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习在护理教育的作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临床实习在护理教育的作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临床实习在护理教育的作用

 

护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综合性学科,护理临床见习是护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见习,一方面,学生可以从临床病例中获得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护理临床见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素质能力的获得与提高。目前,护理临床见习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影响了临床见习效果。如何解决临床见习现存问题,提高临床见习质量,充分发挥临床见习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现分析本科护生临床见习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1现存问题   1.1专职教师方面   专职教师偏重理论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的安排,对见习过程的监控和见习效果的关注较少,难以了解临床带教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无法给予带教老师反馈意见和建议,也难以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   1.2带教老师方面   临床带教老师带教意识薄弱,带教积极性不高[1],主要表现为带教时间与精力不足,课前准备不充分,没有按要求准备好病例及相应用品,到实施带教时临时寻找病例和教学用品;带教方法单一,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见习的积极性;带教过程中随意调换带教老师,授课缺乏连贯性。调查表明,23%的学生认为带教老师以病例介绍和床边示教为主,带教方法单一;13%的学生认为带教老师不能保证带教时间,存在中途调换带教老师现象;9%的学生认为带教老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存在临时寻找病例现象。   1.3学生方面   学生没有正确认识临床见习的重要性及见习要求,见习时不能真正深入其中,主要表现为见习前不认真预习见习内容;见习时迟到、早退甚至旷课;与病人接触时走神、聊天、东张西望,缺乏与病人沟通技巧,难以主动获取知识;见习后不及时复习和总结见习内容。调查表明,32%的学生见习后未及时复习和总结见习内容,没有达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21%的学生见习前没有预习见习内容,见习时对内容比较陌生;18%的学生认为不能有效与病人进行沟通,难以主动获取信息。   1.4病人方面   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对见习的配合程度降低,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隐私或隐秘部位的疾患,一般都会有顾虑,不愿意作为示教病例。24%的学生认为病人配合程度较低,不愿意提供疾病相关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见习难度,影响了见习效果[2]。   2对策   2.1充分发挥专职教师的督促作用   专职教师应注重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的密切联系,提前2周~4周进入教学医院,熟悉见习科室的护理工作,与带教教师集体备课,共同制订带教方案,做好学生见习前教育工作;见习中辅助带教,跟随学生见习,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随时处理学生见习中出现的问题;见习后保持与带教老师的沟通,提出反馈意见及建议,并及时批改学生的反思日记和见习报告,给予指导;见习结束时,及时总结,并将见习情况反馈给学校和医院相关领导[3]。   2.2充分发挥带教老师的主导作用   带教老师是帮助学生将理论向临床过渡的关键承载者,是学生进行临床见习的主要策化者、执行者和示范者[4]。带教老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备学生、备病人、备知识、备教学方法),善于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见习后与专职教师和学生联系,听取反馈意见,不断完善见习过程,提高见习质量。   2.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应端正见习态度,对每次见习都要认真对待,提前做好相关理论知识准备,按时到达见习地点,不缺课、不早退。见习中认真观察老师的实际工作,包括与病人有效沟通、生活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等,积极学习,并运用已学知识对病人进行评估,制订相应的护理计划。见习后及时进行见结,并通过总结发现不足,积极弥补。   2.4努力提高病人的配合程度   加强对病人的宣传教育,使病人积极主动地配合学生见习,保证临床见习教学工作合理合法地进行并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2.5充分发挥学校和医院的领导作用   医院应加强对带教老师的培养和选拔,安排资历深、素质高、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授课经验的主管护师或以上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带教工作,定期对临床带教老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同时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带教老师的积极性。学校应建立相关制度,要求理论授课教师参与相关内容的临床带教工作,加强学校与临床的联系及对临床见习的监控。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合作,共同管理,主管部门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采取有偿示范等鼓励措施,在保障病人合法权益和遵守医疗常规的前提下,确保临床见习的顺利进行。   临床见习是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并获得进入卫生保健系统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态度和行为,也是学生逐步确立人生信念、强化职业道德、适应护士角色、获得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学校、医院、专职教师、带教老师和学生应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建立一个重视见习、加强合作、优势互补的良性循环机制,不断提高见习质量,充分发挥临床见习在护理教育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