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试论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试论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途径

摘  要:教师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还是学生生活中的模仿者,教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综合知识,重要的是,还要有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和对待教师职业的热情,敢于担负起神圣的职业责任,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团队间职业协作的作用。良好的职业精神不但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还可以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师;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责任

    精神是一种意识,精神支撑着战胜困难的意志,精神激发出追求梦想的动力。教师的职业精神是指与教师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具有教师自身职业特征的一些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的心理状态。[1]教师的职业精神不仅可以让教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忱和执着,对自我的反思和激励,对教育改革的未来坚定地信任,而且还可以使教师在辛苦工作后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让学生在教师的人文关怀中全面发展。

    职业精神在广义范围上包含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信誉、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等。对于从事教育的教师职业,其基本要素包括: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激情、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协作、教师职业创新、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精神决定着教师在工作中付出多大的工作热情,对学生的关爱程度,对职业的负责层面,也关系着教师是否愿意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能否与同事良好的团队合作,以及是否愿意努力实现自己工作的创新。

    但据相关研究显示,当前教师的倦怠感明显增强,职业精神严重缺失,这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显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很难有教学的热情和对学生感情的投入,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教师的职业精神,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的职业态度是培养职业精神的前提条件。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待自己职业劳动的态度,是理念的贯彻。树立良好的职业态度就是教师对自己工作本身的尊重。教师要不断学习,不仅从文字方面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也要与同事、学生、家长交流,与时俱进不断了解新的理念,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给自己适合的定位。爱岗敬业不是一句空话,或许教师开始选择这一职业的时候不是出于自愿,但只要态度端正,做到尽职尽责,就会发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伟大并体会到强烈的满足感和荣誉感,最后敬业到爱岗。教师要用心从事教育事业,应该从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出发不断进行教育思考和实践。

    二、激发教师职业激情

    教师的职业激情是教师对职业的热爱,是教师愿意并乐意在教师这一职业上投入无限的努力,奉献全身心的爱。教师的职业激情是若干年以后回想自己的教师生涯的真挚感恩,而不是“三分钟热度”。教师的职业激情可以通过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协调刺激。内部条件指心理作用,教师从事的是光辉的事业,或许下一个顶天立地的人才就是教师当年教过的学生。鼓励教师的教学行为,让教师体验授业与人的成就感,不需要一味的宣扬教师的无私奉献,不是每个放弃家庭、带病上课的教师都是年轻教师学习的榜样。理智的做法是保持教师的身心健康,去教育、引导学生的发展。外部条件是指实际的待遇,吸引教师的参与和投入,教师也是正常的人,也需要实际的生活,也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才能满足的投入感情的工作、奋斗自己的事业。

    三、履行教师职业责任

    教师的职业责任是指从事教师职业的教师要承担的义务。职业责任是永恒的职业精神,是必须牢记于心并且认真履行的职业精神。教师的职业责任是伴随教师光辉事业的必然使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程是艰巨的,这关系到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必定是敬业、主动、把握细节的人,在责任感的驱使下,他们会积极地挖掘自我潜能,会更鉴定和执着地勤奋工作。培养教师责任,首先让教师明白教师的责任具体有哪些,比如,开始以讲座的方式让教师了解教师的责任有哪些部分,然后以座谈的形式交流哪些责任是极为重要的,又有哪些责任是容易被忽略的。让教师心中有明确的责任意识,保持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自动化地认真履行职业责任。

    四、培养教师职业协作能力

    教师的职业协作是由教师所组成的团队之间由信任和沟通联系在一起,团结一致、优势互补,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以强大的凝聚力完成共同的总目标。教师之间的职业协作体现在两个方面。生活上,相互关心、相互宽容、相互合作、彼此信任,共同面对困难,倾诉遇到的不如意,减轻心理压力;教学方面,集体教研,发挥教师自己的优势,取长补短,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减轻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教师的职业协作能力在职业精神中有逐步明显的地位,当然协作的养成需要一个过程。首先,要让教师切实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作用及其重要性。比如,集合团队多位教师的优势做出的课件明显要比单一教师做出的要精彩、多元,并且耗时较短。然后,是要双方自愿的情况下组建一个团队,组织形式可以自由灵活,目的在于形成合力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最后,团队之间要加强交流,注重实效,相互信任,彼此宽容,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氛围。学校教师之间本没有根本利益的冲突,有的只是思想的碰撞。教师必须消除孤立和封闭的现象,学会沟通、信任与合作,只有这样,教师才时一个社会上完整的、健康的人,才能更好的与学生交流,教师的视野才会更宽阔,专业水平才能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

    五、增强教师职业创新意识

    教师职业创新就是在教育工作中体现新理念,教学实践中尝试新手段、新方法,有独特的思想和透彻的见解。职业创新意识的培养倡导教师换一种思路思考,打破“知足常乐”观念,消除固定模式带来的消极影响,在丰富的学习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质疑和建构新思路。当然,教师要实现职业创新要求教师纵向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横向还年龄学生要有渊博的综合知识,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条件。[2]碰撞创新理念,集体思考实践中创新方法的实行;要鼓励教师进行研究,没有研究就不会有真正的感悟;还要给教师潜心于教育创新实践的机会,有创新的条件才会有创新的可能性,创新实践后才能总结创新后的优与劣,新的理论和方法重视在尝试中才推广开来的。教师的职业创新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找到标新立异的引导方法,还表现在要全面地看待信息时代下学生的身心变化,不能以僵化的、古板的、排斥的理念去对待新事物、新情况和新问题,更要悉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勇于否定自己和超越自我。#p#分页标题#e#

    六、养成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

    所谓教师职业道德,是指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原则和认同。职业道德要求从事某一职业的人员的所作所为所要坚持在道德底线之上,“德才兼备”的排列也说明了德是在第一位的。教师尤其是要遵守职业道德,因为教师教师是在与真实的生命沟通,接触的是带有明显差异性的学生,也是未来将要走上不同职业岗位的人。虽然不同的学生关注教师的各个方面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师者,人之模范”,是无需置疑的。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不自觉中,教师的行为以一个榜样的身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不同的学生,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教师自觉的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学生就会信服,就会敬仰,从而用教师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不能只用说教的方法,可以尝试用反面的视频案例作为教材,说明教师非道德的行为带来的危害,去唤醒人最原始的良知,让教师可以凭着对未来、对社会进步,对人类发展的坚定信仰,用追求伟大理想的态度去教育单纯未定型的孩子。

    培养教师的职业精神,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更新理念,端正态度,教学理论教育结合实践。可以实施“教师职业精神培养计划” [3],拟定培训的内容,对教师进行职业精神的调查,针对职业精神的具体要素,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将更快速、合理、有效的将教师职业精神的观念传递给教师,并使教师在实际中实践良好的职业精神。

    但是,由于对新课改的理念还没有被广大教师深刻地理解,或是现实的待遇让教师不甚满意,亦或是教育的体制规范忽视了对教师职业精神的关注,导致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在生成的课堂中,教师职业精神不到位甚至缺失,让社会对教师这一光辉的职业有所质疑。为了教师的形象的持续性维持,为了学生在教师教育中全面健康发展,教师职业精神的亟待完善。在实践中探索培养教师职业精神的方法,让教师的良好职业精神照亮教育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冷启中. 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精神[M]. 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7,122.

[2]王秀丽. 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与职业精神培养[J]. 职业技术研究. 20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