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中高职衔接研究之述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关于中国中高职衔接研究之述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关于中国中高职衔接研究之述评

摘  要:以发表年份、研究范畴、研究主体、研究主题等为单位时近二十年来中高职衔接研究的成果进行了分析,发现当前的中高职衔接尚存在“研究的稳定度尚欠培育、研究范畴的延伸度尚欠笃厚、主体间的沟通度尚欠夯实、主题间的整合度尚欠提升”等问题,认为今后中高职衔接的相关研究应通过“培育研究稳定度、挖掘研究范畴深度、强化研究群体间的沟通度、烘托人文关怀愿景”等途径来加以完善。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研究;述评

    我国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该研究历经20多年的发展.现其理论体系正经历着由散乱到系统、由外在到内涵的发展过程。本文以“中高职衔接”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CNKI)进行跨库精确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等方法,以发表年份、研究范畴、研究主体分布、研究主题分布等为单位,对检索到的近二十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一、研究分布回眸

    (一)年度分布与剖析:研究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但研究的稳定度尚欠培育

    通过相关的文献检索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关于“中高衔接”的研究直到上个世纪末都鲜有人问津,只是到了本世纪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才逐渐增多.并日益丰富。笔者以“中高职衔接”为关键词在CNKI进行跨库精确检索,可以归纳出本研究近20年来的基本发展态势(见图l所示)。我国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起始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决定》提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要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以及有本专业实践经验,成绩合格的在职人员入学”。然而,通过相关文献检索可以发现,在1985年到1999年这期间,所产出的关于中高职衔接的文献几乎为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还不够成熟,尚处于初步探讨阶段.另外加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家长的配合度欠缺.所以这一时期我国的中高职衔接大多流于表层,学者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鲜有关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伴随着国家一系列相关激励政策的出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并且逐渐确立起了其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龙头地位”。伴随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这一时期我国的中高职衔接研究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中高职衔接研究的步伐得到了加快.衔接的广度和深度都发生了质的变化。由图1中的相关研究成果数量便可以清晰地看出.2000年以来.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成果在日益丰富,这也表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发展呈现出一个良好的态势。但是,由图l也还可以看出,中高职衔接相关研究的增长并不是直线式的增长,而是呈骤升骤降的脉动式增长。这种脉动式变化充分表明中高职衔接研究的稳定度还极欠培育。

    (二)范畴分布与剖析:范畴的覆盖面有所拓展,但范畴的伸展度尚欠笃厚

    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仔细分析.发现该研究涉及范畴较广泛,主要体现在“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中高职衔接的方法”两个方面。

    1.衔接模式的研究:外延型与内涵式交融。对于中高职衔接模式,学者们倾向于将中高职衔接的模式分为两种.即学制衔接模式与非学制衔接模式。学制衔接模式,也被称为是外延型衔接模式,具体来看它又可以被分为两种操作模式:(1)一贯制衔接模式,也即是“五年一贯制”,此种衔接模式基本符合ISCED的标准.可被视为“3B+5B”的办学模式;(2)分段式衔接模式,有的学者也称之为“对口招生”模式.即中职学生毕业后参加规定的考试而取得进入高职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到目前为止,许多中职学校都采用了“3+2”,“3+3”模式,或则是“4+2”模式。在对于“对口招生”模式的研究中,研究者大多认可对口招生在沟通中高职方面所发挥的桥梁作用.但是他们也并没有回避和否认这种考试制度给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所带来的诸多方面的弊端.即为了所谓的“升学考试”,中职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同时由于中职生源素质偏低,结构差异明显,这也就加大了高职办学的难度。但是,在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探索之后,“对口招生”模式也在趋于合理化,其对于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负面影响也在逐步减弱。所谓的非学制衔接模式其实质是一种内涵式的衔接模式。它主要是通过灵活的教学制度以及一定的教学评估手段(如考试),对希望接受高职教育的申请人员进行考试或评估,使达到高职教育入学标准(如专业能力等)的人员能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从而实现中高职的衔接。目前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这两种模式正相互补充、有机融合。

    2.衔接方法的研究:宏观策略与微观方式交互。对于中高职衔接方法的研究,我国的研究者也做了许多的探索。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宏观策略与微观方式交互的衔接方法体系。就宏观层面的具体策略主要有:(1)试办综合高中。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可发展部分综合高中.推迟到三年级分流。”综合高中不仅能够缓解日益严重的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的负面效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高中学习与高职入学口径相脱节的局面。对于此,大多数研究者均认为.鉴于我国教育资源和办学经验的局限性.综合高中在我国目前还只能处于摸索阶段,只有先进行小范围的试点,才能为大规模的开展创造诸多方面的条件;(2)建立高职预科。对于高职预科的尝试在我国早已有之.但是至今仍然没有看到其理想效果,研究者建议借鉴国外的有利经验,充分明确建立高职预科的各个责任主体;(3)建立完善的保送机制。保送中等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即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直接通过面试入学,通过学校自身的推荐而得以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深造。当然.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科学、严密和公正的原则,以真正保证优质资源能够获得推荐的机会。此外,研究者对于微观层面的衔接方法主要是针对职业教育过程本身的培养方式、课程、考试等环节来具体阐释的。主要表现在:(1)分门别类培养。研究者主要提出了三种具体方法,分班培养,分类型培养,此外.还包括部分高职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试办4年制本科的方法;(2)课程衔接。学者们普遍认为课程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核心和关键点,但课程的实施现状仍是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同时也是造成中高职衔接错位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教育部积极开发了“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教学指导方案”,通过构建统一的模块式课程结构体系.并开发了相应的统编教材,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奠定坚实的基础。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实施综合课程。对于综合课程的实施,帮助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而为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同时研究者也发现综合课程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和高水平的设备,而这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3)考试衔接法。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的“四套五办”的中期分流和对口升学都是采用考试的办法.这种方法通过考试将成绩优秀的中职毕业生选人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p#分页标题#e#

    (三)主体分布与剖析:主体的分布城有所延伸.但主体问的沟通度尚欠务实

    笔者以在中国知网(CNKI)所检索到的文献为样本.详细分析了40位相关研究者的具体分布情况。根据统计信息,发现研究人群主要集中于职业院校教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其他非学校类研究人员和出版编辑人员等五大人群(见表1)。表l显示该研究的最主要研究群体是各类学校的教师,占到了样本的35%.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专业研究人员开始重视这一研究领域了。该研究的第二大研究群体是各类职教中心和各级学校的研究员,它占了整个研究样本群体的32.5%,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一研究群体的研究成果正日益丰富并系统起来。第三大研究群体是其他研究人员,主要包括行政人员和报刊类编辑人员,它也是一个比较强大的研究群体.所占比例达到了样本的27.5%.可见这一群体对于该项研究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此外,格外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是,作为科研力量带头人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群体却在这一研究领域表现平平.这两个群体合计才仅占样本的5%.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总的来说,虽然该项研究领域的研究人群分布域有所延伸,但是研究群体的分布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的态势,掌握丰富理论知识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该项研究中还没有发挥出其优势。此外,通过分析相关文献成果的主体来源还可以看出.各类研究主体间的沟通与合作还比较欠缺.存在着各自为阵的局面,主体间的沟通度尚欠夯实。

    (四)主题分布与剖析:主题的分布维有所纷呈,但主题问的整合度尚欠高移

    通过对所检索的35篇文献内容进行详尽的整理归类.笔者发现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要有三大主题。第一大研究主题为职业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第二大研究主题为中高职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而中高职衔接与学生本身的和谐发展则是第三大主题,也是该项研究中较为薄弱的主题。在第一大研究主题中,有77.14%(如图2所示)的研究成果,可见绝大多数研究者讨论过“中高职衔接与职业教育学科自身发展”方面的问题.如张家寰的“近年来,中高职教育衔接已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但由于中职与高职的课程往往是各自独立、相互分离的,因此课程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凸现了出来。”另外,汤光伟也认为“探索并建立灵活多样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对于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类似的观点还很多,由此可以看出就中高职衔接与职业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所进行的研究无疑是最丰富的。但是,虽然诸多学者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职业教育学科本身的发展因子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如职业教育的课程、办学模式、教学内容、衔接方法等,但是他们所做的研究还大多停留于某一因子的表面,只是单纯地就某一领域展开了论述,规模性、系统性的研究还缺乏,所以这就不利于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中高职衔接体系。

    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题之二为中高职衔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问题领域,就所检索到的文献样本可以发现就这一主题的研究成果量为14.28%(如图2所示)。目前研究者普遍赞同中高职衔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一观点。如陈跃军的“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故中高职的衔接具有极大的可行性”。杨雪梅也指出“发挥区域经济优势,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体系。”近年来,对于这一主题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其成果对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所以这一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关注。对于第三大薄弱主题的研究成果笔者仅在样本中找到3篇文献,占整个样本的8.5%(如图2所示)。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中高职衔接的相关研究对于学生本身的发展关注度存在着极大的欠缺。所以,就中高职衔接研究的主题分布可以看出虽然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研究主题的分布维有所纷呈,但是各个主题的整合度尚欠高移,还未形成和谐并进的完整体系。

    二、研究远景展望

    (一)研究年度方面:努力提升关注度,精心培育稳定度

    从图l可以看出自2000年以来,我国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相关研究虽然在某些时段的成果并不丰富,且研究走势一度震荡,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在总体上还是呈上升趋势的。笔者相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导向,职业教育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契机。而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两大主要办学层次,其自身的发展状况及相互间的沟通程度都将决定着职业教育整体质量的提高以及功能的发挥.所以中高职的衔接问题也必将成为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对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势必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态势,研究的关注度与稳定度必将得到统一,进而使得中高职衔接的相关研究在职业教育的众多研究领域中独领风骚。

    (二)研究范畴方面:不断拓展研究范畴领域,切实挖掘研究范畴深度

    中高职衔接研究的探寻范围涉及到了“中高职衔接的模式、中高职衔接方法”等几个关键范畴。虽然该研究的主要范畴所探索的问题大都体现了共同的研究趋向及时代特色,但仔细分析后还是会发现该研究范畴内的诸多不是之处。如在“中高职衔接模式”方面,大多是停留于对国外先进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学习借鉴阶段,对于切合区域特色的具体模式的探讨还不足:在“中高职衔接方法”方面,学者们归结出了几种比较典型的衔接方法,但是大多还只是处于泛泛而谈的阶段,对于地方实际操作中的切实指导性还不强。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说明了该研究的范畴还有待进一步的充实与深化。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笔者相信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一定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学者们将在不断拓宽这一领域的范畴域的同时,还会通过多种途径来挖掘该范畴域的深度。

    (三)研究主体方面:着力提高研究群体的综合素质,扎实强化研究群体间的沟通度

    从表1可以发现:各类学校的教师为中高职衔接的第一大研究主体:而第二大研究主体是各职教中心和学校的研究员。这两大研究主体对于我国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笔者也发现。在该研究中研究群体的分布存在着严重不平衡的态势.研究者的主要群体仅限于富有实践经验的一线教师和专业研究员,而具备丰富理论素养的硕、博研究生队伍却在这一研究领域中出力不足。由于该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主体大多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训练,因而他们缺乏相应的理论修养和学术涵养.其研究成果便会显得粗糙不够深厚。所以,今后应注重提升这部分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并加大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提升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还需吸引硕、博研究生队伍参与到这一研究领域中来,使他们与其他的研究者一道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有效沟通的研究共同体。#p#分页标题#e#

    (四)研究主题方面:扎根实际彰显经济社会主题,紧贴情境烘托人文关怀愿景

    从图2可以发现,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大主题:职业教育学科自身的发展;中高职衔接与经济社会发展。近二十年来,分别有77%和14%(如图2所示)的文献倾向于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而倾向于中高职衔接与学生自身和谐发展的文献仅有3篇,这一数据成分表明中高职衔接的研究主题分布明显呈不和谐态势。随着信息社会的急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日渐转向于培养“金领”人才;同时伴随着国家对于和谐社会构建力度的逐步加大.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应更多的把握时代要求.扎根实际彰显经济社会主题,并紧贴情境烘托人文关怀愿景,以中高职衔接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着眼点,不断深化对学生发展规律的认识,切实通过强调中高职衔接与学生健康发展的密切关系,吸引更多的研究者关注这一研究主题。教育以人为本,笔者相信,中高职衔接的研究工作今后将逐渐以中高职衔接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突出点,在充分尊重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及人性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不断探寻适合学生发展的中高职衔接体系,以最终使得职业教育与学生自身能够和谐统一,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