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业教育状况及课改方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断重视,投入逐渐加大,国家助学金的到位,实训基地的建设,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日益得到重视。但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企业的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我们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如同雨后春笋生机蓬勃;众多民办学校的建立及公办学校的大规模扩招,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及专业设置的放开,学校的升格及国家、省重点的建立,示范性专业、示范性实训基地、示范性学校的建设一拨借着一拨,但就在我国职业教育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存在不和谐的一面,即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的新形势,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不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的“三相不适应”。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成了人们无奈的选择。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和现实问题。 (一)制约因素 当前,各地职业教育的发展都遇到了一些困难,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比较突出的反映在两大问题上,一是受“普高热”的冲击,职业学校招生难,生源减少且质量严重下滑,致使中等职业教育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和在校生的比例下滑。二是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问题,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还根深蒂固,一些人总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教育,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就没有了前途。因此,不少家长都不愿意子女报考职业学校。三是办学经费不足,学校规模小,实训室建设落后等情况都成为了制约职业教育向前发展的因素。 (二)课堂中存在诸多问题 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自初中毕业没能考取普通高中的学生。这些学生不仅在学科学习方面落后于整体水平,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处于一种自卑、不自信的心理状态(自己比普通高中差),这种心理极其严重,持久地影响学生学习的精神状态和目标动力。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充分,学习精神不饱满;敏感而自卑;自以为是却不自信。再加上职业教育的教师传承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忽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老师让学生去做实验也只是对理论知识的重新验证,而缺少让学生自身去思考、去创新、去设计。 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依据 在研究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体系时,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当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在国际上是有广泛共识的,能力培养是职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职业教育就是要“眼睛向外”,真正做到就业需要什么就办什么、为学生提供什么、让学生学什么。这是职业教育的宗旨所在。 三、课程改革的基本参考方向 (一)项目教学法 在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件任务。从理论上讲,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几乎能够满足行为导向教学所有要求的教学培训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主动分析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强调学生通过独立地收集信息、制定计划、实施和检验等过程去分析、理解、掌握所学的东西,强调学生在职业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多用脑和手,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观,由“学会”到“会学”。老师在此过程中可引导他们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适当地给予点评和鼓励,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所以“项目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能够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二)技能大赛指导下的课程改革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倡导“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坚持发展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教育,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法,搭建了各种创新实践平台,以技能大赛为重要载体,有效的促进了相关专业的课程改革,引导中等职业学校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的教学观念。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开展,为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找到了载体和切入点,为加强实训环节提供了依据。突出动手能力的“做中学”训练方式,有效地促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自我提高相结合,有效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职业学校技能竞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对推动职业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技能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说,中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具有引导技能竞赛参与者朝着竞赛目标前进的功效和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技能竞赛,中等职业学校可以获得有关教学活动满足社会需求程度的信息反馈,从而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和学校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职业培训的趋势 职业培训是为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一个人走向社会,必然要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当学校教育从“人”的意义出发,把他培养成一个具有一定文化修养、责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成员,他只是在比较宽阔的基础上具备了作为一个劳动者的素质。但是要具体地进入某个职业岗位进行工作,还必须具备适应该岗位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进行这方面的职业培训。为了让职业教育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效力,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在“育人”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某一方面的技能培训。因此,职业培训在职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也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