良性竞争的结果导致,也不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的结果。使得本来很有才华很有思想的其他科目的老师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去做,相关制度难以激发他们的热情。这样的教育制度安排,除了对学生中高考有所帮助外,没有其他作用,反而打击学生的兴趣、活力以及创造力[7]。

四、问题解决的政策意见

从对中等教育非均衡发展而带来的问题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目的是了解产生失衡问题原因,并在此原因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应尽量完善评估学校的政府标准,站在国家的角度,以国家利益和民族发展为基点,在教育实践中,从多角度、多层面综合评价一所学校的成败得失,摒弃了过去那种单纯以升学率为标准的片面性。在学生方面,以德智体美劳作为标准,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在教师方面,以教师的政治思想、科学文化、业务能力、工作态度等作为评价标准;在学校方面,以学校的办学方向、管理体制、教师管理、办学条件等作为评价标准。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实践中要量化这些指标,平衡其所占评价的比重[8]。#p#分页标题#e#

2.在部分地区优先试点,将九年义务教育改为十二年义务教育,建立直升制和选修制。这样一方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也减少了学生同学校的博弈次数,节约了学生的有限资源。因为学生在同学校博弈时,就会将过多的精力放在成绩上,来获得学校的再次肯定。学校可以长期规划一个学生,减少了学生的短期行为。选修制应从学生的自主需求考虑,丰富学生的选择权,可以让学生选择他感兴趣的课程,这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传统的书本教学转变到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兴趣上来。

3.在教育实践中,引导与改善社会的评价体系,包括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和评价制度。不要唯文凭论,应注重学生的能力和自身素质。这样家长就不会过分地看重子女的学习成绩,学校也不会过多地纠缠智育,而是平衡学生的自身发展。

4.打破单一的升学渠道,中学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培养计划。高考只衡量学生五门功课的成绩,即使其他方面比别的学生优秀,高考作为信息不对称的录取方式,有才能和潜力的学生将被掩盖。中学与高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培养计划,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而且长期的博弈可以为学生的发展建立稳定的预期,将学校的优势资源集中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学生的自我需求为中心,学生也将其主要精力集中于自我兴趣和自身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