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政治课课名界定反思,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作者:车广吉 陈红岩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在我国从夏、商延续下来的“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其中“礼教”(道德教育)为首,至西周,已开始以礼教为重心,其余各育均“饰以礼乐”。汉代的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统治者要兴学校,抓教化。他说:“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名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2]清末时期,中国的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引进并推动了新式学堂制的建立。其称谓和教学内容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光绪年间,中学堂就设有“修身”科,即原有的“道德教育”课。1907年,中学堂还编用了《修身教科书》。
近现代时期,虽民国年间推翻了帝制,但若干年间,“修身”科依然沿用。终于在1923年至1928年间,才将其改称为“公民”、“人生哲学”和“社会问题”等科目。1928年至1932年间,为实施反动统治,又将其改称为“党义”科。1932年以后,初、高中均改称“党义”科。1932年至1949年间,“公民”科的称谓虽未改变,但其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随其形势的变化却做过多次调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将其统称为“政治课”。1942年《陕甘宁边区暂行草案决定》,初中教学科目设“公民知识”课,高中教学科目设“社会科学概论”和“哲学”课。全国解放以后,分别称“政治课”和“思想政治课”等名称。但其课程内容将根据不同形势的要求进行了不断的调整。1951年至1954年确定了《中国革命常识》、《社会科学基本常识》和《共同纲领》等课程内容。1954年至1955年增设了《政治常识》内容。1955年至1956年增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1957年至1959年增设了《社会主义教育》内容。1959年至1960年增设了《道德品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简史》等内容。1963年至1964年增设了《中国革命和建设》和《经济常识》等内容。1964年至1966年增设了《做革命接班人》的内容。1966年至1967年改定了《语录课》、《批判课》和《运动课》等内容。1978年至1981年,设定了《社会发展简史》、《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和《政治经济常识》等内容。1981年至1985年增设了《青少年修养》的内容。1985年至1992年增设了《公民》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等内容。1992年至2000年改称为“思想政治课”。1997年以后又增加了《心理品质教育》方面的内容。2001年至今,小学称之为《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和《品德与社会》(三至六年级),初中改称为《思想品德课》,高中称之为《思想政治课》,大学称之为《政治理论课》,且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如:高中的三门必修课改为四门必修课和六门选修课,大学政治理论课缩减为四门课。
“政治课”的本质隶属于教育,是教育学的下属分支学科。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教育是指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广泛地说,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活动,不管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零碎的,都是教育。”[3]100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3]100既然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作为教育的分支学科“政治教育”也自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治教育”即社会的“政治教育”,而狭义的“政治教育”是指学校的“政治教育”。从顺延的推理角度去审视,彼此关系的存在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而,从理性思维的深层次角度去审视,不能不发现其中的问题。
(一)从时展的角度透视,“政治课”的称谓,已不符合我国的社会现实“政治课”,旨在突出以“政治”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把“政治”作为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阶级斗争是社会主要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自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作为无产阶级的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已不复存在,社会的主要矛盾已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特别是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强调开放条件下的合作发展,为适应国内外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理应改“政治课”为“德育课”。这样既符合我国现实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实际,又便于与国际该学科称谓的接轨。
(二)从学科研究对象的角度透视,“政治课”的称谓,不太符合现有学科的研究对象“政治课”的研究对象是人,但并不是人的全部,而是人的某些具体要素。因为人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具有多重属性,如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意识属性等等。研究人的自然属性,是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社会属性,是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意识属性,是哲学、逻辑学、思维科学和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对象。作为“政治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仅能研究人的思想和政治因素,而无法涵盖人的道德和心理等因素,然而,将“政治课”改称“德育课”(即思想道德教育课),可涵盖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四大因素,且完全符合学科构筑的全部研究对象。
(三)从学科层次的角度透视,“政治课”的称谓,不符合学科隶属的逻辑关系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客观存在的层次性。学科的层次关系不是人为设置的,而是其内在联系的必然产物。如: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一级学科,其二、三级学科都不难分出。而把“政治教育”或“思想教育”作为教育学的二级学科显然不很客观。因为一方面,“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二者之间是平行的学科关系,根本不存在上下层次的隶属关系。另一方面,“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均隶属于“德育”(即道德品质教育),所以,只有将“政治课”改称“德育课”,才能理顺其学科的上下级层次关系。#p#分页标题#e#
(四)从构筑学科内容体系的角度透视,“政治课”的称谓,不符合学科内容的体系结构我们都知道,“政治课”的性质属于德育课。“德育”,包含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四大内容。而我国现行“政治课”的不同学段的称谓,与“德育课”称谓的内容涵盖量相比,均表现出了学科内容的短缺性。如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的称谓,只强调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良好思想和社会化道德行为,却排斥了德育中的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初中的《思想品德》课的称谓,与小学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称谓如出一辙,同样排斥了德育中的政治和心理方面的因素。高中的《思想政治》课称谓,虽体现了政治因素,但却忽略了道德和心理因素。大学中的《政治理论》课的称谓,更是丢失了思想、道德和心理三大因素。由此可见,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均为教育学中的三级平行学科,它们都只能体现自身的内容,而包含不了相互间的内容。而德育学科却不同,它既是教育学的下属分支学科,又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上属学科,且能包含心理教育的内容,所以应将“政治课”改称“德育课”。改称“德育课”既能准确地体现教育学的本质,又能体现课程的性质,还能理顺本学科课程内容体系的隶属关系。
“德育”隶属于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德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德育(即社会德育)是指人类社会各级各类的组织及其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有目的地将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要求转化为社会化道德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狭义的德育(即学校教育)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组织和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其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要求转化为受教育者社会化道德品质的教育实践活动。“政治课”的性质隶属于德育课。“德育课”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即思想因素、政治因素、道德因素和心理因素。所以理应将“政治课”改称“德育课”。改称“德育课”,虽然不能充分体现不同层次学校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也不能体现不同学段学生教育的侧重点,但它非常便于人们的记忆。现在的复杂称谓,不用说非教育工作者说不清楚,即便是教育工作者,也有很多人说不清楚,乃至好多从事本学科教育教学的人同样说不清楚,这种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做法,实属毫无存在价值。将“政治课”改称“德育课”,除可方便记忆外,即可称小学德育课,中学德育课(或初中德育课和高中德育课),大学德育课。更主要的是可构筑德育学科教学内容的体系。基于以上的种种理由,我们认为应将“政治课”的称谓,改称为“德育课”。