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业能力培养视角下的高职建筑构造教学,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分析了现阶段建筑类高职学生的能力素质现状,介绍了在《建筑构造》教学中尝试的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素质的若干培养方法,为高职土建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教育;建筑构造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职业活动已成为如今十分普遍的社会现象。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其中包括一般职业能力和特殊职业能力, 一般职业能力是指与岗位各项任务和各种岗位、各种职业有关的共同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人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具体需要的能力。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建筑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能力素质要求是要有不辞劳苦,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求实工作态度。要谦虚谨慎,深入工作第一线,能和同事密切合作。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相近专业的知识要比较了解,并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
二、目前高职培养对象的能力素质现状
(一)高职学生入学成绩低,学习能力不足。
高职学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基础普遍较差,是传统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愿意看书学习,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
(二)高职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
有些学生考入高职院校后生活茫然,不能合理地支配和安排自己的时间,不知自己学的东西有什么用,将来自己要做什么,对自身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
(三)高职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尊重学生个性不够,真正有个性的学生缺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认同和接受。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不敢坚持自己的见解,为取得较高的学习成绩,盲目地相信教师和课本,盲目地追求标准答案,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不足。
(四)高职学生注重自我能力提升,缺少团队合作意识。
现在的高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来自单亲家庭的比例逐年提升。学生比较自我,重视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却恰恰忽略了有助于事业成功的团队合作。学生不愿接受集体的约束,对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缺乏热情,缺少集体荣誉感。
(五)高职学生不会有效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
现代网络技术如此发达, 名师课件、精品课学习网站比比皆是,图书馆就在身边,学生却不会自己主动去搜索资料学习。很多人有电脑,却不会制作常用的办公文件,不会画一份像样的图纸。
(六)语言表达能力差,不善于推销自己。
高职学生中来自农村和城镇的比较多,经济条件不太好,自卑心理较重,不愿出头露面,不善竞争,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建筑构造》教学中职业能力素质培养途径
《建筑构造》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下简称建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专业教学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建筑构造》的专业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注意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素质的双重培养。以下是笔者在省级精品课建设中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开展专题论述,培养自学能力
基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对高职学生的理论教学基本是填鸭方式,老师课堂讲解的未必都能理解,更别指望学生主动去看书学习,大多数学生没有自学的兴趣和能力。针对这一特点,笔者设计了一个训练项目。每次上课前的5分钟留给学生做专题研究。形式是每两人一组,研究对象为国内外的著名建筑,由于学生大多来自文化环境不十分优越的地区,专业又没有开出建筑欣赏、建筑历史等相关课程,学生的专业视野非常狭窄,对专业的认知度不高。通过学生自己深入图书馆和网络收集资料,然后制作PPT,最后再拿到老师和同学面前共同分享。这个过程对于制作者本人学会收集资料、整理素材,是自学能力的提高过程,同时在大家面前演讲表述也是一个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老师和同学要对他们的研究专题报告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这又是再次提升能力的绝好机会。对于比较好的专题上传到精品课网站,大家共同学习。;另外对其他同学来说既丰富了专业知识,对专业学习充满期待,也为自己的专题报告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二)教学内容课外延伸,培养理论应用实践能力
《建筑构造》的教学中涉及建筑构造原理和方法较多,教材上的节点详图对于高职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对于高职层次的学生来说,教材上的理论太抽象难懂,没有实践中的感悟体会,很难学明白。所以教学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建工专业学生没有设计类课程,为弥补不足,特在教学中加入建筑空间组合设计的一些内容,目的是使将来学生在指导施工中能理解建筑设计。学完这部分内容,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学习内容,写一篇校园建筑的解说稿,从而更好的理解建筑设计的内涵。另外在每一构造章节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校园内的建筑节点进行观察、测量和绘图,并结合相关知识点加以论述其构造合理性及优缺点。通过体验学习,学生对构造有了一些理解,并能举一反三,很好的运用构造理论,对构造方案进行优选,学习效果良好。
(三)工作小组集体撰写调研报告,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意识在当今的建工企业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团结合作、协同攻关是团队作战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只有具备了强烈的团队意识,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建筑调研报告是民用建筑构造教学结束后给学生布置的团队作业。在开展调研工作之前,老师要告诉学生应该怎么进行调研工作?工作侧重点在哪里?调研报告的格式要求是什么?然后学生6人为一个工作小组开展对校园建筑的调研工作。在这项训练中,学生的工作积极性非常高涨,到相关部门走访调查、组织召开学生调研座谈会,设计调研问卷,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还在一些关键部位进行拍摄留做论据资料,最后上交调研报告。在这个项目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把调研工作与学习内容紧密结合,同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同学们分工明确,各行其责,不等不靠,每个人都那么努力地为团队的荣誉去工作。与此同时与人沟通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科技文体的写作能力、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再一次得到锻炼。其中有一些调研报告甚至被学校相关部门留用作为工作改进的依据。学生们为自己的工作引以自豪,感觉专业学习发挥了实际作用。#p#分页标题#e#
(四)推崇最完美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人类社会的进步无时无刻离不开创新,创新需要积极的思维。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融合后的高层次体现,是劳动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教学中,老师鼓励学生完美地完成每一项作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建筑解说词的作业中,有人手写500字交差,有人用电脑交出word文档,更有同学应用手上的数码相机和会声会影软件交出了视频作业。构造观察作业,有的同学语言文字描述、有的同学图文混排word文件,还有的同学交出的是PPT形式。对于各种优秀的表现方式,老师在同学中大加赞扬,为这样同学鼓掌喝彩,同学们的努力得到肯定,创新精神不断发挥,其他同学不甘示弱,大家比能力比创意,在不断呈现的惊喜中使我们的高职学生得到自信心的培养和工作能力的锻炼。
(五)创意模型制作,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是将知识转化为物质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职建工专业人才必备的实践技能。在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设计制作一组建筑构造模型,要求参照节点图,按比例设计制作。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动脑设计、动手制作模型的过程中,通过感性体验以形成并加深对建筑构造的认知和了解,。另一方面,将学生制作的优秀模型加以陈列,可丰富模型的形式和种类,为构造模型教学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也为专业实训条件的建设提供素材及范本,形成了专业建设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同步发展的双赢态势。
(六)参与精品课建设,培养信息检索能力
《建筑构造》是辽宁省精品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学生科研团队的力量不可低估。老师根据网站栏目,选择一些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参与其中。教师指导学生查找资料,过滤信息。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等各种资源,为课程网站提供了建筑词典、新技术新工艺、构造图纸、工程实例图片及视频等相关信息,学生自发组织网络课程论坛,大家一起研讨构造问题,分享学习成果。通过参与课程建设,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得到锻炼提高。
(七)建筑构造课程训练,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
按照课程标准,在《建筑构造》理论教学内容结束后安排了课程训练项目。该项目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训练的主要环节,也是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分组对校园内一幢建筑进行完整测绘和构造识别,首先要求学生工作组集体讨论写出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由指导教师审定后开始实施。构造识别中学生要设计表格把相关构造要点填写出来,徒手绘图同时对建筑各个部位进行测量标记,并用CAD绘制全套图纸,最后完成工作总结,提交全部文件。整个项目进行中,学生开展团队合作,学会制定工作计划及方案,设计工作表格,学写工作总结,能用运用电脑绘制图纸,有效运用了多种办公软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学会与陌生人沟通,争取工作上的支持。构造课程训练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综合提升。
四、结束语
学生的职业能力及素质培养是高职专业教育的核心,也是每位专业教师的目标和职责。教师必须经常认真分析和研究的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种方法,在教学中促使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素质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保障学生顺利就业,为将来学生成功开展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琴、 崔文. 从专业互动看专业基础课教学[J]. 河南科技2010(9 )
【2】程肖琼. 高职房屋建筑学教学策略的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9(19)
【3】赵研.《建筑构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