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教实施一体化教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中等职教实施一体化教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中等职教实施一体化教育

 

如今职业技术教育在工业飞速发展的推动下蓬勃发展起来,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客观上对教研教改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教学观念和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当今社会,职业教育的教学思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仍未完全脱离传统的教学窠臼,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即不能在一定的教学时段里成长为社会需求的符合职业标准的技能人才,因而还需要全方位深入地进行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应职岗位能力,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技能人才,而实施一体化教学,快速培养技能人才,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一体化教学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教学的一种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提高被教育者的综合素质。“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动手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也尝试进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其中,《主减速器的检查与调整》教学设计就是我对一体化教学的一次有效尝试。《主减速器的检查与调整》是汽车维修专业教材中驱动桥部分重要的检查调整部位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技能之一。学生掌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下节课程《齿轮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的学习质量。怎样通过有效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学好本节知识,提高相关技能呢?笔者在研究了《汽车构造》、《汽车拆装技能训练》、《汽车修理与检测》等相关教学参考资料之后,结合所教班级学生情况,确定本课题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主减速器轴承预紧度的检查和调整方法。课程组织思路:制定课程的目标、明确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实施→总结→修正教学过程。各项目标如下表:为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笔者将采取以下措施:1、利用实物,教师分步操作演示,学生跟随完成检查与调整步骤。2、运用比较手法,强化训练,达到熟练调整。用问题引导、启发讨论、媒体运用、观察演示、鼓励教学和指导练习等方法,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探究。   一、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案例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1)主减速器有何功用?其主要组成有哪些?2)主减速器按齿轮副分为哪几种类型?设计意图:对课前预习内容的提问,帮助学生复习主减速器的功用和主减速器构造组成。为本课题教学做好铺垫。   2、案例思考: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现汽车驱动桥部位有异响、漏油、过热等故障现象。那么,导致的原因有哪些呢?从驱动桥的结构、工作原理分析,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连接部位出现异常都将可能导致上述故障发生。设计意图:启发学生探究学习和讨论,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复习,结合实际故障案例,将问题引入到本教学课题。   3、设疑:主减速器工作中什么异常会导致异响、漏油、过热故障呢?设计意图: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有的放矢。为解决问题而学———以疑激学。   (二)讲解新课课题主减速器的调整   1、主减速器总成分解与装复(理论)播放EQ1090E型主减速器拆装教学光盘播放要求:控制好播放节奏,对重要的步骤应停顿进行适当的讲解。观看要求:认真观看,做好拆装记录,为观后发言做准备。设计意图:通过对主减速器的教学光盘播放,给学生拆装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使拆装过程和步骤清晰明了,避免操作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在播放和观看时按相应要求去做,加深学生对解体和装复注意事项的印象。组织学生讨论发言,补充不完整记录。最后,教师再用多媒体课件对拆装过程和注意事项给予演示。   2、主减速器总成分解与装复(实践)化分组:每组选一名学生跟随老师做同步性拆装操作(请学生协助)。其余同学以组为单位,边听老师讲解,边协助本组代表共同完成各步操作。避免使动手能力差的同学集中在一个组。教师分步讲解,学生跟随做同步拆卸。启发学生注意观察主减速器的结构组成,明确调整的零部件位置及功用。思考:为什么轴承需要预紧?设计意图:分步操作、分组协作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引导观察构造组成,鼓励参与意识,培养协作精神,养成善观察、勤思考、文明作业的好习惯。   (三)轴承预紧的必要性及调整方法采取启发式教学,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最终解决问题   1、分项教学   (1)对主减速器进行受力分析,理解预紧的必要性,明确轴承预紧度要适度,并按规定进行调整,否则适得其反。   (2)主动锥轴承预紧度的检查与调整按照装复顺序将主动锥齿轮与轴承座装复,注意不装油封,并按规定扭矩拧紧凸缘槽形螺母。检查方法:用弹簧秤测量主动锥齿轮轴转动阻力的大小来判定(图2)。将轴承座夹在台虎钳上,用弹簧秤切向拉动主动锥齿轮轴上的凸缘边缘孔,测量主动锥齿轮轴开始转动的瞬间拉力大小。其拉力值应符合原厂规定。强调操作注意事项,按规定要求去做,对照原厂规定做出正确判断,把握质量标准———树立质量意识。调整方法:增减前端两圆锥滚子轴承间的调整垫片厚度进行调整。让分组同学在调整操作时,把轴承的预紧度调整成三种不同状态(合适、过大、过小),然后用手去感受不同预紧度下主动锥齿轮的转动情况,摸索经验检查法。从而作出准确判断,选择合适厚度的垫片进行再调整。预紧度调整合适后,再将油封装复。装复时小心油封不要被尖锐物划伤,而且还要注意油封唇口方向不要装反,以免造成漏油现象。   (3)从动锥轴承预紧度的检查与调整将从动锥齿轮及轴承正确装入主减速器壳内。检查方法:①用百分表测量从动锥齿轮背面的端面圆跳动量;②经验检查法:用手转动从动锥齿轮,应灵活自如,无卡滞现象。轴向推拉从动锥应无间隙感,否则应调整。调整方法:通过左、右两端轴承的调整螺母进行调整(如图3)。调整时先将螺母旋紧,再退回1/10~1/16圈,使最近的一个开口与锁止板重合,用锁止板固定。#p#分页标题#e#   (4)轴承预紧度均调整合适后,将主动锥齿轮轴总成正确装入主减速器壳内,完成拆装和调整工作。再次检查装复后的主减速器,转动应灵活、无卡滞、无松旷。为齿轮啮合印痕和啮合间隙调整做好准备。   2、观察演示   教师示范性操作,指导学生认真练习,手眼协调———提高操作能力。   3、感受体会   轴承预紧度的调整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把轴承预紧度调整出合适、过大、过小三种状态,让学生用手去感受主、从动锥齿轮的转动情况,通过强化练习,体会掌握———经验检查法。   4、实例教学   以EQ1090E型主减速器的检查与调整强化轴承预紧度的调整方法。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讨论预紧度调整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最后教师归纳。   5、讨论归纳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主观能动性,扩展思维,得出答案———调动学习主动性通过具体车型的实习操作,教会学生基本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习方法,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装复后的检查为下个课题埋下伏笔,为学生自学预习导向。   6、学习导向   通过学习,让我们弄清了轴承预紧的道理,轴承预紧度不合适,会导致驱动桥出现异响和发热,同时还将破坏齿轮的正常啮合位置和啮合间隙。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主减速器的拆装和主、从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检查与调整。教育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维修业,不断学习补充新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7、指导练习   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教师先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演示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拆装、检查、调整的步骤和方法。然后根据课时安排,分组进行强化训练,提高学生操作熟练程度。教师多巡视,多指导,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操作环节。同时,还要注重教育学生养成安全、文明的行为习惯。   8、作业与预习   作业:主减速器的调整。(按照实习报告所要求的内容填写)预习:齿轮啮合位置不正确,怎样调整啮合印痕与啮合间隙?完成实习报告的填写,可以较全面掌握本课题的教学内容。   二、教学效果   理论教学———采用教学光盘和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形象生动,既加深学生印象,又节省时间。不仅吸引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且起到了较好地导向作用,为实习车间的教学做好铺垫。实习车间教学———教师采用问题引导,启发讨论、同步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气氛活跃,发言积极,整个课堂充满生机。通过强化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动手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特点   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实现理论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室与实验室一体化、理论教师与实作教师一体化。   2、使教学更形象、生动、灵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目标指向明确,易达到目标要求。   3、使过去分散的课程知识和教学更集中,提高了教学效率;通过精心组织,使理论、实物、实验、基本技能的学时分配更合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   4、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环节和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目标要求。   四、教学反思   一体化教学取得了以下成果: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训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相信通过我们广大教师的探索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将会收到更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